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 罪 心 理 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以新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现象,产 生新的质变,从原来无序的混乱状 态转为时间上的有序状态。
1.潜在形态(人格中的不健全 因素非有序状态的存在,到达一定 阶段会产生犯罪意向,进入到自觉 的违法行为倾向状态,各种因素之 间有初步的整合,处于不稳定、不
完全的萌芽状态,向有序的方向发 展。) 2.恶变形态
2.心理因素(主体原有的心 理结构中存在的与犯罪心理形成 有密切关系的不良心理因素。)
1)个性倾向性因素(其影响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选择上,对事物 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模式上。) 2)性格结构因素 3)控制系统的缺陷(指道德 观念和法制观念的缺乏) 4)个性异常(人格障碍)
3.行为因素(不良行为的得 逞,强化不良心理结构,从而可 能形成犯罪心理结构) 1)错误的活动(如违反纪 律) 2)不良的行为方式及结果 (如欺骗、赌博)
称。后者指在一定的犯罪心理 支配和影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
会的行为。 二、研究对象:与犯罪有关的 心理现象。
行为法则:B=f ( P· ) E
B代表犯罪行为,f 代表参数, P代表犯罪主体的个体心理,E代表 实现平衡,维持行为的犯罪主体的 生存环境的负面因素。 通过对这一行为规则的剖析,
我们可以发现犯罪心理的关注视
3)有害的行为习惯(如自由 涣散) 4)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
(二)主体外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1)大社会环境因素(人体生 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它影响着犯心 理的性质和类型,以及全社会犯罪
率的高低。包括政治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 法制环境因素。)
2)小社会环境因素(个体 生活的具体环境,它更为直接地 影响犯罪心理的产生,主要有家 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工 作环境因素、居住环境因素、交 往环境因素等)
2.自然环境因素(须与其他因 素结合才能产生影响) 1)地域因素(1.可以提供满足 需要的犯罪对象 2.强化犯罪心理) 2)季节因素
3)时间因素 4)自然灾害因素
3.情境(对犯罪心理的和转 化有重要影响) 1)侵害对象
2)第三人
3)现场条件和气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实践方面:有效的控制、减 少和预防犯罪,改造犯罪人。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犯罪心理学方法论体系包含 三个层次:哲学方法论、一般方 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一、科学的哲学方法论
1.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
一的原则
2.生物性和社会性相统
一的原则。 3.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二、一般科学方法论
1.用整体的观点观察犯罪心
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一定时 间内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交 融汇合的统一状态) (一)消极、不良的心境 (二)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 状态 五、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一)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
(二)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三)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正是上述犯罪心理结构中的 各要素按一定的层次相互作用、 相互配合与制约,使得犯罪心 理与犯罪行为产生。
3.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结构是个性心理结 构的一个层面,它与犯罪行为的 发生既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或 然性。它的某些消极因素在其他 公民心理结构中也可能存在,但 畸变的程度不同,结构组合方式 和自我调节水平不同,并在不断 的发生变化。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 耗散结构理论是1969年比利时 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它研究一个 系统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 件和规律。这个理论认为,开放系 统在远离平衡的情况下,由于许多 复杂因素出现涨落,当发生某些事 物的耦合达到一定程度,会突然出
了解犯罪心理结果的可测性和 具体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一、综合动因论 1.含义
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 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着的主体内外因素所构成 的,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网络 结构。人之所以犯罪是多种主体内
外因素综合的互为动力作用的结 果。
2.特点
(1)整体性 (2)层次性
三、特征结构的构成要素
(一)特定的气质(气质对 于主体的犯罪类型和方式会产 生影响,使其在各自的犯罪活 动中反映出气质的特征。)
(二)消极的性格特征(它 是个性社会化缺陷的突出表现。 )
1.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 3.性格的意志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三)、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 能力 (四)、不良的习惯
(八)数量统计分析法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 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 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 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二、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 结构
犯罪心理结构是从属于个性 心理结构,它所具有的成分和因 素同时也是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 成分和因素。它是个性心理结构 中多种畸变心理因素的总和,是 个性心理的缺陷存在。 三、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 (一)揭示犯罪心理结构的 运行方式
(3)结构性
(4)动态性
二、主体内外因素
(一)主体因素(犯罪人犯罪 心理赖以形成的生理状况、心理 和行为发展水平。)
1.生理因素(个性心理发展 的物质基础,但与犯罪心理的形 成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仅有 生理因素不是必然会发生犯罪行 为。)
1)年龄因素
2)性别因素 3)神经类因素
4)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 模式及形态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一)一般模式(隐藏在 大多数犯罪者头脑中与常见 犯罪行为后面的内在驱动力 的构成情况。) 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2.稳固的、完全的犯罪 心理结构 3.需要性的心理结构 (二)特殊模式(不常见、 非典型) 1.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2.不稳固、不完全的犯 罪心理结构
理 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犯罪心
理
3.把相关分析和整合研究相 结合 4.以动态观点观察犯罪心理 5.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是一 个自组织系统 三、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 客观观察法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2)自我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心理测验法
(五)归因法 (六)案例分析法 (七)经验总结法
(1)外部的不良诱因是导致潜在 犯罪心理结果恶变的条件和契机。 (2)心理系统的“整合”功能是 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内部机构。
(3)犯罪动机外化为行为是犯 罪心理结构恶变的结果 3.衰落状态(实施犯罪行为后 的松弛、无序、涣散状态,但仍保 持着“合力”结构时的模型,为再 次恶变准备了更充分的条件,主观 恶性增大)
犯 罪 心 理 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 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 发展和变化规律及犯罪对策的
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相关概念的掌握 1.犯罪和犯罪人
前者是危害社会的、触犯 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后者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主 体。
2.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 前者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 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的总
角就在于环境、个体心理间的相
互作用及对于犯罪行为的影响。 三、学科性质 1.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 心理 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是一门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 性学科。 3.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
4.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四、研究目的 1 .理论方面:丰富和完善心理 科学和犯罪科学的内容,提高它们 的理论水平。
(二)揭示犯罪人产生犯罪行为 的内部原因 (三)有助于建立犯罪心理学 的理论体系和开展对策研究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一、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 (一)反社会意识 (二)强烈的、畸变的需要
(三)犯罪动机
(四)不良兴趣
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
(一)不成熟或歪曲的自 我意识 (二)扭曲的道德意识 (三)错误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