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中国质量新闻网2006-05-11 15:57:00
推进农业标准化,要根据对象不同(如动、植物),土壤、气候条件不同区别对待,因此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标准化,才能真正发挥标准化的作用。
首先要将农业标准化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然后由业务主管部门根据本地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应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总结宣传、认真推广的方式进行实施。
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抓好四个体系的建设。
一、注重抓好地方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之初首先确定标准体系表,体系表是设定标准制定的总体方案,是建立标准体系的总纲。
体系表的内容划分包括:基础标准、种子标准、农副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农业工程标准、环保标准、种植业标准、林业标准、畜牧业标准、渔业标准等。
其中要特别注重基础标准的建立,这是指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基础标准中主要包括:名词术语;计量单位;符号、标识、标记;区域试验程序;科技档案;经济效果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成果推广程序等。
其次在制定农业标准时还要特别重视管理标准的制定,管理程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最终效果的好坏。
其他标准的制定不再重复论述,但制定标准一定要严谨,不可草率。
二、注重地方标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标准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
各项标准的指标随国内外技术的发展,时刻在发生着变化。
因此必须发挥情报作用,随时掌握国际新标准动态,顺应WTO/TBT的变化,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
只有按国际惯例适时运作,才能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融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之中。
然而发挥情报职能,就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服务队伍作后盾。
充分发挥标准信息的搜集、整理、研
究、加工、服务等职能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建立地方标准体系的同时,建立可靠的信息服务体系,是搞好地方标准化的有力保障。
技术监督信息工作机构,多年来一直担负着标准情报工作及服务职能,积累了大量的标准资源,是地方政府推行农业标准化,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有力的情报来源之一。
加强信息队伍的建设,发挥情报机构的作用,应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来认真对待。
三、注重地方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
质量检测体系是保证标准有效贯彻的验证系统。
判定农产品是否能够达到标准,环境是否适合动植物的成长发育,农资是否达到适用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检测检验提供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持。
要注重质检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检测能力。
只有保证质检体系与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才能有效推进农业标准化的进程。
四、注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服务。
发挥技术机构和人员的指导作用。
农业标准与其他标准一样同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
贯彻标准的过程,实质就是技术推广的过程。
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农机农技专业人才队伍,是推行地方农业标准化的技术保障。
他们是技术问题的解决者,也是农资产品的推荐者,更是今后标准制修定信息的反馈者。
因此,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农技人才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指导作用,才能保证农业标准正确有效地贯彻实施。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