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热点题型5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2
【解析】 (1)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绿色。(2)①由流程图中经浸出槽后得到净化 的 BaS 溶液以及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可知,在回转炉中 BaSO4 与过量的焦炭粉 反应生成可溶性的 BaS 和 CO;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除去回转炉中的有毒气体 CO,即 CO 与 H2O 反应生成 CO2 和 H2。②所得“还原料”的主要成分是 BaS,BaS 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能与空气中的 H2O 反应生成具有臭鸡蛋气味的 H2S 气体,“还原 料”的水溶性变差,表明其表面生成了难溶性的 BaCO3。③结合立德粉的成分可写出沉 淀器中 S2-、Ba2+、Zn2+、SO24-反应生成 ZnS·BaSO4 的离子方程式。
℃
BaS
+
4CO↑
③S2-+Ba2++Zn2++SO24-===ZnS·BaSO4↓
高温 CO + H2O ===== CO2 + H2
(3)浅蓝色至无色
25.00-V2 ×0.100 m×1 000
0×32 ×100%
②BaCO3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5
题型二 物质提纯类化工流程题 1.明确常用的提纯方法 (1)水溶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2)酸溶法:除去碱性杂质。 (3)碱溶法:除去酸性杂质。 (4)氧化还原法:除去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 (5)加热灼烧法: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6)调节溶液 pH 法:如除去 Cu2+中混有的 Fe3+等。
22
[热点精练]
1.氧化锌主要用作催化剂、脱硫剂、发光剂和橡胶添加剂。一种以锌焙砂(ZnO、ZnSiO3
和少量 As2O3、CuO、PbO 杂质,其中 As 与 N 同主族)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流程如图所
示: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21
【答案】 (1)V2O5+2H+===2VO+ 2 +H2O SiO2 (2)0.5 (3)Fe(OH)3 和 Al(OH)3 (4)碱 (5)K+
△ (6)2NH4VO3=====V2O5+2NH3↑+H2O↑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6
提高矿石浸出率的方法有①加热升温;②将矿石研成粉末;③搅拌;④适当增大酸的浓 度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7
3.常用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1)调节溶液的 pH。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调节 pH 所需的物质一 般应满足以下两点: ①能与 H+反应,使溶液 pH 增大; ②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 Cu2+中混有的 Fe3+,可加入 CuO、CuCO3、Cu(OH)2、Cu2(OH)2CO3 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 pH,不可加入 NaOH 溶液、氨水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9
(2019·高考全国卷Ⅱ,26,13 分)立德粉 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 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焰色试验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灼烧
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________(填标号)。
A.黄色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4
三、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分类突破 题型一 物质制备类化工流程题 1.核心反应——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关注箭头的指向:箭头指入→反应物,箭头指出→生成物。 (1)氧化还原反应:熟练应用氧化还原规律,判断产物并配平。 (2)非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物质性质和反应实际情况判断产物。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热点题型5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化学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
一、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结构
[热点精讲]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2
二、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中表述性词汇“八大答题方向” 化工生产流程和综合实验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述性词语,这些表述性词语就是隐性信 息,它可以暗示我们所应考虑的答题角度。常见的有: 1.“控制较低温度”——常考虑物质的挥发、物质的不稳定性和物质的转化等。 2.“加过量试剂”——常考虑反应完全或增大转化率、产率等。 3.“能否加其他物质”——常考虑会不会引入杂质或是否影响产品的纯度。 4.“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主要考虑 O2、H2O、CO2、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 或达到防氧化、防水解、防潮解等目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3
(3)达到滴定终点时 I2 完全反应,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浅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 不再发生变化;根据滴定过量的 I2 消耗 Na2S2O3 溶液的体积和关系式 I2~2S2O23-,可得
n(I2)过量=12×0.100 0V×10-3 mol,再根据关系式 S2-~I2 可知,n(S2-)=0.100 0×25.00×
B.红色
C.紫色
D.绿色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பைடு நூலகம்
10
(2)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
①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 CO2 和一种清洁 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7
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5)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 中回收 V2O5 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物质 质量分数/%
V2O5 2.2~2.9
V2O4 2.8~3.1
K2SO4 22~28
SiO2 60~65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5
2.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1)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3)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4)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 去可燃性杂质。 (5)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 高岭土。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6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 (1)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抽滤等方法。 (2)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 CCl4 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 NaCl。 (4)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 KNO3、 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 等。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 (6)冷却法:利用气体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平衡混合气 体中的氨。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3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常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某试剂, 以检验其中的某种离子。 6.“检验某物质的设计方案”——通常取少量待检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另一试剂产生某 现象,然后得出结论。 7.“控制 pH”——常考虑防水解、促进生成沉淀或除去杂质等。 8.“用某些有机试剂清洗”——(1)降低物质溶解度,有利于产品析出;(1)洗涤沉淀:减 少损耗,提高利用率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9
(4)“ 离 子 交 换 ” 和 “ 洗 脱 ” 可 简 单 表 示 为
4ROH
+
V4O
4- 12
离子交换 洗脱
R4V4O12
+
4OH
-
(ROH 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_______性(填
“酸”“碱”或“中”)。
(5)“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________。
10-3 mol-12×0.100 0V×10-3 mol=25.00-V2 ×0.100 0×10-3 mol,则样品中 S2-的含量
为25.00-mV2××100.10000
0×32 ×100%。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4
【答案】 (1)D
(2)①BaSO4
+
4C
900~1 200 =====
Fe2O3 1~2
Al2O3 <1
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
已知:SiO2 不溶于强酸。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8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 V2O5转化为 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 V2O4 转成 VO2+。“废渣 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2)“氧化”中欲使 3 mol 的 VO2+变为 VO+ 2 ,则需要氧化剂 KClO3 至少为________mol。 (3)“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 V4O41- 2 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废渣 2”中含有_________。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1
②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其 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______(填化学式)。 ③沉淀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品中 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称取 m g 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 25.00 mL 0.100 0 mol·L-1 的 I2KI 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 5 min, 有单质硫析出。以淀粉为指示剂,过量的 I2 用 0.100 0 mol·L-1Na2S2O3 溶液滴定,反 应式为 I2+2S2O23-===2I-+S4O26-。测定时消耗 Na2S2O3 溶液体积 V mL。终点颜色变化 为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 S2-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6)“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4VO3)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20
【解析】 (1)反应过程中 V 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是复分解反应。注意 V2O5 在离子方程 式中不能拆开;废钒催化剂中,只有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成为废渣 1 的主要成分。(2)3 mol VO2+变为 VO2+,共失去 3 mol 电子,而 1 mol ClO3-变为 Cl-得到 6 mol 电子,所以 需要 0.5 mol 氯酸钾。(3)中和时,Fe3+、Al3+分别转化为难溶的 Fe(OH)3 和 Al(OH)3,成 为废渣 2 的主要成分。(4)为提高洗脱效率,需使题中所述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 原理,碱性越强越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淋洗液应该呈碱性。(5)经过“离子交换”, 钒以 R4V4O12 形式存在,而铁、铝则在“中和”过程中转化为沉淀,所以“流出液”中 最多的阳离子是钾离子。(6)由 NH4VO3 转化为 V2O5,V 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该反应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 N 的化合价仍为-3,一种生成物是 NH3,另一种生成物必定 是 H2O。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8
(2)控制温度。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3)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如除去 NaCl 中少量 KNO3 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4)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