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评课稿(附目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春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评课稿
我们周围的物体
1.发现物体的特征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的这节《发现物体的特征》收益多多多。

下面谈谈,我的收获。

本节课内容的选择上非常新颖,组织严密,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下科学课的第一课是发现物体的特征。

在这一课里有两个主要的教学活动。

一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乒乓球,一次性纸杯、橡皮和木块做多角度的描述。

另一个是让学生对木块、水和空气做对比描述特征。

我在第一个活动中以乒乓球为例,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个别的从颜色、形状、大小、触觉四个方面描述了物体的特征。

而后分组让学生两人一组对其余三件材料互相描述特征。

就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一分为三,一部分按要求完成了任务,一部分在玩。

一部分未做完。

这个时候我提出了特
征的概念。

从颜色、形状、大小、触觉等方面和角度来描述物体的特点即为特征。

而后让学生打开活动手册的第一页填写木块、水和空气的特征描述练习。

学生仅凭前概念填写这一练习是非常吃力的,教师应当在黑板上板书,给学生做示范。

学生应发言、倾听、记录相结合课内完成。

板书采用拼音,方便学生认读。

学生可以从颜色、触觉、大小、透明等角度先比着。

随着单元学习的任务,还可以添加新的特征进行比较,形成完整的单元科学概念。

另外,下午第三节课的班,只有二十或二十五分钟的班。

如何处理以上的两个问题?
从课上的现状来看,还是以教师教授引导为主,多教习惯、方法。

一是以十分钟为一个板块。

第一个活动取消分组活动。

让学生个别说完后,回去说给家长和同伴听物体的特征。

第二个活动写的完就写,写不完让学生按自己的标准去填写。

写的内容以学生答上来的为主而不采取灌输,第三节课后根据学习内容再做相应的补充。

2.谁轻谁重评课稿
下午听了张老师的《谁轻谁重》这一节课收获多多。

教学内容有所创新,是一堂有趣而又有实效的好课
《谁轻谁重》是教科版《教师们周围的物体》这个单元
的第二课,它的前一课是《认识物体的特征》。

本节课是在广泛认识物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深入认识物体的轻重。

因此这节课的核心概念是让学生认识到轻重也是物体的特征之一。

在试讲中,教师在参考教参和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将这一课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步,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猜一猜在泡沫块儿、小木块儿、勾码、大橡皮、小橡皮这五种物体中谁轻谁重;然后再让学生用手掂的方法,再比较一下谁轻谁重;最后再用小天平来量一量谁轻谁重。

但是在试讲的过程中教师就发现,学生在使用天平的时候是有很大问题的,他们也很难想象到,为什么要用曲别针来衡量物体的重量。

教师将这五个物体的重量就设置的比较接近,一个大橡皮和那个木块的重量非常的接近,大橡皮和小橡皮之间的重量也比较接近,乒乓球和泡沫的重量又比较接近。

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将乒乓球这个材料去掉了,换成了钩码,这样至少学生在第一次预测的时候,他就能够将泡沫定为最低。

同时,教师也将小橡皮的重量进一步减轻,一开始小橡皮是大橡皮的3/4左右,在第二次改进中,教师将小橡皮切的是大橡皮的一半儿,也就是说小橡皮和大象皮的质量正好相差了一半儿,学生就比较容易区分了。

还有教师将乒乓球换成了钩码,这样的话能学生在第一次猜测中,通常会把泡沫认为是最轻的,其他几个可能拿不准,但是在第
二次用手掂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认同钩码是最重的,泡沫是最轻的。

这样只有小橡皮、大橡皮和木块的重量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小橡皮一定会比大橡皮重,所以学生真正拿不准的其实就是大橡皮和木块。

此时,老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出天平。

从最后的实际效果来看,还是很好的。

学生的学习非常的顺利,而且兴趣非常的高涨。

还有就是关于用手掂物体的重量和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的问题。

一开始教师觉得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做。

但是发现学生用了很长的时间也比较不出来,学生没有一定的顺序,随便拿两个物体去比,因此就耽误了时间。

说明在这里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先提问:“是不是把这些东西一股脑的都放到天平上就可以了?还是应该有一定的顺序呢?”有的学生就说,应该一和二去比,三和四去比,五再和四比,这样的话就可以加快比的速度。

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然后再去实验的时候,效率就提高了很多。

由此可见教师们常说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去教学,要以学定教,怎么尊重,怎么定教,就是要从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学生在教师搭建的脚手架上一步一步有所提高。

3.认识物体的形状评课稿
听了黄老师《认识物体的形状》这节课,收获很多。

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上完本课后我的收获有以下三点:
1、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教学要使教学贴近生活,散发生活气息。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以学生喜爱的玩具----弹珠、木块、纸片引入教学,然后对身边其他物体展开研究,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解放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本课主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形状时,教师不是让学生读、背教材上有关的定义,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从而体会、理解物体的形状的具体特征。

3、注重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平时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在学习物体特征的时候,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这样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黄老师的不足之处:上课没有叫学生进行对比物体的特征,特点。

看哪组最快,哪组最多没有进行比较。

4.给物体分类评课稿
本节课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1、教师的素质很好,站在讲台上就很有教师的风范;
2、教师的语言和教态自然、得体、大方;
3、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充分地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4、能够理解新课改的内涵,并朝着逐步完善课堂教学的方向努力。

本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什么叫分类。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了解分类活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了解分类的方法。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实际操作活动由表及里地认识什么叫分类,了解到分类和排序一样,也是整理各种科学资料的常用方法,它广泛地应用在教师们的生活中,能够使物体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使物体排列变得更加合理、有序。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待改进: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有所欠缺,学生只注意实验和观察,
去忽略了对实验现象的记录;在汇报时,又未充分利用自己的记录,使实验记录成为一个虚设。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课堂上,学生对分的兴趣大于对交流的兴趣。

学生们大多很乐意说出自己的分法,发言都很积极,小手甚至都举到了教师的鼻子底下,但是当需要他听别人发言时,却都不能认真的倾听,自顾自的玩起了手中的东西,交流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学生的这些表现说明了首先在学生心目中仍然把交流的对象指向老师,把交流当作回答问题,别的同学也因为事不关己,当然就高高挂起了。

其二,在交流时,老师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发言的学生身上,忽视了给其他学生布置听的要求,学生没事干,自然也就不认真听了。

其三,学生缺乏交流的意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这种回答问题式的交流转变为介绍式的交流,介绍的对象就是全班的同学;再一个就是教师要给听的同学树立一种意识,每个人既是听众,又是小评委,听后要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互动性交流;另外,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教师觉得在今后科学课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科
学学习的快乐。

5.观察一瓶水评课稿
下午,我听了张老师《观察一瓶水》这节课收获很多。

《观察一瓶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认识水的特征: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是难点:理解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

为了上好这一课,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

通过上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不错:
1.课前精心准备,选取合适材料,让探究更有实效性。

《观察一瓶水》这一课要求给学生每组准备同样的水、洗发液、木块。

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为此教师在课前给每组学生准备了同样的水、洗发液各一杯和一个木块,在实验过程中要用到的纸巾和垃圾盒,以及实验需要用到的各种形状的空瓶子。

这节课中教师选择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实验材料,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很愿意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2.教学思路清晰,组织学生经历“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一系列实验过程——再找一找有哪些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最后发现总结出水、洗发液和木块这三种物体的特征”的学习活动过程。

比较顺利地实施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一环扣着一环,层次比较清楚。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层一层地把重点突破,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尝试让各组成员互相配合,大胆想象、实验,使学生在探究
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课堂上气氛较活跃,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3.在教学中结合所教内容渗透科学的观察方法:具体表现为:(1)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的方法进行观察。

(2)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所以不可以用尝的方法,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

(3)也交给学生正确的闻气味的方式。

(4)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便于总结出物体的特征。

4.充分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渗透环保教育。

由于水的应用非常广泛,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厉害。

通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在不断减少,从而激发学生要珍惜每一滴水。

5.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课堂上,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组活动,亲自动手操作。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运用感官参与,在操作过程中对水的特征有了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1)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多。

(2)在突破“水无固定形状”这一难点时,放手还不够。

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自制力差,所以没有让他们自己准备不同形状的瓶子自己亲自倒一倒,要是让每个小组都尝试做一做,理解可能就会更深刻。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
(1)要尊重并及时评价学生的意见或研究成果;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
(2)要让学生敢说、爱说、会说,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这样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能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虽然是张老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问题。

以后尽力避免。

6.它们去哪里了评课稿
为了深入推进越秀区小学科学一年级新教材的实施,提高我区科学教师研读新教材的能力和教师课堂实践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2018年4月11日,小学科学低年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越秀区东川路小学举行。

今天,我们将在东川路小学赵毅老师的带领下和东川路小学一年级3班的孩子们一起去寻找,它们去哪里了?
《它们去哪里了》对应新课标物质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能学会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在本节课的教学展示中,赵老师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钻研,在教学设计上,选用盐、糖和石头作为实验材料。

在第一个环节,赵老师规范地演示了盐在水中变化情况的观察实验。

学生不再重复,然后更换了新的物质红糖和石头让学生探究,这对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同时也给予了后面的描述,观察对比等活动更充裕的时间。

通过前面观察了教师规范的演示
盐在水中变化的实验,学生尝试自行解决糖在水中变化的情况,观察、记录,对比盐和糖在水中变化的相同和不同。

巡视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亮点和不足,及时用手机拍照,实验后反馈小结,避免了后面不规范的操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们终于知道他们去哪里了,原来,盐和糖溶解在水中了。

而石头在水中是很难溶解的,所以我们几乎观察不到它的变化!我们终于知道他们去哪里了,原来,盐和糖溶解在水中了。

而石头在水中是很难溶解的,所以我们几乎观察不到它的变化!
也有些不足:第一板书不及时。

由于教师之前没有上过科学公开课,对课堂的掌控不够,在该板书的时候,由于紧张,板书不够及时,使溶解这个词语的出现没能及时提出来,使得课堂呈现比较的唐突,下次,对这方面应该多加练习,加强板书的呈现。

上课之前准备不足,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时间有点不够。

之前可能实验的时间过长,所以,在最后总结和拓展练习的时候,呈现过快,导致有些学生没有听清楚。

7.认识一袋空气评课稿
下午有幸听了张老师的《认识一袋空气》这节科学课,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这节课教师的教学流程为:提出问题→寻找空气→进行猜想→进行实验→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让孩子说的让孩子充分的说,由孩子们做的让孩子们充分的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才能真正的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教师认为科学课应体现出用证据说话。

例如:认识空气没有一定形状能流动时,教师让学生充分去体会,把空气装进塑料袋、把气球里的空气放出来等,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一定的形状、会流动、透明的气体。

教师的这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精炼;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缺乏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反馈,注重评价;对学生在实验观察中的新发现没有及时给予鼓励,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改进。

动物
1.我们知道的动物评课稿
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
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以游动物园得彩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堂课的教学以学生游动物园闯关为主线串连起来,把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包含在闯关题目当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二、充分把握学情
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容易分散的特点,在学习小组谈论中需要用到的图片不摆在学生的课桌上,而是课前偷偷塞进学生的书桌里面,当需要时才叫学生拿出来,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又让学生在意外的惊喜中更加热烈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当中。

三、把一些动物的小知识在不经意间传授给学生
在学生观察活体兔子的时候,当有学生提到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时候,教师相机告诉学生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在欣赏学生的画作啄木鸟的时候,相机告诉学生啄木鸟是如何捉害虫的,它为什么会被称为“森林医生”。

把知识引向了深处。

四、课堂评价语丰富
整堂课,教师的评价语比较丰富,如“你真有一双慧眼”,“这是你们组交流的成果,真为你们组骄傲”、“老师也看到了
你们的坚持和努力,老师也要把掌声送给你们”等等。

这样的评价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课堂活跃而热烈。

虽然有亮点,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在突破难点“概括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时候,虽然事前做了精心准备,但在课堂上“会生长”这一特征学生还是没能说出来,教师的引导还有所欠缺。

二、整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是有点少,教师讲授的时间过多,科学作品用橡皮泥捏动物只能放在课后,课堂上没有呈现出来。

三、教师的教姿教态、语速语调虽然把握的较好,但语言当中还有方言味,还需改进。

2.校园里的动物评课稿
早上听了周老师的《校园里的动物》这节课,收获很多。

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这一课与《校园里的植物》一课在过程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上基本相似。

本课选取的观察对象可以选择的。

在教学活动安排上,观察蜗牛和蚂蚁的方法,都涉及捉、看、研究三个方面,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这两部分课文指导较多,呈现“扶”的状态,观察研究其他动物呈现“领”的状态。

讨论小动物的共同特征,
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共同特征。

最后安排观察研究基础上的动物分类,再次对“分类”技能进行训练。

教学时要注重记录、描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懂得在科学探究中要重视收集证据,因为它们是得出结论的依据。

本课一开始,教师请每一位学生当一次小画家,将教师展示的一幅蜗牛的照片图上的蜗牛画下来。

要求学生不进行艺术加工,如实地画出蜗牛的形态和特征。

这个活动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却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图片上蜗牛的特点,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在画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蜗牛的哪些特征。

经历了观察图片之后,便开始了观察事物的环节。

请学生拿出事先捉好的蜗牛,放入观察盒中进行观察。

从蜗牛的外形、蜗牛如何出壳到蜗牛爬行的特点,学生们都仔细地观察着,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将观察结果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做了一个探究活动,探究蜗牛在遇到刺激后有什么反应。

学生们小心地将醋和啤酒滴到蜗牛身上,看到蜗牛缩回壳里的时候立刻停止了手上的动作,生怕伤害到蜗牛,这让教师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知道在研究就小动物特点的时候要爱护它们。

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动物在课后进行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学生认识了一些动物、观察了小动物之后,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特点将动物进行分类,初步体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知道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观察一种动物评课稿
早上听了周老师的《观察一种动物》这节科学课,收益很多。

下面谈谈我浅薄的看法:
在这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就有将探究过程慢慢的渗透在整节课中,但有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调整。

由于一年级孩子对万物都充满好奇心,对于动物他们更是有许多许多的问题去探索,假若课堂上让孩子提出探究的问题,那么教师就会很难把握教学重点。

所以就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经历“猜想——说出实验方法——观察(实验)——分享交流——知道蜗牛身体特点(得出结论)”这一过程。

但教师经历了几次教学,仍然存在没有突破“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的教学难点,在授课后仍有约18位学生的图画中仅画了一对触角。

学生探究了、观察了,理论上说应该是大部分同学都画对才是,但这个数据出乎教师的意料。

原因在于蜗牛
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学生移动、蜗牛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反应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蜗牛只伸出一对触角或不伸出触角,此时学生就会有概念上的偏差,教师在课堂上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后面细想下来,不管有多少位学生没有观察到蜗牛的两对触角,教师也应该采取除观察外的方法(如微课、图片、看书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的概念,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方法。

一年级学生可以说是小学生中对科学学科兴趣最大、好奇心最强的孩子了,而且他们很喜欢听故事。

如果老师可以把故事融入到教学中,用故事串起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本课就是以小蚂蚁给小蚯蚓介绍好朋友的故事串起的,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们授课,而且很理性,这样趣味性大打折扣了。

趣味性除了需要有趣、有料的故事外,也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演绎,这方面确实是短板,还要从以后每节课做起,多使用些语气词、生动的形容词等,也要多听听别人是如何给孩子讲故事的或者和孩子一起听故事,多学习。

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就一直很想让学生自己能够多说一些,不只是在分享猜测、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过程中进行分享,还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一些方法,更多地体现学生为主体。

经过这次磨课,想在课堂上不留太多老师的痕迹又想让学生说出老师心中的方法,老师在课前需要做许多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