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日新月异的交通》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日新月异的交通》优秀教案
桃花中心学校苗丹丹教材分析:
本次执教的《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选自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巨龙腾飞”。
日新月异的交通是我国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水上交通,地面交通,空中交通逐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框架。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进入并改变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方式,交通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日新月异的交通》是在四年级《交通连四方》的基础上,从“家乡的交通”到“祖国的交通”的继续研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工具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知道交通工具的演变推动了交通的日新月异;
2.知道我国交通发展的巨变,我国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立体化的交通网络;3.体会建国以来道路交通的变化,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交通工具从古至今的演变,体会交通的变化与发展。
难点:使学生感受到交通变化的日新月异,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古代、现代的交通工具;搜集祖国交通发展的例子。
教师:搜集整理有关交通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一.揭题。
1、从古诗导入,引出交通。
师:同学们,现在又到了吃荔枝的时节,你知道荔枝是从哪里运来的吗?
生:是从海南运来的。
师:古时候的人想吃荔枝那该怎么办?
课件出示杜牧的诗: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讲的是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不惜快马加鞭,虽然马不停蹄,派上最好的马,日夜兼程也需要三天三夜,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古人出行的艰难)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拨:一个贵妃尚且这样,那么普通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可见交通的不便给古人带来了太多的困难和不便。
2、而今,我们可以天天做贵妃了。
各地的市场都摆满了从全国各地甚至是外国运来的各式各样的新鲜水果。
出现难得一见到美味荟萃,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原因?(学生交流:主要原因是交通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大大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
)那么从海南到西安需要多少时间(请学生猜),老师告诉你们吧,只需要2小时40分。
那说明了交通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板书(交通)
二、数说常用的交通工具。
(一)认识海陆空的各种交通工具
1、师:那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板书:例如:飞机……空中
火车……陆地
轮船……海上
我们把在天上的称为空中交通工具,那火车是陆地上交通工具,轮船是海上的交通工具,像这样的交通工具还有哪些?
指名回答
(二)常见交通工具的特点
1、现在的交通工具可真多啊,为我们的生活、学习也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可交通工具有没有存在着重要和不重要呢?(课件出示两种交通工具吵架的场面)自行车说:现在虽然社会进步了,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可是大家却越来越喜欢我了,知道为什么?
飞机说:哈哈,人们喜欢你,笑话,现在谁不夸我,说我是最方便、最舒适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你这么的贵,普通的老百姓根本乘不起飞机,瞧我多方便啊,难道我去很近的地方也乘飞机吗?
飞机:那难道我从桃花到北京也乘自行车吗?那何时才能到呢?
2、你觉得他们说得话有道理吗?(学生说理由,认识到每一种交通工具都有其存在的优势。
)
3、是啊,每一种交通工具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一起来完成书本中作业题。
4、交流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进行补充。
三、活动体验:
师:从这张表格中我们知道每一种交通工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那么我们在选择交通工具,一定要从自身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桃花岛有个孩子,他的姑姑在上海,他想趁机去看看他的姑姑,并送上粽子,想请你们为他设计一条既快又实惠的交通路线。
从桃花到上海有这样几条航线:
温馨提示:
1、乘车路线:上海南站长途客运站豪华大巴车
舟山沈家门——上海直达的空调豪华大巴,大约5.5小时到达。
发车时间:每隔1个小时都有车,票价138元,儿童减半
2、乘船路线是:
慢船:普陀山码头——上海吴淞码头
每天一班普陀山开16:40次日上午06:00左右,全程约11小时左右。
四等B: 109元
快艇:普陀山—小洋山--上海南浦大桥快艇
每天一班普陀山开 13:30全程约3小时30分钟中舱 :258 元
4、舟山朱家尖机场到上海虹桥机场的航班,每天都有航班。
每天8:50,22:50,大约50分钟可以到达上海,票价430元(儿童减半)根据这些提示,你能为这个小朋友设计一条既快又便宜的路线吗?
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
四、了解各地的特殊的交通工具。
师:刚才我们了解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其实各个地方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还有着特有的交通工具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音乐响起,课件出示风景图:
师:我们出发了,首先我们来到了青藏高原,这里地势高耸,气候寒冷,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你知道适应这一地区民间最理想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牦牛。
乘着牦牛,我们继续出发,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时候,我们要乘学生回答:马
我们继续向西行,来到了沙漠广布,这里风沙大,气候干旱,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骆驼。
图片继续出示:我们来到了“九曲十八弯”的西南地区,地形崎岖,沟壑纵横,交通运输不便,你知道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背篓、背夹
我们来到了江南水乡,这时候我们应该乘(生:独木舟、竹排)
五.家乡交通的日新月异变化
1. 最后我们回到了美丽的桃花岛,我们桃花近几年的交通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你知道以前桃花到沈家门航班有几班?(只有一班)现在你知道有几班吗?(8班)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交通的发展很快。
2、不但我们桃花岛,整个舟山的交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
现在我们舟山正在建设的连岛工程就是一个例子: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于xx年9月26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第一座岑港大桥正式动工。
整个连岛工程由金墉、西堠门、桃夭门、响礁门和岑港等五座跨海大桥及接线公路组成,起于舟山本岛、途经里钓、富翅、册子、金塘四岛的通首,与宁波沿海北线高速公路相接,接点位于镇海炼化厂西侧,全长约50公里。
xx年,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全部建成,xx年完成扫尾工作。
图片出示:
岑港大桥:连岛工程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岑港大桥跨越岑港水道,连接岑港和里钓岛。
全桥长为793米,桥面宽22.5米,双向四车道,通航等级为300吨级,通航净高17.5米,通航净宽2×40米,主桥为3跨50米的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
响礁门大桥:响礁门大桥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第二座跨海大桥,xx年12月动工建设,xx年4月完工。
响礁门大桥跨越响礁门水道,连接里钓岛和富翅岛,全长951米;桥面宽22.5米,双向四车道;通航等级为500吨级,通航净高21米,通航净宽135米;主桥为80米+150米+80米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为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
桃夭门大桥:桃夭门大桥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第三座跨海大桥,于xx年3月动工建设,xx年4月完工。
桃夭门大桥跨越桃夭门水道,连接富翅岛和册子岛,全长888米,桥面宽27.6米,双向四车道。
西堠门大桥:是连接舟山本岛与宁波的舟山连岛工程五座跨海大桥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桥梁,主桥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5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全长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但钢箱梁悬索长度为世界第一。
设计通航等级3万吨、使用年限100年。
金塘大桥:金塘大桥于06年4月动工兴建,总投资77亿元,计划明年年通车,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五座主桥中最长的一座,也是继杭州湾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之后中国在建的第三长的跨海大桥。
舟山连岛大桥将于xx年10月份通车。
师:整个大陆连岛工程建成后,舟山与宁波、杭州的车程距离将大大缩短,再加上届时建成的杭州湾大桥,舟山经杭州湾南岸到达上海的车程也将缩短到3小时,将使舟山更紧密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3.师:我们舟山市交通发展日新月异,整个浙江省的交通变化更是发展迅速,请大家阅读教科书p.58“四小时公路交通圈”。
了解浙江省日新月异的交通。
出示浙江的交通图,解释其中的含义。
师:浙江省“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形成,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的变化?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归纳:道路的建设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带来了商机,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交通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瞧
(幻灯出示最新的交通工具图片)
2、小结:诺大的地球,遥远的世界,因为空中交通的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为我们国家走上了国际化交流,全球化经济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使我国这条巨龙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七、展望未来交通,描绘心中蓝图。
1.未来的日子里,你觉得我国的交通会有哪些变化呢?课后请你用纸和笔,描绘一幅你心目中最美好的交通图吧。
2.总结:老师期待着同学们设计出更加新型的交通工具造福我们人类。
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梦想都会变成现实,我们期待着:未来的日子里,我国交通的变化依然——日新月异!(出示课题)
附送:
2019-2020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西部大开发》WORD教案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编写意图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西部大开发》。
本课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风光壮美秀丽,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基地,经济发展潜力大。
开发西部是我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件大事,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关系到全中国经济的腾飞。
xx年,中央决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
xx年1月,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部地区,懂得开发西部的重要性。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西部重大工程已使我们周围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学生可以感受到开发西部带来的好处。
搜集西部图片和录音采访等形式可以鼓励学生为西部建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本课特点及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发展的状况,我从情感、认知、行为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西部地区包括的12个省、市、自治区,了解西部风景优美且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
2、了解西部地区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平衡发展,使东西部获得双赢,其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看地图,知道西部大开发所包含的12个省、市、自治区。
2、知道西部地区蕴藏着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西部大开发关系到我国东南部协调发展和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
2、学生收集西部资料、了解西部省、市、自治区中的一些标志性事物.
二、说教法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对活动越是感兴趣,热情就越高,活动感知就越有深度和广度。
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谈话法。
采用以上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动机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
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兴趣、情感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的效果。
三.说教学过程:
以上是我对教材、教法和学法的说明。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采取以下三个板块与学生进行交流。
板块一:“图片引入,认识西部
;板块二:了解西部,揭示课题;板块三:建设西部,大家行动”等思路,来安排整个教学过程。
下面我具体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认识西部
1、看一看西部风光图片。
(课件出示西部图片)指名说说看后有什么感受?(神奇、美丽…)
师:是呀!西部神奇、美丽。
有位从西部之行回来的朋友说:“到了西部,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少。
”(板书:西部)
2、读一读西部省份名称。
3、认一认西部省份中的标志性事物。
(课件出示西部标志性事物图片)请看这些标志性事物,你们知道它们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吗?
4、拼一拼,了解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所在位置。
5、读一读,再记12个省、市、自治区。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利用美丽的风光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认一认,拼一拼,读一读,有效识记12个省、市、自治区。
)
二、了解西部,揭示课题
(一)了解西部
1、看中国西部地图,了解西部
师指地图,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师:我国西部国土面积4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7%,xx年人口2。
8亿人,占全国的23%。
可见,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地广人稀)
2、交流。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了解、收集有关西部的资料,现在请在四人小组里交流,然后推选代表等一下汇报。
3、汇报。
(老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资源)
(1)看图片了解西部
(2)读古诗了解西部
师:(课件出示古诗)请读读这几首古诗,读后问:你从哪一诗句中知道西部是个怎样的地方?(美丽…)(古诗略写)
(3)听歌曲了解西部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听后:刚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印象中的西部吗?(美丽、富饶…)
(4)听录音了解西部
(播放录像:西部资源)同学们,在录像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西部?(资源丰富…)
(5)看对比数据了解西部
师:中国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的40%。
统计资料显示,去年,沿海六省中,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人民币10464元多,在西部地区中(除西藏),重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为9220.96元,其次是云南,为8870.88元,人均收入最低的是宁夏,为7217.87元。
(课件出示对比数据)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西部经济较落后)
师:西部风光壮美秀丽,资源丰富,但经济却相对落后。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搞活经济吗?(开发西部、建设西部)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听一听,比一比等多种方式,多角度了解西部,让陌生的西部逐渐变得熟悉知道西部地区有巨大的经济发展能力,并激发学生建设西部的热情。
)
(二)揭示课题:西部大开发
三、建设西部,大家行动
1、国家政策
(1)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
(课件出示内容)xx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现在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 xx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
(2)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
(课件出示该句,学生读)
2、他们的行动
师:从xx年至今,西部大开发硕果累累(学生再次展示收集的资料,老师作补充)
(1)我国持续八年的“西南铁路决战”硕果累累。
(2)“西电东送”展现光明前景。
(3)“西气东输”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4)开发西部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
(5)南水北调工程
(6)…
(出示课件)学生了解最近召开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内容师:同学们,听了刚才大家的汇报,你觉得西部大开发后又会是一个怎样的西部?(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