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和尚苏曼殊和青楼女子一见钟情,同床共枕数晚竟相安无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9年,和尚苏曼殊和青楼女子一见钟情,同床共枕数晚竟
相安无事
在民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僧人,章太炎称其是“亘古未见的稀世之才”;郁达夫认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是不朽。
著名文学家鲁迅称研究他比研究《左传》、《公羊传》等更饶兴味。
这是一位怎样的僧人,能引来众多文人墨客的交口称赞,而他自身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这位僧人名叫苏曼殊,他的身世从一出生就非同一般。
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则是父亲正妻的妹妹,是一名日本人,所以他一出生就被“冠以”私生儿和混血儿的称谓,不受苏家人待见。
为了保全自己名声,父亲将苏曼殊的亲生母亲逐出家门。
不久苏曼殊的父亲去外地经商,没有父亲庇佑的他屡次遭受到家中其他人的冷眼相待。
一次苏曼殊身患重病,被家人抛弃在湿冷阴暗的柴房,不过有幸运女神的眷顾,他挺了过来。
自此苏曼殊决定离开这个家,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苏曼殊来到了广州长寿寺,剃度出家,开启僧人的生活。
不过断了发根的他,似乎没有断掉红尘的七情六欲。
苏曼殊时常去逛青楼喝花茶,渐渐成为了青楼的常客,一年之内,与他交往的青楼女子多达二十多位,花销多达一千银元。
这其中一名叫枫子的青楼女子成为了苏曼殊的红颜知己,二人因共同热爱音乐相识。
不过时常同床共枕的二人,却从未发生过肌肤之亲。
枫子曾害羞地向苏曼殊询问过答案,苏曼殊回答道:精神上的愉悦比肉体交欢更能抵抗时间。
枫子第一次见有男人靠近她不为其肉体,而是为了产生心灵的共鸣,她坚定认为苏曼殊就是其一生的真爱。
然而枫子并不知道,苏曼殊已经不厌其烦对许多女子说过此话。
几乎城市里所有的青楼女子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花和尚”,后来久久得不到苏曼殊宠爱的她因相思成疾自尽了。
得知枫子姑娘死讯的苏曼殊懊悔不已,他开始真正意识到红尘之苦,于是返回寺庙,闭关三月,反思自己的罪孽。
不过,三个月之后,苏曼殊又死性不改,再次频繁出入于烟花柳巷,当然他还是守身如玉,坚决不与青楼女子有肉体上的往来,至死,苏曼殊都还是处男。
至于为何要洁身自好,并非与苏曼殊是僧人的身份有关,而是受到他曲折的童年经历所影响。
苏曼殊之所以频繁与女性来往,是因为母亲的离去使他从小缺乏母爱,所以他亲近女性,即便是在临死之前,他还呢喃着母亲的名字。
同时苏曼殊也因为童年经常挨饿,所以长大也有了暴饮暴食的习惯。
苏曼殊自称为“糖僧”,因为他十分爱吃甜食。
有一次他身上没有钱,都要敲掉自己嘴里的一颗金牙去换钱买糖吃,据说他一天能吃掉三十包糖。
一个既有情欲又有食欲的僧人是如何能得到众多学者的赞扬呢?
只因苏曼殊在文学中也有着过人的造诣,在日本生活期间,他曾请教章太炎教他作诗,章太炎只是指导一二,而苏曼殊却能在数月见交出大量诗稿,并且每首都让章太炎大为称赞。
同时在民国乱世之中,苏曼殊便练就了超凡脱俗,大彻大悟的精神境界。
陈独秀说道: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已不可多得了。
就是这样一个身世传奇,具有争议的僧人,在乱世中能怡然自得,将红尘一切视作过往云烟。
他的遗笔: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值得身处浮躁生活的当代人,静下心来思考并慢慢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