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的工作。
我在数年的工作中发现:我们原有的优势体现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解题能力较强。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难发现在相当多的高分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较差、创新能力薄弱、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缺失、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明确等等。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所带来的挑战更严峻。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振兴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些只会解题的机器。
因此研究性学习以及相应设置的研究型课程的提出或产生,是针对现实中某些需要而产生的。
由于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它不以现成的知识传授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而学生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会产生一种渴望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新途径。
因此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语文学科的性质由数年前提到的工具性,渐渐转化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近年来,尤其是语文学科对人文性的关注程度逐渐加强,语文学科所培养的学生不再只需要具备基础知识的扎实和基本能力的牢固,而是要从词汇、语法、段落大意旧框框中跳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的情感,强调体验与感受,提倡人文关怀等等。
学生应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渲染,然而在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依然表现为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学生记。
讲的依旧是中心思想、人物性格、主题内容、相关练习等等,将学生作为存储知识的容器。
忽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分数作为学生学业成就的唯一标准。
这样单一的上课内容与形式,这样绝对的评价手段怎么可能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呢?怎么让他们真正爱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呢?许多语文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喜欢语文,因此他们学不好语文;而很少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语文进而学不好语文?
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入了相对较多的鲁迅作品,有散文、小说、杂文等。
对于这些经典的文字,我们的学生却感到“讨厌”、“烦”“很难读懂”。
为什么我们试图通过七、八年时间、近十篇鲁迅作品的教学,通过那满黑板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作者生平”的抄写、背诵以及无数次的考试,试图要使他们了解、学习鲁迅的伟大以及他的经典语言,而结果却是学生千方百计地逃避?这不是我们模式化、教条式的传统人文学科教学失败的写照吗?我们完全可以走出课堂,指导学生收集并阅读大量的有关评论资料、参观鲁迅故居,详细了解鲁迅作品所反映的旧中国的面貌,组织讨论、交流心得,让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鲁迅的作品。
没有框框,没有事先设定的模式,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体验、看到一个活生生的鲁迅。
不求每一位同学心中的鲁迅都是高大的,但可以是生动的。
这种学习难道不比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拿着课本说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在下面却听得百无聊赖更有价值
吗?这不正体现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一定要走摒弃灌输、说教、重视实践、体验之路吗?
由于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
而人文的核心就是尊重人,突出强调的应是对经验、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这恰恰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就是要我们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认识性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识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位置,特别强调的是体验的心理过程。
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
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沉的指标上有所长进。
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既然能体现出对这些最深层的指标上的推进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首先我们应看到这是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再受到旧的框框、观念的束缚。
如老师定个课题,学生自己去收集些材料,拼凑成一篇文章,而文章中的观点只是前人研究的一个重复;然后,老师再给个等第分数。
这样的学习不免又回到了形式主义的老路,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从何而来?而创新意识是与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和想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就如前文所提到的对鲁迅文章的研究,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为学生设立研究题目,更不应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或“教参”对文章的理解加给学生。
学生从这一研究大课题出发,可确立各自的课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开放性地对待学生所选择的研究方向,放手让学生亲自做,鼓励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等,另外鼓励学生勇于说“不”,勇于否定前人的经验。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师生、生生、及学生与校外人士的合作。
合作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就是获取经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点受到尊重,自信心得到增强,在多种思维模式的锻炼下,创新精神也得到了体现。
由于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喜爱的课题,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在兴趣的引导下,不会轻言放弃,毅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中国汉字垒起的一座堡垒。
学生对于母语更易掌握和挖掘,因此在语文学科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任凭自己的意趣在方块字中遨游、探索,教师只是不断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体现出的人文价值更明显,也更突出。
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价,不能再以一个简单的分数或等第作为评价结果。
由于研究性学习使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及其操作模式看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因而也无法用传统的教学目标去衡量它的全部价值;更由于每一个个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水平,研究程度有差异,更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研究的结果。
我们教师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淡化结论的正与误,不要求所谓“全面”,而允许结论的多元化,主要看重过程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重视学习的亲身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过程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更能体现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价值,而语文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则更能达到现代社会和学生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对学生的经验、兴趣、情感、意志的培养,尤其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责任心、使命感的形成和奠定。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从这些出发。
若在研究过
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较之以往有了进步,自信心有了增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就是有成果的,就应该给予高的评价。
我们语文学科真正的教学目标才会在这些过程中得到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出:“知识的积累是重要的。
但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对知识的重组实现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升华。
”研究性学习正是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把创造性、探究性看作完整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生若没有健全和完整的个性,我们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将会丧失。
因此,在语文学科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是巨大的。
近年流行三句话:你听来的就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
让我们的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去感受知识的奥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