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式的恒等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信息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9月 下旬刊
174
·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教学最大的挑战是她的不可预知性。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相互对话、相互碰撞的动态过程,课堂随时会出现一些非预设性的新情况、新动态。
这就是所谓的“不可预知性”,通常也叫做节外生枝。
教师该如何运用教学的节外生枝,使其也能绽放出春天的光彩,我谈两个看法。
一、节外生枝,巧在引导
有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自然段,形成下面的对话:
师:读了这段话,谁来说说金字塔有什么作用?
生:金字塔是拿来看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该同学满脸通红)
师:这位同学已经跳出课文,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他把今天金字塔的作用用一个“看”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这个“看”字可不一般呀,同学们请想一想,你能给“看”换个词吗?
生(纷纷举手):欣赏、研究、考察、勘探、瞻仰。
师:说得好!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的默读第3、4、5、自然段,想一想,不同身份的人站在金字塔前,他们是怎么“看”的?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是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情感而产生自然而真实的反应,有时会出现教师不可预料的阅读感悟。
上述教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文本的感悟不同,其认识确实偏离了课文内容。
但执教老师却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顺学而导,由“看”引出“欣赏、研究、考察、勘探、瞻仰”等意思,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一番深层次的对话,再次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看似离谱的回答,在老师巧妙地引导下,竟化腐朽为神奇。
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欣赏金字塔、研究金字塔、勘探金字塔……”,对金字塔的崇敬之情、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课堂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的引导,既呵护了学生,化解课堂教学的尴尬,又引发学生深入阅读探究,发表见解,从而获得真知求知。
课堂也因为教师的巧妙引导,使“节外生枝”闪现出最真实的活力,流淌出最精彩的生命激情。
二、节外生枝, 妙在拓展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快结束的时候,教师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出疑问:课文中写,每艘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那么高。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真有课文中写得那么高大吗?教师马上竖起大拇指赞叹:这位同学真是了不起呀!能大胆的提出疑问,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才是会思考、会读书的孩子!对于“宝船”到底有多大,我想单凭书上的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请同学
们回家后认真查找、收集资料,我们专门开展一次交流会,好吗?学生兴奋地接受了任务。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在延伸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使得学生在比较、对照、引申、拓展过程中拓宽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本片断教学中,当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教师一时无法解惑时,是不理不睬,还是维护“师道尊严”,或是信口雌黄?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素养。
该教师在学生提出自己无法解答的问后,不是简单处理,而是把让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学生通过查找、整理资料,写文章,制作手抄报等活动,既巩固、加深、活用、扩大课内所学的语文知识,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节外生枝,智在唤醒
春末夏初的早晨,教室里正在进行单元测验。
忽然,一个不速之客——蜜蜂不请自来,嗡嗡地飞行着。
此时,所有同学的目光都追随着蜜蜂。
教师在黑板上快速地写下一行字“请安静,春的使者到了!我们该怎么做呢?”接着,教师轻轻地把门打开,靠窗户的同学迅速地把窗户推到最大。
过了几秒钟,蜜蜂终于找到了出口,飞走了。
周五的“本周最佳镜头”——周记指导活动中,很多同学都把蜜蜂飞入教室评为本周最佳镜头。
当学生把周记本交上来时,教师惊异地发现,许多充满灵性、流露着诗意的题目拨动着教师的心扉:《欢迎你,春的使者!》《春天的“礼物”》《当春天来到教室》《春的序曲》《使者,您好!》《小蜜蜂历险记》《蜜蜂巡视员》……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有时学生的生活中会闪现丰富的、感人的作文素材,而学生忙于作业,忙于玩耍却没有注意到,让宝贵的素材悄然流逝。
作文,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对灵性的耳朵和一颗善感的心灵。
但这一切不是学生自发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师潜移默化训练中产生的。
以上教学片断中,一位不速之客——蜜蜂的到来,干扰了学生的测验,面对此“非预设性”,教师没有恼怒,也没有忙着驱赶,而是灵机一动,顺应学生心理,拨云去雾,让学生想想怎样对待这位春天的使者。
这样的举措,既维持考场的秩序,又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生灵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可遇不可求的作文素材,用个性语言表述出来。
《春天的“礼物”》《当春天来到教室》《春的序曲》《小蜜蜂历险记》这样灵动、美妙、富有诗意的习作就跃然纸上,表达“真情实感”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代数式的恒等变形
刘书海
(湖北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 湖北 咸宁 437100)
【摘要】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是初中数学竞赛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运用灵活,恰当的变形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下面列举几个有关的例题,以飨读者。
【关键词】方程 完全平方公式 因式分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74-02将一个代数式变为与它相等的另一个代数式叫做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一般来讲,变形中所用的方法有配方法、消元法、拆项法、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设参数法及利用因式分解等诸多方法。
不管是全国数学联赛还是各省市地方竞赛,代数式的变形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很多时候决定着参赛者的成绩,教师在培训的时候往往也将其作为一个基本知识点和重点,笔者从历届联赛摘取了相关真题,有的方法比较独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例1.已知a,b,c 为正数,满足:a+b+c=32…①
② 是否存在以为三边长的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三角形的最大内角。
(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第二试(C)卷第三题)分析:从已知条件看,由于是等式关系,而且出现了b+c-a,c+a-b,a+b-c 三项,很有可能以,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
直角是直角三角形,但由于a,b,c 的地位完全相同,故不能确定哪一边是斜边,哪两边是直角边,故b+c-a,c+a-b,a+b-c 皆有可能为0,于是猜想(b+c-a)(c+a-b)(a+b-c)=0,如果成立,则假
设成立.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9月 下旬刊 教学·信息
175
· ·例2.已知三个不同的实数a,b,c 满足a-b+c=3,方程x 2
+ax+1=0和x 2+bx+c=0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方程x 2+x+a=0和x 2+cx+b=0也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求a,b,c 的值 .(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第二试(A)卷第一题)
分析:通过相减可有效消去有等根的两方程的二次项,然后观察第一组方程和第二组方程根的关系,逐步抽丝剥茧,可得到最后结果.
例3.已知正整数a,b,c 满足ab+bc+ca+2(a+b+c)=8045…①abc-a-b-c=-2…②,求a+b+c 的值(2011年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试题个人赛第1题)
分析:从题目的条件来看,两个方程,三个未知数,直接求解不可能,而且8045这个数值过大.注意到 且条件中出现了ab+bc+ca,a+b+c ,abc,很容易让人联想到(a-1)(b-1)(c-1)和(a+1)(b+1)(c+1),经试验,只能用(a+1)(b+1)(c+1)。
然后通过因式分解即可得到结果.
(2010年我爱数学初中生夏令营数学竞赛试题第二试第1题)
分析:两个方程,三个未知数,要求出a,b,c 的值显然不可能,但由条件我们可以得到a,b,c的关系,然后带入c 2
(a+b)可得到结果.
(2010年我爱数学初中生夏令营数学竞赛试题第二试第8题)
分析:如果直接利用已知条件解根式方程,几乎不可能,注意到x+35-x=35利用这个隐含条件,同时利用立方和平方和公式,
再巧妙运用代换即可得到结果.
但是注意到(a+b)2≤2(a 2+b 2),即p 2≤26,经检验,p=-7不满足此条件,故舍去.
∴a=5或2
例6.已知a,b,c 三数满足方程组:a+b=8…①
②
试求方程 的根.(200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第二试(A)第一题)
试求方程bx 2+cx-a=0的根.(200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第二试(A)第一题)
分析:由②式,可得联立①式,可知a,b 是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再根据△≥0,可得到关于c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再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条件可求得c,进而求得a,b,
最后可得到结果.
例7.实数a,b 满足a 3+b 3+3ab=1,则a+b=______.(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第一试填空题第3题)
分析: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a 3+b 3+c 3
-3abc
代数式的变形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法,就
是同一道题目也有不同的解法,不能一概而论。
切忌照猫画虎,应当灵活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竞赛试题内容广博,命题新颖,思路开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要求较高,本文也不可能涵盖关于代数式的恒等变形的所有情况,以上例子也属个人见解,如果大家能有更好的方法,还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