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种食用蘑菇的种类之欧阳理创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黄侧耳
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

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卷,后期常呈波状。

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

柄短,扁生或侧生,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

分布在、、、、、、、、、广西、新疆、等地区。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

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0%。

2、深凹杯伞
子实体较小。

菌盖直径5-8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色。

菌褶延生,密,污白色,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4-8cm,粗0.4-1cm;菌盖色浅,部松软。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

分布在我国、等地区。

可食用。

3、玉米黑粉菌
又称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
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
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

冬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株残体等处越冬,次年经空气传播到玉米株上发生黑粉病。

此菌分布很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

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

玉米黑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氨酸、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

将新鲜的孢子堆摘下或将老熟后的孢子粉收集后炼成蜜丸做药用,其药性特寒、味甘,有益肝胃和解毒作用。

用孢子粉拌红糖可治神经衰弱和小儿疳积。

该菌还产生黑粉菌酸,可用作香料工业中的原料;有抗菌作用,其菌液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

另外,此菌还可用于生产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长的生长激素吲哚乙酸。

4、羊肚菌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

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新疆、、、、、、、等地区。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良食用菌。

可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

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可利用发酵罐培养菌丝体。

5、紫褐羊肚菌
子囊果小至中等。

菌盖呈圆锥形或近圆柱形,高4-
7cm,宽2-4cm,顶部多钝圆或稍尖,由比较明显的纵棱纹交织成网格状,并形成许多近长方形或近多角形的凹窝,浅茶褐色、茶褐带紫色,往往棱纹色较深。

菌柄白色、黄白色或带浅黄褐色,近圆柱形或近棒状,长3-5cm,粗0.7-2(3)cm,空心,中部以上平滑或有白色粉末状细颗粒被覆,基部稍膨大,有纵沟槽,空心。

春夏季生山林地上,多在杂灌木林地上散生或单生,偶有群生。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可食用,是一种味道很好的食用菌。

6、黑马鞍菌
子囊果小,黑灰色。

菌盖直径l-2cm,呈马鞍形或不正规马鞍形,边缘完整,与柄分离,上表面,即子实层面黑色至黑灰色,平整;下表面灰色或暗灰色,平滑,无明显粉粒。

菌柄圆柱形或侧扁,稍弯曲,黑色或黑灰色,往往较盖色浅,长2.5-4cm,粗0.3-0.4cm,表面有粉粒,基部色淡,部实心。

子囊圆柱形,长0.2-
0.3mm,含孢子8枚,单行排列。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新疆等地区。

有将其列为食用菌的记载。

7、皱柄白马鞍菌
又称皱马鞍菌。

子实体较小。

菌盖初始马鞍形,后开呈不规则瓣片状,2-4cm,白色到淡黄色。

子实层生菌盖表面。

柄白色,圆柱形,有纵生深槽,形成纵棱,长
5cm,粗2cm。

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可食用,味道好。

8、大白口蘑
又称洛巴口蘑、大口蘑。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白色。

菌盖直径8-23(32)cm,厚,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边缘卷,后期扁平至稍平展,中央微下凹,表面平滑或偶有小突起,白色,污白至浅奶油色。

成熟后颜色变暗,边缘波状或部分卷曲。

菌肉白色,致密,微具淀粉味。

菌褶直生或弯生,污白至象牙白色,密至稍密,初期窄后变宽。

菌柄幼时粗壮明显,膨大似瓶,伸长后长8-28(45)cm,粗1.5-4.6 cm,基部往往连合成一大丛。

表面有细线条纹,同盖色,实心。

夏秋季在凤凰木等树桩基部附近及沃土上丛生。

分布在我国、、、等地。

可食用,味道比较好,等地已经进行了试验栽培。

9、泡质盘菌
又称粪碗。

子实体中等大小,有时可达14cm。

初期近球形,逐渐伸展呈杯状,无菌柄。

子实层表面近白色,逐渐变成淡棕色,外部白色,有粉状物。

菌白色,质脆,厚达3-5mm。

夏秋季生于空旷处的肥土及粪堆上,往往成群生长在一起。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可食用,但需慎重处理,不可多食。

10、松口蘑
又称松磨、松茸、鸡丝菌()。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

菌盖直径5-1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丝毛状鳞片,表面干燥。

菌肉白色,厚。

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密,弯生,不等长。

菌柄较粗状,长8-13.5cm,粗2-2.6cm,菌环以上污白色并有粉粒,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实,基部有时稍膨大。

菌环生在菌柄的上部,丝膜状,上面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

秋季在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或形成蘑菇圈。

往往和松树形成菌根关系。

分布在我国、、、、、、、、等地区。

此种菌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在地区群众将此菌火烤后蘸盐吃,味道也很好,此菌在日本视为菇中之珍品,经济价值很高。

由于生态习性特殊,目前人工栽培子实体未能成功,处于半人工栽培状态。

据化学分析,该菌蛋白质,脂肪,各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都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及PP。

松口蘑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之医药功效。

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1.8%,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该菌又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已知与赤松,黑松,高山松形成菌根。

目前松口蘑在大量采集和外销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我国野生松口蘑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对此珍贵资源及生态环境着力保护,同时需要加强对松口蘑人工栽培的研究。

11、蒙古口蘑
又称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

子实体白色。

菌盖宽5-17cm,半球形至平层。

白色,光滑,初期边缘卷。

菌肉白色,厚。

菌褶白色,稠密,弯生,不等长。

菌柄粗壮,白色,长3.5-7cm,粗1.5-4.6cm,实,基部稍大。

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此种菌的菌肉肥厚,质地细致,郁香醇正,味独特鲜美。

是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的“口蘑”之最上品,传统畅销于国外市场。

根据子实体大小、产地不同等特点,分有许多商品名称,如幼小未开伞的称“珍珠蘑”,开伞后的称“片蘑”等。

还可供药用,性平,味甘。

能宣肠益气,散热,解表。

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燥不安,可用幼小晒干的“蘑菇钉”9克,水浸软后切碎,水煎服,一次服完,日服二次。

有抗癌活性。

此种蘑菇目前还未驯化栽培成功,可能它与某些草本植物有共生关系,也可能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形成的营养化学成分有关。

现阶段这种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保护资源的生态环境和研究人工驯化技术是重要的任务。

12、黄白蚁伞
此菌又称黄鸡纵。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

菌盖直径5-
10cm或更大,幼时圆锥形、钟形或斗笠形,后期近平展,中部明显突起,表面土黄色,顶部色深,边缘波状或开裂。

菌肉纯白色至污白色。

菌褶白色,离生,稍稀,不等长。

菌柄细长,圆柱形,光滑,白色,基部稍粗而向下延伸连接蚁巢,部实心,纤维质。

夏秋季长在白蚁巢上,群生。

分布于等地。

可食用,味鲜美。

13、鸡纵菌
又称伞把菇()、鸡肉丝菇(、)、豆鸡菇、白蚁菰(、)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

菌盖宽3-23.5cm,幼时圆锥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至浅土黄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

菌肉白色,较厚。

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长老后带黄色,弯生或近离生,稠密,窄,不等长,边缘波状。

菌柄较粗壮,长3-15cm,粗0.7-2.4cm,白色或同菌盖色,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长可达
40cm。

夏秋季在山地、草坡、田野或林沿地上单生或群生,其假根与地下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窝相连。

分布在我国、、、、广西、、、、、、等地区。

鸡纵菌肉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我国人民采食该菌的历史悠久,属著名的野生食用蘑菇之一,畅销于国外市场,群众根据该菌的颜色和形态等特点,分为黑皮、白皮、黄皮、花皮等许多类型,但是否同属一个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味道以黑皮(青皮)者最好。

据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该菌具有“益胃、清神、治痔”等药用功效。

14、蜜环菌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菌盖直径4-14cm,淡土黄色、蜂蜜色至浅黄褐色。

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时近光滑,边缘具条纹。

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
或稍带肉粉色,直生至延生,稍稀,老后常出现暗褐色斑点。

菌柄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5-13cm,粗0.6-1.8cm,同菌盖色,有纵纹和毛状小鳞片,纤维质,部松软变至空心,基部稍膨大。

菌环白色,生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层,松软,后期带奶油色。

夏秋季在很多种针叶或阔叶树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

可食用,干后气味芳香,但略带苦味,食前须经处理,在针叶林中产量大。

15、黄绿蜜环菌
又称黄环菌。

子实体中等大。

菌盖厚,肉质,宽5-
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卷。

菌肉白色,厚。

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

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

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

夏秋季生于草原或高山地上。

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其分布可达海拔5000m高处的山草甸。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可食用,味鲜美,是高山草地上的一种质地优良的食用菌。

在和产区居民广泛采食。

在甘南草原区亦有分布,可收集加工销售。

16、金顶侧耳
又称榆黄蘑、金顶蘑。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形,边缘卷,直径3-10cm。

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长。

菌柄偏生,白色,实,长2-10cm,粗0.5-1.5cm,往往基部相连。

秋季丛生在榆树、栎树等阔叶树倒木上。

分布在、、、、和等地。

可以食用,味道较好,现已人工栽培。

可引起有关树木的木质腐朽。

还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能,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和痢疾。

17、褐寓褶伞
子实体丛生一起,菌盖较小,直径1-5cm半球形、扁半球形至平展,边缘稍翻起,初期灰褐或暗灰褐色,渐变灰褐到浅灰褐色,表面近平滑。

菌肉白色或污白色。

菌褶直生或弯生至稍延生,不等长,密,白至污白色。

菌柄近圆柱形,弯曲,长3-9cm,粗0.5-0.6cm。

秋季生林中地上,多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可与树木形成菌根。

分布于、、、等地。

可食用,味道较好。

18、暗褐寓褶伞
子实体一般较小或中等,菌盖直径3-12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扁平,中部稍凸起,表面光滑或平滑,或有似放射状细绒毛,暗灰褐色,或带黑褐色,老时出现暗褐斑点。

菌肉中央厚,边缘薄,污白色,具香味。

菌褶不等长,直生至近弯生,幼时污白色,后期灰色至带褐色,伤处色变暗。

菌柄长5-18cm,粗0.5-1.5cm,近柱形或基部稍膨大,表面污白色至灰白色,上部粉末状,部实心至松软,弯曲。

夏末至秋季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丛生。

分布于等地。

可食用。

19、香杏丽菇
又称虎皮香杏、黄皮口蘑、香杏蘑。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菌盖直径6-12cm,半球形至平展,光滑,不粘,带白色或淡土黄色至淡土红色,边缘卷。

菌肉白色,肥厚。

菌褶白色,或稍带黄色,稠密,窄,弯生,不等
长。

菌柄长3.5-10cm,粗1.5-3.5cm,白色,或稍带黄色,具条纹,实。

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丛生或形成蘑菇圈。

国外多记载生于林中。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此种蘑菇菌肉肥厚、具香味、味道鲜美,是著名的“口蘑”中之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其商品名有香杏、香杏片等。

还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疹。

进行过人工栽培试验。

20、硬柄小皮伞
又称硬柄皮伞、仙环上皮伞。

子实体较小。

菌盖宽3-5cm,扁平球形至平展,中部平或稍凸,浅肉色至深土黄色,光滑,边缘平滑或湿时稍显出条纹。

菌肉近白色,薄。

菌褶白色,宽,稀,离生,不等长。

菌柄圆柱形,长4-6cm,粗0.2-0.4cm,光滑,实。

夏秋季在草地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有时生林中地上。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它是著名的形成蘑菇圈(仙人环)的种类,由此而流传着许多关于蘑菇圈形成的美妙神话故事。

此种蘑菇有香气,味鲜,口感好。

可药用,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

21、粉紫香菇
实体中等至大型。

菌盖直径5-10(20)cm,半球形至近平展,藕粉色或淡紫粉色,较快褪色至带污白色或蛋壳色,幼时边缘具絮状物。

菌肉白色带紫色,具明显的淀粉气味。

菌褶淡粉紫色,密,弯生,不等长。

菌柄柱形,长4-7cm,有时达15cm,粗0.5-3cm,菌柄紫色或淡青紫
色,具纵条纹,上部色淡,具白色絮状鳞片,实至松软,基部稍膨大。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或生长成一条带或近似蘑菇圈。

分布于我国、、、、新疆等地区。

此种菌肉厚,具香气,味鲜美,很好吃,是一种优良食用菌。

另外据记载,它与云杉、松、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22、紫丁香蘑
又称裸口蘑、紫晶蘑。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菌盖直径3.5-10cm,半球形至平展,有时中部下凹,亮紫色或丁香紫色变至褐紫色,光滑,湿润,边缘卷,无条纹。

菌肉淡紫色,较厚。

菌褶紫色,密,直生至稍延生,不等长,往生边缘呈小锯齿状。

菌柄长4-9cm,粗0.5-
2cm,圆柱形,同菌盖色,初期上部有絮状粉末,下部光滑或具纵条纹,实,基部稍膨大。

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有时近丛生或单生。

分布于我国、、、新疆、、等地区。

可食用,菌肉厚,具香气,味鲜美,是优良食用菌。

可栽培,国外试验在腐殖质上栽培效果好。

用此菌试验抗癌效果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为9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

该蘑菇会有维生素B1,能调节机体糖代,促进神经传导。

经常食用有预防脚气病的作用。

另外,有与松、榛、山形成外生菌根的记载。

23、金针菇
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直径1-5cm,幼时扁平球形,后渐平展,黄褐色,中部肉桂色,边缘乳黄色并有细条文,湿润时粘滑。

菌肉白色,较薄,褐白色,乳白色或微带肉粉色,弯生,稍密,不等长。

菌柄长3-7cm粗
0.2-7cm,黄褐色,短绒毛,纤维质,部松软,基部延伸似假根紧紧靠在一起。

早春和晚秋至初冬,在阔叶林腐木桩上丛生。

分部在我国各省区。

可食用,味鲜,可人工栽培。

可药用,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溃疡,可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1.1%,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

此菌可使树木木质形成黄白色腐朽,在树皮和木质部的间隙中出现根状菌索。

24、粉褶侧耳
又称粉红褶侧耳。

子实体小至中等大。

菌盖扇形或近扇形,带粉红色,后褪为白色,直径2-10cm,表面光滑,干燥,柄很短或几乎没有,有柄时长约3cm,粗2.5cm,白色带粉红,实心,菌肉白色、柔软,菌褶稍密,延生,粉红色,不等长。

夏秋季成丛生长在阔叶树腐木上。

分布在、、和等地区。

可食用,能人工栽培,属高温型栽培种。

据记载,此种蘑菇在高温时为粉红色,而在低温时可呈现白色,是木材腐朽菌。

25、裂皮白环蘑
子实体较大,菌盖4-11cm,初期近球形,后期近平展,白色,中部往往褐色,表面幼时光滑,后期龟裂。

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离生,密,不等长。

菌柄长4-12cm,粗1-1.2cm,基部大,圆柱形,白色,中空,菌环白色,腊质,生柄上部,后与柄分离,可上下活动。

夏秋季在草原或林中空地上群生。

分部于我国新疆、、、。

可以食用。

26、双孢蘑菇
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5-
12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卷。

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

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密,窄,离生,不等长,菌柄长4.5-9cm,粗1.5-
3.5cm,白色,光滑,具丝光,近圆柱形,部松软或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

生林地、草地、田野、公园、道旁等处。

分布极广泛,国普遍栽培。

可食用,味道鲜美,我国大批制做罐头行销国外。

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干重),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和维生素也很丰富,有5'-腺苷酸、5'-鸟苷酸、5'-尿苷酸及维生素B1、B2叶酸和维生素D原等。

尚可药用及工业用。

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

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疗剂——健肝片。

有的国家还发现含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

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27、蘑菇
又称雷窝子()、四孢蘑菇。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宽3-13cm,初扁半球形,后的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色至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干燥时边缘开裂。

菌肉白色,厚。

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较密,离生,不等长。

菌柄较短,粗,圆柱形,有时稍弯曲,和1-9cm,粗0.5-2cm,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中实。

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柱中部,易脱落。

春到秋季在草地、路旁、田野、堆肥场、林间空地等处单生及群生。

分布于我国、、、、、、、、、新疆、、及等地区。

可食用,能人工栽培和深层发酵培养菌丝体,是优良食用菌。

含有维生素C、B1、PP等,经常食用可预防脚气病,身体疲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妇女在哺乳期间乳汁分泌减少,还可以预防毛细血管破裂,牙床及腹腔出血,皮肤糙皮病及各种贫血病症等。

该蘑菇可产生野菇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血糖。

28、雀斑蘑菇
又称雀斑菇、小蘑菇。

子实体小或中等大。

菌盖直径2-8cm,初期扁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具浅棕灰色至浅灰褐色纤毛状鳞片,中部色深,老时边缘开裂。

菌肉污白色,伤处不变色。

菌褶初期污白色,后渐变粉色、紫褐至黑褐色,稠密,离生,不等长。

菌柄长2-6cm,粗0.7-1cm,圆柱形而向上渐细,基部有时膨大。

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柄之上部,易脱落。

秋季生草地或林中草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广西等地。

可食用。

29、白林地蘑菇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

菌盖直径6.5-11cm,初期扁半球形,后平展,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中部浅褐色,覆有平伏的丝状纤毛,边缘常开裂。

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初期白色,渐变粉红色、褐色、黑褐色,密,离生,不等长。

菌柄长7-15cm,粗0.6-1.5cm,污白色,松软到中空,近圆柱形,基部稍膨大,伤后变黄色,尤其基部更
明显。

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上部,上表面平滑,下面棉绒状,大,易脱落。

褶缘囊体近洋梨形。

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

分布于、、、、、、、、、等地。

可食用。

菌肉厚,味道较好,但也有怀疑有毒的记载,食用时应注意。

30、麻脸蘑菇
子实体大或较大。

菌盖直径10-15cm,初球形、扁半球形,后平展,淡黄色,具平伏的褐色细鳞片,形似麻点。

菌肉白色,厚。

菌褶近白色,渐变为粉红色到黑褐色,密,离生,不等长。

菌柄长6-8cm,粗1.5-2.5cm,白色,具淡黄色细鳞片,部松软到实心,基部稍膨大,向上渐细。

菌环单层,白色,膜质,较大而厚,生菌柄中部至上部,不易脱落。

春至秋季于草原上,单生到群生。

分布于新疆、、、、、、、等地。

可食用,味道较好。

31、皱环球盖菇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

菌盖扁半球形至扁平,直径5-
15cm,湿润时稍粘,褐色至灰褐色或锈褐色,平滑或有纤毛状鳞片,干时表面有光泽,盖边缘初期卷且附着菌幕残片。

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初期污白,渐变灰紫至暗褐紫色,直生,密,较宽,不等长。

菌柄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长5-12cm,粗0.5-2cm,菌环以上污白,近光滑,菌环以下带黄色细条纹,部松软至变空心。

菌环生中上部,膜质,较厚,窄,双层似齿轮状,白色或带黄色,上面具粗糙条纹,易脱落.往往上面落有孢子呈紫褐色。

夏秋季生长在林中或林缘草地上。

分布于、、、、、、、等地。

可食用,国外亦有栽培。

国已
引种栽培。

抗癌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32、草菇
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5-19cm,近钟形,后伸展,中部稍凸起,干燥,灰色至灰褐色。

中部色深,具辐射的纤毛状线条。

菌肉白色,松软,中部梢厚。

菌褶白色,后粉红色梢密,宽,离生,不等长。

菌柄圆柱形,长5-18cm,粗0.8-1.5cm,白色或带黄色,光滑,实。

菌托较大,杯状,厚,白色至灰黑色。

秋季在草堆上群生。

我国南方多用稻草进行人工栽培。

分布于我国、、、、广西、、等地。

可食用,肉脆嫩,味鲜美。

可药用,其性寒、味甘,能消食去热,增进身体健康。

33、血红铆钉菇
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宽3-8cm,初期钟形或近圆锥形,后平展,中部凸起,浅咖啡色,光滑,湿时粘,干时有光泽。

菌肉带红色,干后淡紫红色,近菌柄基部带黄色。

菌褶延生,稀,青黄色变至紫褐色,不等长。

菌柄长6-10(18)cm,粗1.5-2.5cm,圆柱形且向下渐细,稍粘,与菌盖色相近且基部带黄色,实心,上部往往有易消失的菌环。

夏秋季在松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并且形成菌根。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此种蘑菇肉厚,食用味道较好。

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

药用可治神经性皮炎。

该菌是针叶树木重要的外生菌根菌,在北方与赤松形成菌根,大量生长。

34、香菇
又称香蕈、椎耳、香信、冬菰、厚菇、花菇。

子实体较小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可达20cm,扁平球形至稍平展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往往鳞片色浅至污白色,有毛状物或絮状物,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

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常弯曲,长3-
8cm,粗0.5-1.5cm,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实,纤维质,菌环易消失,白色。

冬春季,有些地区夏秋季生长在阔叶树倒木上,在人工栽培中,按发生季节有春生型、夏生型、秋生型、冬生型和春秋生等类型,在段木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在我国、、、、、、、、、广西、、、、、等地区。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有菌,在世界上最早人工驯化栽培。

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视为“菇中之王”。

其中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氨酸、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B1、B2、PP及矿物盐。

香菇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甚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于增强抗疾病和预防感冒及治序有良好效果。

经常食用对预防人体,特别是婴儿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血磷、血钙代障碍导致的佝偻病有益,可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皮肤炎病。

香菇中所含香菇太生(lentysin)可预防血管硬化,可降低人的血压,从香菇中还分离出降血清胆固醇的成分
(C8H1104N5,C9H1103N5)。

香菇灰分中含有大量钾盐及其它矿质元素,被视为防止酸性食物中毒的理想食品。

香菇中的碳水化合物中以半纤维素居多,主要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