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额预付制下医院医保费用控制及关键绩效指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额预付制下医院医保费用控制及关键绩效指标分析
总额预付制是指医保支付方式中的一种,即医保机构根据参保人的年
度医保费用预测,提前将一定金额的医保费用支付给医疗机构,由医疗机
构自行负责医保费用的管理和控制。
总额预付制下,医院需要有效地控制
医保费用的使用,以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控制医保费用的使用,在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
因素:
1.费用总额控制:医院需设定一个费用总额的上限,确保医疗机构在
使用医保费用时不超过规定的金额。
费用总额控制可以通过设定医院年度
医保费用预算来实现,设定合理的预算,确保医保费用的使用不超过预算
范围。
2.诊疗项目的合理使用:医院应制定诊疗项目的使用准则,明确哪些
项目适用于医保支付,哪些项目不适用或只适用于特殊情况下。
通过合理
使用诊疗项目,可以降低医保费用的支出。
3.病床使用率和出院转归率:医院应关注病床使用率和出院转归率等
指标,确保合理使用床位资源。
提高病床使用率可以减少医保费用的支出,而出院转归率可以使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4.药品费用控制:医院应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合理使用药物,
控制药品费用的支出。
可以制定药品使用的审批制度,限制特殊药品的使用,鼓励使用价格合理的药品,并加强对药品的采购管理,确保药品的合
理使用和费用的控制。
5.住院日限制制度:医院可制定住院日限制和住院费用补偿比例等政策,限制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设定合理的住院日限制,可以防止患者滞留在医院,减少费用的浪费。
以上是总额预付制下医院医保费用控制的关键绩效指标分析。
医院在
制定和落实这些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医疗服务质量和医保费用的合理使用,确保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医院还可以通过采用信息化
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医保费用的使用情况,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医
保费用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