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基础过关)(作业)(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基础过关)
一、单选题
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温度约为-5℃
2.自然界中,水能以多种不同的状态呈现,其中呈固态的水是()
A.小雪花B.薄雾C.露珠D.水蒸气
3.下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B.C.D.
4.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升华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寒冬,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液化D.深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华
5.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可以看到塑料袋鼓了起来。
对于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第1 页共16 页
第1 页共16 页
第 2 页 共 16 页
第 2 页 共 16 页
A .因为热胀冷缩,塑料袋发生了膨胀,所以鼓了起来
B .因为热胀冷缩,袋内空气发生了膨胀,所以鼓了起来
C .因为袋内液体酒精变成了气体,体积变大,所以鼓了起来
D .以上三个因素都对塑料袋鼓起来有作用
6.与几十年前相比,(1)现在世界各地高山上的雪线普遍都向上移动;(2)现在冬天很难看到湖面结冰;这两个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
A .(1)和(2)都与温室效应有关
B .(1)和(2)都与热岛效应有关
C .(1)温室效应,(2)热岛效应
D .(1)热岛效应,(2)温室效应
7.右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8.下列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对外放热的是( )
雾的形成
冰化成水 水结成冰 熔化的蜡烛凝固 樟脑丸变小 霜的形成 地面的水在蒸发
冬天屋内玻璃上水层的形成
水沸腾的过程. A .(1)(2)(3)(4)(6) B .
(1)(3)(4)(6)(8)
第 3 页 共 16 页
第 3 页 共 16 页
C .(1)(2)(5)(7)(9)
D .(1)(4)(6)(8)(9)
9.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 a 、b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小水珠在
A .a 、b 的上表面
B .a 、b 的下表面
C .a 的下表面,b 的上表面
D .a 的上表面,b 的下表面
10.探究“固体熔化规律”实验时,小东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对于这个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够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
B .可延长熔化时间,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
C .可以探究一切固体的熔化规律
D .在组装此实验装置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 11.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
A .甲在第2min 时是固态
B .甲在ab 段不吸热
C .甲的熔点是48℃
D .乙是蜡烛
12.如图所示,甲容器和乙试管内均装有水,乙试管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
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一定同时沸腾B.甲容器内的水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C.甲容器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D.乙试管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体温计示数为______,在没有将液柱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如果用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最终结果会显示为______,如果某人实际体温是39℃,用该体温计来测量,示数为______,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
14.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
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___房间的气温较高(选填“甲”或“乙”)。
16.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_(选填“吸”、“放”)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
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请你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节约用水的(写两点)
第4 页共16 页
第4 页共16 页
③________,________
17.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中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18.如图,是探究水蒸气液化放热的装置,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____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1,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____,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t2,比较t1、t2,若t1___ t2(选填“>”、“<”或“=”),则说明水蒸气液化放热。
19.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第5 页共16 页
第5 页共16 页
第 6 页 共 16 页
第 6 页 共 16 页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若要测量此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最好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液态萘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甲苯的凝固点是________;萘在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三、作图题
20.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2℃,请用铅笔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____)
21.在研究非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给一块初温为20℃的石蜡加热.请在如图中作出石蜡在完全熔化前,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______)
四、实验题
22.如图所示,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
.
(1)关于碘锤加热方式,一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碘的熔点是113. 7℃,所以选择(填“将碘锤放在热水中”或“用酒精灯加热”)方案较好,将碘锤放在热水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从而说明碘的物体变化与________有关.
(2)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需要_________热,停止加热,观察到紫色蒸气慢慢消失,又有黑色碘颗粒出现在碘锤内壁,这一过程中物质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3)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3.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
(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______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______℃。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______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
(5)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时,其状态是______。
A.固态B.固液共存状态C.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第7 页共16 页
第7 页共16 页
2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____温度计。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3)小明观察到: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__(选填“A”“B”),因为烧杯上部分水的温度较___,水蒸气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
(4)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如下表。
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______(B)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
(6)探究结束后,某学习小组绘制如图丁所示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其中的错误线段是___,请说明原因_____。
25.重庆一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物理实验兴趣高昂,以下是他们对初三热学重点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
(1)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探究某固态物质熔化实验,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8 页共16 页
第8 页共16 页
由数据可以推断,该固体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8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2)同组的小丽同学在完成实验后,仍意犹未尽,随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①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__℃.
②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_______(选填“多”或“少”).
③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更大的结论?
答: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假设热量损失相同,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26.如图是同学们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图甲中有一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第9 页共16 页
第9 页共16 页
第 10 页 共 16 页
第 10 页 共 16 页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该实验中温度
—时间的关系图像_____。
(4)小华完成了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却如图丁,他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 .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 .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 .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5)实验结束时,小芳发现温度计的玻璃壁上有小水珠,这是______现象;图甲a 、
b 两个位置中,______位置的小水珠较多。
(6)小红同学使用图戊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烧杯内装有初温为90℃,在试管内也装有少量同样温度的水,并把小试管放入烧杯中,c 、d 两支温度计相同,在实验中,试管中的水______(能/不能)沸腾。
下图是c 温度计的示数与时间关系图,则d 温度计的示数与时间关系图像是图中的______。
A.B.C.
D.
27.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烛蜡熔化特点”、“冰熔化特点”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
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甲是冰,乙是烛蜡,丙是水.甲是烛蜡,乙是冰,丙是水
.甲乙都是晶体.甲乙都是非晶体
在上表所示时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甲温度升高,不断吸收热量.乙温度不变,但还在吸热
.丙温度不变,所以不在吸热.乙的固态不断减少,液态增多.
28.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1 页共16 页
第11 页共16 页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________图中是沸腾前的情况。
(填“甲”或“乙”)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________.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
(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
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
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
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第12 页共16 页
第12 页共16 页
第 13 页 共 16 页 第 13 页 共 16 页
(5)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将乙试管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杯底).当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乙试管内的液体会沸腾起来,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如下表),可以判断出乙试管内的液体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29.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cm ,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cm 。
问:
(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多少cm ? (2)当室温为22℃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cm ?
(3)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 ;则该种液体的温度为多少℃?
六、综合题
30.下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
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
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
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31.请阅读《湿度》回答题。
湿度
湿度表示空气干燥的程度,是对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一种度量。
湿度又可以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内含有的水蒸气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蒸气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但绝对湿度只有与温度一起才有意义,因为空气中能够含有的水蒸气的量随温度而变化,也就是最大含量与温度有关。
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与一定体积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含量的百分比。
例如,10℃时,1m3的空气能够容纳8g水蒸气,如果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为8g,那么它的相对湿度就是100%;如果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只有4g,那么相对湿度就是50%。
相对湿度可以用“干湿温度计”测得。
“干湿温度计”上有两支温度计,湿球温度计和干球温度计:如图所示,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由一块浸满水的沙布覆盖。
当两支温度计放在相同的空气中时湿球温度计因蒸发作用而降温,所以它的读数比干球温度计上的读数要低。
如果相对湿度大,那么湿球温度计上的水蒸发得比较慢,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与干球温度计的差异不大;如果相对湿度小,那么湿球温度计上的水就蒸发得比较快,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就低得多。
相对湿度可以比较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再通过右侧的相对湿度表格而查找出来。
首先,分别读出湿球温度计和
第14 页共16 页
第14 页共16 页
第 15 页 共 16 页 第 15 页 共 16 页
干球温度计上的读数,然后在表格的左栏中找到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在表格的右上方找到两者的温差,表格中两个读数相交处的数字就是相对湿度。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湿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________)
(2)依据文中所说“10℃时,1m3的空气能够容纳8g水蒸气”,如果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为2g,则相对湿度是___________%。
(3)“干湿温度计”中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表明空气的相对湿度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请在上文的表中查出温度为20℃,“干湿温度计”中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值为3℃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___%。
第16 页共16 页
第16 页共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