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請看模型說明!
地層特性
大部分的地震都是因斷層移位引起的,這種活動斷層,會 在某特定的時間錯動,未來也有可能再發生,建築物應避 開這些地質危險區。
在起造建築物時,要避免地質不良的區域,如斷層帶、新 生地、沖積層、懸崖、坡地、河岸、沼澤、池塘等回填 土,考量其地層特性,因其和地震強度有密切關係。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响
(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 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 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 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 会生活。
固有周期是指,任何物體其搖晃方式,有固定的固有周期, 將建築物的樓層數乘以0.1,就等於「固有周期」。
柱強樑弱
建築物的耐震度,和地層的關係是最直接的,和建築材料、 結構設計、施工情況也有關。
建築物的施工品質應把握「柱強樑弱」的原則,因為遇 到強震時,柱子若不夠強韌,房子一下子就坍塌,橫樑則 是慢慢被拉斷,居民還可以爭取時間逃生。
8. 建 物 蓋 在 鬆 軟 的 土 地 或地質敏感區。
9. 底 部 樓 層 無 足 夠 樑 柱 支撐的開放空間。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 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
民生”三民主义,成为以后辛亥革命

指导思想。
(2)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

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
不彻
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共振現象 柱強樑弱 結構設計 地層特性 建物倒塌的原因 防震建築技術
共振現象
所謂共振現象就是,當震波遇到土質鬆軟的盆地地形時, 所發生的擴大效應。
共振現象,會使建築物搖晃的更厲害。這時,若建物的結 構不耐震,受不了搖晃,就會發生傾斜或倒塌。
這次集集大地震中,台北縣市應聲而倒的建物,如東星大 樓,新莊「博士的家」等,恰好都為十二層的大樓!事實 上這些都是「固有周期」及「共振現象」惹的禍!
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地球的組成
組成物質: 1.地殼
物質強度及行為表現: 1.岩石圈
2.地函
2.軟流圈
3.地核
3.中層圈
4.地心
地震成因
1.板塊間的撞擊 2.火山的噴發
地震區分
1.自然地震
3.衝擊性地震
2.人為地震
板塊/斷層
板塊:
岩石圈細分為許多獨立 單元,各單元有各自的運 動方向及速度,這每單元 及稱為[板塊].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 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出行 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建物倒塌的原因
1. 老 舊 建 築 物 防 震 力 不 夠。
2.一、二樓挑高,造成載 重不足
3. 結 構 支 柱 水 平 撐 持 力 不夠。
4. 建 築 物 基 礎 有 特 殊 狀 況。
5.使用維護不當。
6. 結 構 不 平 衡 、 混 凝 土 對鋼筋的握裹力不足。
7.採長向無牆設計,耐震 度較差。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
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 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
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
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答案] A
[题组冲关]
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
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
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
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
(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报先后发明。
(3)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推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析] 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 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答案] C
[题组冲关]
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
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
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
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
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
答案:C
2.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 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
革命
爆发,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

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

程的里程碑。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 一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建築材料以鋼骨結構(SRC)的耐震性較好、韌性較佳,鋼 筋混泥土(RC)次之,磚造的建築物較差。木結構的房子 柔軟性佳,但在地震中易發生火災事故。
結構設計
一般而言,建築物以簡單 方正為尚。
外觀為不規則、一字型、 L、T、U、十、雙塔、退 縮造型的建築,曲折變化 的結構,耐震力較差。因 為發生地震時,這種建物 的轉折處較多,若施工不 良,易發生斷裂、倒塌。
2.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 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 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
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答案:D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
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
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筹办航空事宜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 邮传邮正传式部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台设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办电报的开端。
斷層:
斷層的基本定義為地下 岩層發生斷裂,在斷裂 面(斷層面)的兩側有相對 運動而移位,則此斷裂 謂之[斷層]。
地震的最深深度
發生地震的深度最深可達地下700公里。一般認為,岩 石圈的物資在這個深度時,由於受高溫加熱,已經失去 脆性不會斷裂,也就沒有地震了。
分析判斷建築物在地震中的安 全性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
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 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 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 三项表述都有错误。 答案:A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水:上1飞918机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 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 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 间上不一致。 答案:A
[典题例析] [例2] (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
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