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_绪论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
二、化学反应工程与多尺度及多学科的联系
时空多尺度
纳尺度——分子化学键震动 微尺度——流体力学和传递过程 介尺度——反应器等装置 宏尺度——生产单元和工厂 宇尺度——环境
多学科
化学工艺、化学、工程控制、经济学等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范畴
研究化学反应过程在工业实施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涉 及反应器选择、设计;产品质量、产率、消耗控制等。
任务
改进、强化现有反应技术和设备,以达优质、高产、低耗 之目的;
开发新的反应技术和设备; 解决反应过程的开发放大问题; 实现反应过程的最优化; 发展化学反应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化学反应工程的内容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机理、动力学特性;
流动、传递过程的作用── 反应器内的流动、传热、传质对系统物质的浓度 和温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影响; 反应器设计计算、过程分析及最优化─── 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模拟计算。
6.Froment,G.F.and Bischoff,K.B., Chemical Reactor Analysis and Design, John Wiley,1979.
Physical Raw treatment materials steps
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Recycle Typical chemical process
Physical treatment steps
Products
化学反应工程的地位和任务
化学反应工程的地位
化工生产的核心,指导完成化工过程工业规模的实现。
(2)能满足应用的要求;
(3)能适应当前实验条件,以便进行模型鉴别和参数估值; (4)能适应现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化学反应工程》课件
《化学反应工程》PPT课 件
欢迎来到本次《化学反应工程》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索化学反 应工程的定义、重要性、应用领域、基本步骤和关键要素。
课程介绍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化学反应工程的定义
1 探索化学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工程是研究和优化化学反应的过程。
2 最大化产出
学习如何设计反应条件以获得最高产出率。
3 确保安全
了解如何在反应过程中确保操作员和环境的安全。
化学反应工程的重要性
产品开发
化学反应工程为新产品开发提 供支持。
过程优化
优化反应工程可提高生产效率 并降低成本。
环境保护
合理设计反应过程有助于减少 环境污染。
化学反应工程的应用领域
1
医药行业
化学反应工程在药物合成和制造中起着
能源领域
2
重要作用。
反应工程可应用于石油炼制和可再生能
源生产。
3
化工行业
化学反应工程可促进化学品的生产和工 艺改进。
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步骤
反应评估
评估反应的适用性和可能的反应机制。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反应方案。
方案设计
制定合适的反应方案和条件。
工业应用
将优化后的反应方案应用于工业生产。
化学反应工程的关键要素
反应器设计
合理设计反应器以实现高效的反 应。
催化剂选择
选择适当的催化剂以促进反应速 率。
过程制
实时监测和调控反应过程以确保 稳定性。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课程,您将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核心知识,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所 学。
欢迎来到本次《化学反应工程》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索化学反 应工程的定义、重要性、应用领域、基本步骤和关键要素。
课程介绍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化学反应工程的定义
1 探索化学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工程是研究和优化化学反应的过程。
2 最大化产出
学习如何设计反应条件以获得最高产出率。
3 确保安全
了解如何在反应过程中确保操作员和环境的安全。
化学反应工程的重要性
产品开发
化学反应工程为新产品开发提 供支持。
过程优化
优化反应工程可提高生产效率 并降低成本。
环境保护
合理设计反应过程有助于减少 环境污染。
化学反应工程的应用领域
1
医药行业
化学反应工程在药物合成和制造中起着
能源领域
2
重要作用。
反应工程可应用于石油炼制和可再生能
源生产。
3
化工行业
化学反应工程可促进化学品的生产和工 艺改进。
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步骤
反应评估
评估反应的适用性和可能的反应机制。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反应方案。
方案设计
制定合适的反应方案和条件。
工业应用
将优化后的反应方案应用于工业生产。
化学反应工程的关键要素
反应器设计
合理设计反应器以实现高效的反 应。
催化剂选择
选择适当的催化剂以促进反应速 率。
过程制
实时监测和调控反应过程以确保 稳定性。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课程,您将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核心知识,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所 学。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章
4 反应器的类型
釜式反应器
管式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Agitating tank reactor
气液相反应器
Plug flow reactor
Packed bed reactor
Packed bed reactor
Packed bed reactor
Fluidized bed reactor
反应前后物料组成
组分 反应前 % 反应后 % 组分 反应前 % 反应后 %
正丁烷
正丁烯 丁二烯 异丁烷 异丁烯
0.63
7.05 0.06 0.50 0.13
0.61
1.70 4.45 0.48 0
氧气
氮气 水蒸气
7.17
27.0 57.44 -
0.64
26.10 62.07 1.20 1.80
CO2
ISCRE 1
ISCRE 2 ISCRE 3 ISCRE 4 ISCRE 5
Washington
Amsterdam Evanston Heidelberg Houston
USA
Netherlands USA Germany USA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ACS/AIChE
EFChE ACS/AIChE EFChE ACS/AIChE
各因素(T, P, c)的变化规律 最佳工况
化学反应速率:r=f(T,P,C…)
1.2.2 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 1.经验归纳法
2.数学模型法(演绎法)
林语堂在“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总而
言之,中国重实践,西方重推理。中国重近
情,西人重逻辑。中国哲学重立身安命,西 人重客观的了解与剖析。西人重分析,中国 重直感。西洋人重求知,求客观的真理。中 国人重求道,求可行之道。这些都是基于思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章
二 任务(Problems to be solved,
contents to be studied.) a. 改进和强化现有的反应; (Improvement) b. 开发新的反应技术和设备; c. 反应器的放大; (Design)
(Enlargement)
d. 选择最佳操作条件,实现最佳控制; (Optimum) e. 发展和完善反应工程理论。 (Development) 反应工程学: 研究工业规模下进行化学反应的规 律或工程反应器原理的一门学科。
时间分布 R T D
非均相+工业放大因素,使问题更复杂
三个分布(C,T,t)主要与反应器结构有关, 还与流动条件有关。
工业反应的影响因素:
T,C,t,类型(相态),传质,传热, 停留时间分布,反应器结构,操作条件等。
§ 1-3 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 (Model Method)
1. 因次分析与相似论(只适用物理过程 eg:传质与传热), 2. 经验放大 (速度较慢,周期较长) 实验室 —— 模拟实验 —— 小生产 —— 大生产 —— 工业化 3.实验技术 测试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给数学模型法提
非 均 相
Heterogeneou s
2.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s): 反应速率式与化学式对应的反应
A B
dCA rA kC A dt
对于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分子数 (整数)
K
非基元反应(non-elementary reactions): 反应速率式与化学式并无 相对应关系的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学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化学工艺教研室 主讲教师:王承学
化学反应工程课件第一章
观反应动力学。这是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核心问题。
3、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
如前所述,其对象:一个是化学反应本身,一个是反应
的设备特性。或者可以说是工业规模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 ,即工业反应器。
第一章 绪论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反应过程 工业反应器 物理过程 1、返混和不均匀流动
第一章 绪论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反应器类型 管式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单釜或多釜串联 板式塔 填料塔 鼓泡塔 喷雾塔 固定床反应器 适用的反应 气相、液相 液相,液液相,液固相 气液相 液相,气液相 气液相,气液固相(催化剂) 气液相快速反应 气固(催化或非催化)相 反应特点
间和反应过程所有的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数学表达式
即为数学模型法。该法能较好反映其本质。
第一章 绪论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实验室小试 小型试验 大型冷模试验
化学化工学院
冷模试验
反应动力学模型
小型反应器模型
反应器的流动模型
扩大试验 生产设计
工业过程开发的数学模型
第一章 绪论
小试
如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尼龙的研究开发。先后用了12年的时间。
第一章 绪论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化学化工学院
相似放大方法:也叫量纲分析。 其基本原理是描述某种物理或者化学现象的各变量之 间的数学表达式必须是量纲一致的,即该数学表达式中的 各项必定有相同的量纲。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举例 石脑油裂解,甲基丁炔醇合成 甲苯硝化,氯乙烯聚合 苯连续磺化,异丙苯氧化 化学吸收,丙烯连续聚合 苯的烷基化,二甲苯的氧化 氯乙醇制丙烯睛,高级醇的连 续磺化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乙炔法制 氯乙烯 萘氧化制苯酐,石油催化裂化 石油催化裂化,矿物的焙烧或 冶炼 返混小,反应体积小,比传热 面积大,慢速反应管长阻力大 适应性强,连续操作时温度、 浓度易控制。转化率高体积大。 逆流接触,气液返混小,流速 有限,可在板间加传热面。 结构简单,返混小,压强降小, 有温差,装卸麻烦。 气相返混小,但液相返混大, 温度易控制,气体压降大 结构简单,液体面积大,停留 时间受塔高限制,气速有限 返混小,高转化率催化剂用量 小,催不易磨损,传热控温不 易,催化剂装卸麻烦 传热好,温度均匀,易控制, 返混大,磨耗大 固体返混小,固气比可变性大, 床内温差大
《化学反应工程》PPT课件
由于三相反响器中,液固相间的相对运动速率一般较小,而气相反 响物必须通过液相才能到达固体催化剂外表,因此反响相外的传质对表 观反响速率往往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当反响物为难容气体时,我们可以 忽略溶质在气相中的传递阻力。
气泡
气泡
气—液界面
液体
催化剂颗粒
浓 度
0 距离
图7.1 三相反响中气相反响物浓度分布
气
气液 膜膜
液
相
相
主
主
体
体
1.3 气液固三相反响动力学——主要讨论气液固相 催化反响的动力学
根据双模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知道气液固三相反响过程中同时存在 气液相际的传质,液固相际的传质和固相内部的传质和固相外表的化学 反响,是一比较复杂的传质—反响交互作用的过程。虽然气液固三相反 响是一个很复杂的反响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情况对其进展简化。
0.52 0.32 0.27 0.22
0.20 0.18
解:因为气相进料为纯氢,所以式〔7.12〕适用
t/min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图 7.2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当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07%时,假设能消除气液间传质阻力,由 图7.2可见:
优点
反响条件温和,可延长 催化剂的寿命,对许多 反响过程,这将有利于 改善选择性
由于液相组分热容大, 对强放热反响改善了 传热和温度控制
1.2 气液固三相反响动力学理论模型—双膜理论模型
假设
在相界面附近,由 于流体的相对运动 干扰,相界面两边 各有一层处于层流 运动状态,分别称 为气膜和液膜
在气液两相主体中, 流体的运动状态处 于充分的湍流溶质 在主体中以涡流扩 散方式传递,故主 体浓度可视为均一
气泡
气泡
气—液界面
液体
催化剂颗粒
浓 度
0 距离
图7.1 三相反响中气相反响物浓度分布
气
气液 膜膜
液
相
相
主
主
体
体
1.3 气液固三相反响动力学——主要讨论气液固相 催化反响的动力学
根据双模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知道气液固三相反响过程中同时存在 气液相际的传质,液固相际的传质和固相内部的传质和固相外表的化学 反响,是一比较复杂的传质—反响交互作用的过程。虽然气液固三相反 响是一个很复杂的反响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情况对其进展简化。
0.52 0.32 0.27 0.22
0.20 0.18
解:因为气相进料为纯氢,所以式〔7.12〕适用
t/min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图 7.2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当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07%时,假设能消除气液间传质阻力,由 图7.2可见:
优点
反响条件温和,可延长 催化剂的寿命,对许多 反响过程,这将有利于 改善选择性
由于液相组分热容大, 对强放热反响改善了 传热和温度控制
1.2 气液固三相反响动力学理论模型—双膜理论模型
假设
在相界面附近,由 于流体的相对运动 干扰,相界面两边 各有一层处于层流 运动状态,分别称 为气膜和液膜
在气液两相主体中, 流体的运动状态处 于充分的湍流溶质 在主体中以涡流扩 散方式传递,故主 体浓度可视为均一
《化学反应工程》PPT课件
种各样的化学反应,通常为了便于研究和应用, 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下表中给出了常见的化学 反应分类、方法和种类,一些可能同时属于两个 或者更多的反应种类。
•
• 例如:
为一气固催化反应
a
7
• 三、反应过程的举例
• 一般来说反应过程包括: 物理现象--传递现象(热量
•
、动量和质量传递过程)
化学现象--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
教 师:朱 岩 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a
1
第一章 绪 论
a
2
• 无论是化学工业还是冶金、石油炼制和能源 加工等工业过程,均采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加工成 为有用的产品。生产过程包括如下三个组成部分:
•
• 第①和③两部分属于单元操作的研究范围; 而②部分是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生产过 程的核心。
a
10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萌芽阶段) 20世纪40年代 (系统化) 20世纪50年代 (学科确立)
20世纪60年代 (学科发展状大)
20世纪80年代到 90年代中期 (学科交叉和新技术运用)
标志性成果
对扩散、流体流动和传热对反应过程影响的 深刻认识
《化学过程原理》和《化学动力学中的扩散 与传热》出现,对学科形成奠定了基础
(c) 机械搅拌浆态床反应器 (f) 固定床鼓泡床反应器 (i) 喷雾塔式反应器 (l) 气液搅拌釜式反应器14
第三节 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一次性投料,卸料。反应物系参数(浓度 或组成等)随时间变化。 连续操作:原料不断加入,产物不断引出,反应器内 物系参数均不随时间变化。 半连续(或半间歇)兼有以上两种过程的特点,情况 比较复杂。
r=f(T、 、P)(对于一定的反应物系而言--
•
• 例如:
为一气固催化反应
a
7
• 三、反应过程的举例
• 一般来说反应过程包括: 物理现象--传递现象(热量
•
、动量和质量传递过程)
化学现象--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
教 师:朱 岩 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a
1
第一章 绪 论
a
2
• 无论是化学工业还是冶金、石油炼制和能源 加工等工业过程,均采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加工成 为有用的产品。生产过程包括如下三个组成部分:
•
• 第①和③两部分属于单元操作的研究范围; 而②部分是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生产过 程的核心。
a
10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萌芽阶段) 20世纪40年代 (系统化) 20世纪50年代 (学科确立)
20世纪60年代 (学科发展状大)
20世纪80年代到 90年代中期 (学科交叉和新技术运用)
标志性成果
对扩散、流体流动和传热对反应过程影响的 深刻认识
《化学过程原理》和《化学动力学中的扩散 与传热》出现,对学科形成奠定了基础
(c) 机械搅拌浆态床反应器 (f) 固定床鼓泡床反应器 (i) 喷雾塔式反应器 (l) 气液搅拌釜式反应器14
第三节 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一次性投料,卸料。反应物系参数(浓度 或组成等)随时间变化。 连续操作:原料不断加入,产物不断引出,反应器内 物系参数均不随时间变化。 半连续(或半间歇)兼有以上两种过程的特点,情况 比较复杂。
r=f(T、 、P)(对于一定的反应物系而言--
化学反应工程课件绪论
律,预测大型反应器性能,寻找优化条件; ▪ 4.热模实验检验数学模型的等效性。
反应工程的前沿领域
•新材料合成 •能源化工
•环境化工
•新反应器 •操作方式
Thank you !
2、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研究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过程
工业反应过
程开发
指导
化学反应
工程学
构反 操 工
应作 艺
型器 的
方
条
式结 式 件
化学动力学
化学过程
催反温 化应度 剂机浓
理度
化学工程
物理过程
流
传传
体
质热
流
动
1.2 化学反应工程学的范畴和任务
1.2.2 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数学模型中的数学方程 ▪物料衡算式 ▪热量衡算式 ▪动量衡算式 ▪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要求实用) ▪热力学计算式(焓、平衡常数、反应热) ▪参数计算式(传递参数、物性参数)
三种衡算式,依据各自的守恒定律,其模式为:
输入=输出+消耗+累积
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化学反应工程问题
基本步骤为:
▪ 1.小试研究化学反应规律; ▪ 2. ▪ 3.利用计算机或其它手段综合反应规律和传递规
80年代以后,反应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已日臻完善与丰富。
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发展中里程碑
▪ 1935年8月我国化工的先驱吴蕴初先生建成上海 天利氮气厂生产出液氨,吴先生还创办了天 厨味精厂(1923),天原电化厂(1929)和天盛陶 器厂(1934),以及范旭东在天津创办的永利碱
厂,这些化工原料的生产推动了我国化学工业的
▪ 1957年,在荷兰首都举行了第一次欧洲化学反应工程会议。 会上正式提出了“化学反应工程学”的概念。 1960年,召 开了第二次欧洲化学反应工程会议。 1970年,在美国首都 (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化学反应工程讨论会。
反应工程的前沿领域
•新材料合成 •能源化工
•环境化工
•新反应器 •操作方式
Thank you !
2、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研究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过程
工业反应过
程开发
指导
化学反应
工程学
构反 操 工
应作 艺
型器 的
方
条
式结 式 件
化学动力学
化学过程
催反温 化应度 剂机浓
理度
化学工程
物理过程
流
传传
体
质热
流
动
1.2 化学反应工程学的范畴和任务
1.2.2 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数学模型中的数学方程 ▪物料衡算式 ▪热量衡算式 ▪动量衡算式 ▪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要求实用) ▪热力学计算式(焓、平衡常数、反应热) ▪参数计算式(传递参数、物性参数)
三种衡算式,依据各自的守恒定律,其模式为:
输入=输出+消耗+累积
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化学反应工程问题
基本步骤为:
▪ 1.小试研究化学反应规律; ▪ 2. ▪ 3.利用计算机或其它手段综合反应规律和传递规
80年代以后,反应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已日臻完善与丰富。
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发展中里程碑
▪ 1935年8月我国化工的先驱吴蕴初先生建成上海 天利氮气厂生产出液氨,吴先生还创办了天 厨味精厂(1923),天原电化厂(1929)和天盛陶 器厂(1934),以及范旭东在天津创办的永利碱
厂,这些化工原料的生产推动了我国化学工业的
▪ 1957年,在荷兰首都举行了第一次欧洲化学反应工程会议。 会上正式提出了“化学反应工程学”的概念。 1960年,召 开了第二次欧洲化学反应工程会议。 1970年,在美国首都 (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化学反应工程讨论会。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课件
❖ 相似放大法:生产装置以模型装置的某些参数按 比例放大,即按照相同准数对应的原则放大,称 为相似放大法。
❖ 经验放大法:按照小型生产装置的经验计算或定 额计算,即在单位时间内,在某些操作条件下, 由一定的原料组成来生产规定质量和产量的产品。
数学模型放大法:
基础实 验测试
拟订过 程模型
用
电 子 计 算
8.聚合反应:含缩聚,加成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 型聚合,络合配位聚合,开环聚合,共聚
2.1.2 反应器的分类
间歇反应器 ❖ 按照操作方法分类 管式及釜式连续流动反应器
半间歇反应器
平推流模型
理想流动模型
❖ 按照流动模型分类
全混流模型
非理想流动模型
❖ 间歇反应器:反应物一次加入反应器,经历一定 的反应时间达到所要求的转化率后,产物一次卸 出,生产是分批进行的。如果间歇反应器中的物 料由于搅拌而处于均匀状态,则反应物系的组成、 温度、压力等参数在每一瞬间都是一致的,但随 着操作时间或反应时间而变化,故独立变量为时 间。
着眼于反应物A: A 对于反应物B: B
L M 是连串反应
L 发生的是平行反应
M
例如:甲醇部分氧化生成甲醛的反应
CH3OH + ½ O2 → CH2O +H2O CH2O + ½ O2 → CO +H2O
吸热反应 ❖ 按照反应热效应分
放热反应
均相反应 ❖ 按照相态分布分
非均相反应
间歇过程
❖按照操作方法分 连续过程 (平推流,全混流,中间型)
❖传递工程:涉及到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 质量传递。
❖工程控制:反应器的运转正常与否,与自 动控制水平相关。
1.4 化学反应工程学中涉及的定义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
管式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 塔式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移动床反应器 滴流床反应器
1.4、化学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操作 方式
描 述
特 点
间歇 操作
反应原料一次装 入反应器,反应 过程中无进料和 出料
连续 操作
反应过程中反 应原料和产物 分别连续加入 和输出反应器
物系组成随时 间而变 多数情况下可 视为恒容 操作灵活,适 于小规模生产
2. 转化率(X)
定义: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或分率。 表示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 X 该反应物的起始量
X ni0 ni ni0
i n i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程转 Q 0
化率与 全程转
1
cA0
2
化率
AABB RR
Reactor
Qr Q0
例题1.1合成聚氯乙烯所用的单体氯乙烯, 多由乙炔和氯化氢以氯化汞为催化剂合成 得到,反应式如下
物系组成不随时 间但随位置而变 适于大规模、机 械自动化操作 产品质量好,劳 动强度小
半间歇 操作 间歇与 连续操 作之外
兼具间 歇和连 续操作 的某些 特点
1.5、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
1. 反应器型式选择 2. 反应器最佳操作条件确
定 3. 反应体积(尺寸)计算
建立反应参数如转化率、 收率、选择性和生产能 力等与反应器尺寸、操 作方式、反应时间等之 间的关系。
确定等
反应动力学
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本征动力学
理想条件下研究化学反应 进行的机理与反应物系组 成、温度、压力等参数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决 定于化学反应本身
1.4、化学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操作 方式
描 述
特 点
间歇 操作
反应原料一次装 入反应器,反应 过程中无进料和 出料
连续 操作
反应过程中反 应原料和产物 分别连续加入 和输出反应器
物系组成随时 间而变 多数情况下可 视为恒容 操作灵活,适 于小规模生产
2. 转化率(X)
定义: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或分率。 表示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 X 该反应物的起始量
X ni0 ni ni0
i n i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程转 Q 0
化率与 全程转
1
cA0
2
化率
AABB RR
Reactor
Qr Q0
例题1.1合成聚氯乙烯所用的单体氯乙烯, 多由乙炔和氯化氢以氯化汞为催化剂合成 得到,反应式如下
物系组成不随时 间但随位置而变 适于大规模、机 械自动化操作 产品质量好,劳 动强度小
半间歇 操作 间歇与 连续操 作之外
兼具间 歇和连 续操作 的某些 特点
1.5、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
1. 反应器型式选择 2. 反应器最佳操作条件确
定 3. 反应体积(尺寸)计算
建立反应参数如转化率、 收率、选择性和生产能 力等与反应器尺寸、操 作方式、反应时间等之 间的关系。
确定等
反应动力学
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本征动力学
理想条件下研究化学反应 进行的机理与反应物系组 成、温度、压力等参数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决 定于化学反应本身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课件
特点: 釜式反应器内的原料参数(浓度、温度等) 均不随时间和位置而变。
管式反应器其物料参数随位置而变。
3、半连续操作
半连续操作反应器的反应物系组成,
釜式:随时间而变
管式:随位置而变。 三)按反应器的传热条件分 1、等温反应器: 整个反应器维持等温操作; 2、绝热反应器:反应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全 部反应热使物系升温或降温; 3、非等温反应器:与外界有热量交换,但不等温。
1、间歇操作 反应所需的物料一次装入反应器内,反应一定
时间,达到要求的反应程度后便卸出全部物料, 清洗反应器,再装料、反应、卸料。
特点: (1)、反应器内各处的物料浓度、温度均一 (2)、反应器内的物料组成随时间而变
CA0
A
R
CR C
CA
时间 t
2、连续操作
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从反 应器中流出。
三、化学反应工程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
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两大主 要因素,也是直接因素,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如果 没有其他因素,只需控制反应温度与反应浓度,这样反 应工程问题非常简单,而在工业生产的大反应器中,除 温度与浓度影响外,还受到物质的扩散和混合等影响。
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与实验室规模相比复杂很多,在实 验室规模上影响不大的质量和热量传递,在工业规模可 能起着主导作用。在工业反应器中既有化学反应过程又 有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有可能导致工业反应器内的反应结果与实验室规模大相 径庭。
1. 实验室规模的试验 2. 小型试验 3. 大型冷膜试验:探索传递规律 4. 中间试验 5. 计算机试验
四、 化学反应及反应器分类
(一)化学反应分类
化学反应工程学科一般是按反应物系的相态来 分类。
管式反应器其物料参数随位置而变。
3、半连续操作
半连续操作反应器的反应物系组成,
釜式:随时间而变
管式:随位置而变。 三)按反应器的传热条件分 1、等温反应器: 整个反应器维持等温操作; 2、绝热反应器:反应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全 部反应热使物系升温或降温; 3、非等温反应器:与外界有热量交换,但不等温。
1、间歇操作 反应所需的物料一次装入反应器内,反应一定
时间,达到要求的反应程度后便卸出全部物料, 清洗反应器,再装料、反应、卸料。
特点: (1)、反应器内各处的物料浓度、温度均一 (2)、反应器内的物料组成随时间而变
CA0
A
R
CR C
CA
时间 t
2、连续操作
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从反 应器中流出。
三、化学反应工程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
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两大主 要因素,也是直接因素,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如果 没有其他因素,只需控制反应温度与反应浓度,这样反 应工程问题非常简单,而在工业生产的大反应器中,除 温度与浓度影响外,还受到物质的扩散和混合等影响。
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与实验室规模相比复杂很多,在实 验室规模上影响不大的质量和热量传递,在工业规模可 能起着主导作用。在工业反应器中既有化学反应过程又 有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有可能导致工业反应器内的反应结果与实验室规模大相 径庭。
1. 实验室规模的试验 2. 小型试验 3. 大型冷膜试验:探索传递规律 4. 中间试验 5. 计算机试验
四、 化学反应及反应器分类
(一)化学反应分类
化学反应工程学科一般是按反应物系的相态来 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反应器内装有固定不动的固体颗粒。 固体催化剂:气固反应
固体反应物料:气固
液固
非催化反应
5、流化床反应器
特征:固体颗粒处于运动状态。分为两类。
循环流化床:固体被流体带出,经分离后固体循环使 用 。如催化裂化反应器(催化剂烧炭层,再生) 沸腾床:固体在反应器内运动,流体与固体颗粒所构 成的床层犹如沸腾的液体。如硫铁矿粉燃烧。 流化床用于:气固、液固、气液固催化或非催化反应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化学反应工程》
朱炳辰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化学反应工程》
陈甘棠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对于复杂的反应过程,以前的研究方法是借 助相似论和量纲分析,通过实验建立相似特征数 的经验关联式解决问题,但对于有化学反应参与 的化工过程用这种方法很难设计和放大反应器。 因为在化工开发过程中存在放大效应问题。 放大效应 化工过程开发也就意味着装置规模的扩大, 因此常被形象化地称为“放大(scale up)” 。伴随 着“放大”,往往会产生所谓的“放大效应”, 即小装置中的某些技术经济指标在大装置中不 能重现,甚至大装置根本不能正常运转。
本质上讲,物理过程不会改变化学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 即,反应动力学规律不因为物理过程的存在而发生变化。但 是流体流动、传质、传热过程会影响实际反应场所的温度和 参与反应的各组分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最终影响到反应的 结果。
需要处理物料总量 反应器体积 单位体积所能处理的物 料量
单位体积所能处理物料量与宏观反应速率有关,而宏观反 应速率又受到化学反应速率、颗粒间传递速率、颗粒内传 递速率的影响。将它们关系表示如下:
2) 反应器部分(核心问题) ——包括反应器设计与分析、反应器优化、 反应器放大等。
反应器本身的投资也许只占整个生产装置投资的 很小一部分;但是,反应器通常是整个生产过程 的核心,反应器的操作状态(主要是反应的转化 率和选择性)对整个装置的投资和产品的生产成 本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化学反应工程的任务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研究涉及化学反应的工 程问题的学科。 对于已经在实验室中实现的化学反应,如何将 其在工业规模实现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主要任务。 具体讲有下面5方面的任务:
2、釜式反应器
特征:高径比≈1。外部设夹套或内部设盘管, 用于换热。 主要用于均相反应;多相反应:气液,液液, 气液固
3、塔式反应器
高度一般为直径的数倍至10多倍。
填料塔
板式塔
气液反应,液液反应
鼓泡塔――气液反应,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相。
喷雾塔――气液反应,液体为分散相;气体为连续相。
4、固定床反应器
6、移动床反应器
固体催化剂在反应器顶部装入,底部卸出,反应气 体由底部进入,与催化剂逆流接触。
7、滴流床反应器
也属于固定床反应器。用于使用固体催化剂的气液 反应
二)按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分
1、间歇操作 反应所需的物料一次装入反应器内,反应一定 时间,达到要求的反应程度后便卸出全部物料, 清洗反应器,再装料、反应、卸料。
1. 实验室规模的试验 2. 小型试验 3. 大型冷膜试验:探索传递规律 4. 中间试验 5. 计算机试验
四、 化学反应及反应器分类
(一)化学反应分类
化学反应工程学科一般是按反应物系的相态来 分类。
按反应物系相 态分 均相反应 气相、液相、 固相 非均相反应 气固、气液、液液、 液固、固固、气液固
按是否使用催 化剂 按操作条件
按操作方式
催化反应
非催化反应
等温反应、变温反应
等压反应、加压反应、减压反应
间歇、连续、半间歇
(二)、反应器的类型
工业反应器是化学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管式反应器
特征:长径比大,内部中空,不设置任何构件, 多用于均相反应。一般长径比大于30.
1、改进和强化现有的反应技术和设备,挖 掘潜力。 2、开发新的技术和设备。 3、指导和解决反应过程开发中的放大问题。 4、实现反应过程的最优化。 5、不断发展反应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化学反应工程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
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两大主 要因素,也是直接因素,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如果 没有其他因素,只需控制反应温度与反应浓度,这样反 应工程问题非常简单,而在工业生产的大反应器中,除 温度与浓度影响外,还受到物质的扩散和混合等影响。
反应器放大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经历的过程有:相似放大法几何相似放大 准数相似放大
物理过程的放大
逐级放大法
反应器的放大
小型试验(小试) 中间试验(中试) 半工业化试验阶段 工业化生产
数学模拟放大法
在过程开发中是否会发生“放大效应”,并 不完全取决于“放大”的倍数,而是主要取决于 以下两个因素: 1.反应器中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对反应器规模 的扩大和由此引起的传递过程状况的变化是否敏 感; 2.反应结果对反应器中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 变化是否敏感。 初期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完全靠实验经验,从 实验小装置到扩大实验,再经过中间工厂实验到 最后设计放大到工厂需要的装置。这种放大方法 周期较长,研究投资很大。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 了数学模型法。
特点: (1)、反应器内各处的物料浓度、温度均一 (2)、反应器内的物料组成随时间而变
A CA 0 CR C CA 时间 t R
2、连续操作
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从反 应器中流出。 特点: 釜式反应器内的原料参数(浓度、温度等) 均不随时间和位置而变。
管式反应器其物料参数随位置而变。
(1) 反应动力学 主要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和速率,以获得进 行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所必需的动力学知识, 如反应模式、速率方程及反应活化能等等。
对于一定的反应物系,反应速率只取决于反 应温度、浓度和压力。反应动力学所要解 决的正是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即 r = f(T、C、P) ⑵ 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研究反应器内各因素的变化规律,找出最优工 况和反应器的最好型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 益。 1)反应动力学部分(反应器设计计算的基础) ——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和速率
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与实验室规模相比复杂很多,在实 验室规模上影响不大的质量和热量传递,在工业规模可 能起着主导作用。在工业反应器中既有化学反应过程又 有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有可能导致工业反应器内的反应结果与实验室规模大相 径庭。
工业反应器中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物理过 程是: 1)由物料的不均匀混合和停留时间不同引起的传 质过程; 2)由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产生的传热过程; 3)多相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微孔内的扩散与传热过 程。这些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同时发生。
宏观反 应速度
化学反应速度 颗粒间传递速度 颗粒内传递速度
只与温度、浓度有关
物理过程
因此设计工业反应器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三方面:化学因 素、工程因素、经济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催化剂。 工程因素:结构尺寸、传质、传热及流体的流动。
经济因素:投资、操作、利润等。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代数方程 联立求解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积分方程
实际情况的复杂性用模型简化这个过程要求:不失真、
满足应用要求、适应实验条件、适应计算机能力。 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需要的方程有:
化学动力学方程 ------计算反应速率 物料衡算方程------计算反应体积
热量衡算方程------计算温度变化
动量衡算方程------计算压力变化
在模型中用到的化学动力学方程,主要是面对生产 实际,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一般 通过在实验室的宏观动力学实验获得,并结合生产 条件加以修正。涉及的传递参数要通过大型冷漠实 验获得。衡算基准要取性质相同的部分或微元容积。 在衡算单元内:
输入量=输出量+消耗量+累积量
数学模型放大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一章
绪论
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加工成产品,不仅是化学工 业而且是其他过程工业如冶金、石油炼制、能源及 轻工等所采用的手段。无论哪一个部门。还是哪一 个产品的生产,采用化学方法加工时,都包括: 1、原料的预处理 2、进行化学反应 3、反应产物的分离与提纯 第一、三两步属于单元操作,是化工原理内 容,处于从属地位。
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数学模型法。数 学模型法是对复杂的难以用数学全面描述的客观 实体人为地做某些假定,设想出一个简化模型, 并通过对简化模型的数学求解,达到利用简单数 学方程描述复杂物理过程的目的。
数学模型 :用数学方法描述工业反应器中个参数的关系
化学动力学模型 流动模型 传递模型 宏观动力学模型
3、半连续操作 半连续操作反应器的反应物系组成, 釜式:随时间而变
管式:随位置而变。 三)按反应器的传热条件分
1、等温反应器: 整个反应器维持等温操作; 2、绝热反应器:反应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全 部反应热使物系升温或降温; 3、非等温反应器:与外界有热量交换,但不等温。
选用教材: 化学反应工程 王承学 胡永琪 编
第二步为整个加工过程的核心,是化学反应 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一、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 化学反应工程是将影响反应器性能的传递现象 与动力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操作条件和进料 变量进行量化的一门学科。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通 常称作反应工程,其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固体反应物料:气固
液固
非催化反应
5、流化床反应器
特征:固体颗粒处于运动状态。分为两类。
循环流化床:固体被流体带出,经分离后固体循环使 用 。如催化裂化反应器(催化剂烧炭层,再生) 沸腾床:固体在反应器内运动,流体与固体颗粒所构 成的床层犹如沸腾的液体。如硫铁矿粉燃烧。 流化床用于:气固、液固、气液固催化或非催化反应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化学反应工程》
朱炳辰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化学反应工程》
陈甘棠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对于复杂的反应过程,以前的研究方法是借 助相似论和量纲分析,通过实验建立相似特征数 的经验关联式解决问题,但对于有化学反应参与 的化工过程用这种方法很难设计和放大反应器。 因为在化工开发过程中存在放大效应问题。 放大效应 化工过程开发也就意味着装置规模的扩大, 因此常被形象化地称为“放大(scale up)” 。伴随 着“放大”,往往会产生所谓的“放大效应”, 即小装置中的某些技术经济指标在大装置中不 能重现,甚至大装置根本不能正常运转。
本质上讲,物理过程不会改变化学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 即,反应动力学规律不因为物理过程的存在而发生变化。但 是流体流动、传质、传热过程会影响实际反应场所的温度和 参与反应的各组分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最终影响到反应的 结果。
需要处理物料总量 反应器体积 单位体积所能处理的物 料量
单位体积所能处理物料量与宏观反应速率有关,而宏观反 应速率又受到化学反应速率、颗粒间传递速率、颗粒内传 递速率的影响。将它们关系表示如下:
2) 反应器部分(核心问题) ——包括反应器设计与分析、反应器优化、 反应器放大等。
反应器本身的投资也许只占整个生产装置投资的 很小一部分;但是,反应器通常是整个生产过程 的核心,反应器的操作状态(主要是反应的转化 率和选择性)对整个装置的投资和产品的生产成 本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化学反应工程的任务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研究涉及化学反应的工 程问题的学科。 对于已经在实验室中实现的化学反应,如何将 其在工业规模实现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主要任务。 具体讲有下面5方面的任务:
2、釜式反应器
特征:高径比≈1。外部设夹套或内部设盘管, 用于换热。 主要用于均相反应;多相反应:气液,液液, 气液固
3、塔式反应器
高度一般为直径的数倍至10多倍。
填料塔
板式塔
气液反应,液液反应
鼓泡塔――气液反应,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相。
喷雾塔――气液反应,液体为分散相;气体为连续相。
4、固定床反应器
6、移动床反应器
固体催化剂在反应器顶部装入,底部卸出,反应气 体由底部进入,与催化剂逆流接触。
7、滴流床反应器
也属于固定床反应器。用于使用固体催化剂的气液 反应
二)按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分
1、间歇操作 反应所需的物料一次装入反应器内,反应一定 时间,达到要求的反应程度后便卸出全部物料, 清洗反应器,再装料、反应、卸料。
1. 实验室规模的试验 2. 小型试验 3. 大型冷膜试验:探索传递规律 4. 中间试验 5. 计算机试验
四、 化学反应及反应器分类
(一)化学反应分类
化学反应工程学科一般是按反应物系的相态来 分类。
按反应物系相 态分 均相反应 气相、液相、 固相 非均相反应 气固、气液、液液、 液固、固固、气液固
按是否使用催 化剂 按操作条件
按操作方式
催化反应
非催化反应
等温反应、变温反应
等压反应、加压反应、减压反应
间歇、连续、半间歇
(二)、反应器的类型
工业反应器是化学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管式反应器
特征:长径比大,内部中空,不设置任何构件, 多用于均相反应。一般长径比大于30.
1、改进和强化现有的反应技术和设备,挖 掘潜力。 2、开发新的技术和设备。 3、指导和解决反应过程开发中的放大问题。 4、实现反应过程的最优化。 5、不断发展反应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化学反应工程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
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两大主 要因素,也是直接因素,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如果 没有其他因素,只需控制反应温度与反应浓度,这样反 应工程问题非常简单,而在工业生产的大反应器中,除 温度与浓度影响外,还受到物质的扩散和混合等影响。
反应器放大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经历的过程有:相似放大法几何相似放大 准数相似放大
物理过程的放大
逐级放大法
反应器的放大
小型试验(小试) 中间试验(中试) 半工业化试验阶段 工业化生产
数学模拟放大法
在过程开发中是否会发生“放大效应”,并 不完全取决于“放大”的倍数,而是主要取决于 以下两个因素: 1.反应器中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对反应器规模 的扩大和由此引起的传递过程状况的变化是否敏 感; 2.反应结果对反应器中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 变化是否敏感。 初期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完全靠实验经验,从 实验小装置到扩大实验,再经过中间工厂实验到 最后设计放大到工厂需要的装置。这种放大方法 周期较长,研究投资很大。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 了数学模型法。
特点: (1)、反应器内各处的物料浓度、温度均一 (2)、反应器内的物料组成随时间而变
A CA 0 CR C CA 时间 t R
2、连续操作
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从反 应器中流出。 特点: 釜式反应器内的原料参数(浓度、温度等) 均不随时间和位置而变。
管式反应器其物料参数随位置而变。
(1) 反应动力学 主要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和速率,以获得进 行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所必需的动力学知识, 如反应模式、速率方程及反应活化能等等。
对于一定的反应物系,反应速率只取决于反 应温度、浓度和压力。反应动力学所要解 决的正是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即 r = f(T、C、P) ⑵ 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研究反应器内各因素的变化规律,找出最优工 况和反应器的最好型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 益。 1)反应动力学部分(反应器设计计算的基础) ——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和速率
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与实验室规模相比复杂很多,在实 验室规模上影响不大的质量和热量传递,在工业规模可 能起着主导作用。在工业反应器中既有化学反应过程又 有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有可能导致工业反应器内的反应结果与实验室规模大相 径庭。
工业反应器中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物理过 程是: 1)由物料的不均匀混合和停留时间不同引起的传 质过程; 2)由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产生的传热过程; 3)多相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微孔内的扩散与传热过 程。这些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同时发生。
宏观反 应速度
化学反应速度 颗粒间传递速度 颗粒内传递速度
只与温度、浓度有关
物理过程
因此设计工业反应器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三方面:化学因 素、工程因素、经济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催化剂。 工程因素:结构尺寸、传质、传热及流体的流动。
经济因素:投资、操作、利润等。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代数方程 联立求解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积分方程
实际情况的复杂性用模型简化这个过程要求:不失真、
满足应用要求、适应实验条件、适应计算机能力。 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需要的方程有:
化学动力学方程 ------计算反应速率 物料衡算方程------计算反应体积
热量衡算方程------计算温度变化
动量衡算方程------计算压力变化
在模型中用到的化学动力学方程,主要是面对生产 实际,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一般 通过在实验室的宏观动力学实验获得,并结合生产 条件加以修正。涉及的传递参数要通过大型冷漠实 验获得。衡算基准要取性质相同的部分或微元容积。 在衡算单元内:
输入量=输出量+消耗量+累积量
数学模型放大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一章
绪论
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加工成产品,不仅是化学工 业而且是其他过程工业如冶金、石油炼制、能源及 轻工等所采用的手段。无论哪一个部门。还是哪一 个产品的生产,采用化学方法加工时,都包括: 1、原料的预处理 2、进行化学反应 3、反应产物的分离与提纯 第一、三两步属于单元操作,是化工原理内 容,处于从属地位。
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数学模型法。数 学模型法是对复杂的难以用数学全面描述的客观 实体人为地做某些假定,设想出一个简化模型, 并通过对简化模型的数学求解,达到利用简单数 学方程描述复杂物理过程的目的。
数学模型 :用数学方法描述工业反应器中个参数的关系
化学动力学模型 流动模型 传递模型 宏观动力学模型
3、半连续操作 半连续操作反应器的反应物系组成, 釜式:随时间而变
管式:随位置而变。 三)按反应器的传热条件分
1、等温反应器: 整个反应器维持等温操作; 2、绝热反应器:反应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全 部反应热使物系升温或降温; 3、非等温反应器:与外界有热量交换,但不等温。
选用教材: 化学反应工程 王承学 胡永琪 编
第二步为整个加工过程的核心,是化学反应 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一、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 化学反应工程是将影响反应器性能的传递现象 与动力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操作条件和进料 变量进行量化的一门学科。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通 常称作反应工程,其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