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联合校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试题难度不大,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判断物质的性质,平日学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快速判断。
14.下列最新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B.钠着火后,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
D.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会生成CO2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主要描述的是从河水泥沙中淘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
C.烈火焚烧指的是可燃物燃烧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
D.蜡烛燃烧时有CO2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答案选B。
考点:考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的知识。
选项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胆矾
食盐

Baidu Nhomakorabea酒精
B
纯碱
CaCO3
NH3·H₂O
Fe
C
烧碱
小苏打
BaSO4
干冰
D
KOH
CuSO4
Na2SO4
NaClO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属于盐,不是碱,铜是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A. 现代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利用化学反应创造新的原子合成新的物质
B. 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不相同
C.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D.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使其消毒能力增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不能被创造,A错误;
B. 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C. 科学上规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
D. 1mol氧含6.02×1023个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故A错误;
B.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质量单位为g,故B错误;
C.1mol的标准为: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故C正确;
A. 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B. 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C.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
D. 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二氧化碳一样多。
【答案】D
【解析】
碳酸钠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故A正确;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B正确;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少,故C正确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消耗2molH+,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消耗1molH+,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后者产生二氧化碳多,故D错误。
A. 复分解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所有的置换反应在反应前后都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B。
D.没有指明是1mol氧是氧原子和还是氧气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B. 氨气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因此NH3是电解质
C.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
D.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
考点:考查化合物的分类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胶体等概念。
1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l2+ H2O = HCl + HClOB. Fe + CuSO4= FeSO4+ Cu
C. 2NaHCO3 Na2CO3+ H2O + CO2D. Cl2+ 2FeCl2= 3FeCl3
【答案】C
D. NH4NO3= NH3+H++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书写时要遵循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为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的离子,正确的电离方程式: Ba(OH)2= Ba2++ 2OH-,A错误;
B. Fe2(SO4)3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且满足电荷守恒规律, B正确;
①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①错误;②氯水漂白有色布条是氯气和水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氧化有色物质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②正确;③过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和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③正确;④将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浅黄绿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化学平衡,存在氯气分子,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④正确;⑤过量过氧化钠加入含酚酞的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氧化有色物质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⑤正确;⑥利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Cl,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⑥错误;故选C。
【答案】A
【解析】
A正确;B错,碳酸镁为微溶于水的固体,不能拆成离子形式;C错,其正确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D错,正确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H++2OH-=BaSO4↓+2H2O
1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物理量之一
C. ClO3-为原子团离子,不能拆分,正确的电离方程式:KClO3= K++ ClO3-,C错误;
D. NH4+为原子团离子,不能拆分,正确的电离方程式:NH4NO3= NH4++NO3-,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特别注意:①写出物质正确的化学式是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基础。②要正确书写出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的符号。③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④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不能像在化学式里那样写在右下角。⑤在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总数必须相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正确;B.氨气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的离子导电而不是氨气,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错误;C.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正确;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前者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1纳米,后者在1纳米和100纳米之间,正确;
辽宁省联合校2021-2022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O:16 Ne:20 C:12 N:14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合计60分)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15.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②氯水漂白有色布条 ③过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 ④将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浅黄绿色 ⑤过量过氧化钠加入含酚酞的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⑥利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Cl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熟悉离子之间的反应及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A.H2+CuO Cu+H2OB.2FeCl2+Cl2=2FeCl3
C.CaO+H2O=Ca(OH)2D.Mg+2HCl=MgCl2+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H2中H的化合价由0价→+1价,化合价升高,即H2为还原剂,被氧化,故A正确;B、Cl2中Cl的化合价由0价→-1价,化合价降低,Cl2表现氧化性,被还原,故B错误;C、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HCl中H的化合价由+1价→0价,化合价降低,HCl作氧化剂,被还原,故D错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
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⑤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

A. Ba(OH)2= Ba2++ (OH)22-
B. Fe2(SO4)3= 2Fe3++ 3SO42-
C. KClO3= K++ Cl-+ 3O2-
10.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B.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C 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Al3++4OH-=[Al(OH)]4-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不是碱,铁是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属于盐,BaSO4是强电解质,干冰的化学式为CO2,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
D.NaClO是钠盐,属于强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C。
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可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A项,反应物中有单质,生成物中都是化合物,一定有化合价变化,A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C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 K+、MnO4-、Na+、Cl-B. Na+、H+、NO3-、SO42-
C. K+、Na+、NO3-、CO32-D. Cu2+、Na+、Cl-、SO4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水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并注意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MnO4-在水中为紫色,与无色溶液不符,选项A错误;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OH-与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选项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离子,符合题意,选项C正确;D、碱性溶液中,OH-与Cu2+结合生成蓝色沉淀,则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选C。
2.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刻度线、并标有容量,故选A。
3. 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17.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B. 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约为6.02×1023
C. 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D. 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溶于等质量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剩余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应放回原试剂瓶,即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故A错误;
B、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使燃烧加剧,故B错误;
C、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且和煤油不反应,故保存在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和水,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钠和盐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盐反应,即不能置换出金属铜,故D错误。
B. “雾”的分散质为小液滴,“霾”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微粒直径不相同,B正确;
C.生石灰或硅胶均无还原性不能与氧化性物质反应,故不能防止食品氧化,C错误;
D. 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本身还原为盐酸,其消毒能力减弱,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6. 取一小块钠放在玻璃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