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风波案例大二班的小朋友们正在进行午睡前的如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厕风波案例大二班的小朋友们正在进行午睡前的如厕案例呈现:
那年我刚好带大二班,园里优质课评比,由园长、主任、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评委老师应邀前来,我当然也是精心做好一切课前准备。
活动开始了,我按照设计思路开展活动。
突然,一阵清脆的声音传来,“老师,我要尿尿!”“去吧!”我答应着。
“老师,我也要去。
”“去吧!”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嘀咕:他是不是学别人的样瞎起哄啊?果然,一下子又有好几个小朋友纷纷“我也要去”“我也要去”……我看了一下表,离刚才如厕时间还没有十分钟,会有那么多孩子要小便吗?于是,我话题一转,“小朋友,看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在看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表现,有什么事情等我们活动结束后再说,老师说过,表现好的有奖励哟!”孩子们一听奖励,便不再吱声了。
活动室里又恢复了平静,再没人说要小便,我边组织活动边窃喜:我就知道你们是跟着瞎起哄的!20分钟的活动就这样过去了。
送走评委老师,我带孩子们去厕所。
突然有个小朋友说:“老师,老师,斤斤尿裤子了!”我一听,急忙走向斤斤,他是一个平日比较内向,不太善于表达的小男孩。
果然,裤子后面湿了一大片。
我问道:“你要尿尿,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斤斤低着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角,一副做错事的样子。
过了许久,才喃喃道:“老师说,表现好的有奖品……”回想起了活动时的情景,我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
自我剖析:
幼儿年龄小,模仿心理较强,但这并不一定全都是故意捣乱。
另外,大二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有的孩子偶尔尿裤子也是一件常有的事情,我们应该冷静地
观察、分析,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给予个别引导。
价值定位:
入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生活环节,它能反映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
早期对幼儿进行入厕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增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的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
从小培养幼儿的入厕能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如厕生活习惯为契机,探寻最有效的提高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的方法,并以此提高幼儿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养成幼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同时带动家长转变思想观念,为幼儿营造自我服务的自由空间,形成家园合力,为幼儿一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实施策略:
一、调查现状,分析问题原因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等形式,对班级的35名幼儿进行了详尽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分别汇总出了幼儿在家和在园的小便情况。
并把孩子尿湿是裤子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衣着原因
个别家长为了追求时尚,让孩子穿带拉链的或紧身的裤子,给孩子如厕穿脱带来了不便。
这个问题在秋天尤为明显,有的孩子他能脱下裤子,却由于裤子前面没有开口(男孩),或有的裤子腰部的松紧带过紧一时拉不下等情况,情急之下就会小便在身了。
2、缺乏提前如厕的习惯
有许多孩子在玩的很起劲的时候,不想离开活动场地去尿尿,等到实在憋不
住了才如厕,而活动室到卫生间有一段距离,孩子没等到小便池就憋不住了。
3、不善于主动表达要求
有一些内向腼腆的幼儿或大二班新入园孩子的孩子,不太善于用语言主动表达自已的要求和想法,因为过分紧张而尿湿裤子。
4、故意行为
也有这样的孩子,故意尿湿裤子,从而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家长的关爱。
5、家园配合不到位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中普遍存在重早期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而忽视早期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许多孩子本该自理的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了。
不少孩子由于是家长定时把尿,他们在家中的生活作息时间与幼儿园有所不同,因而也会出现到了时间尿裤子现象。
二、加强学习,寻求理论支撑
1、我们进一步对《纲要》、《指南》等重要文件进行了系统学习,详细解读里面对幼儿生活活动的指导性意见。
2、我们请进专家,为我们讲解幼儿的生理特点,使我们对幼儿小便的时间间隔段有了更深的了解。
3、我们分年级组研讨各年龄班幼儿入厕教学的目标、指导策略及盥洗室的环境布置等。
三、多举并措,共创良好氛围
1、营造家庭式宽松入厕环境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我们在厕所内添置了高脚、低脚、和卡通造型的痰盂,使孩子能看见一些自己熟悉的小便器皿,消除他们小便时的紧张感。
在厕所的瓷砖上,我们贴上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造型,
还分别画出了男孩、女孩不同的小便方法。
这样,幼儿就可以在家庭式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轻松如厕,保证了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2、利用儿歌、故事等形式
我们设计了一些短小的儿歌、故事,并通过各种形式表演给大家看。
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的童谣幼儿非常喜欢朗诵,也利于幼儿接受理解,幼儿在诵读童谣的同时强化和约束着自己的行为。
如在让幼儿排队入厕时学念儿歌:小朋友,有礼貌,一个一个排好队,前面有人等一等,前面没人再上去,知道排队来入厕。
故事《咪咪不尿裤》则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告诉大家,要学会独立大小便。
3、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形成家园共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有了家长的配合教育那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们把对孩子入厕方面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家长,如:我们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园地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对孩子入厕方面的要求,请家长配合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共同商量对策,达成一种共识,让他们在家中也对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让孩子学习自己主动入厕,这样家园一致形成合力,孩子就顺利地学会了自己入厕。
4、注重对个别幼儿的引导
我们观察分析孩子尿裤子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如对个别依恋性较强的孩子,胆子较小的孩子,我们会多亲近他,亲亲他和他多说说话,使他对老师产生信任,从而愿意告诉老师自己的愿望,对有些小便间隔时间较短的和经常会因为做其他事情很专注而忘记上厕所的孩子,我们就经常地提醒他,问问他是否有
小便。
这样,多数孩子提升了入厕能力,同时也获得了自信。
5、及时鼓励,发挥榜样作用
当有的孩子能主动地告诉老师自己要小便时,我们要给他一定的奖励,或许是一个紧紧的拥抱,一个甜甜的吻,也可以是一颗小星,一面小旗。
同时也让其他的孩子感到,老师很喜欢能主动和老师说小便的小朋友。
总之,入厕能力的培养是生活教育的一项内容,我们应根据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环境创设上注重温馨、舒适;在内容与要求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措施,以正面教育为主、以积极鼓励为主,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轻松、自主地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