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 《城市总体规划》简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在漫长原始的母系社会,原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
随着生产能力提高及人口增长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集中栽植某些作物,出现了农业;同时也集中牧养某些动物,出现了畜牧业。
由此产生了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和其他部落的袭击,往往在原始居民点外围挖筑濠沟,或用石、土、木等材料筑成墙及栅栏。
这些沟、墙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也是城池的雏形。
二、城市的形成
随着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品有了剩余,为交换创造了条件。
随着交换规模的扩大,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交换的场所也由临时的改为固定的市。
生活需求的多样化也导致手工业者的出现。
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当然,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此外还有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等。
三、城市的定义
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数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为城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足2000人,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也可定为城市型居民点。
城市型居民点,按其行政区划的意义,可以有直辖市、市、镇等。
目前是按一定的人口规模、国民经济产值并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而加以划分的。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产生、发展和建设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一、古代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与防御要求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防御的要求。
最初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由于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进而加强了防御的功能。
中国古代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均有深而广的城濠。
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
欧洲中世纪时期,主要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上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水沟、架设吊桥。
从防守要求出发,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射击等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城市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使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火药传人欧洲,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
在中国的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埃及在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
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
欧洲中世纪时期,在封建主的城堡外围发展起来的城市很多,如德国的吕贝克。
市民要向封建主纳税并受其统治。
随着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市区也不断扩大。
通过市民阶层与封建主的斗争,市民阶层摆脱了封建主的政治统治,代表市民力量的市政厅逐渐取代了封建城堡的地位,而成为城市的政治和生活中心。
有的城市完全摆脱封建统治而成为自由市,如位于波兰的格旦斯克和德国的汉堡等。
(三)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直接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各朝代的都城规模都很大。
除了都城外,府、州、县就是不同行政管辖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小;直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伦敦、巴黎、柏林才有较大的发展。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而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四)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制度也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是地主所有制,地主可通过其代理人向农民征收实物或货币地租,地主阶级尤其是大中地主可以离开农村集中居住在城市。
欧洲是封建领主制,封建主大多住在自己的城堡或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虽然缓慢,但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会点等,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往往形成一些商业都会,如苏州、扬州、成都、广州等。
欧洲罗马帝国盛期,地中海沿岸尽为罗马帝国统辖地区。
很早这些地区就发展了海上交通,一些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交通繁荣的中心。
中世纪时期,一些海港城市、通航河流的重要渡口和交会点的城市也成为商业都会,如意大利的威尼斯、那不勒斯,法国的马赛,德国的汉堡、莱比锡等。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城市发展非常缓慢。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近代的工业革命,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一般把英国人瓦特在1784年发明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工业化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扩展也吞并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流人城市,成为工人。
这些都加速了城市化。
(二)城市布局的变化
工业化初期,在工厂的外围修建了简陋的工人居住区,也相应的聚集了为他们生活服务的面包房,裁缝铺等。
以后又在外面修建工厂及工人住宅区,这样圈层式的向外扩张,成为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
工业发展,人口聚集,火车、轮船的出现等,导致出现了城市仓储用地、商务贸易活动区、车站、码头等,大大地改变了城市结构布局。
城市的类型也有增加,出现了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或以某种产业为主的城市等。
原来的一些大城市则发展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经济中心。
(三)城市与环境
城市面积的扩展,市民与城郊田野的距离增加。
城市扩展过程,就是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的过程,也使城市居民减少或丧失了原有的与自然密切接触的种种优点和乐趣。
城市中的工业及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等,致使城市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伴生了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四)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生产和人口的聚集,促使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聚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工程及城市公用设施的发展,自来水、电灯、电话、煤气、公共汽车、电车、地下铁道、污水处理系统……等技术上的不断改进,使城市的物质生活达到很高的水平。
学校、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娱乐设施的集中也使城市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社会使城市高度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出现了由于工业化及人口增加产生的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及社会问题等。
这些问题在城市规划中不断地解决,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亚大陆许多城市受到战火的严重破坏。
战后一段时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许多城市都制定了重建及发展的城市规划,其中也不乏一些创新的思路。
经济的恢复,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至90年代,世界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0%。
城市的集中发展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及文化生活质量。
但同时出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大气及水质的恶化、热岛效应、人口的拥挤等等。
所以在城市集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城市分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如在郊区建造卫星城,英国的新城运动等。
城市的对外交通发展也有很大变化,航空、汽车取代了火车及轮船的运程或市际客运的地位,机场及航空港与火车客运站一样成为城市“大门”,在有的城市中,竟还取而代之。
国际经济的全球化,使海上货运有很大发展,船体的大型化、集装箱化,使城市及大型工业靠海发展致使港口城市的结构布局发生变化。
二战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城市中心居住环境的恶化,也由于汽车交通的发达,出现了郊迁的现象,包括住宅区及一些工业企业,原来的城市中心地区出现衰退现象。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的发展,使一些发达的城镇密集地区的影响更大,如美国的东北部、芝加哥地区、西海岸城市带,日本的阪神地区,英国的东南部地区(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欧洲中部地区(德、荷、北、法)等等。
中国的城镇密集地区有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辽南地区、成都地区等。
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及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渐渐发展到对环境的破坏,也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们在严酷的事实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现实,在199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召开的政府首脑会议上发表宣言,提出了关于持续发展的号召,规划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把环境与城市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在城市与区域的发展规划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
计算机进人社会的各个方面,城市中办公、教育、医疗、购物等方面信息化、远程化,居住建筑功能扩大,生产分散化、小型化,这种种因素将促使城市发展形态、发展模式的变化。
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口职业的转变。
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2)产业结构的转变。
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
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总的发展趋势是:农业的比重持续下降,不可逆转,工业的比重有一个上升时期,或也有停滞和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呈S型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一一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一一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这一历史进程在各国并不一致。
英国在19世纪末即进入稳定期。
美国在20世纪初城市化进程最快,现已稳定。
我国至20世纪末尚处在初期阶段,在2l世纪城市化速度将加快。
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比西方晚,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速度很慢,发展也不平衡,东南部沿海较快,而内地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农业社会。
解放后城市化速度加快,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及政策上的某些波动,几起几伏,与同时期一些国家比较仍较慢,至20世纪70年代末约达1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速度加快,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为36%。
21世纪我国将会有大规模的城市化,农村多余的大量人口是城市化的动力,也是压力。
但这条城市化道路如何走?应有两点共识:一是不能像墨西哥城、加尔各答那样,在大城市外围大量形成圈层式的环境恶劣的贫民区。
二是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的道路,如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模式”,以私营家庭工业为特色的“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为特色,发展乡镇工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如安阳的殷墟等。
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挑战,向着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模式。
如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等。
战国时代另一本重要著作《商君书》则更多地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发展及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秦统一中国后,在城市规划思想上也曾尝试过进行统一。
同时,秦代城市的建设规划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复道、甬道等多重的城市交通系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国时期,曹操在营建邺城时,采用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
对此后的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及以后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的关于改建、扩建东京(汴梁)而发布的诏书是中国古代关于城市建设的一份杰出文件。
宋代开封城的扩建,按照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的诏书,进行了有规划的城市扩建,为认识中国古代城市扩建问题研究提供了代表性案例。
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全部按城市规划修建的都城——大都。
城市布局更强调中轴线对称,在几何中心建中心阁。
中国古代民居多以家族聚居,并多采用木结构的低层院落式住宅,这对城市的布局形态影响极大。
由于院落组群要分清主次尊卑,从而产生了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
这种南北向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方法由住宅组合扩大到大型的公共建筑,再扩大到整个城市。
这表明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此外,也大量可见反映“天人合一”思想的规划理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这些理念也影响了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的城市建设实践。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欧洲中世纪城市多为自发成长,很少有按规划建造的。
由于战争频繁,城市的设防要求提到很高的地位,产生了一些以城市防御为出发点的规划模式。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为代表,表现为具有高度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组群。
16~17世纪,欧洲先后建立了君权专制的国家,它们的首都的改建扩建规模超过以往。
其中巴黎的凡尔赛宫总平面采用轴线对称放射的形式,成为当时城市建设模仿的对象,但其设计思想及理论内涵还是从属于古典建筑艺术,未形成近代的规划学。
1889年出版的西特的著作《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
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建设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城市规划思想,比较著名的有波尔西巴、乌尔以及新巴比伦城。
在古埃及,英霍特可以被称作是第一位城市规划师。
他受埃及法老之命规划了孟菲斯城市的总图。
反映了在古埃及文明时期,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对死神、对自然力神秘崇拜的影响。
建于公元前2000年的卡洪城是代表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城市。
整个卡洪城布局严谨,社会空间严格区分。
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近代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从资本主义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各种社会改良主义者及一些从事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提出了种种设想,如(1) 托马斯·莫尔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3)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新协和村”;(4) 傅立叶提出的一些超阶级的主观空想。
等等。
这些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理论学说中,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而且看作为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这显然比那些把城市和建筑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要全面一些,也更深刻。
他们的一些理论,也成为以后的“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的渊源。
二、田园城市理论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他指出了在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
提出“城市应与乡村结合”,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
这些观点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注意,影响极为广泛。
霍华德的理论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三、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恩维进一步发展“田园城市”理论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
不论是“卧城”还是半独立的卫星城镇,对疏散大城市的人口方面并无显著效果。
1928年编制的大伦敦规划方案中,建立卫星城镇的思想开始和地区的区域规划联系在一起。
二战后,欧洲在城市重建规划时,郊区普遍新建了一些卫星城市。
如伦敦郊外的卫星城哈罗,生活居住区由多个邻里单位组成,每个邻里单位有小学及商业中心,几个邻里单位组成一个区,城市主要道路在区与区之间的绿地穿过,联系着市中心、车站和工业区。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曾规定在莫斯科、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不再建设大的工业项目,把在外围建立卫星城镇作为控制大城市人口的一种手段。
第三代的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
以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为代表。
其特点是卫星城规模扩大,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
从卫星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由“卧城”到半独立的卫星城,到基本上完全独立的新城。
其规模逐渐趋向由小到大,对母城的依赖也逐步减弱。
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
法国人勒·柯布西埃在1925年发表了《城市规划设计》一书,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
他认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绿地太少等。
因此要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主张市中心区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主张市中心空地、绿化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
柯布西埃以建筑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向旧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发起了冲击。
意味着20世纪初期“新建筑运动”向学院派及古典主义的冲击扩大到城市规划的领域。
与此同时,赖特相反地提出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规划理论,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并制定了《雅典宪章》。
这个大纲集中地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等等。
五、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 of Machu Picchu)
1978年12月,一批建筑师对《雅典宪章》40多年的实践作了评价,发表了《马丘比丘宪章》,认为《雅典宪章》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但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如把小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和制定交通流量的依据的政策,应改为使私人车辆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要注意在发展交通与“能源危机”之间取得平衡;城市划分成区的办法有问题,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等等。
六、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不久又在欧洲,出现一种“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思想。
它与过去将住宅区的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方格的那种形式不同。
旧的方式,路格很小,方格内居住人口不多,难于设置足够的公共设施。
儿童上学及居民购买日常的必需品,必须穿越城市道路。
在以往机动交通不太发达的情况下,尚未感到过大的不方便。
到20世纪20年代后,城市道路上的机动交通日益增长,交通量和速度都增大,车祸经常发生,对老弱及儿童穿越道路的威胁更加严重,而且过小的路格,过多的交叉口,也降低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旧的住宅布置方式,大都是围绕道路形成周边和内天井的形式,结果住宅的朝向不好,建筑密集。
机动交通发达后,沿街居住非常不安宁。
“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开始时,首先考虑的是幼儿上学不要穿越交通道路,“邻里单位”内要设置小学,以此决定并控制“邻里单位”的规模。
后来也考虑在“邻里单位”内部设置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使“邻里单位”内部和外部的道路有一定的分工,防止外部交通在“邻里单位”内部穿越。
这种思想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以后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邻里单位”思想更进一步得到应用、推广,并且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小区规划”理论。
试图把小区作为一个居住区构成的“细胞”,将其规模扩大,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也不仅是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划分,而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的界线(如铁路、河流等)为界。
20世纪60年代后,社区规划的概念逐步取代了小区规划的提法,规划师的责任重心更趋多元化,给予社会问题,尤其是社区中的弱者以更多的关怀。
七、有机疏散思想
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年提出了有机疏散的思想。
有机疏散的思想,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得出的结果。
像“卫星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等都是其思想的延续。
该思想认为对待城市的各种“病”就像对人体的各种病一样。
根治城市有些病靠吃药、动点小手术是不行的,要动大手术,就是要从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做起。
受生物生长现象的启示,认为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