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检测试题 人民版选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穆罕默德·阿里(Mohamed A1i;1769-1849),埃及近现代史上延续一个半世纪之久的阿里王朝的奠基者。

阿里自幼骠勇强悍、能征善战,计谋深远,他热心改革,励精图治。

在他统治的44年(1805-1849)期间,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一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部分”,实际上赢得了独立。

1.下列对奥斯曼帝国统治埃及实施的包税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18世纪末,全埃及实行包税制度
②包税制后来演化为一种世袭权利
③包税人需预付3年税款
④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

①②④都正确,包税人预付一年的税款,③错误,由此排除含③的A、C、D三项。

答案:B
2.观察右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马木鲁克曾统治埃及长达几个世纪
B.马木鲁克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攻伐
C.马木鲁克统治开启了埃及的近代化
D.马木鲁克属于封建统治集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马木鲁克崇尚武力,是一股非常落后和野蛮的势力,其统治导致了埃及的落后和衰落,并未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C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后,埃及境内的外国各种势力,主要有( )
①英国②法国③土耳其④美国⑤西班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解析:改革前后,存在英法侵略势力,当时埃及是奥斯曼土耳其的殖民地,另有马木鲁克和阿里的改革派两种国内政治势力,与⑤无关。

美国羽毛未丰,达不到殖民非洲的程度,故排除④。

答案:A
4.18世纪末,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埃及,主要是因为( )
①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②埃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埃及社会动荡,国力衰弱
④马木鲁克同侵略者相互勾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马木鲁克是埃及当时实际上的统治者,他们对外推行闭关政策,所以,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A
5.1807年,英国派遣军队占领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其主要目的在于( )
A.使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B.同法国争夺对埃及的控制权
C.阻止拿破仑重新返回埃及
D.进一步打击埃及的封建势力
解析:解答本题,易错选C项。

C项是直接目的,英国阻止拿破仑重新返回埃及,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加强对埃及的控制。

答案:B
6.穆罕默德·阿里登上埃及政治舞台时,埃及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 )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
②埃及社会各阶层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矛盾
③农民阶级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④民族资产阶级与马木鲁克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当时的埃及名义上还保留在奥斯曼帝国之内,埃及还没有出现民族资本主义,所以,②和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D
7.下列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改革中最主要的是( )
A.发展机械工业
B.培养本国技师,开办学校
C.保护民族工业
D.选派留学生出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社会意识因素”。

B、C两项是社会现实,A项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意识,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A
8.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英国入侵埃及不同于法国入侵埃及的特点是( )
A.侵占埃及,建立殖民统治
B.联合奥斯曼帝国和扶植马木鲁克势力
C.进行科学文化侵略
D.镇压人民起义
解析:本题考查阿里改革前的埃及。

答案:B
9.下列不属于阿里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的是( )
A.西方列强侵略埃及的步伐未停止
B.奥斯曼素丹随时准备消灭阿里政权
C.面临马木鲁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D.法国结束对埃及的军事占领
解析:阿里政权建立时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内忧即B、C两项所示,外患即A项所示,D项发生于1801年,此时阿里政权还未建立。

答案:D
1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 )
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
③马木鲁克反动势力控制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
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必然性从埃及国力的衰弱,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及民族意识形成方面分析。

阿里政权建立是改革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

答案:A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推翻了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派总督专门治理。

总督将埃及划分为24个省,并任命埃及的马木鲁克为省长。

另外,奥斯曼帝国素丹(皇帝)派一支5 000人的近卫军驻扎埃及,作为总督和马木鲁克的制衡力量。

材料二埃及的土地归奥斯曼国家所有,实行包税制,将土地承包给奥斯曼贵族、近卫军和埃及的马木鲁克。

包税人再将承包的土地分租给农村公社。

最后,村长将租来的土地分配给公社农民耕种。

包税人将所征土地税的1/5上交国家,1/5交给地方政府,剩余的3/5归为己有。

此外,农民还要无偿地耕种包税人的免税赐地,并交70余种苛捐杂税,负担十分沉重。

加上水利灌溉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和长期失修,尼罗河洪水不断泛滥成灾,农业生产日趋衰落。

瘟疫不断流行,人口锐减,昔日拥有800万人口的埃及,到18世纪末已不足300万人。

18世纪,马木鲁克承包的土地已占埃及土地的70%。

材料三奥斯曼帝国侵占埃及时,掠走1.8万名工匠,使埃及50多个手工行业消失。

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列强争霸地中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繁荣的埃及手工业、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遭受致命打击。

以精美著称于世的丝织业荡然无存,昔日东西方贸易中心——繁华的亚历山大港,人口曾达60万,到18世纪末变成一个仅有8 000人的小渔村。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处于哪个国家控制之下?形成了哪几派重要的政治力量?
(2)根据材料二分析,埃及农村当时实行什么制度?包税人由哪些阶层构成?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埃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阿里改革历史背景的理解,关键是要把材料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第(1)、(2)题从材料中可直接得出。

第(3)题需综合材料二、材料三进行提炼、归纳。

答案:(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总督、帕夏、近卫军、马木鲁克。

(2)制度:包税制。

阶层:奥斯曼贵族、近卫军和埃及的马木鲁克。

内容:包税人向政府预付一年税款,就可在包税领地内享有征税的权利,向领地内农民征收高于上交政府税款的赋税。

(3)状况: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遭到严重破坏(或经济发展缓慢)。

原因:包税制的实行;水利灌溉系统遭到破坏;奥斯曼土耳其对埃及工匠的掠夺以及闭关锁国政策。

12.观察下列图片,完成(1)~(3)题。

(1)阅读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马木鲁克在埃及处于何种地位?
(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埃及怎样的历史现状?这种状况和图一有什么关系?
(3)马木鲁克被消灭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之间有何关系?
解析:本题组考查阿里改革的背景。

第(1)题比较简单,学生能直接写出答案。

第(2)题,结合图能得出,资本主义国家入侵埃及与马木鲁克的关系表现在内乱给外患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3)题,马木鲁克反动统治的结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答案:(1)18世纪末,马木鲁克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垄断了包税权,架空了帕夏。

(2)英、法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埃及的殖民侵略,造成了埃及的民族危机加深。

关系:因果关系,马木鲁克之间的相互征伐,导致埃及战乱频繁,给西方国家以可乘之机。

(3)马木鲁克被消灭,巩固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统治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