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 最新版 习题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A
5、B
6、C
7、D
8、D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
3、AD
4、ABCD
5、CDE
三、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在可交易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与提供方面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2、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或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

3、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4、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5、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过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6、国际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和用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世界各国与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又称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除以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方法,得出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7、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类货物贸易额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之比,以比重表示。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类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8、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洲、各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对外贸易国别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对该国的进出口额占该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9、对外贸易依存度:亦称为对外贸易系数。

它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是以本国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额)在本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表示的,它是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低的指标之一。

10、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而间接进行的货物买卖行为。

11、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的是在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中,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从甲国出口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商品,对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有些内陆国家同非邻国的贸易,其贸易商品的运输路径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

12、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

在一参加方境内向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人而提供服务。

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


13、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供应方通过签订技术合同,将技术有偿转让给技术接受方使用。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题
1、简述国际分工的类型。

答: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
①垂直型国际分工。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

②水平型国际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

③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

2、简述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

答: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1)转口贸易有第三国的商人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而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过境贸易无第三国的商人参与。

(2)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过境贸易通常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如印花费等。

(3)转口贸易属于间接贸易;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
答:(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定义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是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式在不断变化,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经常变动,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也不断变更。

(2)对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看法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相对于某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对一国而言,如果与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则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反之,则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比较分散。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各有优劣。

以出口为例,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可以凭借对传统市场的熟悉而节省市场开拓的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便于出口厂商间的信息交流,扩大出口商品在进口国的影响。

但出口的集中在出口国厂商协调不力、产品差异化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出口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影响出口收益。

而无论对进口还是出口而言,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都会使该国受制于人,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境地。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分散则可以降低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避免进出口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但其不利之处在于市场的分散可能加大交易成本。

对厂商而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集中还是分散,从根本上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二次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下:
(1)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50%~70%,个别国家更高.发展中国家比值也占到45%~55%。

与此同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就业人口从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在各部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的趋势。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服务业从业人数在整个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51.6%上升到1996年的65%以上,美国、欧共体均接近70%。

同期内,发展中国家该比重从41.8%上升到50%左右。

因此,随着各国国民经济服务化的加强,国际间相互提
供的服务也日益活跃起来。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日益专业化
许多服务行业由制造业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服务行业,其目的是应付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

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为例,由于面临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知识密集型服务必须不断地把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能力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在生产的各阶段不断出现对专门服务的需求。

在生产的“上游”阶段,要投人的专门性服务有: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与设计、市场研究等.在生产的“中游”阶段,有的服务与货物生产本身相接合,如质量控制、设备租赁、后勤供应、保存和维修;有的服务与生产“中游”并行出现。

公司运行需要各种专门服务,如会计、人事管理、电信、法律、保险、金融、安全、伙食供应等。

在生产“下游”阶段,需要广告、运输、销售、人员培训等。

一个生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下游”、“上游”和“中游”三个阶段服务的反馈,以保证其产品的接受性和销售的扩大。

(3)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整个世界商船吨位从1970年的2.17亿吨提高到1995年的7.35亿吨,1995年海上运输量达到4 6.5亿吨,1997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达53800亿美元.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运输、银行、保险业等服务贸易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的大量发展,提高了服务国际化的速度。

跨国公司在金融、信息和专业服务方面都是重要的供应者,其中许多公司迅速扩大,向全球出售服务,推动这种趋势的发展。

(5)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使服务贸易扩大
国际服务合作是指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签订合同,向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并由接受服务的一方付给报酬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

国际服务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承包外国各类工程;②劳务输出;③各种技术性服务出口或生产技术合作,如出口各种技术、专利、科技知识、科研成果、工艺等知识形态的服务;④向国外出租配有操作人员的各种大型机械;⑤向国外提供咨询服务等。

目前,国际服务使用己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6)国际旅游业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中的许多部门,成为蓬勃发展的行业。

1970年以来,国际旅游业成为仅次于石油和钢铁工业的第三大产业。

(7)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输出国对各种服务项目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

(8)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六、论述题
1、试述二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主要变化。

答: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传统商品贸易结构进一步向制成品发展
在传统商品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在迅速下降,而制成品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

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则大大高于整个世界和其他两种类型国家的水平。

与此同时,在制成品构成中,高技术产品已占据主要地位。

在发达国家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高达60%。

(2)技术贸易日益发展
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技术、信息和智能构成的“软技术”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独立贸
易商品。

60年代中期,世界技术贸易总额为25亿美元,70年代中期增加到110亿美元,80年代中期又突破500亿美元,平均每10年翻两番。

目前,技术贸易主要在工业发达国家中进行。

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约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80%,在世界技术贸易中,跨国公司控制了相当的份额。

(3)服务贸易地位上升
200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已达1.4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1/4左右。

而且,其年均增长速度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高于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

2、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答:(1)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定义
对外贸易依存度:亦称为对外贸易系数。

它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是以本国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额)在本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表示的。

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①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人发展,整个世界贸易依存度都在不断提高,世界出口依存度己从1950年的8.5%提高到1980年的17.1%。

它表明随着图际分工的深人发展,世界经济生活在不断地国际化。

②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运转的一个必需条件,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不同类型的国家的出口依存度都有了程度不同的增长。

从1950年到1980年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依存度从7.7%增长到26.8%。

③国际分工的深人发展,也使贸易方式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2)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持续提高,这种现象的发生固然是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但是确实对中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正处于一个迅速上升的时期。

①外贸依存度的持续增加对中国的影响
a.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加国际化,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加深,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贸易规模迅速膨胀,各国的外贸依存度总体上呈现迅速上升趋势。

因此,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来势迅猛,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大幅度攀升也是一种必然。

外贸依存度大幅提高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走向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换句话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属于中国自身,而且属于世界。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国际层面意义。

中国经济的发展终将进入一个与世界经济荣辱与共的同步周期。

b.外贸依存度的快速提高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趋于频繁化。

我国目前外贸进出口主要集中于少数国家及地区,对美、日、欧(盟)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

这些贸易大国的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它们的外贸进出口,尤其是美国,其经济的繁荣与否不仅对我国出口产生影响,其对整个世界经济的负面作用也将会影响到我国对其他国家的进出口。

近年来,我国对美国贸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

如此高的对美贸易依存度,成为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率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

2003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先后对中国的彩电、纺织品、家具等商品展开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并不时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国际经济摩擦时代,这正是中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结果。

c.外贸依存度的快速提高重塑了中国的外贸结构,影响中国未来的就业格局。

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可带动相关行业的社会就业。

由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曾经是中国第一大类出口
商品,因此该行业吸纳了最大量的就业人数。

根据测算,每出口1亿元的产品可为1.2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按2003年的出口规模计算,我国出口的产品可以提供就业人数大约5260万人。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也说明了中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比较滞后,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较低。

随着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将会作进一步调整,整体就业格局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②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思考与对策
a.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思考
首先,应加强对外贸依存度合理测算方法的研究,正确评估当前外贸依存度对中国CDP的作用与影响。

一国外贸依存度的高低,既与该国经济总量的太小有关,又与该国CDP的构成和汇率紧密相连,同时还受该国的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贸易地理方向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影响。

尽管外贸依存度已经成为我国研究人员在分析和评价外向经济活动时频繁使用的指标,但对于当前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算值是否合理,其数值究竟多太为宜,众说纷纭。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正日益密切。

如果不能理性地看待外贸依存度的大小,就会导致在对外贸易中不能正确把握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主动权,从而导致过度的保护政策或过度的开放政策,而这两者都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其次,由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特殊性,用传统的外贸依存度测算方法得出的数值显然夸大了中国的外贸依存程度。

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用购买力平价法或者一般贸易出口依存度法计算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其数值大致均为25%左右,与贸易大国美国的外贸依存度相近。

笔者以为,两种计算方法都忽略了加工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作用,但考虑到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容易重复计算的实际情况,应该加上加工贸易净出口占GDP的比重,2003年约为5.6%,这样中国实际外贸依存度大概为30%左右,这一比例对中国GDP的增长应该是适度的。

总之,我们在分析外贸依存度的大小时,不能简单地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较,而应该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才能全面、客观、具体,为宏观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b.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对策
首先,应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在巩固外贸、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制定内外兼顾的战略性经济政策。

当前应进一步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调整出口的地区结构,在巩固传统的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洲市场,并逐步向拉美、中东及非洲市扬进军,以不断提高我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居民预期,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同时综合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扩大有效需求提供支持。

其次,应大力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增强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应走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路子,以此促进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大力提高。

再次,应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确定人民币币值的合理水平。

我国有必要加快发展外汇市场的步伐,推进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研讨人民币的合理币值,继续为外贸的发展提供货币政策的支持
最后,应加快国内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套改革。

由于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份额仍然较低,不仅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而且造成外贸依存度的夸大,影响对外贸政策的总体判断。

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应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GDP中的比重。

同时,考虑到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地区不均衡,今后要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努力提高中部、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这不仅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中国总体开放格局下的必然。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A
6、A
7、B
8、C
9、C 10、B
二、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指的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源泉,为了积累国内财富,他们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扩大出口,限制进口.重商主义又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重商主义主张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重商主义则主张追求有利的贸易差额,因此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2、重农学派:重农学派从“自由经济”的基本理念和法国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反对重商主义对贸易进行干预的政策,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口号。

作为近代后期放任主义的经济学鼻祖,重农学派提出了自然秩序的观点。

3、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投人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投人的话,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4、比较优势: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

5、相互需求强度:指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程度的强弱。

需求强度较大的一方,双方贸易的交换比率更贴近对方国内的交换比率。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简答题
1、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财富观:以贵金属作为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2)世界资源静态观: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奕,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另一个国家比受到损失。

(3)对外贸易政策主张:主张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
2、试述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答:绝对优势说是曲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中提出的。

(1)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
斯密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从而对国际贸易问题采取了新的观点,这与重商主义相比是一大进步。

他的绝对利益论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中已成熟了的要求,成为英国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理论工具,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他关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参加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见解,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斯密绝对利益学说包含着科学的成分,但也有一些非科学成分。

①从国际贸易实际的角度来看
斯密的假设条件不具有广泛性。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该国便不具备实际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