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专业科目自考模拟试题题库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公安专业科目自考模拟试题题库及全国公安专业科目自考模拟试题题库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共50分)
1.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
A.城市管理部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执法工作的主要标准,创新地采用柔性执法手段
B.劳动监察部门依照《劳动法》的平等就业原则,对设定歧视性招聘条件的招聘单位进行法治教育,促使其改变歧视性做法
C.法院注重法理与情理相统一,要求法官坚决摒弃“合法但不合理”的司法判决
D.检察院要求其工作人员依法正确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能动履职的积极性
2.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
B.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
C.实现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是依法治国的最重要的保障
D.“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应有之义
3.关于“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下列哪一说法是错
误的?
A.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B.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价值基础
C.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D.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古代法官在执法时“为民请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法为民”在最深层的本质上并无区别
B.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进程就开始了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我党对中国特色法治建设的规律和执政党规律重新认识的标志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进程的一次重大创新
5.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人民代表大会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组织保障
B.法制完备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C.法制完备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D.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6.公民从()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出生
C.6周岁
D.8周岁
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合法原则
8.装修公司甲在完成一项工程后,将剩余的木地板、厨卫用具等卖给了物业管理公司乙,但甲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并无销售木地板、厨卫用具等业务。
甲、乙的买卖行为法律效力如何?
A.属于有效法律行为
B.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C.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
D.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9.下列人员中,可以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是死者的()。
A.哥哥
B.配偶
C.侄女
D.祖父
10.下列财产不属于遗产的是()。
A.承租的房屋
C.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
D.自有的汽车
11.甲至超市购物结账时,售货员多找零50元。
甲多得50元构成()。
A.侵权
B.违约
C.不当得利
D.无因管理
12.人民法院为涉诉的未成年人选定代理人。
该代理属于()
A.委托代理
B.法定代理
C.指定代理
D.复代理
13.法人享有的人身权包括()。
A.姓名权和名誉权
B.名誉权和经营权
C.名称权和名誉权
D.经营权和隐私权
14.下列选项中,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A.警察抓捕小偷而受伤
B.为生病的朋友烧香祷告
C.路人跳入河中救人而受伤
D.误将邻家的鸡当作自家所有而喂养
15.根据《侵权责任法》,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
A.侵权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B.可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C.应由侵权人承担全部责任
D.应由双方平均分担损失
16.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指的是()。
A.当事人诉讼权利相同
B.当事人诉讼义务相同
C.诉讼权利的同等性和诉讼义务的对等性
D.当事人诉讼地位相同
17.有关公开审判制度,正确的是()。
A.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
B.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应当公开
C.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是否公开审理,由当事人申请法院决定
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律明文规定不公开审理
18.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4年
B.3年
C.2年
D.1年
19.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
A.甲租赁乙的房屋,因拒付租金而发生纠纷
B.甲与乙签订了一个承包经营合同,后乙违约
C.甲借给乙1万元,乙到期不还欠款
D.甲在乙处定做一套西服,到期后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乙将西服卖掉
20.下列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审判监督程序不是诉讼中的独立审级
B.人民法院依据审判监督权提起的再审,没有时间的限制
C.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再审法院包括原审法院和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
D.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不影响原判决的执行
21.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
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
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
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
22.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
A.5日
B.10日
C.15日
D.一个月
23.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是哪项?()
A.刑法关于空间效力范围的规定
B.刑法关于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C.刑法关于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D.刑法关于放火罪与失火罪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的不同规定
24.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
25.下列情形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的是()。
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不作为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同时犯
D.事先未通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
26.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A.甲为迫使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女子卖淫而对其实施强奸
B.乙非法拘禁债务人张某10天,其间多次毒打张某,致张某伤残
C.丙无证驾车,在被交警队查处时使用暴力抗拒执法,失手将交警打死
D.丁开地下卷烟厂,制售劣质卷烟数量巨大,在县联合执法队前来查处时,组织数十村民围攻执法人员,迫使执法队暂时撤离
27.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法官个人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他人影响
B.合议庭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C.法院独立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监督
D.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案件,上级法院不能对下级法院正在审理的具体案件如何处理发布指示或命令
28.某工厂职工李某经常旷工,平日游手好闲,一天车间被盗,单位领导怀疑李某有盗窃嫌疑,于是决定将其监禁,并要求其交代犯罪事实,这种做法违反了()。
A.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B.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
C.审判权、检察权、侦查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诉讼原则
D.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9.李某为了牟利,私自复制了若干部影视作品的VCD,并以批零兼营等方式销售,销售金额为11万元,其中纯利润为6万元。
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B.侵犯著作权罪
C.非法经营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30.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A.确有悔改表现
B.确有立功表现
C.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D.正在提出申诉的
31.有权对刑法进行立法解释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公安部
32.对违法行为人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由()。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
B.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
C.县、市公安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
D.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
3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
A.虐待的案件
B.未成年犯罪的案件
C.侵占的案件
D.诽谤的案件
34.公诉案件不起诉的决定权属于()。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社区矫正部门
35.乙购买了一批木地板堆放在门口,天突降暴雨,而乙家中无人,邻居甲担心木地板受潮不能使用,于是请人将之搬入室内,为此支付了搬运费200元。
甲有权要求乙补偿其支付的费用,乙承担义务的性质属于()。
A.不当得利责任
B.无因管理责任
C.侵权责任
D.违约责任
36.甲乙之间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2022年2月5日前由丙向乙交付一批货物,但截止到2022年4月1日,乙仍未收到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只能向甲主张责任
B.乙只能向丙主张责任
C.甲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D.乙只能选择甲或者丙中的一人主张责任
37.下列选项中,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是()。
A.9岁的甲在没有告诉家长的情况下把家长珍藏多年的一幅字画送给邻居乙
B.甲乙之间达成的运输毒品的协议
C.甲以举报乙挪用公款为要挟,向乙索要乙的轿车,乙无奈之下只好同意
D.甲以2000元的价格出售其一台二手电脑给乙,二人达成了口头的协议,但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38.下列权利中,不属于担保物权的是()。
A.抵押权
B.质权
C.留置权
D.地役权
39.甲向乙借款20万,到期后一直无能力偿还,丙欠甲10万元贷款已到期,但甲一直没有向丙主张债权。
现乙向法院起诉丙,要求丙向自己清偿该笔贷款,乙行使的权利是()。
A.不安抗辩权
B.撤销权
C.代位权
D.代理权
4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A.赔礼道歉
B.支付违约金
C.赔偿损失
D.实际履行
41.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三条的规定,下列情况中属于直接予以辞退的情形是()
A.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
B.遇事推诿,消极怠工,工作不负责任
C.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
D.经常迟到早退或者上班时间经常办私事
42.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A.允许
B.必须
C.可以
D.需要
43.对公安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是()。
A.公安秘书工作的内容之一
B.公安法制工作的内容之一
C.公安专业工作的内容之一
D.公安指挥工作的内容之一
44.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三条的规定,不符合录用人民警察的条件,()应当予以辞退。
A.未满试用期的
B.经培训不合格的
C.未按规定程序招收的
D.不能胜任公安工作的
45.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要求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务必积极履行公务,做到尽职尽责,恪尽职守,(),执法不阿。
A.严格执法
B.廉洁执法
C.公正执法
D.正确行使权力
46.公安部于2022年1月22日发布的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规定: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
A.违者引咎辞职或撤职
B.违者予以开除
C.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D.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47.警容风纪是指人民警察在着装、仪容、举止、()等方面的行为规范。
A.行为
B.姿态
C.礼节
D.言谈
48.下列属于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警民结合形式的是()。
A.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队
B.派出所窗口服务
C.治安检查
D.流动治安派出所
49.1939年2月,中央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内成立()。
A.保卫部
B.社会部
C.调查部
D.政治保卫局
50.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
A.重要内容
B.重要方法
C.重要根据
D.重要步骤
二、多选题(共25题,共50分)
5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立法的过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过程
B.法律规则有强制力,而法律原则则没有强制力
C.法律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D.法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都是法的本质属性
52.下列哪些案件依法不应公开审理?
A.张某强奸案
B.审判时l5岁的金某故意杀人案
C.王某间谍案
D.当事人谢某提出申请,且有证据证明确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53.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诉讼法适用正确的是()。
A.2022年1月1日未结案件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但法律或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B.2022年1月1日未结案件,在2022年1月1日前依照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已经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
C.2022年1月1日未结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或者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管辖规定的,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继续审理
D.2022年1月1日未结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或者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送达规定的,人民法院已经完成的送达,仍然有效
54.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度,但对下列哪种案件的审理,实行一审终审,当事人不得上诉?()
A.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张某和李某的5000元借款纠纷案件,本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B.选民资格案件
C.涉及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的离婚案件
D.房产继承案件
55.关于回避制度,正确的是()。
A.申请人对人民法院决定不服,可以向该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B.人民法院应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作出决定
C.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
D.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决定
5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诉讼没有规定由被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A.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
B.因船舶碰撞纠纷提起的诉讼
C.共同海损分担纠纷
D.其他海事损害赔偿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57.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有()。
A.行为侵犯的客体
B.行为手段和方式
C.行为人的个人情况
D.行为人的心理态度
58.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人身危险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刑罚惩罚性
59.关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张某侵占案,被害人李某没有起诉
B.王某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C.被告人李某贪污受贿数额巨大,在被抓获前畏罪自杀身亡
D.犯罪嫌疑人陈某和被害人何某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害人要求不追究陈某的刑事责任
60.下列属于民事权利保护方式的是()。
A.提起诉讼
B.自卫行为
C.自助行为
D.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权利保护
61.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
D.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62.下列选项中,物权变动的情形包括()。
A.政府征收了甲村的土地
B.乙将自己的彩电赠与了好友
C.丙在其宅基地上建造了房屋
D.法院判决所有权有争议的汽车属于丁
63.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方式的有()。
A.接受赠与
B.收取孳息
C.拾得遗失物
D.取得买受物
64.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
A.是一种要式行为
B.转让合同是一种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合同
C.需要满足一些法定条件,否则转让无效
D.转让方式包括买卖、赠与或者互易等
65.下列选项中,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承诺的有()。
A.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一个月内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
乙未按期答复
B.甲向乙发出出售电脑的要约,乙在甲规定的期限内回复:“价格每台减少500元,其他条件不变”
C.甲商店标价出售钢笔,乙未与店员协商就出钱购买
D.乙向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冰淇淋一份
66.下列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A.工人赵某将爱在外打架惹事的l2岁的儿子用铁链子锁在家中两天
B.大学生王某、李某与同班同学陈某不和,遂将陈某关在一小仓库内达三天三夜
C.农民赵某抓获到其家中行窃的窃贼李某,并将其捆在离家不远处的一棵树上达两天两夜,同对李某进行殴打,但未造成重伤
D.农民甲、乙将越狱逃跑的犯罪分子丙捆绑扭送到公安机关
67.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伪证罪的主体的是()。
A.证人
B.鉴定人
C.翻译人
D.辩护人
68.对犯罪客体按照其范围大小可划分为()。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69.减刑的对象包括()。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7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哪些人不适用死刑?
A.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B.犯罪时怀孕,在羁押期间被人工流产的妇女
C.疑犯在投放危险物质致人死亡时为74周岁、被审判时已满75周岁
D.犯杀人罪审判时已满16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
71.机关录用公务员应当考虑哪些条件?
A.机关职能
B.编制限额
C.职位空缺
D.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的意见
72.公务员的考核内容有()。
A.德、能、勤、绩、廉
B.重点考核内容是工作实绩
C.工作实绩是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
D.既要突出工作实绩又不能以实绩替代对德、能、勤、廉的考核
73.公务员被降职使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降职不是一种行政处分,也不是一种惩戒手段
B.公务员被降职使用的,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晋升职务级别
C.公务员被降职的条件是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
D.公务员降职一次降低一个职务层次
74.公务员法在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上的最大突破是对传统委任制的改革,()是《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方法。
A.聘任制
B.任期制
C.公开选拔
D.竞争上岗
75.公务员晋升职务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资格有哪些?
A.思想政治体条件过硬
B.具备职务要求的工作能力
C.文化程度符合要求
D.具备规定的任职资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