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初试真题文史哲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初试真题文史哲卷(解析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孟子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并行制
【解析】选B。
西周建立后,适应统治统治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周王把土地和俘虏分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诸侯国,辅助周王、拱卫王室。
周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给他们限制了土地的范围大小,以约束他们权力。
A.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C.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专制制度的象征。
D.并行制,即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汉武帝即位后,改用布表出身的公孙弘为相,又“从文学之士中选拔出严助、朱买臣、主父偃等人,让他们以加官出入禁省,顾问应对。
逐渐地,以加官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亭、给事中等身份侍从左右者,多达数十人。
并由于时时被皇帝垂询而得参大政。
”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权力
B、解决王国问题
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贵族
【解析】选A。
汉初以来,汉承秦制,丞相权力很大。
汉武帝幼年继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
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
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参与机要,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等,权势均超过宰相。
于是,和属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
"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
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顾问参与国政,从而形成“中朝”,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其出发点在于加强君主权力。
3.《秦琅邪台制石》记载:“普天之下,转心揖志,器械量,书同文字。
”材料中的“文字”应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解析】选C。
试题分析:题干中《秦琅琊台制石》有“秦”的字样,这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点。
然后再看材料内容论述的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的统一文字方面,秦始皇统一的文字是小篆。
隶书是后来推行的。
楷书始于汉末,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4.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顺回洛阳,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感慨地说:“自晋、未以来,号洛阳为荒土。
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土族,并在中原”。
“洛阳旧貌换新颜”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的南迁
B、经济重心的转移
C、割据势力的削弱
D、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选D。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巩固北魏的统治,有利于黄河流域的安定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的发展。
5、日本学者内藤乾吉在《唐代的三省》一文中指出: “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藏政治,而是综合了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
门下省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
”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
A、门下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B、三省六部导致君弱臣强
C、皇权受到集体宰相的制约
D、贵族政治抑制朋党之争
【解析】选C。
唐初,以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共议国政,行使宰相的职务。
因李世民即位前曾任尚书令,以后此职虽设而不任人,左、右仆射遂为实际的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
后因三省长官品位崇高,不轻易授人,中书令、侍中也不再常设。
官虽不设,宰相却不可缺员,唐太宗特置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高宗以后这些名号逐渐统一、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以本官加带此类头衔的官员,即为宰相。
但这些作宰相的人本官品位都不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
这既有利于发挥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认为,唐代的政治不是君主独揽,而是天子与代表贵族意志的门下宰相的共同决定。
所以,皇权受到宰相的制约。
6、唐玄宗将《孝经》《道德经》《金刚经》并列为不坏之法。
南宋孝宗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情治世”这能够反映()
A、三教合的社会潮流
B、三纲五常得到强化
C、佛学取代了道家经学
D、陆王心学受到重视
【解析】选A。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传说是孔子作。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金刚经》是汉地佛教中流传最广的佛经之一,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思就是以金刚般的智慧到达彼岸。
“金刚”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金属,能断万物,所向披靡。
般若是梵语音译,意为大智慧;“波罗蜜”也是梵语音译,就是摆脱烦恼,到达彼岸。
因此,《金刚经》经名的含义就是以“金刚般无坚不摧的大智慧,斩断人生的种种烦恼,到达清净的彼岸”。
唐玄宗肯定这三部著作,实际上是承认儒道佛三家的地位。
南宋孝宗同样认可儒道佛三家各自的社会作用,因此反映了三教合的社会潮流。
7、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天宝十二载,鉴真东渡就是由扬州启碇的”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手工业的发展
B、经济的繁荣
C、大运河的开通
D、海外贸易的增长
【解析】选B。
题干已明确“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且考查“直接原因”,所以直接原因就是经济繁荣。
唐朝中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其主要原因有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点,南北交通便利;中外客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商业繁盛等。
8、“宋元小说话本在宋元至明代初期,都是以单篇的形式流传。
明中叶以后,在李贽等人的倡导下,一些文人书商对流传民间的宋元话本小说收集整理,加以刊印。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
①程朱理学的兴盛②印刷技术的进步
③海禁政策的松动④通俗文学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从题干上分析,“对流传民间的宋元话本小说收集整理”,这些宋元话本小说都是通俗文学,对这些通俗作品的收集整理,客观上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加以刊印”,即进行印刷,因为北宋的毕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的诞生,印刷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
9、顾炎武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他指斥明末心学的弊害是“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
由此可见顾炎武()
A、把学术研究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
B、批判宋明理学重道德轻功
C、总结了天下治乱兴衰的历史教训
D、肯定人们物质欲望的合理性
【解析】选A。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意思是说,君子做学问,是用来阐明道理,用来拯救世道的。
明确了做学问的实用价值,即解决社会问题,也是学以致用的治学原则。
明末的心学“不综当代之务”,就是不综合考虑解决时代问题。
10、“反者道之动”是道家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
下列说法中不能表达此认识的是()
A、道法自然
B、祸分,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D、物极必反
【解析】选A。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道的运动规则是正反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循环往复以致无穷;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
“道法自然”就是顺应自然而不去改变。
而BCD项,都是“反者道之动”,即事物对立统一的事例。
所以选A。
11、关于“道”,老子有这样的说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道是无法命名的,是无法用语音来进行规定的。
B、道指的是最先存在的那个事物的名字。
C、每一个事物都可以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所以它没有名字。
D、道不是一个如“桌子”“水”一样的名字,而只是一个指称。
【解析】选B。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事万物的规律,是不能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的规律;“名”是可以勉强描述的,描述的精当与否取决于对这个具体的“名”的认识水平。
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能对全局性的大“名”描述得很精当、理解得很深刻的,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A项说“道是无法命名的”,而B项则说“道指的是最先存在的那个事物的名字”,所以这两项之间是矛盾的。
根据以上理解,可知B项是错误的。
12、《孟子公孙丑》在论述“人性本善”时,提出了“四端”的说法。
此“四端”是指()
A、是非之心,敬畏之心,辞让之心,恻隐之心
B、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敬畏之心、羞恶之心
C、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D、恭敬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敬畏之心
【解析】选C。
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意思是:孟子认为人对危难的怜悯伤痛之心,是“仁”的善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善端;谦辞退让的心,是“礼”的善端;分辨是非的心,是“智”的善端。
孟子认为人的四端是人性善的根本,但是要培养才能随时随地发露;如果能时时反躬自省、内求诸己,提醒自己扩充仁义礼智四种善端,不仅自身德行光辉昭著,更能将此日益光大的德行,推面广之,以保护四海之内的人民。
"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13、王阳明学问的核心观念,可以概括为“致良知”。
下列说法不符合王阳明原意的是()
A、良知就是一个人本心的表现,“致良知”是指在生活中遵从自己的本心而行事。
B、良知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掌握大量的知识,最后融会贯通,才能做到有良知。
C、“致良知”必须在具体的事务当中进行,而不只是在心中冥想。
D、要达到“致良知”,必须先明白自己的良知,然后以诚敬的态度保持它。
【解析】选B。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号阳明)的心学主旨。
语出《孟子·尽心上》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
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他认为,良知是人人天生就具有的,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14、庄子《逍遥游》的主题,可以概括为“自由”。
对此主题的理解,下列说法最接近庄子原意的是()
A、大鹏展翅九万里,小鸟只飞树般高,但它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在飞翔,所以并没有高下之分,都是绝对自由的。
B、列子并不借助人造的飞行工具,而是借助自然之力御风而飞,突破了人天生不能飞翔的局限,因而是绝对自由的。
C、一个人知晓人世间的荣辱是非,但是并不受其左右,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他是绝对自由的。
D、当一个人泯灭大与小、是与非、荣与辱、人与物的界限时,他就能够做到与自然同一,顺其自然地行事,他是绝对自由的。
【解析】选D。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AB项,大鹏、小鸟、列子都要靠风力来飞行,是有所凭借的,因而不是绝对自由。
C项,一个人内心有荣辱的界限,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是绝对自由。
15、儒家经典《大学》被认为是重要的学习入门书,其中提出的进德修身的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依次是指()
A.、亲民、明明德、止于至善: 格物、穷理、正心、诚意、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
B、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穷理、格物、诚意、正心、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
C、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D、亲民、明明德、止于至善: 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解析】选C。
《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
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三纲领:
(1)明德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
"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
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却有内在本然的基础。
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人性是向善的。
(2)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
觉悟"明明德" 此一天生能力之后,就须 "亲民",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
人生的一切变化生灭,唯有在遵循内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远做个新人。
(3)至善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
"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方向是"止于至善"。
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
(1)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就是求为真知。
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
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
物格而后知至。
(3)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4)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
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
故意诚而后心正。
(5)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
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7)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
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
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
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16、《诗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下列诗句中采用“比”的手法的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B、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蠑首蛾眉。
C、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D、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解析】选B。
ACD项均为赋的手法。
《诗经》中常用的赋比兴手法:
(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2)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
《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比兴手法经常兼用,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这句诗既有类比,也有起兴作用。
17、《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下列说法不符合《离骚》这一特点的是( )
A、擅长叙述客观事物
B、擅用香草美人意象
C、采用大量神话故事
D、主观感情色彩强烈
【解析】选A。
《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是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
屈原把现实和幻想结合起来,用幻想的形式表达生活的波涛在内心所激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浪漫主义手法主要表现在:一是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一是奇异的比兴和象征。
联想和想象几乎贯穿全文,在现实中遭到失败后,他乘坐以美玉、象牙镶嵌的宝车,由飞龙驾驶,腾空而逝,辞国远游;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
这充分显示出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像力。
作者借助自然和社会中的一系列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如扈江离与辟芷、纫秩兰为佩表明自己的志行高洁;以朝搴栏,夕揽宿莽比喻勤勤恳恳地培养才德。
比兴和象征的运用也是俯拾即是。
文章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A项,“擅长叙述客观事物”是现实主义手法的表现。
18、《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下列诗句中,与“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句意相近的是( )
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C、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选A。
这首诗翻译为:“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的游云遮住了那太阳,他乡的游子却并不想回还。
因想你使我变的忧伤消瘦,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这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A项,“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出自唐代王绩的《野望》,描写傍晚时分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
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
B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出自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C项,“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出自王昌龄的《古意》,意思是:面对天上的明月弹起古筝,时值夜半,一阵阵徐风迎面吹来。
描写了一幅幽雅的美好夜景。
D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得了呢。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19、对第18题中《行行重行行》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
A、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以及亲人的思念。
B、远行在外的游子对自己功业理想的追求。
C、主人公远游在外,久难归还,思乡情切。
D、主人公思念远游在外、久不归还的亲人。
【解析】选D。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此诗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后十句为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比兴,形象生动;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自然地表现出思妇相思的心理特点,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
20、阮籍《咏怀》其一:“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豆叶),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含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对诗中“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两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借自然之景物,表达人世的艰辛与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