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市级名校2022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就是重视家风传承
..的国度,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国家的根基。
B.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
..了无尽的正能量。
C.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浓墨重彩
....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
D.《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腾云驾雾,还有火眼金睛,在孩子们心目中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
....的大英雄。
2.语言运用——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周星期日,我们几个同学一起愉快地游览了久负盛名的小西湖。
A.虽然天气溽热,大家却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每一个景点
B.碰巧,遇上阴雨天,给大家增添了一番在雨中游览的情趣
C.尽管雨未停过,大家还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概
D.碰巧,下了一场雨,虽是别有一番情味,但我们都淋成了落汤鸡
3.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
“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到“莲,花之君子者也。
”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4.“细菌和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之间的战争,就如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争,精益求精,交互胜出。
”下列哪一项的解释最能说明上述比喻的内涵?()
A.在抗生素的强势攻击下,通常会有少数突变的细菌存活下来,它们会繁殖,并保护它们的基因传递下去。
B.面对抗生素,存活下来具有抵抗力的细菌不断繁衍壮大;为了消灭这些细菌,人类又研发出更强的抗生素。
C.在细菌与抗生素的这场战争中,细菌逐渐占据了优势,和抗生素的关系就像一个慢慢失去平衡的跷跷板。
D.人类要研发出能对抗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抗生素非常困难。
若研发失败,人类可能得和细菌共处一段不愉快的时
间。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拘泥哀悼哗众取宠首曲一指
B.禁锢箫索信手拈来拖泥带水
C.璀璨倜傥漠不关心大相径庭
D.典藉珊瑚忍俊不禁锲而不舍
6.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某中学拟辑录一本《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作为校本教材,学校的文学社成员参与了编辑整理工作,假如你是这个社团的成员,请完成以下任务。
确立主题。
请你根据示例,完成下面分类,填补空白。
主题一:报国内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主题二:________内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主题三:明德内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按序整理。
在辑录过程中,一些作品被打乱了顺序,请你按照作品所产生的朝代的先后顺序,把下列内容重新排序。
(填序号即可)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俗子英雄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谢天狼。
④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话题讨论。
社团成员林菲同学正在读初三,她认为初三的学生课业紧张,没有必要学习这套校本教材。
请你劝说她改变这一看法,打开教材,诵读经典。
(不少于50字)
7.填空。
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____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⑵_______________,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两章》)
⑶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8.名著阅读。
下面描述与原著情节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唐僧原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名唤“金蝉子”,因其轻慢佛法而被佛祖贬去真灵,转生东土,成为凡人,这是八十一难的第一难。
B、《朝花夕拾》中自私的衍太太和满肚子封建礼节的长妈妈是鲁迅笔下的的女性人物,作者揭示了她们的缺点,对她们俩作者只有批判和反感。
C、《水浒传》中的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例如智取生辰纲,就策划得极其巧妙。
又如三打祝家庄,一打、二打未成功,后采取里应外合的对策,终于打下来了。
D、在飞岛国生活时,格列佛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发明之母。
简答
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国,向他的马主人解释说:“我们那里的耶胡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
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
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
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
《格列佛游记》中的这段文字有何深刻寓意?请结合你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
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㶚上①秋居
马戴
㶚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㶚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②致此身: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意境。
2.诵读“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字?请说说你的理由。
3.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感情?请简要概述。
10.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①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②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注]①过:过人之处。
②《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非学无以广才
..(________)年与时驰.(________)师大奇.之(________)
衡夜思昼诵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学习与志向关系的理解。
4.下面对两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
”从反面阐述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许衡从小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现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不凡的颖悟力。
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
D.许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
唯有许衡不为所动,不食道旁无主之梨体现他自律、自爱的良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修养。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它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
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并多以身口相传而廷续。
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公布的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构成出现了“①”的发展趋势,但整体结构依然呈现“老年型”的格局。
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灭绝或正在消失。
因此,想要中国非遗多彩绽放,年轻力量不可或缺。
表1第四批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布
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非遗的生命力”,因此,保护非遗更要传承非遗,要使其与时代同行。
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孙子张猛一直对老腔不太上心。
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并将新编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带上猴年春晚舞台,张猛看后才终于开了窍。
京剧是国粹艺术,但在传承上也依然面对着社会需求与传统艺术隔膜的囚境。
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Po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玙。
他说:“艺术要摆脱匠气,没有火气,流淌人气。
”
但是,像华阴老腔、京剧流派面对的传承困境是当今普遍现象,我们需要有更多思考和更多探索,不断赋予其②。
非遗以其独特的文化色彩,谱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然而,当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文明对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遺形成致命冲击、城镇化选猩和传统村落的消失使一些地方民俗和技艺濒临灭绝、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状况导致技艺失传、多种文化观的现代人对非遗产生文化需求的距离感。
2012年底被撤销非遗资格的黎族文身,虽被称为海南黎族的“敦煌壁画”,但因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中断了活态传承,其消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播非遗。
抖音近期公布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量。
2018年,抖音联合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共同发起“皮一下很开心”话题,累计播放超28亿次。
龙在天戏团的王熙团长表示,按照他们演出的平均观众数,要达到这个播放量,需要每天演出,且持续800年。
过去的经典,重新被现代大众所欣赏。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年轻化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B.①年轻型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C.①老年化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D.①老年型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2.依据上而三则材料.当今非遗的传承面临的共同困境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限8个字以内)
3.针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人们也有自己的思考。
阅读下面网友的评论,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非遗传承的。
潇潇雨:如果根据现代人的需要对这些非进行改造,不就很好地传承下来了吗?
远方的时光:对于老祖宗留下的非遗文化,咱现代人可不能用自己的爱好去随便篡改,否则不就缺失了传统文化的本真吗?
麦芽糖不甜:有些非遺早就不适应现代人的需求,消失也是必然的,有什么可惜呢?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李秦卫
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
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
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
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
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
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
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
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这种抗打击能力。
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
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
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失败虐我千万遍,我待创新如初恋”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
宽容是一种智慧。
宽容失败,需要管理者摈弃“成王败寇”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
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
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⑤当然,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
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
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1%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
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
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激发。
⑥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
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爬坡过坎、弯道超车。
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涵养创新的精气神”,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第⑤段中“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说说这句话里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阅读最后一段,分析结尾的作用。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母亲是一棵树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巴巴地去看老屋门前的那棵树。
老屋门前有很多树,柳树、榆树、槐树,枣树,还有水曲柳。
有人问我:“树有什么好看的?到处都是。
”我笑,说:“不一样的,那棵树是母亲带着我们亲手栽下的。
”
是的,那棵叫“水曲柳”的树,是当年母亲和我们一起亲手栽下的,对于我们来说有特殊的感情和意义。
尽管老屋早已换了主人,可是那棵树依旧挺拔地站在那儿,像母亲一样,坚强地生活着。
我打量着那棵水曲柳,小枝粗壮,树干挺拔高大,经风见雨之后更加茁壮。
树是有灵性的,三十多年的树龄,对于一棵树来讲还不算太老,尚属年轻。
可是人就不一样了,几十年的光阴,会让一个人垂垂老矣。
小时候,我们几个熊孩子喜欢时时刻刻都跟着母亲。
母亲干活时,我们也跟着干活,尽管那时还小,干不了什么,可是喜欢围在母亲身边的那种感觉,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
夏天母亲在树下纳凉做针线,我们便在树下玩耍疯跑。
去菜园里揪尚未长大的黄瓜和茄子,被母亲呵斥之后,落荒而逃。
或者掐一朵花,偷偷地绑在小猫咪的尾巴上,然后躲在一边,幸灾乐祸地看着小猫咪满地转圈,想咬自己的尾巴却咬不到。
晚上睡觉时喜欢围在母亲身边,缠着母亲给我们讲故事。
那时候能读的书特别少,所以口头文学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传播途径。
每天晚上听母亲给我们讲故事、猜谜语,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如果错过了会懊恼半天。
那时候经常停电,哪怕点一盏煤油灯也要继续。
那时候,我常常闯祸,今天踢球把人家的玻璃打了,明天骑自行车把自己摔成个乌眼青,后天跑到村西的大水库里游泳,差点把自己淹死。
那时候,常常趁中午母亲睡觉之际,一个人偷偷地跑去村西的水库游泳。
并不会游泳的我,一样从这头游到那头,完全是在玩命。
有一次母亲在水库边上找到我,发了很大的脾气,大声嚷嚷:“不想活了是不是?赶紧回家!”我跟在母亲身后扮鬼脸,回到家里受到了最严重的处罚:写检讨、面壁自省、饿饭。
用母亲的话说,是要我长记性。
我记得那时候邻村有一个女子,长得挺好看的,年纪轻轻的就离了婚。
她常来找母亲哭诉生活的艰辛和不幸。
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小孩子,缺衣少食,一时盯不住,不是这个惹了祸,就是那个跑丢了。
有一年,她最小的孩子出了车祸,她像疯了一般,到处找人借钱,眼泪流个不停,日夜地在医院里侍候。
幸好不是很严重,那个孩子被抢救过来了,可是她却从此留下一个后遗症,一看见车就害怕、发抖。
每一个母亲都是一棵树,我们都是栖息在这棵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所有的痛苦与欢乐都对着树诉说。
也许这棵树不是很高大,也许不是很强壮,但却在岁月里站成风景,演绎出生命的华章,用树荫无私地庇护着自己的孩子,营造出一片清凉宁静的天地。
1.文题中的“树”指代的是_____和_____,通过树表达了______的情感。
2.“小时候”“我”在树下都做过些什么事?
3.从修辞的角度,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文中提到村中女子的家事有何用意?
5.“我”家老屋门前的树“不一样的”在哪些地方?
三、语言表述
14.综合性学习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记忆不太不好,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
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
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注意温馨提示,不超过50字。
本品为薄荷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用于治疗高血压。
5mg/片;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
可以长期连续服用。
四、写作
15.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名;③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解析】
D选项中“无所不为”是指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是干尽了坏事。
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2、B
【解析】
B项“给大家增添了一番在雨中游览的情趣”和题干“愉快地游览”意境吻合。
A项“兴致勃勃地游览”和前边“愉快地游览”重复。
C项“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概”和“愉快地游览了久负盛名的”不吻合。
D项“淋成了落汤鸡”和“愉快地”感情色彩不一致。
故选B。
3、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A.“数九”指从冬至开始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数到九“九”为止。
4、B
【解析】
B正确,在人菌大战中,面对,总是有少数细菌天然就对此类抗生素有抵抗力,因而存活下来。
于是为了消灭这些细菌,人类又研发出更强的抗生素。
就就如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争,精益求精,交互胜出一样。
其余项解说不符合这一比喻的内涵。
5、C
【解析】
A“曲”应写作“屈”;B“箫”应写作“萧”;D“藉”应写作“籍”。
6、(1)立志(明志)
(2)④①③②
(3)如:学习这套教材,能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使我们
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强劲。
【解析】
(1)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和仿写。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说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故而填“立志”。
(2)①句是杜甫的,唐代。
②句岳飞的,南宋。
③句苏轼的,宋代。
④句孟子的的,战国。
故按照作品所产生的朝代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
(3)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
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林菲;其次针对情况,林菲认为初三的学生课业紧张,没有必要学习这套校本教材,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
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7、⑴风雨不动安如山;⑵然后知生于忧患;⑶只有香如故。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
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根据识记诗文作答即可。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8、 (1)B (2)讽刺了人类的本性极其贪婪、丑恶,对金钱是疯狂掠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不均,富人对穷人疯狂压榨和剥削的现象。
【解析】
(1)考查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B项错误,“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表达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此题考查对名著《格列佛游记》的写作手法和寓意的理解。
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本题解答依据自己对《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的了解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这段文字运用了讽刺的手法,讽刺了极其贪婪丑恶的人的本性,对金钱是疯狂掠夺;揭示资本主义富人对穷人疯狂剥削的丑恶现象。
二、阅读
9、1.秋夜寂静无声,只听见荒郊庭院内树叶飘落的声音,寒夜已至,独自一人被寒意包围,面对昏暗孤灯,倍感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