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富硒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分析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交流
达州是著名的富硒茶区,也是川茶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点区域。
达州茶叶的发展历经兴衰而至全面改革、大力振兴之际,就达州富硒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开展调研,提出达州富硒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建议。
1发展现状
1.1生产基地
2020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4万hm2,年产茶叶1.68万t,毛茶产值27.45亿元,综合产值40亿元。
全市茶叶构成“一带两核四区十园”产业布局,培育四川省茶叶产业优势县2个,其中,万源市获得“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名茶之乡”“四川茶业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大竹白茶快速发展,被评为“四川境内两个特色茶品种之一”。
1.2产品结构
达州茶叶天然富硒、生态绿色,其产品以富硒绿茶为主,多采春茶,单芽、一芽一叶初展加工雀舌,一芽一、二叶制毛尖、毛峰,其次是炒青绿茶。
近年来,受市场调节,逐步加大对富硒红茶、富硒砖茶的生产开发。
1.3品牌建设
全市现有巴山雀舌、九顶雪眉、巴蜀玉叶等企业品牌34个。
巴山雀舌名茶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文化名茶”“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十大名茶”等殊誉。
“万源富硒茶”“漆碑茶”分别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1.4营销拓展
达州市持续组团参加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香港、莫斯科等城市重大茶业、农业博览会,并举办2016中国富硒茶产区政府发展论坛、2017中国达州富硒茶发展高峰论坛,推动了达州富硒茶品牌营销。
1.5产业政策
2014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1号文件《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2014年3月,达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富硒茶产业“双百”工程的意见》。
随后,市政府发布《四川达州富硒茶产业“双百”工程总体建设规划》,为推进茶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2存在问题
2.1基地不精
尽管达州市在茶园面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单个规模33.33hm2以上的精品茶园不多。
致使茶园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示范能力不强,茶旅融合发展基础薄弱。
2.2主体不强
全市茶叶企业产能小、实力弱、数量少。
100余家企业均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4家,年销售额500万~2000万元以上企业14家,其余70%为小微型企业。
2.3品牌不强
尽管“万源富硒茶”上榜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前100强,居60位,但使用企业仅有万源市30家,范围不广。
“巴山雀舌”作为达州市最有价值的企业茶叶品牌,入围2020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行榜百强第73位,但其知名度有限,与国内一线茶叶品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至今达州市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2.4品类不全
达州市茶叶品类不足整个茶产品体系的25%,茶叶再加工及深加工产品缺失,茶叶综合利用率低。
2.5队伍不壮
达州市现仅有7名茶叶专业科技人员,其中,市茶果站4名,万源市茶叶局2名,开江县茶果站1名,并且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缓慢。
茶叶企业小而弱,进而没有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团队,难以推动市场开发与建设。
2.6文化不兴
现有产品多数单打富硒特色,很少结合地域文化。
企业营销只卖产品,很少传播茶文化。
专业的茶叶市场缺失,本地的茶文化氛围不浓。
贾炼1冯林2
1.达州市农机研究推广站,四川达州
2.达州市茶果技术推广站,四川达州
达州富硒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分析与建议
53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0年5期|>>>
市每年投入仅200万元左右,宣汉县年均投入不足100万元,其
他产茶县投入更少,难以推动茶产业快速高效发展。
3供给侧改革建议
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提高生产质量出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发展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扩大有效供给,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国内及本地区茶产业现状的调研和问题的剖析,对达州富硒茶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3.1调结构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茶叶产品和品种结构。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万源市、宣汉县两大川茶产业优势县和大竹白茶特色优势县,不断提升基地建设水平,继续完善相关产业配套。
二是确立名优绿茶优势,加大对红茶、黑茶、黄茶及茶叶再加工、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三是立足福选九号、名山131等常规品种,适度规模引种白叶一号等特殊茶种。
3.2提品质
推进茶园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和茶叶清洁化加工、品牌化营销。
推进茶叶基地三品认证,推广实施茶园绿色防控,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需要,提高消费者对达州茶叶的信任度。
3.3促融合
推广茶园机耕、机采,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加快茶树良种繁育,着力降低茶叶生产成本。
发展“互联网+”,降低管理、营销成本。
3.5补短板
一是做精基地。
重点支持33.33hm2以上基地建设。
标准化布局沟渠道,园林化设置景观点,科学化间作经果林,提升茶园优质丰产水平。
二是做强品牌。
加大达州富硒茶集中展销、集中宣传,支持企业品牌向外拓展,促进“万源富硒茶”“漆碑茶”两个地标产品在保护区域内的有效使用,加快推进“大竹白茶”地标产品保护认证和证明商标注册。
三是做大市场。
推进市、县两级茶叶交易市场建设,打造秦巴地区茶叶集散中心。
建立市场推广制度,设立市场推广专项资金,高质量、高频次举办或参加茶事活动,多节点、多平台投放宣传广告,支持企业向外拓展设立专卖店,多渠道促进茶叶销售。
四是塑造文化。
围绕巴人文化、红军文化做产品,接合旅游线路在旅游景点、城市中心布局文化茶坊。
五是壮大队伍。
成立达州市茶叶局,增设编制,引进科技人才。
培育大企业,分团队培养一批企业管理、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人才队伍。
六是增加投入。
每年设立市级茶叶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茶产业发展。
2.2机制问题
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模式比较单一,缺乏与农村基层建立良好的技术承包、入股、创建经济实体等利益共同体。
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中,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或风险资金,制约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为。
从目前来看,大多科技特派员只是派驻到农村基层,对农村基层单位的科技工作进行短期指导。
3建议
3.1进一步提升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质量
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广安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技术支撑。
科技特派员是专业技术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也是展示科技人员专业技术力量的用武之地,科技特派员的人才和智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因此,科技特派员在工作中更要做好“一对一”“一对多”的衔接,充分发挥特长,发挥技术优势,满足农村的技术需求。
3.2更加明确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深入农村基层,将新技术、新科技推广运用到产业发展中,围绕脱贫攻坚,结合选派单位技术行业优势,实行“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农户”的新模式捆绑对接。
贫困户以土地为股,由科技特派员培训生产技能能手,熟悉关键技术后在企业务工,建立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3.3搞好科技服务创新
科技特派员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对农民开展农业知识和网络技术培训。
对农业新产品的品种选择、农药的合理施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畜禽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培训,将农民培养成懂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新型农民,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销信息,如网络营销、电视营销。
把优良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销到市场。
引导农民正确地利用市场信息,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确保农产品销售增产,增加农民收入。
3.4强化考评监督制度
科技特派员要按实际情况完成进度考核工作,并做好试验数据收集、整理、统计,按要求及时报送到派出单位,以便科特办审核、备案。
科特办对科技特派员实施的项目要进行现场跟踪、督查,强化阶段性的检查,促使项目的顺利完成。
强化年终考核,对工作不负责的实行淘汰制度。
4结语
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服务、难关攻克、技术培训,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用“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实现对贫困村的全面覆盖。
探索农村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帮助农民增收,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上接50页)
54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0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