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技术第二章_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设备投资额K设备=300×1.2=360(万元)
故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为:
K固=〔K设备(1+R1+R2+R3+R4〕×1.15 =〔360(1+0.72+0.15+0.35+0.37〕×1.15 =1072(万元)
(4) 概算指标估算法
该法是根据初步设计文件把整个建设项目划分为单项工程、单 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按拟建项目中单项工程的单位工程 分别套用有关概算定额和指标及现行费用标准等资料,根据概算编 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概算编制,最后汇总成建设项目总概算。
K2=Q2(
K1 Q1
)Pf
式中: K1——已建成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K2——拟建同类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Q1——已建成同类项目的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Pf——物价修正指数,即投资估算年份的物价指数与已建成
同类项目投资年份的物价指数之比]。
例2-1 一个年产10万吨丙酮的工厂,1968年其总投资为7500万元,问 建一个年产15万吨丙酮的工厂,应投资多少资金?
①直接劳动消耗;②劳动占用;③间接劳动消耗 (3)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相联系的原则
2
经济效益的三种基本表达式:
1、差额表示法 经济效益(E)=有效成果(B)–劳动耗费(C)
2、比值表示法 经济效益(E)=有效成果(B)/劳动耗费(C)
3、差额—比值表示法 经济效益(E)=(有效成果(B)-劳动耗费(C)/劳动耗费(C)
资源(可以是资金、人力、技术或其他资 源如信息、时间)投入某项目,以获取所 期望的报酬。 狭义的投资——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 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付的资金。
11
2.投资的构成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投资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到全 部建设投产为止,整个过程发生的费用的总和,主要包 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建 设期借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建设项目 总投资如图2-4所示。
第二章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体系 2. 掌握经济效果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了解如何对
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评价; 3. 掌握投资的构成,了解投资估算的基本方法; 4. 熟练掌握各种成本和费用及其构成; 5. 掌握销售收入、税金与利润及其内在关系。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
实际成本; (3)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
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 产的实际成本; (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捐赠方是否提供有关凭据确 定其成本。
(3)递延资产 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
2. 经济效益的分类
(一)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指技术方案直接给实施企业带来的经济 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指技术方案对社会其他部门产生的经济 效益。
(二)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从企业的利益出 发,分析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效益——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从国民经济以至整 个社会出发,分析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
解:根据题意可知工厂每吨丙酮生产能力的投资额为: 7500万元÷10万吨=750元/吨
故年产15万吨丙酮的工厂投资额: 750×150000=112500000(元) =11250(万元)(以1968年物价为计算基准)
注意: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是已知生产能力的2倍以上或1/2以下的,不 宜采用此种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委托加工材料 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 燃料 修理用备件 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自制半成品 在制品
外购产品 产成品
待摊费用 发出商品 其他应收款 预付帐款 应收帐款 应收票据
短期投资 其他货币资金 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图2-5 流动资金组成及分类
•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不断发生变 化,如图2-6所示。
化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
5. 流动资金投资估算
(1)扩大指标估算法(类比估算法) 该法是按照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或销售收入、经营成本、
生产成本等的一定比例估算流动资金,运用时可结合具体项目的情 况和特点,选用适宜的估算方法。
A.按经营成本估算
流动资金额﹦经营成本流动资金率×经营成本 B .按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式中: K固——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K设备——设备购置费;
( K设备的估算,取各主要设备现行出厂价总和,乘以附加系数1.2) R1——建筑工程费用系数; R2——设备运输及安装费用系数; R3——工艺管道费用系数; R4——其他费用系数;
1.15 ——综合系数。
例2-3 已知某化工项目的主要设备总出厂价费用为300万元。根据同类 项目建设决算资料分析结果,知其建筑工程费用系数R1=0.72,安装工程 费用系数R2=0.15,工艺管线费用系数R3=0.35,其他费用系数R4=0.37。 试估算该化工项目的总投资。
该法通常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A.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划分; B.编制设备工器具购置概算(包括设备原价及运杂费); C.编制建筑安装工程概算; D.编制单项工程概算和工程费用概算; E.编制其他费用概算; F.编制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概算; G.编制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概算。 此法是较为详细的投资估算方法。
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备品备件、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及在制品、 半成品及产成品或商品占用的周转资金,其组成与分类如 图2-5所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企业流动资金
生产领域中 的流动资金
流通领域中 的流动资金
储备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结算资金 货币资金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各种成本的概念和计算; 2.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3.利润及其估算。
1
第一节 经 济 效 益
1.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是指技术经济活动中的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的 对比关系,或符合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的产出与投入的对比 关系,简称为“成果与消耗之比”或“产出与投入之比”。
基本原则:
(1)有效成果原则 (2)全部消耗原则
(2) 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
生产能力指数法也称为0.6指数法。它是利用已知同类工程项目 投资数额粗略估算拟建项目的投资额。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K1——已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K2——拟建同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Q1——已知工程项目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生产能力; Pf——差价系数[投资估算年份价格水平与己知(已建成)
投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货币 购料
投料
资金
储备资金
生产 完工 资金
成品 售出 结算
资金
资金
筹备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图2-6 流动资金周转组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总投资可由下式计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 +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3.项目资产分类
(1)固定资产 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4. 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一)经济效益可行性标准 (二)经济效益择优标准 (1)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2)(纯)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 (3)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 (4)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5.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一)财务评价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1)效果指标(包括数量效果、质量效果和时间效果) (2)劳动耗费指标(包括劳动消耗指标和劳动占用指标) (3)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时间型指标、价值型指标和效率型指标) (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人均国民收入 (2)社会劳动生产率 (3)社会积累效果 (4)国民收入物质消耗率 (5)能源利用效果 (6)资金利税率 (7)流动资金占用率 (8)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三)有形经济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
有形经济效益——是指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如技 术方案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
无形经济效益——是指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如 技术方案采用后,提高劳动力素质、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等给企业带来的效 益。
(四)绝对经济效益和相对经济效益
绝对经济效益——是指某技术方案本身所取得的经济效
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国家为了控制投资规模,
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 定、协调发展而对固定资产投资征收的一种税。
(三)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是指项目借款在建设期内发生的利息。
(四)流动资金投资 流动资金,在会计上称为营运资本,指在项目投产前
项目投资年份的价格水平之比]。 n——生产能力指数;
n的取值:当规模的扩大是以提高主要设备的效率、功率而达到时, 则n取0.6~0.7。当规模扩大是以增加工程项目的机器设 备的数量而达到时,则n取0.8~1.0。
例2-2 已知建设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的投资额为60000万元,现有 一年产70万吨乙烯的装置,工程条件与上述装置类似,试估 算该装置的投资额(n=0.6,CF=1.2)。
项目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建筑工程费用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用 安装工程费用 其他工程费用 不可预见费(预备费)
专利权
专有技术
无形资产投资
商标权 专营权
许可权
递延资产
土地使用权等
建设期借款利息
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
流动资金投资
图2-4 建设项目总投资
(一)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 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
1、保持劳动成果不变,降低劳动耗费 2、保持劳动耗费不变,增加劳动成果 3、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时增加 4、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时降低 5、劳动成果增加,劳动耗费降低
第二节 投资及其构成
1. 投资的概念 投资(investmen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投资——是指人们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
流动资金额﹦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率×固定资产投资 C .按销售收入估算
流动资金额﹦销售收入流动资金率×年销售收入 D .按生产成本估算
流动资金额﹦生产成本流动资金率×年生产成本
(2)分项详细估算法 该法是国际上通行的流动资金估算方法。需要分项详
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的确定: (1)用基本建设拨款或基本建设贷款购建的固定资
产,以建设单位交付使用的财产明细表中确定的固定资产 价值为原值。
(2)用专项拨款、专项贷款购建的固定资产,以实 际购建成本为原值。无形资产通常以取得该资产的实际支 出为原值。递延资产以形成该资产的实际支出为原值。
(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价值或可以为所有者或控
制者带来经济利益,能在比较长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 且不具有独立实体的权利和经济资源。包括专利权、 专有技术、商标权和土地使用权等。
A.无形资产的特征 (1)无实物形态 (2)收益性 (3)独占性和排他性
B.无形资产的计价
无形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基本方法如下:
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调试费等。
(4)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
业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 A.存货 B.应收及预付账款 C.短期投资 D.现金及各种存款
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根据类似拟建项目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和拟建项目设计能力 可粗略求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计算公式如下:
益,以绝对量的形式表示。 相对经济效益——是指一方案与另一方案相对比所得到
的经济效益。
3. 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一)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 (1)社会需要 (2)劳动耗费 (3)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经济效益评价原则 (1)技术、经济同政策相结合 (2)宏观经济效益同微观经济效益相结合 (3)当前经济效益同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 (4)直接经济效益同间接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综合评价 (6)保证各备选方案的可比性 (7)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相结合
解:根据公式有
Y2
60000
70 30
0.6
1.2
119707 (万元)
(3) 费用系数法
该法先根据设计方案确定设备的购置费,然后对相应的建筑工 程费、运输安装费、工艺管道费及其他费和不可预见费采用各种比 例系数进行估算,其计算公式为:
K固=〔K设备(1+R1+R2+R3+R4〕×1.15
故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为:
K固=〔K设备(1+R1+R2+R3+R4〕×1.15 =〔360(1+0.72+0.15+0.35+0.37〕×1.15 =1072(万元)
(4) 概算指标估算法
该法是根据初步设计文件把整个建设项目划分为单项工程、单 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按拟建项目中单项工程的单位工程 分别套用有关概算定额和指标及现行费用标准等资料,根据概算编 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概算编制,最后汇总成建设项目总概算。
K2=Q2(
K1 Q1
)Pf
式中: K1——已建成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K2——拟建同类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Q1——已建成同类项目的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Pf——物价修正指数,即投资估算年份的物价指数与已建成
同类项目投资年份的物价指数之比]。
例2-1 一个年产10万吨丙酮的工厂,1968年其总投资为7500万元,问 建一个年产15万吨丙酮的工厂,应投资多少资金?
①直接劳动消耗;②劳动占用;③间接劳动消耗 (3)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相联系的原则
2
经济效益的三种基本表达式:
1、差额表示法 经济效益(E)=有效成果(B)–劳动耗费(C)
2、比值表示法 经济效益(E)=有效成果(B)/劳动耗费(C)
3、差额—比值表示法 经济效益(E)=(有效成果(B)-劳动耗费(C)/劳动耗费(C)
资源(可以是资金、人力、技术或其他资 源如信息、时间)投入某项目,以获取所 期望的报酬。 狭义的投资——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 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付的资金。
11
2.投资的构成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投资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到全 部建设投产为止,整个过程发生的费用的总和,主要包 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建 设期借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建设项目 总投资如图2-4所示。
第二章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体系 2. 掌握经济效果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了解如何对
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评价; 3. 掌握投资的构成,了解投资估算的基本方法; 4. 熟练掌握各种成本和费用及其构成; 5. 掌握销售收入、税金与利润及其内在关系。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
实际成本; (3)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
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 产的实际成本; (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捐赠方是否提供有关凭据确 定其成本。
(3)递延资产 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
2. 经济效益的分类
(一)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指技术方案直接给实施企业带来的经济 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指技术方案对社会其他部门产生的经济 效益。
(二)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从企业的利益出 发,分析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效益——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从国民经济以至整 个社会出发,分析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
解:根据题意可知工厂每吨丙酮生产能力的投资额为: 7500万元÷10万吨=750元/吨
故年产15万吨丙酮的工厂投资额: 750×150000=112500000(元) =11250(万元)(以1968年物价为计算基准)
注意: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是已知生产能力的2倍以上或1/2以下的,不 宜采用此种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委托加工材料 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 燃料 修理用备件 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自制半成品 在制品
外购产品 产成品
待摊费用 发出商品 其他应收款 预付帐款 应收帐款 应收票据
短期投资 其他货币资金 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图2-5 流动资金组成及分类
•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不断发生变 化,如图2-6所示。
化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
5. 流动资金投资估算
(1)扩大指标估算法(类比估算法) 该法是按照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或销售收入、经营成本、
生产成本等的一定比例估算流动资金,运用时可结合具体项目的情 况和特点,选用适宜的估算方法。
A.按经营成本估算
流动资金额﹦经营成本流动资金率×经营成本 B .按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式中: K固——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K设备——设备购置费;
( K设备的估算,取各主要设备现行出厂价总和,乘以附加系数1.2) R1——建筑工程费用系数; R2——设备运输及安装费用系数; R3——工艺管道费用系数; R4——其他费用系数;
1.15 ——综合系数。
例2-3 已知某化工项目的主要设备总出厂价费用为300万元。根据同类 项目建设决算资料分析结果,知其建筑工程费用系数R1=0.72,安装工程 费用系数R2=0.15,工艺管线费用系数R3=0.35,其他费用系数R4=0.37。 试估算该化工项目的总投资。
该法通常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A.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划分; B.编制设备工器具购置概算(包括设备原价及运杂费); C.编制建筑安装工程概算; D.编制单项工程概算和工程费用概算; E.编制其他费用概算; F.编制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概算; G.编制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概算。 此法是较为详细的投资估算方法。
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备品备件、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及在制品、 半成品及产成品或商品占用的周转资金,其组成与分类如 图2-5所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企业流动资金
生产领域中 的流动资金
流通领域中 的流动资金
储备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结算资金 货币资金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各种成本的概念和计算; 2.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3.利润及其估算。
1
第一节 经 济 效 益
1.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是指技术经济活动中的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的 对比关系,或符合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的产出与投入的对比 关系,简称为“成果与消耗之比”或“产出与投入之比”。
基本原则:
(1)有效成果原则 (2)全部消耗原则
(2) 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
生产能力指数法也称为0.6指数法。它是利用已知同类工程项目 投资数额粗略估算拟建项目的投资额。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K1——已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K2——拟建同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Q1——已知工程项目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生产能力; Pf——差价系数[投资估算年份价格水平与己知(已建成)
投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货币 购料
投料
资金
储备资金
生产 完工 资金
成品 售出 结算
资金
资金
筹备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图2-6 流动资金周转组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总投资可由下式计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 +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3.项目资产分类
(1)固定资产 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4. 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一)经济效益可行性标准 (二)经济效益择优标准 (1)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2)(纯)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 (3)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 (4)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5.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一)财务评价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1)效果指标(包括数量效果、质量效果和时间效果) (2)劳动耗费指标(包括劳动消耗指标和劳动占用指标) (3)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时间型指标、价值型指标和效率型指标) (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人均国民收入 (2)社会劳动生产率 (3)社会积累效果 (4)国民收入物质消耗率 (5)能源利用效果 (6)资金利税率 (7)流动资金占用率 (8)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三)有形经济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
有形经济效益——是指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如技 术方案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
无形经济效益——是指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如 技术方案采用后,提高劳动力素质、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等给企业带来的效 益。
(四)绝对经济效益和相对经济效益
绝对经济效益——是指某技术方案本身所取得的经济效
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国家为了控制投资规模,
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 定、协调发展而对固定资产投资征收的一种税。
(三)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是指项目借款在建设期内发生的利息。
(四)流动资金投资 流动资金,在会计上称为营运资本,指在项目投产前
项目投资年份的价格水平之比]。 n——生产能力指数;
n的取值:当规模的扩大是以提高主要设备的效率、功率而达到时, 则n取0.6~0.7。当规模扩大是以增加工程项目的机器设 备的数量而达到时,则n取0.8~1.0。
例2-2 已知建设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的投资额为60000万元,现有 一年产70万吨乙烯的装置,工程条件与上述装置类似,试估 算该装置的投资额(n=0.6,CF=1.2)。
项目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建筑工程费用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用 安装工程费用 其他工程费用 不可预见费(预备费)
专利权
专有技术
无形资产投资
商标权 专营权
许可权
递延资产
土地使用权等
建设期借款利息
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
流动资金投资
图2-4 建设项目总投资
(一)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 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
1、保持劳动成果不变,降低劳动耗费 2、保持劳动耗费不变,增加劳动成果 3、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时增加 4、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时降低 5、劳动成果增加,劳动耗费降低
第二节 投资及其构成
1. 投资的概念 投资(investmen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投资——是指人们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
流动资金额﹦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率×固定资产投资 C .按销售收入估算
流动资金额﹦销售收入流动资金率×年销售收入 D .按生产成本估算
流动资金额﹦生产成本流动资金率×年生产成本
(2)分项详细估算法 该法是国际上通行的流动资金估算方法。需要分项详
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的确定: (1)用基本建设拨款或基本建设贷款购建的固定资
产,以建设单位交付使用的财产明细表中确定的固定资产 价值为原值。
(2)用专项拨款、专项贷款购建的固定资产,以实 际购建成本为原值。无形资产通常以取得该资产的实际支 出为原值。递延资产以形成该资产的实际支出为原值。
(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价值或可以为所有者或控
制者带来经济利益,能在比较长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 且不具有独立实体的权利和经济资源。包括专利权、 专有技术、商标权和土地使用权等。
A.无形资产的特征 (1)无实物形态 (2)收益性 (3)独占性和排他性
B.无形资产的计价
无形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基本方法如下:
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调试费等。
(4)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
业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 A.存货 B.应收及预付账款 C.短期投资 D.现金及各种存款
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根据类似拟建项目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和拟建项目设计能力 可粗略求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计算公式如下:
益,以绝对量的形式表示。 相对经济效益——是指一方案与另一方案相对比所得到
的经济效益。
3. 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一)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 (1)社会需要 (2)劳动耗费 (3)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经济效益评价原则 (1)技术、经济同政策相结合 (2)宏观经济效益同微观经济效益相结合 (3)当前经济效益同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 (4)直接经济效益同间接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综合评价 (6)保证各备选方案的可比性 (7)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相结合
解:根据公式有
Y2
60000
70 30
0.6
1.2
119707 (万元)
(3) 费用系数法
该法先根据设计方案确定设备的购置费,然后对相应的建筑工 程费、运输安装费、工艺管道费及其他费和不可预见费采用各种比 例系数进行估算,其计算公式为:
K固=〔K设备(1+R1+R2+R3+R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