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及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及总结
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人才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中职毕业生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呢?今天小编整理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的意见,欢迎阅读。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及总结篇一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广大中等职业学生产生了就业危机感。
但是,目前大部分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设计了解不多、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学生目标缺失现象严重,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学习没有动力,迷恋网络等现象十分严重。
这将导致他们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以及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以致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从而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工作后对职业失去信心,导致职场的失败。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我们应该从高一起就使学生逐渐形成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根据自我认识拟定初步职业的方向;高二阶段可以围绕职业选择提高基本素质,打好知识基础;高三为提高全面素质和能力,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同时加强自身职业技能训练,使其成为可就业的人才。
同时,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和竞争力,提升成功的概率。
要使学生自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职业生涯规划不可或缺。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职业生涯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
人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因此在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需要确立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任务,将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将学业的世界延伸到工作的世界,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理解职业与掌握基本技能。
比如,动漫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目标上,强调职业精神培养,突出专业特长,岗位适应面广;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学分制;引入动态行业标准,结合资格认证实施教学;专业结构顺应行业实际运作特点,注重艺术和技术的教学;提升学校实训能力,强化实训教学,采取灵活的教学体制;建立以学生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课程设置基本原则是:宽基础、活模
块、案例化、勤修改、依标准。
课程分为美术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三个模块。
每个课程都是小模块,课程侧重于能力培养,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课程比例为1∶5。
二、强调自知的能力
只有个人形成清晰的自我观念,并对职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内容有广泛的了解,才能做出相应的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结合个人的特点。
不同的职业对人的要求不一样,适合别人的职业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能盲从。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与自己的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及个人能力特长等方面相结合起来。
个性倾向包括需求、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与性格。
学校应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测评,让学生认清自己,明确自身特点,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选择职业。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
三、技能的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系列决策的过程。
因此在面对各种情况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界定问题、收集并运用资料,以提高职业生涯决策的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寻找和获得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的技能。
综合职业能力是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在能力上的集中和综合表现,是多种能力的组合而形成的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多种能力融会贯通而形成的能力。
人才市场信息显示:用人单位越来越趋于选择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实践也证明,综合职业能力和劳动者的竞争能力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综合职业能力强的中职学生,无论是求职还是立业,其成功率都非常高。
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要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职业生涯规划的初衷就是打开封闭的校门,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将学习和工作联系起来。
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中了解了社会,了解了职业。
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自己在
职业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是提高职业生涯设计能力的源泉和动力。
因此,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观工厂和实践的机会,要求工商业等各界人士参与学生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在教育与职业方面进行探究并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学生一生职业活动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种就业前的准备,中职生对自己的就业满意程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师的事,应当是所有任课教师的事。
职业生涯设计要做到专业课与德育课相结合,职前、职中、职后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并将其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技巧,提高就业能力,解决中职生就业难的问题。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及总结篇二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其就业的稳定性、就业质量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生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缺少规划,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由此可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中职毕业生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呢?本人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一、全面了解自我。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中职学生应该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去分析自我,明确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只有在认识了自我个性、自身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就如个子矮的人不能成为杰出的跳高运动员,即使弹跳力好也于事无补,而个子太高的人当举重运动员一定会吃亏。
在分析自我的过程中,既不可高估自己,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又不能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样样都不如人。
要客观的认识自身条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样才能使自己理性地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了解自身条件的基础上,中职生还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趋势。
个人所处的家庭以及所生活的地区,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是不同的。
如,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自己毕业后想继续深造,他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去做。
有的学生家庭比较困难,可自己又想毕业后继续升学,继续上学是不允许的了。
那么在规划职业时,可以先选择就业,后再去学习,也可以一边就业,一边求学,完成自己继续学习的愿望。
总之,充分认识自己,对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倾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确定职业目标。
中职生在完成了认识自我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确定职业目标。
只有确定了职业目标,你才能理性地去选择职业。
当前中职生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心理,他们认为找工作是学校和家长的事,觉得中职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因而,学校推荐的工作即使不满意也只能接受。
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职业目标怎能去确定呢?
那么怎样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呢?职业目标的确定,既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工作找不到;也不能定得太低,太低,又觉得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
确定职业目标要看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个人所处的就业环境,看这个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因此,中职生要知道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尽可能利用区域的经济发展机遇,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当地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哪些人际关系资源有助于实现职业理想等,必须做好准备,待机而动。
只有“知己”——全面了解自我,“知彼”——了解就业环境和职业需求,才能选择目标,确定目标。
三、规划发展目标。
职业理想既应该有远期的目标,也应该有近期的具体目标。
列宁说过:“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
”远期的目标,
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努力攀登一个个的阶梯,才能到达理想的顶峰。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中要有一个个具体的阶段目标。
对于中职生来说,除了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的远期目标外,更应该关注阶段性目标。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从具体的一个个阶段目标出发,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因此,制定阶段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必须是“跳一跳”才能获得。
“跳一跳”,即必须为之付出努力、必须为之拼搏,不是轻而易举能达到的。
中职生在制定阶段目标时,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太高了,经过努力拼搏完成不了,就会有挫败感,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失去信心,从而放弃目标。
阶段目标也不能定得太低,太低了,目标是容易达到,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珍惜,也不知道珍惜。
因此,中职生在制定阶段目标时,要从“跳一跳”就能达到目标开始。
2、目标要切合实际。
阶段目标通过努力能达到,可望又可及,不能脱离自身条件,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天上的彩虹很美,如果让我们把它摘下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制定阶段目标,不能把某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当作要付诸行动的目标。
否则,这样的目标必定指向失败。
中职生在制定阶段目标时,要根据阶段目标对职业能力、思想品质、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与自身兴趣、性格、能力等个性特点相匹配的目标。
脱离自身条件,脱离社会现实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3、目标要具体、明确。
阶段
目标要十分具体,不仅要表明需完成的任务、所能达到的状态,还要列出措施,并保证措施明确、得当、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洞、不着边际。
中职生在制定阶段目标时,要有比较明确的时限,或者35年,或
者20xx年,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就等于没有目标。
只有具体、明确并有时限的目标才具有行动指导,才会有激励的价值。
阶段目标是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保证,而各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阶梯形的,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方向,所有的阶段目标都指向远期目标。
四、不断调整目标。
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应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各种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从而修正职业生涯目标,改进职业生涯策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中职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与时俱进,在不断学习提高的同时,还要根据职业发展的动态,适当调整职业发展方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有科学合理、合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相信中职生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及总结篇三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指导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寻求最佳发展途径、制订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的课程与活动。
帮助和指导中职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使中职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引导学生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使他们从容走向社会。
本校《指导药学专业职校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20xx年批准立项的广西“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历经近四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探索构建了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模式,即为: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和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机制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以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为辅助、以“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为载体,以职业实习实践为特色的职业生涯指导模式。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课程体系模式
(一)课程体系内容
1. 职业指导课程。
20xx年6月借鉴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的成熟理论,及其它职业学校的经验,结合本校就业工作的实际和要求,配合本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启动,开始建设“药学专业中职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课题组成员编写了校本教材《职业指导》,从20xx年8月开始在全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逐步开发出一套适合教学需要和尽可能与企业要求接轨的课程教学指导方案与教学模式。
职业指导课程包括:一是针对全校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指导》课。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针对全校即将实习的学生第四学期开设的以如何成功求职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
帮助学生掌握和训练求职技巧,了解创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专业基础课程《药学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药学基础》是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
了解药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药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以及这些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职业。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非常有限,如果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学生受益面较窄,而采用这种上课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从这项服务中受益。
全程化、专业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在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掌握方法、提升职业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面向所有专业的全体学生。
此课重点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以及指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兴趣、特长等,了解客观环境对自身实现职业目标提供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有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
具体做法是:
1. 布置总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设计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2.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写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将总任务分解为下列分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出目的要求和完成任务的路径,由学生按要求去完成任务。
任务一:调查了解并收集本校毕业生的在校期间是否做过职业生涯规划,及毕业后工作情况的案例。
目的:唤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认识,初步形成任务意识。
完成任务的路径:通过教师、朋友、老乡介绍或走访校友。
任务二:学生独立完成职业性向心理测试;向老师、家人、同学、朋友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目的:了解自我,分析自身发展条件——“我能做什么?”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完成任务的路径:教材附录的测试题,或联合本校心理学会共同进行测试。
(本校成立了广西中职学校第一个行为医学心理学会,由广西著名心理学专家主持,发展了众多会员,有着广泛的影响)。
任务三:学习职业相关知识,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体收集了解社会环境、行业、职业基本情况。
目的:对职业目标可行性的分析——“社会客观环境支持我做什么?”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二步。
完成任务的路径:上网查阅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学习《药学基础》有关专业和职业的内容,采访有关专业教师等。
任务四:整理以上资料,根据发展条件的分析,初选职业发展目标。
目的: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三步。
完成任务的路径:在教师指导下,按预测、衡量、比较三个步骤对职业发展目标举行抉择。
任务五:制定一个如何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行动计划。
目的: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具体发展措施——“我应该怎么做?”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四步。
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之后,所有的思考最终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何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知识、能力、观念等的准备为着眼点。
以此行动计划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对于在校中职生来说,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要遵循“近细远粗”的原则,在校期间的近期目标措施要详细,远期目标措施可简略些。
完成任务的路径:在教师帮助下,参照范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写作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
以上任务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学生课后完成。
这样安排的理由是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疏导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路子,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3. 继续按照任务驱动法,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学生完成
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尽快完成初稿,为接下来“一对一” 辅导作准备。
4. 在学生完成初稿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师生“一对一”辅导阶段。
这“一对一”不一定特指“一个学生”,可以是内容相似的“一组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特征,在全班进行统一讲解辅导效果不好,必须以“一对一”师生交流探讨形式,使每个学生过关,然后修改定稿。
其他学生可个别或合作讨论,继续完成任务。
这个阶段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单是课堂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很多课外时间,可选择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模式。
转
5. 教师对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作品。
(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考核、调整和评价
1.考核。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较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因而这门课程使用的是过程考核,而非终结性考核。
本课程考核共有三个环节: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讨论、实训活动、调查采访、收集资料)占30%,平时作业占20%,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书占50%。
2. 调整。
计划赶不上变化,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导致自我观念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上来,就不能一次把终身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细节都确定下来,要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也应随之根据各种变化来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并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要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检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必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调整。
我们通过常设的职业指导咨询机构,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重点把握好毕业前夕的最佳调整期。
3. 评价。
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评价,在只有短短的4年研究实验时间里,使我们难以做到完整、全面的评价,只能选取一些个案进行分析,其他尚有待于进一步地探索。
二、建立和形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机制模式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校办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今后的职业成就,直接影响到在校生的情绪、学习态度和行为养成。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机制模式的主要措施有:
1. 制定了每个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方案,并分学期实施教育,使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学生在校生活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引导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条主线。
2. 加强对班主任和新教师的培训,要求班主任和新教师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职业能力要求、实施办法要熟悉,并能讲解、引导,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3. 在招生简章中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学生入学初就向学生公布专业培养方案,并组织学习,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从而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已成为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4. 随着我校课程改革成功进行,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了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之一,学校干部、德育课教师、班主任、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都能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中进行辅导和点评,找到发挥作用的切入点,使教师真正成为指点人生的导师,促使中职教育职业性的特点落实到每门课的教学过程中。
5. 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融于到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养成之中,结合行业、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规范,制定了各种并严格执行。
6. 学校各社团组织充分利用节日、假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习惯。
三、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的模式
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职生创业教育及实例、应聘礼仪、就业心理辅导等专题,开设职业指导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