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激酶\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作者单位:264000 山东省烟台海港医院
通讯作者:于荣华
目的观察尿激酶(UK)、链激酶(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发病12 h以内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
分别给予链激酶150万单位或尿激酶150万单位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等。
结果试验药物链激酶组中血管再通率为83.3%,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链激酶组发生率8%,尿激酶组为10%;低血压发生率两组均为6%;皮肤黏膜出血链激酶发生率为9%,尿激酶为12%。
结论SK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管再通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标签:尿激酶;链激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管再通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并且造成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心血管急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积极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是抢救该疾病的关键。
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组织,限制梗死范围,维持心肌功能,降低病死率。
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是一类被称为纤溶酶激活剂的药物,系蛋白酶,它们可直接或间接溶解血栓的成分-纤维蛋白。
主要作用于循环血液中的纤溶酶原,使之激活为纤溶酶。
纤溶酶把循环血液中的纤溶蛋白原降解,同时也使血栓的成分纤维蛋白分解为可溶性物质【sup】[1]【/sup】。
SK是由基因工程生产的高效溶栓药物,为了进一步观察SK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出血等,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科学的评价,特此进行临床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2007年3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心梗患者90例。
其中符合溶栓标准的60例,男50例,女10例,年龄28~73岁,梗死部位下壁、下后壁、右室29例,前间壁、局限前壁、广泛前壁20例,复合型(前壁+下壁)11例,溶栓的间距发病小于6 h 50例,占83.3%,6~12 h 10例,占16.7%,溶栓药物使用国产SK或UK。
1.1.2 禁忌证及排除标准:(1)一年内有溶栓史;(2)有活动性出血;(3)近期有脑血管意外、颅内或脊柱内手术史;(4)已知颅内肿瘤;(5)孕妇近期有流产或分娩史;(6)凝血功能紊乱;(7)近期有手术史或做过大动脉大静脉穿刺
者;(8)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9)高血压经治疗血压仍大于160/100 mm Hg;(10)糖尿病视网膜病;(11)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12 h以上、5个月以内的脑血栓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疑有或确诊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急性心包炎;(13)感染性心内膜炎;(14)原梗死部位再梗死;(15)半年内用过SK或UK溶栓者;(16)心源性休克;(17)严重恶液质的患者【sup】[2]【/sup】。
1.1.3 适应证(1)胸痛持续时间大于30 min,含硝酸甘油无效;(2)常规心电图至少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 mV,胸导大于0.2 mV;(3)发病6 h以内,若持续胸痛、ST段仍抬高者,可放宽至12 h以内;(4)年龄在18~75岁之间;(5)无严重高血压及出血性疾病;(6)患者及家属同意溶栓治疗并签字;(7)对于在12~24 h之内发病,仍有持续性胸痛的患者或发病期间有短暂胸痛缓解或抬高ST段短暂恢复正常的患者仍可考虑给予溶栓治疗;(8)对于年龄大于75岁的心梗患者,溶栓治疗增加脑出血的并发症,故是否溶栓治疗需权衡利弊,例如患者为广泛前壁心梗,具有很高的心源性休克和死亡发生率,溶栓治疗获益大,在无条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情况下仍应进行溶栓治疗。
反之,如果患者为下壁心梗,血液动力学稳定可不进行溶栓治疗。
1.1.4 分组对发病12 h以内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用SK,B组用UK进行溶栓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溶栓治疗方法(1)把患者送入安静、抢救设备齐全的监护室内进行心电监护,护送时避免震动;(2)患者绝对卧床,给予高流量吸氧,4~6 L/min,直到患者胸痛等症状缓解后改为2~3 L/min,准确记录入院及发病时间,监测生命体征,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下壁心梗时加做V【sub】7【/sub】~V【sub】9【/sub】和V3R~V5R导联心电图,准备抢救仪器及药品;(3)建立静脉通路,选用静脉留置针,并开放多条通路;(4)查血凝常规、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心肌酶、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溶栓治疗时以SK 15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30~60 min内静脉滴注或用UK 15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30 min内静脉滴注,用药前不使用激素,溶栓后不用肝素;(5)常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 mg,每晚一次顿服,视血压、心率情况酌情给予氨酰心安、卡托普利、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并于溶栓后2、4、6、8、12、24 h记录心电图,治疗前及溶栓后每2小时采血测心肌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6)溶栓后给予抗凝、抗炎、营养心肌、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粥样斑块等药物治疗,控制休克、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7)溶栓开始后12 h测凝血时间,凝血时间恢复至基础值1.5倍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以后每12小时皮下注射1次,连用5~7 d。
1.3 再通指标(1)溶栓后2~3 h内,在抬高最显著的导联中,其ST段迅速下降≥50%;(2)胸痛在溶栓开始2~3 h内显著减轻或基本消失;(3)溶栓后2~4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表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压;(4)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提前到发病16或14 h内。
具备上述4项中的2项或以上者考虑为再通。
1.4 溶栓前后的观察(1)严密监测心电监护,及早预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心梗溶栓治疗24 h内可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常见的包括室性早搏(3 h内多见)、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一过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
根据心梗部位的不同,预测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
如前侧壁心梗患者,应警惕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
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频发期前收缩及短阵室速;发生室颤时立即电复律。
下后壁心梗患者应注意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夜间睡眠时,防止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心率减慢,必要时给予异丙肾或阿托品等药物;(2)注意观察心绞痛、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各种临床症状。
心梗患者第一周内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应注意血压监控,单纯低血压状态一般不必药物治疗,当血压降低并伴有周围循环灌注不足时,则要积极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成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3)记录胸痛减轻的程度和时间。
若溶栓后心绞痛持续存在,用扩血管药不能缓解,ST段再抬高或有酶学变化,表明有心梗的延展;同时由于溶栓挽救了大量濒死心肌,但这些心肌处于损伤及缺血状态,也易造成反复发作的心绞痛,积极治疗这些情况,可预防心梗再发,降低病死率;(4)观察并记录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及颅内是否有出血情况;(5)记录发病后5周内的并发症和转归,对死亡者应记录死因。
1.5 溶栓后的不良反应(1)出血:包括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颅内及注射或穿刺部位血肿;(2)低血压:收缩压小于90 mm Hg,可由于心肌大面积栓塞,心肌收缩力明显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所致,也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等有关;(3)过敏反应:包括发热、寒战、皮疹、支气管痉挛等;(4)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表现为舒张中晚期室性早搏、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速、窦缓及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sup】[3]【/sup】。
2 结果
溶栓血管再通率:SK组为83.3%,UK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率SK组为6%,UK组为9%,两组均未发生过敏性休克。
低血压发生率SK和UK组均为6%,均发生在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2 h,经用药后短时间内得到纠正。
两组出血并发症均表现在皮肤黏膜、消化道,消化道出血SK组发生率为8%,UK组为10%,皮肤黏膜出血SK组为9%,UK组为12%,未发现泌尿道及颅内出血。
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血管再通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应尽快溶栓,这已无争议。
从溶栓时间上看,1 h为黄金时间,2 h为最佳时间,6 h为规定溶栓治疗时间,6~12 h为延迟溶栓,超过12 h溶栓弊大于利【sup】[4]【/sup】。
如能在起病6 h内溶栓,可降低病死率30%,若在起病1~2 h溶栓,则可降低病死率50%。
所以,应积极缩短患者入院后至开始溶栓时间,患者一旦送入医院,应立即开始治疗,并提倡入院前溶栓,据最近
CUSTU-L报道,尽早溶栓的疗效是肯定的,但能在起病后2 h内溶栓的仅占总例数的27%,入院后能在1 h内溶栓者仅占40%。
临床试验证明,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出血并发症少,因此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参考文献
[1]贾泉勇,李金波.SK、UK溶栓治疗急性心梗.中级医刊,1996,33(10):8-11.
[2]张志娟.尿激酶治疗心梗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2,25(6):112-116.
[3]胡大一,顼志敏.急性心梗的溶栓治疗:急性心梗溶栓疗效及监测.中医医刊,1998,33(10):13-15.
[4]沈红,黄先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梗的疗效分析.中国急救学,2002,22(5):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