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院基本架构极其应用模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医院基本架构极其应用模型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在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广泛应用,建设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行业的数字化医院系统已经有了基本的构架和应用模型,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国的各级医院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把医院日常信息管理引入到计算机中,并连接到互联网,使得实现了从以往的单机管理到现在联网网络化管理各种信息的梦想。
通过数字化医院基本架构的不断完善极其应用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日趋科学和完善起来,数字化医院系统的科学使用,将推动我们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将成为医院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医院基本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基本架构;应用模型
一、什么是数字化医院
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医院系统是医院业务软件、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有关资料显示,已经建设好的数字化医院的实践表明,信息化对于降低整个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1】。
二、基本架构及其应用模型研究
数字化医院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复杂工程,整个系统工程由成千上百个子系统组成,并且这些子系统相互之间又有频繁数据和业务之间的交换和联系。
整个数字化医院系统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数字化医院数据信息中心的系统建设。
其基本架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
建设数字化医院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是对现行的医院管理理念和模式的重大挑战。
通过分析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其基本特征,针对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特点,经过探讨,以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多层体系结构,提出以医院诊疗业务为核心构建的数据存储中心和五大业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医院核心业务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基本构架。
1、数字化医院由7大系统、5大主索引和4大数据中心组成(1)7大系统
①患者关系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手机及互联网等平台,构建全面的公共服务平台。
该系统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关怀,令患者无论在家中还是在
工作中都能得到来自医院或社区的服务,完整了健康服务的链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②电子病历系统: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HIMSS)对电子病历理论模型与建
设步骤进行深入的研究。
根据HIMSS 分析,电子病历(EMR)主要由临床数据存储库(CDR)、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受控医学词汇表(CMV)、计算机支持医院医嘱系统(CPOE)、
药品管理系统以及临床文档应用程序等组成【2】。
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了数字化医院的发展水平,该系统的全面应用将大大提高医护
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它将成为数字化医院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③临床信息系统:智能型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移动医护工作站、医学影像、手术
麻醉、心电图、检验、重症监护等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着重于医疗过程的改进科
主任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功能,对全科病人的有关诊治信息全面掌握,及时给予科学指导
【3】。
该系统的应用能使临床诊疗信息在医生工作站非常简便地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
④医院基本信息系统:我们把传统HIS 包括挂号、收费、物资管理等系统称为医院
基本信息系统。
该系统的应用使各种收费和物资管理与医嘱形成逻辑关系,能有效地减少漏洞,提
高医院管理水平。
⑤管理决策系统:在决策或发现问题时能进一步进行分析。
该系统的应用充分发挥综合绩效管理的评价和引导作用,推行全面评价、全程评价、
全员评价,实现评价由单项向综合、静态向动态、宏观向微观的转变。
深化全成本核算
管理工作,健全院、科、组三级核算体系,实施医疗全周期全过程成本控制。
提高床位
周转率、设备使用率和医疗收益率。
患
者
关
系管
理
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
临床信息系统 医院基本信息系统
管理决策系统 区域协同系统 行政业务系统 统一访问门户
Information Portal
信息框架平台 Information Framework Platform
⑥区域协同系统: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
另一类是以集团型医院为主导,总院与各分院联网,在集团内部实现各种信息的联通和
共享。
该系统的应用便捷了各区域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⑦行政业务系统:数字化医院的实现需要大量相关的行政业务系统的建设。
该系统的应用使科研训练、人力资源、财经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全面数字化,
并能提供所需要的基本信息,如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
(2)5大索引
①患者主索引:数字化医院要以患者为中心,首先就要建立患者主索引。
该主索引
贯穿患者服务以及诊疗的全过程.患者主索引通常由患者关系管理系统来建立。
该主索引的应用保障了数字化医院的生命了。
②医嘱主索引:以医嘱为核心是数字化医院的第二大特点。
医院所有临床业务以及
财物管理都是围绕医嘱来进行。
因此要建立医嘱主索引。
医嘱主索引的应用对收费、物资等实了实现有效管控。
③工作人员主索引:工作人员主索引通常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建立。
该主索引的应用使综合评价各个人员得以简单进行。
④资产主索引:医疗设备主索引通常由设备管理系统来建立。
业
务
系
统
患者主索引
医嘱主索引
工作人员主索引
资产主索引
科室主索引 全
程 管 控
每个业务系统都应该至少有
一个主索引作为牵引。
通常是2
个以上主索引来带动整个业务
过程的全程管控。
该主索引的应用使大量的医院资产,如医疗设备、高值耗材、营房营具等,特别是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得到全过程的管控。
⑤科室主索引:科室是医院管理和考核的基本单元,因此建立科室主索引对综合绩效评价和全成本核算具有重要意义。
该主索引的应用加强了业绩评价,提高了医院质量。
(3)4大数据中心
①临床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以患者为主索引.整合患者所有诊疗信息。
该数据中心的应用,方便了患者信息的查找,提高了医护工作者的观众席工作效率。
②管理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以管理对象为主索引。
该数据中心的应用为全成本核算辅助决策支持、和综合绩效评价等系统服务。
③影像数据中心:管理各种影像信息。
医院80%以上的数据是医学影像数据。
该数据中心的应用标志着数字化医院在前进道路上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④区域数据中心:如果是集团型医院,还应该构架区域数据中心,无论是管理还是诊疗都需要这样一个数据中心。
该数据中心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医院的质量。
1、数字化医院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①全方位:医院所有的业务领域数字化医院都能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
当科室、成果、患者、工作人员、资产、论文等所有对象都实行数字化管理之后,医院的管理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②全过程:医院业务的每一环节都要由数字化贯穿.能够实现全程查询。
实现患者诊前、诊中和诊后每一环节,以及费用、医嘱等都实现数字化,使患者随时得到提醒,加强了人性化服务。
③可管理:能有效地管理产生的数据。
能将不同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汇总并实现数字化管理。
④智能化: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使体统具有处理普通信息的能力,节省了人力物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⑤无纸化:数字化医院基本的外在特征是无纸化和无胶片化。
智能型数字化医院肯定要符合医院电子化存储的“三原则”。
即真实性、可读性和保存性圆,实现无纸和无胶片的功能【4】。
无纸化的实施实现了信息的规范保存,避免了传统纸片信息保存的繁琐和易出错等问题,同时数字化的信息容易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
⑥标准化: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信息标准化,医院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是软件的标准化,并且贯穿始终。
数字化医院标准化使医院更加方便快捷地接触到国外先进的医疗知识,并加快了相互学习的步伐,为国内医疗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⑦高效率:数字化医院必须要保证系统高效运行。
医院规模越大,面临的问题越多,因此流程的最优化是系统设计与规划时首先要保证的。
⑧高安全:数字化医院系统建设是需要重点考虑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同时,还要准备好系统出现故障的应急措施。
医院数字化建设涉及到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数字化医院的安全运行成为了医院的重要保障。
三、结语
1、数字化医院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医院系统的基本的构架极其应用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传统的医院信息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发展为数字化医院的现代信息管理模式,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而在我国现有的l_6万所医疗机构中,数字化系统初具规模的医院还不到1/3,真正成功实施数字化医院的则更少。
【5】。
大多数医院目前数字化管理涉及到的主要是临床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最重要的病人管理基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应用。
2、数字化医院应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医院应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国的数字化医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深入地发展数字化医院,则需要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没有整体设计。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在建设数字化医院之前没有整体规划,也没有建设的整体框架,使得数字化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只是将一个个的子系统进行堆砌,相互之间缺乏整体的联系。
而国外却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之前就把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考虑。
(2)缺乏统一的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
我国大中型医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过程中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ERP系统和0A系统等【6】,然而由于这些系统软件由不同的公司制造,因此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造成了信息利用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数字化信息共享程度低,严重影响了数字化医院功能的发挥。
因此,信息化标准问题成为我国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必须扫除的障碍。
(3)医院管理流程不规范。
环节多、周期长是传统业务流程经常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数字化医院相关的软件使用后有些医院就发现工作流程不合理,于是依靠修改软件来适应工作流程或依靠改变工作流程来适应软件需求,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没有得到改善。
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也没有最终的目标。
每个医院都要根据自身需推进医院数字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率。
通过探究国内外数字化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雄飞等.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4
【2】陈金雄,构建智能型数字化医院,2010,31(2)
【3】谢明均,张毅,谢钢,数字化医院建设对医疗质量和绩效管理的作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7)。
【4】傅征,梁铭会.数字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朱杏香,数字化医院现状研究与发展探讨[J]_医学信息,2001,14(7):413—414
【6】王洁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趋势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