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作业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作业及答案
—、基础再现
1.看拼音,写词语
gu a f盹n co dai c a ng cu id C ng zh u
( ) () ()()
sh ixi m hu a t 6 xi C n de s mg ru C n
( )() ()()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可以换成“_______ ”,这个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秋风”“落叶”表现了作者对秋天到来的悲叹之情
B. “飞舞”形容的是树叶落下的样子,“飘落”也是,因此两个词可以互
换
C. 作者由落叶飘落联想到飞舞,既写出了树叶随风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
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 选词填空。
A. 弯弯曲曲
B.郁郁葱葱
C.漂漂亮亮
D.叮叮咚咚
E.滴滴答答今天,我和爸爸去
踏青,这一路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我们踵过()
的小溪,走过()的林荫小道,穿过()的树林,来到(
)
的公园,天空忽然下起了()的小雨,公园的一切显得更美了!
4. 读课文,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
B. 课文是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叙述的
C. 课文是围绕“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栋
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一句来写的
二、阅读提咼。
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sh e sh 0)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ch eng sh m g)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描写了的美景,作者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景物。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中用来形容小兴安岭树木青翠茂盛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体现枝叶很密很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填文中
的AAB式词语)
(4)“封”的解释主要有:①严密堵住;②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
西;③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
林封得严严实实的”中的“封”应取第_________ 种解释。
这个“封”字
形象地写出了( )(填序号)。
A.树木太多,挡住了人们的道路
B.树木枝繁叶茂的景象
(5)“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这句话中用得最巧妙的是
“ ____ ”字,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小兴安岭的雾又 ___________ 又_
的特点。
(6)选文中有两个比喻句,用“ ______ ”画出来。
它们分别把______ 比作_________ ,把_______ 比作 ______ 。
课外阅读。
三访雁荡山(节选)
竹子
我曾经三访雁荡山的大龙湫,那里每次都给我十分惊艳的感觉。
祖国瑰丽的山水给我们的美的享受,是无穷无尽的。
大龙湫是雁荡最著名的瀑布。
它背依铁垣似的连云峰,面对挺秀的一帆峰,水源大,瀑身高,水从万丈峭壁上凌空腾泻下来,四周无所依傍,随风飘摇,变幻多端,令人百看不厌。
记得我第一次去大龙湫,是盛夏季节。
雷雨初过,溪水暴涨,过马鞍岭,沿锦溪向北走,才到剪刀峰前,就听见山谷内轰雷似的水吼声。
转过剪刀峰,劈面就是一阵狂风暴雨,一抬头,只见一条粗数十围的大瀑布,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直捣潭心,水声轰轰,激荡起阵阵狂风,喷迸出如雹的急雨,封锁了整个山谷,使你没法再往里走。
那巨大、强悍、粗犷的气势,真是震天撼地!
我第二回到大龙湫,是晴朗的冬日。
走到大龙湫的顶上,俯瞰龙湫。
龙湫背形势险恶,有一个黑咕隆咚的深潭,潭水从缺口溢出去,泻下万丈峭壁,便是龙湫飞瀑。
那一阵,天晴久了,潭水不太满,泻下去的瀑布倒像一斛碎珠,散散落落,望不到底。
连云峰左右舒展,一帆峰遥遥挺立,衬着蓝天白云,山谷显得开朗而宁静。
那一次,大
龙湫给我的印象是潇洒、素淡,像一幅着墨不多的山水画银龙蛰伏在龙潭里,正养神呢!
我第三次去大龙湫,是不久以前。
江南三月,春风涤荡,春雨如油。
来到剪刀峰前,转过山谷一瞧,呀!这回既没有狂怒的白龙,也没有散碎的珠帘。
却见大龙湫不肥不瘦,从连云峰顶飘泻下来,悠悠忽忽,晃晃荡荡,化为烟,如轻纱,似薄雾,那么轻盈,那么柔和,那么娇媚而婀娜,果然另是一番姿态。
它简直完全失去了水的质感,倒像是袅袅的青烟顛倒了过来,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可又是一气呵成,柔媚中带有刚劲。
真没想到,三访龙湫,龙湫竟以三种截然不同的姿态出现。
它有雄伟粗壮的一面,有潇洒素淡的一面,也有娇媚多姿的一面。
难怪江堤要有“欲写龙湫难着笔”的慨叹了。
1.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A.总一分一总
B.总一分
C.分一总
2. 整体感知。
本文按照______ 顺序写了“我”三访龙湫,这三次访问分别给“我”
留下了什么印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次访问时间:________ 印象: ______
第二次访问时间:________ 印象: ______
第三次访问时间:________ 印象: ______
3. 获取信息。
为什么大龙湫能成为雁荡最著名的瀑布?用“ _________ ”画出来。
用一个词来概括大龙湫给人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 。
4. 评价鉴赏。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生动形象。
下面对比喻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见一条粗数十围的大瀑布,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直捣潭心”,这句话把瀑布比作发怒的银龙,突出了瀑布的一冲而下的快速和强悍的气势
B. “水声轰轰,激荡起阵阵狂风,喷迸出如雹的急雨,封锁了整个山谷,使你没法再往里走”,瀑布喷迸,就像下起了像雹子一样的急雨,打在人身上太疼了,所以没法前进
C. “那一阵,天晴久了,潭水不太满,泻下去的瀑布倒像一斛碎珠,散散落落,望不到底”,这句话把泻下去的瀑布比作碎珠,这是因为潭水不太满,瀑布的气势也就不足了
D “它简直完全失去了水的质感,倒像是袅袅的青烟颠倒了过来,千变万化,不可捉摸”,三月的春雨较少,再加上春风涤荡,才有了这似是袅袅青烟的瀑布
5. 形成解释。
“却见大龙湫不肥不瘦"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 的修辞手法,“不肥不瘦”指的是什么?打“/。
(1)大龙湫的水势既不过分湍急,又不过于缓慢。
( )
(2)大龙湫的水既秀美又雄伟,给人水宽和高度都很适宜的感觉。
()
三、妙笔生花。
1. 小练笔。
(选做题)
你的家乡也很美吧,请你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注意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如果能用上时间顺序或总分总的结构,就更好了四、点亮思维。
1. 读材料,完成练习。
(选做题)
目前,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全球每年减少的森林面积为7.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台湾岛。
我国造纸业年消耗木材1000多万立方米;每年大约生产450亿双一次性木筷,这相当于我们一年要“吃” 掉约2500万棵树。
我们使用、消耗大量的纸张,实际上是在消耗森林资源。
结合材料最后一句话想一想,我们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再现。
1. 刮风脑袋苍翠挡住视线花坛显得松软
2. ( 1)长出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
(2)C
3. D A B E
4. C
二、阅读提咼。
1. (1) sh e sh E g
(2)小兴安岭夏天树木浓雾太阳野花
(3)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4)① B
(5)浸厚浓
(6)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
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
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阳光利剑草地大花坛
课外阅读。
1. A
2. 时间盛夏雄伟粗壮晴朗的冬日潇洒、素淡三月娇媚多姿
3. 水源大,瀑身高,水从万丈峭壁上凌空腾泻下来,四周无所依傍,
随风飘摇,变幻多端,令人百看不厌。
变幻多端
4. C
5. 拟人
(2)V
三、妙笔生花。
1.示例:我爱我的家乡,尤其爱家乡的竹林。
家乡的竹林郁郁葱葱,数不清的竹子形状多种多样,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有的粗,有的细……形态各异,无奇不有。
竹林十分茂密,一阵风拂过,便荡起层层青波。
雨后,竹叶上滚动着一颗颗水珠,阳光一照,便会折射出缤纷的色彩,异常美丽。
多么美丽的家乡,多么美丽的竹林!
四、点亮思维。
1.示例:节约用纸;不用一次性碗筷;爱护书本;用过一面的纸,还可以用背面来打草稿;少用贺年卡,用电话拜年;把废报纸收集起来再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