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培基英译散文的词汇翻译技巧——以《白杨礼赞》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0
2018年41期总第429期
ENGLISH ON CAMPUS
浅谈张培基英译散文的词汇翻译技巧
——以《白杨礼赞》为例
文/陈敏
【摘要】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不仅在英译散文方面造诣颇深,而且在翻译理论上也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研究他的翻译技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张培基先生《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中的《白杨礼赞》(张培基,2007)这篇译文作为分析文本,将从词汇上对译文翻译技巧进行分析,以期探析张培基先生的散文翻译技巧,为笔者之后的翻译学习提供借鉴之法。

【关键词】张培基;翻译技巧;《白杨礼赞》
【作者简介】陈敏(1992.03.09-),女,苗族,湖南麻阳苗族人,现阶段在浙江大学读研,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近代
散文翻译。

前言
张培基先生是著名的翻译家,他对中国近代散文的翻译做出了重大贡献。

许多学者已经对张培基先生的译文从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他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张培基先生的翻译风格,少有学者从单篇入手,深入分析他的翻译技巧。

另外,学者对《白杨礼赞》的译文研究少之甚少,所以笔者认为以《白杨礼赞》为文本研究张培基的翻译技巧颇具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将从整体上对原文进行分析,进而从词汇方面对张培基先生《白杨礼赞》的译文进行探究。

一、《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所写的一篇散文。

作者描写了生长在西北不屈不挠的白杨树,通过白杨树对比象征勤劳勇敢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白杨礼赞》通篇立意高远,结构严谨,引人深思。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文章用词精炼,四字熟语,且中文特色化的表达居多。

因此,要翻译好《白杨礼赞》,并非易事。

二、翻译技巧探析
1.名词的翻译。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When you travel by car through Northwest China’s boundless plateau, all you see before you is something like a huge yellow-and-green felt blanket.
在翻译“扑入视野”的时候,张培基先生用动词来翻译名词“视野”一词,“all you see before you”的表达将静止的名词转换为具有动态的动词,更加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所见之景,给予读者一种动态之感,笔者认为此处名词转动词的翻译技巧堪称完美。

2.动词的翻译。

(2)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Their twigs, also like things artificially shaped, all reach out towards the sky and grow close together in a cluster without any sideway growth.
这句话原文中有五个动词,“靠拢”、“加过人工”、“成为”、“旁逸斜出”,“一律向上”省略了动词“生长”。

我们都知道,中文是动态性的语言,文本中动词居多。

在处理这个动词杂多的语句时,张培基先生没有按原文语序翻译,他首先将“像是加过人工似的”用非谓语形式“artificially shaped”表达,然后通过两个动词“reach out”和“grow”将“生长”和“成为一束”译出,最后通过介词将“紧紧靠拢”和“绝不旁逸斜出”译出。

译文将枝丫向上生长,紧密团结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笔者认为这句话对翻译学习者来说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找到核心谓语词汇,同时通过非谓语,名词,介词等形式将其它动词表达出来。

3.形容词的翻译。

(3)它们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and oppression.
译文用“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的表达,表现出白杨树无时无刻都迸发着强大生命力的状态,通过动态的表达代替原文中的形容词词组,使读者能更深刻地受白杨树形象所感染。

(4)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绕的虬枝。

They have neither graceful carriage of a dancer, nor such branches as can twine and climb.
“婆娑的姿态”翻译为“graceful carriage”非常贴切。

对于“屈曲盘绕”这个形容词,张培基先生在此处用了动词“twine and climb”进行表达,其语言即简练,又能将屈曲盘绕虬枝的生动状态展现出来。

三、结论
张培基先生的译作《白杨礼赞》既做到了对原文表达和情感的忠实,又不拘泥于字词结构。

译文用词精准,不仅将原文的字句完美译出,还将作者对白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通过分析张培基先生的《白杨礼赞》,总结了这些翻译学习者所必备的词汇翻译技巧,以期对笔者和读者都有所助益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顶海燕.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语英译中的应用——以茅盾《白杨礼赞》的英译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8): 57-5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