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会计期末重点概念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总论
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相关资料,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采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加工利用,实现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价与考核的一个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管理会计的目标:
第一个层次为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最终提升企业价值。
第二个层次为管理会计具体目标:
采用各种专门方法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利于实现管理会计基本目标的各种有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
管理会计的对象:
三种不同观点:
现金流动论、价值量差、资金总运动论。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起源相同2.目标相同3.基本信息同源4。
服务对象交互5.某些概念相同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成本: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成本性态:
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称为性态。
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
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特点:1.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即单位成品的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2.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即变动成本是一条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斜率越大。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
是对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基本假设: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本量利分析必须在成本性态分析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2.相关范围及线性关系假设:
假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水平始终保持不变。
3.本量利分析一般假设只有单一产品,或者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假设品种结构保持不变。
4.产销平衡假设:
即期初,期末的产成品存活数量不变。
保本:
是指企业在一定销售量或销售额下,销售收入刚好等于企业发生的全部成本,企业的净利润为零。
保本点:
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即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安全边际:
是指产品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额)的部分。
敏感性分析:
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对某一个或某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
第四章:
经营预测
什么是经营预测:
是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发展趋势事先提出的一种科学预见。
成本变动趋势预测:
是按照成本性态的原理,根据本企业的历史成本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估计和推测成本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短期经营决策
决策:
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预期目标,根据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和所占有的数据资料,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借助于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决策分析:
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射击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广泛,各种不同类型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考虑的重点及分析的方法都有很大差别。
决策分析分为:
按决策时间长短:
短期决策、长期决策。
按决策的层次:
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按决策条件可肯定程度: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的基本职能:
规划决策和控制决策。
定价决策的涵义:
就是为企业生产的产品确定一个合适的价格,使之能够销售出去,以争取最佳预期经营效益的过程。
边际成本:
是指在一定业务量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业务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
边际收入:
是指在一定销售量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臧家或减少的销售收入。
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或边际利润等于零时,企业的总利润最大,这时的销售单价和销售数量就是产片的最优售价和最优销售量。
存货的概念: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协作件及商品等。
第六章: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长期投资的概念:
是指企业为特定的生产经营目的而进行的为期较长(一般一年以上)的投资,比如厂房和设备的新建、扩建与更新,新产品的研制等方面的投资。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是指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成货币的时间价值。
现金流量的概念:
是指同某一投资方案相联系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发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数量。
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三个具体概念。
现值法的优缺点:
优点:1.充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对未来不同时期现金净流量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各方案投资的经济效果,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
2.考虑了投资风险性。
3.考虑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
缺点:1.不能从动态的家督直接反应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当各项目的投资规模不同而又均可行时,仅用净现值法无法确定投资方案的优劣。
2.现金流量的估算和贴现率的确定比较困难,对计算净现值有很重要的影响。
3.净现值法计算麻烦,且较难理解和掌握。
现值指数法优缺点:
优点:
可以从静态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弥补净现值法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不能比较的缺陷,是投资规模不同的各投资方案可以直接用现值指数进行比较。
缺点:
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的概念:
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
内含报酬率发优缺点:
优点:
非常注重货币时间价值,能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应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且不受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
缺点:
该指标的计算过程十分麻烦,当经营期大量地追加投资时,可能会导致多个irr出现,或偏高偏低,缺乏实际意义。
第七章:
预算编制
预算概念:
管理会计中预算是指货币来计量,将决策的目标具体地,系统地反映出来。
全面预算概念:
是指企业未来某个时期的全部经济活动计划用数量和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
全面预算是一种执行预算,数据要尽量具体化,以便各职能部门落实执行。
全面预算包括:
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销售预算概念:
是为销售活动编制的预算,它是安排预算期销售状况的定期计划,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其他预算均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固定预算:
是以计划期一定的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确定各种费用目的预计金额。
弹性预算:
是根据收入、成本、利润同生产经营活动水平间的数量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多种生产经营活动水平分别确定相应的预算数,使编制的预算随着经营活动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成为弹性预算。
增量预算:
是指在基期成本费用水平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原有成本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础,不考虑起其往情况如何,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研究分析各项预算费用是否必要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费用。
定期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滚动预算:
也称连续预算,是指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将预算期向后延伸,使预算期始终保持在一定期限内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滚动预算优缺点:
优点:1.保持预算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2.能是各级管理人员始终对未来十二个月的生产井用活动做详细的考虑和全盘规划,是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便于银行,财政税务机构,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
4.由于预算不断修正,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缺点: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条件目前仍然是以自然年为基础,一年一安排的,这给企业编制滚动预算带来了困难。
第八章:
标准成本控制论
标准成本:
是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第九章:
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意义:
是指以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中心为会计主体,以责任中心可控的资金运动为对象,对责任中心进行控制和考核的一种会计制度。
作用:
是为了适应企业对如何协调个分权单位之间关系等要求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和评价。
第十章
作业的涵义:
是经济组织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总称,或指组织内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