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2-10-23T06:52:30.37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6期作者:陈燕子郑春梅
[导读]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2月~2
陈燕子郑春梅
京山市人民医院湖北 431800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和康复组(增加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康复组患者护理后的Lyshol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康复组患者获得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护理干预高效率实施能够促进西骨关节患者膝关节功能显著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确保患者对医护服务更为满意。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康复护理干预;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
膝骨关节炎是导致患者肢体长久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非常大,通过手术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同时需要高质量的术后康复,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1]。
由此可见,此类患者也需要科学、全面的康复护理,来改善预后。
研究分析了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信息
研究对象纳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21年12月。
将136例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康复组。
对照组内有患者68例,年龄51~72岁,中位年龄(56.68±4.36)岁;组内有32例男性、36例女性;病变部位:29左膝,25例右膝,14例双膝。
康复组内有患者68例,年龄50~72岁,中位年龄(54.19±4.05)岁;组内有31例男性、37例女性;病变部位:30左膝,26例右膝,12例双膝。
相互对比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确诊膝骨关节炎,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
术后两组均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康复护理干预,重点内容如下:
物理康复干预,利用微波治疗仪,调整功率为15~30W,予以微波照射,每次治疗时间20min,每天治疗1次,在这期间帮助患者妥善放置患肢,注意患者的反馈,若是有不适产生,及时调整参数或停止治疗。
加强对患者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的干预,用患者易于理解的内容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说明治疗要点,指出康复训练的优点和效果,传授给患者针对性的自我观察和护理技巧。
心理干预,每天进行重复且单一的训练患者会感到乏味,通同时遇到平台期患者可能因锻炼效果不如刚开始时明显积极性降低,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早发现这些状况,及时的告知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积极性[2]。
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术后早期康复重点是帮助患者强化肌力,护理人员在麻醉效果消退后指导患者最大程度伸直踝关节病重复进行训练,保持相对稳定的频率不要过快,拉伸程度以稍感疼痛为宜,1组为10次,每天三餐后分别完成1组训练。
术后1d进行健侧的膝关节伸直以及屈曲训练,指导患者收紧健侧股四头肌上台腿部并和床面保持30度角,保持5s后放下,歇息数秒后重复上台放并重复训练以产生疲劳感为度。
术后2~4d除了进行肌力强化训练,利用被动运动器械辅助患者完成膝关节屈曲锻炼。
术后5d增加主动股四头肌强化训练,可指导患者用双腿夹住枕头持续发力保持20s;增加膝关节屈曲和活动髌骨训练。
术后9d开始增加被动运动器械的训练强度,病增加腿部下压和蹬腿训练,恢复良好可增加床边战力和下蹲训练,注意在此过程给予实时的指导和全程看护。
手术后12d重点开展器械辅助下行走训练,这一过程先不进行负重。
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根据康复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告知居家期间各阶段康复重点示范康复技巧,通过微信等手段为患者传授康复训练要点。
1.3观察指标
利用Lysholm评分标准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越高评分代表膝关节功能恢复越良好。
利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评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出院时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
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Barthel指数
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对比Lysholm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护理后的Lyshol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膝骨关节炎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由于膝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引发的疾病,中老年人是此类疾病主要的患者群体,且以女性居多。
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能引起关节积液、关节弹响,若是没有有效控制病情还能引发关节畸变等严重并发症[3-4]。
手术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但若要最大程度改善关节功能,获得满意康复效果,还需要患者进行积极的后续康复,患者所需的康复时间较长,在康复期间也是对患者依从性的考验,需要患者有较高的疾病和康复认知,有良好心理状态,能够积极的参与康复训练。
常规临床护理中对此类患者术后更加重视疾病的护理,在康复方面更多是进行简单指导,针对性和主动性不强,患者的满意度不高。
康复护理干预是先进康复理念和一系列干预手段综合运用的康复手段,开展这项工作中不仅重视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考虑的因素也更加全面,比如对患者心理功能的康复,同时通过更加多元化的干预手段保障患者的良好营养状态、有更高多的认知,进而促进康复效果提高[5]。
研究中康复组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康复组患者护理后的Lyshol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证明了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的价值。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高效率实施能够促进西骨关节患者膝关节功能显著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确保患者对医护服务更为满意。
参考文献:
[1]吴丽媛.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益寿宝典,2022(5):0086-0088.
[2]胡光亮,徐迈,周伦,毛世刚,马振华,刘波.康复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11):1497-1501.
[3]马晶,鄂晓强.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0):150-152+157.
[4]曾柳,陈银英,柯雪梅.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0):216-217.
[5]王文静.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探讨[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