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统考模拟测试每日一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________。
小雨滴_________,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__________……叮叮咚咚……”动感的旋律,叫人欢喜。
(2)大自然的景物都可以写入诗歌,诗中有“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中有“红叶”: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青山”:____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3)卖火柴的小女孩和______________是世界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第二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摔跤》一文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胖墩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两茎灯草》选自______(朝代)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__。
第三题
背诵并默写。
(1)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3)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潮》)
第四题
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
(2)好像_______________,到处是绿的……
(3)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________,所有的绿就________地按着节拍_______________……
第五题
妙妙细细品读楚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时的话,发现楚人所说的两句话其实是______________的(填写成语),这也正是别人问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第六题
到达终点,请你把生肖们按顺序引到合适位置。
(填序号)
①午马②子鼠③酉鸡④申猴⑤卯兔
妙妙在2024年是7岁,她的属相是_________,妙妙哥哥比她大三岁,哥哥的属相是_________。
第七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秋晚的江上,悄无声息,宁静和谐。
静下心来,你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B.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能呼风唤雨,生活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我的小陀螺破天荒战胜了大陀螺,真让人惊喜。
D.老爷爷坚持不懈,刚正不阿,最终爬上了天都峰,这就是身边的榜样!
第八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正月正确正直端正B.纤细纤绳纤维纤夫
C.散步松散散开散漫D.喷撒撒种播撒撒了汤
第九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燕山燕子B.剥削削皮
C.坚劲强劲D.着急沉着
第十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该做的事要雷厉风行,在做的事要精益求精,未做的事要胸有成竹,已做的事要开拓进取。
B.今日烧烤店的生意非常红火,把几个伙计弄得手忙脚乱。
C.这两个青年人是老总的左膀右臂,生意上的事情少不了他们两个的帮衬。
D.奶奶一生俭朴,不肯穿金戴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第十一题
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鸳鸯(yān)海豚(tún)代价(jià)
B.困倦(juàn)凑合(còu)纤维(xiān)
C.打款(kǎn)丝绸(chóu)膜拜(mó)
D.投掷(zhì)合约(yē)斑驳(bān)
第十二题
下面带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句是()
A.他没精打采地坐在地上,低着头,一声不响。
B.岸边种满了垂柳。
它们姿态各异,争奇斗艳。
C.海参和海豹差别太大,所以不可以相提并论。
D.你说的话自相矛盾,我不会相信你的。
第十三题
下列每组字的读音或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蚌(bàng)壳似(shi)的水寨烟波皓渺
B.迸(bèn)裂绰(chào)起审视老干虬枝
C.腰胯(kuà)倚(yi)着斩新拱伏无为
D.晃(huăng)眼恐吓(hè)拟定踉踉跄跄
第十四题
下面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A.模子B.周围界限
第十五题
课内阅读。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节选)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
有些人也许觉得我在数学方面有什么天分,其实从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天分的。
我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
初中一年级时,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
但是说来奇怪,从初中二年级以后,我就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因为我认识到既然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点儿时间来学习。
别人学一小时,我就学两小时,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得以不断提高。
1.请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用“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表明华罗庚没有数学天分的句子。
3.让华罗庚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学习的方法B.学习的习惯
C.学习的态度D.学习的天分
第十六题
阅读理解。
五月的田野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
娴(xián)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
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
竹篮的身影。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
服。
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pán shān)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
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捧嫩青草,放进竹篮里。
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给下面加点的“熟”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熟: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②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③熟练。
④程度深。
(1)睡得很熟( ) (2)豆荚熟了( )
(3)熟人( ) (4)熟能生巧( )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这篇短文主要回忆乡村五月______________和孩子们______________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
着______________的气氛。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午餐,文中描写的“色”有____________;描写
的“香”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麦子熟了、豆荚长大的时候,“我们”做的有趣的事有()(多选)
A.握着镰刀、挎着竹篮去收获麦子、豆荚。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
C.用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嫩青草喂兔子。
E.在田野里睡觉。
第十七题
材料。
黄帝与蚩(chī)尤之战
①传说,蚩尤是一个恶神。
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兽身人头,能吃沙子和石头。
蚩尤动员这八十一个兄弟,
然后又怂恿(sǒnɡ yǒnɡ)山林水泽中的各种鬼怪,一起攻击黄帝。
黄帝率领应龙、风后和其他神灵迎战。
②战争一开始,蚩尤施展法术,吹烟吐雾。
一场大雾,把黄帝及其部下全都包围了,黄帝一方分不清东西南
北,被蚩尤杀得溃不成军。
③黄帝派他的部下风后,利用磁(cí)铁发明了指南车。
这辆车子上立着一个用磁铁造的仙人像,不论车子怎
么旋转,仙人像的手指永远指向南方。
黄帝的军队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冲破了蚩尤制造的迷雾,继续和他战斗。
④蚩尤手下有一个叫魑魅(chī mèi)的怪物,别看他个头小,却很会说话,能趁机迷惑别人。
魑魅和其他鬼怪
在战场上不断地迷惑黄帝的部下,弄得大家头昏脑涨。
在这紧要关头,黄帝让一个部下吹响了牛角军号。
号角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完全解除了鬼怪们的迷惑,黄帝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
⑤蚩尤不甘心,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
风伯、雨师来到涿(zhuō)鹿,立刻发动了一场狂风暴雨。
黄帝手下
的应龙平时也能控制雨水,但面对风伯、雨师,却无法施展自己的神通了。
狂风暴雨像脱缰(jiānɡ)的野马,把黄帝及其部属冲击得无法立足,只能四散逃跑。
⑥黄帝无可奈何,只好到天上,请求自己的女儿——魃(bá)的帮助。
魃是个秃(tū)头,长得十分难看。
魃
来到战场,她的秃头立刻发出炽(chì)热的光芒,转眼间,狂风暴雨完全消失,地面上的雨水也都干涸(hé)了。
风伯、雨师和蚩尤再也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胜利远去。
⑦黄帝杀了一只独脚怪兽,用兽皮做成了一面巨大的战鼓;又杀了雷兽,取出它的骨头做鼓槌(chuí)。
黄帝
在战场上,用这对鼓槌敲响兽皮战鼓,鼓声比炸雷还要响亮,天地都为之变色。
响亮的鼓声大大鼓舞了黄帝部下的士气,同时也把蚩尤及其部下震得魂飞魄(pò)散。
应龙飞上前去,杀死了前来助战的巨人,将蚩尤活捉。
——节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中国神话传说》,有改动
1.结合故事内容,简要说说黄帝与蚩尤大战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方作战的过程比较复杂,请给作战过程排序。
(填序号)
①风后发明指南车,冲破迷雾。
②蚩尤吹烟吐雾,包围黄帝一方。
③风伯、雨师助战蚩尤,黄帝大败。
④军号解除迷惑,黄帝取得胜利。
⑤黄帝之女击退狂风暴雨。
⑥做战鼓,鼓士气,活捉蚩尤。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3.“黄帝在战场上,用这对鼓槌敲响兽皮战鼓,鼓声比炸雷还要响亮,天地都为之变色。
”句中画线部分可用下面哪个词语替换?( )(填序号)
A.锣鼓喧天B.鸦雀无声C.震耳欲聋
4.读了本文,你觉得黄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填序号)
A.苟且偷生B.英勇无畏C.无事生非
5.“蚩尤手下有一个叫魑魅的怪物,别看他个头小,却很会说话,能趁机迷惑别人。
”“魑魅”是怎样迷惑别人的?请发挥想象,把“他”迷惑别人的情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事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最深?抄写在下面,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感受最深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后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提示填写古诗文。
本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了神话传说中双方激战的情形。
本学期,我们背诵过的王翰的诗句“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也侧面展示了战争的惨烈和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迈。
有豪情壮志的不仅是男儿,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用诗句“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就表达出女性同样也具有凛然风骨、浩然正气。
人民渴望幸福,和平需要捍卫。
王昌龄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说明了良将在国家驻防上的作用。
人才兴旺,国家才能富强。
成才之路没有捷径,只有“________,______,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能成长为国家真正的人才。
成才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当遭遇困境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反复诵读高适的诗句“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定要坚信,你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前进。
第十八题
美丽的香山公园
①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②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
远远望见香山上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③一下车,我立即奔向山脚下,仰望香山,山上一片红色,好像熊熊的烈火在燃烧,又像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
红霞,罩住整个山林。
④我们爬到半山腰,近看黄栌(1ú)树,那一片片红叶密密麻麻地长在枝上,椭(tuǒ)圆形的叶子,像一把团
扇,颜色红得极艳,像是画家精心涂过的。
这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不时飘落下来的树叶,更给山路铺了一条红色的地毯,踩上去那么温柔,那么舒服。
⑤我们爬到山顶,眺望山下,满山火红。
蜿蜒的盘山路,像条条玉带,环绕着美丽的香山。
这时,我仿佛置身
于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连续而不中断。
( )
(2)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作者观察到黄栌树树叶的形状是_________,颜色红得_______,叶片_________地长在枝上。
由此我感受到作者观察得_______。
3.作者站在山脚下,看到的景色是()
A.香山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B.山上一片红色,好像熊熊的烈火在燃烧,又像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红霞。
C.满山火红,蜿蜒的盘山路像条条玉带,环绕着美丽的香山。
D.不时飘落下来的树叶,更给山路铺了一条红色的地毯。
4.这篇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
第十九题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节选)
方鼓琴而,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语段用“//”分成了两层,两层的关系是()
A.并列B.转折C.因果D.递进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请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题
文言文阅读。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饥者,蒙袂②辑履③,贸然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
注解:①黔敖:春秋时齐国的富商;②蒙袂(mèi):用衣袖遮着脸;③辑履(jù):拖着鞋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将意思写在括号里。
①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 )
②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 )
③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 )
2.翻译句子: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以待饥者而食之B.扬其目而视之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4.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想到了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有:____________。
5.你赞同饿者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行为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