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_第九十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胞,具有形成牙本质的作用。其特点 是: (1)呈并肩的栅栏状排列。 (2)细胞体高8-25μm,直径为3-8μm。 (3)冠部为高柱状,在颈部和根中部 呈矮柱状或立方状,根尖为扁平状。
2、成纤维细胞:是牙髓中的主体细胞,又称牙 髓细胞。其功能有:
(1)产生牙髓的明胶状基质和胶原纤维。
(2)未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 胞。
免疫反应:在牙髓和根尖周组织中,存在识别 外来抗原的细胞。侵入组织的细菌及产物可作 为抗原,诱发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反 应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可引起或加重炎症反 应,导致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对侵入牙髓和根尖周的细 菌和毒性产物具有杀灭和清除作用,对宿主有
第二节 物理因素
创伤
四种因素 温度 电流
(三)电外科手术使用不当。
四、激光
不同种类的激光,对牙髓组织 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红宝石 激光最具破坏性。
第三节 化学因素
一、充填材料:如磷酸锌粘固剂 二、酸蚀剂和粘接剂:如含有树脂成
分的 粘接材料 三、消毒药物: 1、脱敏剂,如硝酸银等。 2、消毒药物,如酚类或醛类 3、失活剂,使用不当引起药物性根尖
血流中的细菌吸收到自身所在部位的作用 牙髓的血源性感染途径归于引菌作用。
三、致病机制:进入牙髓或根尖周组织中的
细菌,可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可直接毒害组 织细胞或通过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间接导致 组织的损伤。
胞荚 外膜 小、 泡纤
内 毒 素
酶 物代 谢 产
毛
和
和 毛荚 胞膜 外、 小纤
1、G-细菌和G+细菌均可 产生荚膜,以保护菌体细 胞免遭吞噬,及利于细菌 的 2、附纤着毛。参与细菌的聚 集和附着,传递遗传信 息,增强细菌抵抗力 3、G-细菌产生胞外小 泡,与细菌的凝集、附 着、溶血和组织溶解有
(1)牙槽动脉在进入根尖孔前的分支。
(2)牙槽的血管通过筛状孔进入牙周膜。
(3)牙龈血管分支至牙周膜。
这些血管在牙周膜中吻合交叉成网状,能较好 的消除炎症产物,增加病变区的修复能力,并 且营养牙骨质。
根尖周的淋巴管也较为丰富。
根尖周膜内含有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 化的间质细胞,以及牙周上皮剩余,在根尖周 囊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第十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细菌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免疫因素
第一节 细菌因素
一、致病菌:主要是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炎症牙髓:主要来源于深龋,多为兼性厌 氧菌,如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等
感染根管:主要来源于牙髓病,以厌氧菌 为主,尤其是专性厌氧菌
根尖周组织:主要是根尖脓肿,检查有卟 啉菌、普氏菌和梭形杆菌等,而根尖周肉 芽肿,有部分学者认为,它不是细菌生存 的地方,而是细菌被消灭的地方。
二、温度 (一)备洞产热 1、备洞过程无冷却装置产热过大 2、备洞时手机使用不当,操作不当 3、窝洞过深,牙本质过于干燥 (二)充填材料及抛光产热 1、深龋银汞合金充填无垫底 2、充填高点调磨 3、修复体干粉抛光产热
三、电流
(一)异种金属互相磨擦产生电流。 如银汞与铸造金属全冠修复体。
(二)电测定器使用不当。
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
1、形成功能 2、营养功能 3、感觉功能 4、防御功能
一、形成功能
1、初级为原发性牙本质。牙未能开始 行使功能。
2、形成继发性牙本质。是原发性牙本 质形成后,牙髓会继续形成牙本质。
3、刺激性牙本质,即修复性牙本质。
二、营养功能 1、牙髓是通过向成牙本质细胞和细胞
突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来保持牙本质 的活力。 2、牙髓的血液供应来自上下牙槽动脉。
三、功能变化:牙髓的各种功能降低,牙髓的 修复能力降低。
第四节 根尖周组织生理特点
牙周膜 牙骨质 牙槽骨
一、牙骨质 :
冠方2/3的牙骨质为薄的板层状结构,根尖 1/3牙骨质为较厚的不规则的板层状结构,多 为细胞性牙骨质
主要功能是将牙周膜附着于根面上
正常情况下有不断新生特点,具有修复和补 偿功能
关。
1、强的致炎因子,诱发
炎症反应,使局部组织
内
肿胀、疼痛以及骨吸收。
毒
素
对细胞的直接毒害作用
2、激活T细胞和B细胞, 调动免疫反应,加重组 织损伤。
3.透明质
酸酶
1.胶原酶
4.蛋白酶
酶 2.硫酸软骨
素酶
5.核酸酶
前三种可使组织基质崩解,有利细菌的 扩散。后两种降解蛋白质和DNA,直接 损伤牙髓和根尖组织内的细胞。
三、牙槽骨:由固有牙槽骨和支持骨组成, 固有牙槽骨为薄层致密骨,构成牙槽窝的内 壁,在X线片上表现为围绕牙根的连续阻射 白线。又称为骨硬板。
根尖周炎症可导致根尖周硬骨板的吸收, X 线片上表现为阻射白线的模糊、中断甚至消 失
早期根尖周病损不一定能被X线片检出
固有牙槽骨上有许多小孔,是血管、神经进 出的通道,又称为筛状板。
代谢产物
氨、硫化氢、吲哚和有机酸等,可直接毒害 细胞,导致组织损伤
抗原性:菌体的许多成分具有抗原性,通过 诱发机体免疫反应,间接造成组织损伤
四、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炎症反应:当细菌在牙本质内时,其代谢产物 可损害成牙本质细胞,引发受损局部的炎症反 应。当牙髓受到细菌感染时,受损细胞可释放 出大量的炎症介质,导致牙髓组织的变性或坏 死。
细菌
(三)牙周途径:深牙周袋中的细菌可 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引 发牙髓的感染,这种由牙周途径导致 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 的牙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 (retrograde pulitis)
(四)血源性感染: 常见于菌血症和败血症 细菌通过血运进入牙髓造成感染称为血源
性感染 引菌作用是指受过损伤或病变的组织能将
3、防御细胞:是在牙髓中起到防御作用的细胞。
(1)巨噬细:可吞噬细菌、异物和坏死的细 胞,并具有抗原提成作用。
(2)其它:树突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 参与牙髓的免疫监视作用。
4、储备细胞:是牙髓细胞的储备库。是原始的 未分化的间质细胞。可根据需要分化成不同类
(二)细胞间成份: 由胶原纤维、不定形基质和细胞间组织液成 在维持牙髓结构的完整性和牙髓生理功能方面
释放的5-羟色胺和C纤维释放的神经 多肽。
四、防御功能 1、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2、炎症性反应。
第三节 牙髓增龄性变化
一、体积变化:髓室由大变小,髓角变低或消 失,根管由粗变细,根管走向复杂化,根尖 孔变窄,严重的磨损或龋病可诱导牙髓形成 修复性牙本质,加速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二、结构变化:牙髓细胞变小、减少,牙髓基 质变得黏稠,牙髓纤维成分多,血管、神经 数目减少
根管预备的深度应止于牙本质牙骨质界,即 组织学根尖孔
牙髓和根尖部病变得到治疗后,牙骨质能新 生
二、牙周膜
1、根尖周牙周膜的组成:它是由成束的胶 原纤维和其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位于 牙骨质与牙槽骨的间隙中,通过根尖孔与 牙髓相接
2、牙周膜内含有触压觉感受器和痛觉感受 器
3、血运供给。牙周膜的侧支循环很丰富,血管 呈网状式,修复能力强。血液来源途径有三条:
二、感染途径:细菌通过牙冠部缺损、
牙本质小管、和根尖孔侵入到牙髓
内
牙本质小管
牙髓暴露 细菌 牙周途径
血源感染
(一)牙本质小管,牙本质中含有大量 的牙本质小管,当釉质或牙骨质丧失 后,牙本质小管就暴露于口腔菌群, 细菌就会侵入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 内造成感染。
(二)牙髓暴露,如外伤牙折、畸形 中央尖折断、重度磨损及楔状缺损、 隐裂等,使细菌直接进入牙髓
(一)牙神 经分布。
三、感觉功能
1、粗的感觉 神经纤维。
2、细的感觉 神经纤维。
3、牙髓神经 仅具有痛觉 感受器。
(二)炎症性疼痛的机制。 1、组织压力升高。 (1)正常组织压为0.8-1.34kpa。 (2)牙髓充血为1.7kpa。 (3)牙髓炎为4.6kpa。 2、炎症介质:主要是组织细胞、血浆
作用:包饶和支持着牙髓中的各种有形成 分,
是血管与细胞之间传递营养物质和 废料的重要介质
是抵抗细菌和毒性产物在牙髓组织 中扩散的一道屏障。
(2)组织液,它来自于毛细血管,成份与 血浆相似。一般情况下,组织液中的水与 基质蛋白多糖相结合,构成液态胶体系统, 有利于可溶性物质来往于基质中。炎症时 基质可以快速释放出游离的水,使组织压 增高。正常牙髓内组织压约0.8-1.3kpa, 当可复性牙髓炎时,升到1.7kpa,牙髓炎 升到4.6kpa。
具有重要意义 1、胶原纤维:在牙髓中交织成松散和不规则
的网状,以支持牙髓中的其它结构成分。 由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有两种类型: I型和III型
2、基质及组织液。
(1)基质:是细胞间的不定形的胶状物质, 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总称为糖胺多糖。 牙髓中主要有两种: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 素,它们使基质具有粘性且呈胶状。
激光
一、创伤 (一)急性创伤。意外创伤导致牙脱
位、牙根折裂,造成血液供应受到 破坏,牙髓活力丧失、发炎或坏死。 牙脱位,发生率约52%。 嵌入脱位,发生率约92%。 牙根折裂,易使牙冠髓及根髓坏死。
(二)慢性创伤 1、磨牙症,造成磨损。 2、咬合创伤。 3、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 4、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
炎
第四节 免疫因素
特异性免疫反应,可导致牙髓和根尖 周的损伤
病毒性,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DNA、 乙肝病毒可存在于牙髓内
特发性因素,如牙内吸收、牙外吸收
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第九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一节 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
一、形态学特点 (一)一般情况 1、肉眼看不到 2、损伤、外露时呈 红色有粘性的软组织 3、X线片显示,在髓腔 或根管内可看到它的大致外形
(二)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四 层
二、结构特点 (一)细胞 1、成牙本质细胞:是牙髓内特殊的细
2、成纤维细胞:是牙髓中的主体细胞,又称牙 髓细胞。其功能有:
(1)产生牙髓的明胶状基质和胶原纤维。
(2)未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 胞。
免疫反应:在牙髓和根尖周组织中,存在识别 外来抗原的细胞。侵入组织的细菌及产物可作 为抗原,诱发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反 应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可引起或加重炎症反 应,导致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对侵入牙髓和根尖周的细 菌和毒性产物具有杀灭和清除作用,对宿主有
第二节 物理因素
创伤
四种因素 温度 电流
(三)电外科手术使用不当。
四、激光
不同种类的激光,对牙髓组织 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红宝石 激光最具破坏性。
第三节 化学因素
一、充填材料:如磷酸锌粘固剂 二、酸蚀剂和粘接剂:如含有树脂成
分的 粘接材料 三、消毒药物: 1、脱敏剂,如硝酸银等。 2、消毒药物,如酚类或醛类 3、失活剂,使用不当引起药物性根尖
血流中的细菌吸收到自身所在部位的作用 牙髓的血源性感染途径归于引菌作用。
三、致病机制:进入牙髓或根尖周组织中的
细菌,可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可直接毒害组 织细胞或通过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间接导致 组织的损伤。
胞荚 外膜 小、 泡纤
内 毒 素
酶 物代 谢 产
毛
和
和 毛荚 胞膜 外、 小纤
1、G-细菌和G+细菌均可 产生荚膜,以保护菌体细 胞免遭吞噬,及利于细菌 的 2、附纤着毛。参与细菌的聚 集和附着,传递遗传信 息,增强细菌抵抗力 3、G-细菌产生胞外小 泡,与细菌的凝集、附 着、溶血和组织溶解有
(1)牙槽动脉在进入根尖孔前的分支。
(2)牙槽的血管通过筛状孔进入牙周膜。
(3)牙龈血管分支至牙周膜。
这些血管在牙周膜中吻合交叉成网状,能较好 的消除炎症产物,增加病变区的修复能力,并 且营养牙骨质。
根尖周的淋巴管也较为丰富。
根尖周膜内含有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 化的间质细胞,以及牙周上皮剩余,在根尖周 囊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第十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细菌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免疫因素
第一节 细菌因素
一、致病菌:主要是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炎症牙髓:主要来源于深龋,多为兼性厌 氧菌,如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等
感染根管:主要来源于牙髓病,以厌氧菌 为主,尤其是专性厌氧菌
根尖周组织:主要是根尖脓肿,检查有卟 啉菌、普氏菌和梭形杆菌等,而根尖周肉 芽肿,有部分学者认为,它不是细菌生存 的地方,而是细菌被消灭的地方。
二、温度 (一)备洞产热 1、备洞过程无冷却装置产热过大 2、备洞时手机使用不当,操作不当 3、窝洞过深,牙本质过于干燥 (二)充填材料及抛光产热 1、深龋银汞合金充填无垫底 2、充填高点调磨 3、修复体干粉抛光产热
三、电流
(一)异种金属互相磨擦产生电流。 如银汞与铸造金属全冠修复体。
(二)电测定器使用不当。
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
1、形成功能 2、营养功能 3、感觉功能 4、防御功能
一、形成功能
1、初级为原发性牙本质。牙未能开始 行使功能。
2、形成继发性牙本质。是原发性牙本 质形成后,牙髓会继续形成牙本质。
3、刺激性牙本质,即修复性牙本质。
二、营养功能 1、牙髓是通过向成牙本质细胞和细胞
突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来保持牙本质 的活力。 2、牙髓的血液供应来自上下牙槽动脉。
三、功能变化:牙髓的各种功能降低,牙髓的 修复能力降低。
第四节 根尖周组织生理特点
牙周膜 牙骨质 牙槽骨
一、牙骨质 :
冠方2/3的牙骨质为薄的板层状结构,根尖 1/3牙骨质为较厚的不规则的板层状结构,多 为细胞性牙骨质
主要功能是将牙周膜附着于根面上
正常情况下有不断新生特点,具有修复和补 偿功能
关。
1、强的致炎因子,诱发
炎症反应,使局部组织
内
肿胀、疼痛以及骨吸收。
毒
素
对细胞的直接毒害作用
2、激活T细胞和B细胞, 调动免疫反应,加重组 织损伤。
3.透明质
酸酶
1.胶原酶
4.蛋白酶
酶 2.硫酸软骨
素酶
5.核酸酶
前三种可使组织基质崩解,有利细菌的 扩散。后两种降解蛋白质和DNA,直接 损伤牙髓和根尖组织内的细胞。
三、牙槽骨:由固有牙槽骨和支持骨组成, 固有牙槽骨为薄层致密骨,构成牙槽窝的内 壁,在X线片上表现为围绕牙根的连续阻射 白线。又称为骨硬板。
根尖周炎症可导致根尖周硬骨板的吸收, X 线片上表现为阻射白线的模糊、中断甚至消 失
早期根尖周病损不一定能被X线片检出
固有牙槽骨上有许多小孔,是血管、神经进 出的通道,又称为筛状板。
代谢产物
氨、硫化氢、吲哚和有机酸等,可直接毒害 细胞,导致组织损伤
抗原性:菌体的许多成分具有抗原性,通过 诱发机体免疫反应,间接造成组织损伤
四、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炎症反应:当细菌在牙本质内时,其代谢产物 可损害成牙本质细胞,引发受损局部的炎症反 应。当牙髓受到细菌感染时,受损细胞可释放 出大量的炎症介质,导致牙髓组织的变性或坏 死。
细菌
(三)牙周途径:深牙周袋中的细菌可 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引 发牙髓的感染,这种由牙周途径导致 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 的牙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 (retrograde pulitis)
(四)血源性感染: 常见于菌血症和败血症 细菌通过血运进入牙髓造成感染称为血源
性感染 引菌作用是指受过损伤或病变的组织能将
3、防御细胞:是在牙髓中起到防御作用的细胞。
(1)巨噬细:可吞噬细菌、异物和坏死的细 胞,并具有抗原提成作用。
(2)其它:树突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 参与牙髓的免疫监视作用。
4、储备细胞:是牙髓细胞的储备库。是原始的 未分化的间质细胞。可根据需要分化成不同类
(二)细胞间成份: 由胶原纤维、不定形基质和细胞间组织液成 在维持牙髓结构的完整性和牙髓生理功能方面
释放的5-羟色胺和C纤维释放的神经 多肽。
四、防御功能 1、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2、炎症性反应。
第三节 牙髓增龄性变化
一、体积变化:髓室由大变小,髓角变低或消 失,根管由粗变细,根管走向复杂化,根尖 孔变窄,严重的磨损或龋病可诱导牙髓形成 修复性牙本质,加速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二、结构变化:牙髓细胞变小、减少,牙髓基 质变得黏稠,牙髓纤维成分多,血管、神经 数目减少
根管预备的深度应止于牙本质牙骨质界,即 组织学根尖孔
牙髓和根尖部病变得到治疗后,牙骨质能新 生
二、牙周膜
1、根尖周牙周膜的组成:它是由成束的胶 原纤维和其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位于 牙骨质与牙槽骨的间隙中,通过根尖孔与 牙髓相接
2、牙周膜内含有触压觉感受器和痛觉感受 器
3、血运供给。牙周膜的侧支循环很丰富,血管 呈网状式,修复能力强。血液来源途径有三条:
二、感染途径:细菌通过牙冠部缺损、
牙本质小管、和根尖孔侵入到牙髓
内
牙本质小管
牙髓暴露 细菌 牙周途径
血源感染
(一)牙本质小管,牙本质中含有大量 的牙本质小管,当釉质或牙骨质丧失 后,牙本质小管就暴露于口腔菌群, 细菌就会侵入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 内造成感染。
(二)牙髓暴露,如外伤牙折、畸形 中央尖折断、重度磨损及楔状缺损、 隐裂等,使细菌直接进入牙髓
(一)牙神 经分布。
三、感觉功能
1、粗的感觉 神经纤维。
2、细的感觉 神经纤维。
3、牙髓神经 仅具有痛觉 感受器。
(二)炎症性疼痛的机制。 1、组织压力升高。 (1)正常组织压为0.8-1.34kpa。 (2)牙髓充血为1.7kpa。 (3)牙髓炎为4.6kpa。 2、炎症介质:主要是组织细胞、血浆
作用:包饶和支持着牙髓中的各种有形成 分,
是血管与细胞之间传递营养物质和 废料的重要介质
是抵抗细菌和毒性产物在牙髓组织 中扩散的一道屏障。
(2)组织液,它来自于毛细血管,成份与 血浆相似。一般情况下,组织液中的水与 基质蛋白多糖相结合,构成液态胶体系统, 有利于可溶性物质来往于基质中。炎症时 基质可以快速释放出游离的水,使组织压 增高。正常牙髓内组织压约0.8-1.3kpa, 当可复性牙髓炎时,升到1.7kpa,牙髓炎 升到4.6kpa。
具有重要意义 1、胶原纤维:在牙髓中交织成松散和不规则
的网状,以支持牙髓中的其它结构成分。 由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有两种类型: I型和III型
2、基质及组织液。
(1)基质:是细胞间的不定形的胶状物质, 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总称为糖胺多糖。 牙髓中主要有两种: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 素,它们使基质具有粘性且呈胶状。
激光
一、创伤 (一)急性创伤。意外创伤导致牙脱
位、牙根折裂,造成血液供应受到 破坏,牙髓活力丧失、发炎或坏死。 牙脱位,发生率约52%。 嵌入脱位,发生率约92%。 牙根折裂,易使牙冠髓及根髓坏死。
(二)慢性创伤 1、磨牙症,造成磨损。 2、咬合创伤。 3、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 4、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
炎
第四节 免疫因素
特异性免疫反应,可导致牙髓和根尖 周的损伤
病毒性,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DNA、 乙肝病毒可存在于牙髓内
特发性因素,如牙内吸收、牙外吸收
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第九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一节 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
一、形态学特点 (一)一般情况 1、肉眼看不到 2、损伤、外露时呈 红色有粘性的软组织 3、X线片显示,在髓腔 或根管内可看到它的大致外形
(二)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四 层
二、结构特点 (一)细胞 1、成牙本质细胞:是牙髓内特殊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