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习作教学》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式习作教学》读后感
《开放式习作教学》读后感
20XX年11月19-20日,来自五指山、澄迈、屯昌、琼中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相聚在林朝阳工作室,在参加活动中,林老师向我们每一位学员赠送了一批厚厚的书籍。

其中有一本著名特级教师的张云鹰著作《开放式习作教学》。

拿到这本书时,心中充满了惊喜与期待,这是一本关于习作教学方面的专著,有关这方面的专业书籍平时翻阅得较少,很渴望长一下见识。

近段时间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有诸多的困惑。

我就想,这本书一定会为我指点迷津。

张云鹰老师说:习作,阅读是基础,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表达是难点。

区区二十个字,道破了习作的真谛。

《开放式习作教学》这本书,谈到了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情感、开放的内容和开放的表达等。

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受启发特别大的是开放的思维和开放的表达。

所谓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它与把事物彼此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封闭起来,使思维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和消极性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根本对立的。

开放性思维本质上具有反教条和实事求是的特征。

具备了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就能够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张云鹰老师说:“开放的思
维是习作创新的核心。

思维是本、是根,思维的培养是我们进行习作教学时应该首先着重考虑的。

”我非常认同张云鹰老师对开放思维的观点。

联系的自己平时的习作教学,总是感觉到狭窄的保守性思维是习作的障碍。

如在上学期,在写“一位熟悉的人和事”的习作中,很多学生写熟悉的人---妈妈的时候,总是离不开“我发烧了,妈妈背我去看病。

”的传统思维,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怎样引导学生去进行开放式的思维,引导学生写文章不要虚假做作,而要实事求是。

张老师说:“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珍视自己的真实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标里的习作目标
是: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张老师的观点和小学语文新课标里的习作目标是符合的。

通过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教者同样要有开放式思维。

同样是写妈妈,我知道了自己还可以引导学生实事求地写妈妈的日常点滴小事,很小却很感人的事,通过事来表达人的性格特点。

除了写母爱这个传统的主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写妈妈的性格、爱好等,要突破传统的、狭窄的保守性思维。

如有的学生的妈妈爱漂亮,爱跳交谊舞等,都可以写下来。

总之,习作教学遵循开放性思维的原则,要指导学生习作实事求是,写出心底的真实感受。

张云鹰老师对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她
认为“封闭”是习作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处于封闭状态;习作与实践、生活、社会的关系处于封闭状态;习作与听说读之间的关系处于封闭状态;习作过程、习作的课堂相对处于封闭状态等,这些分析针对了实际,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以往的习作教学。

缺乏有效的引导;在写、评、改、赏等环节的训练不到位、不衔接;习作教学备课常常流于形式,过于简略;课堂设计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重视习作技能而忽视情感教育等。

现在看来,这些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勇气与进步吧。

《开放式习作教学》中提到的开放的表达,也令我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因为张云鹰老师从开放习作表达的原则谈到开放习作表达的方法,不但有理论,还有她心底的经验和感受。

其中在习作教学指导方面,张云鹰老师说:“开放习作表达方法的教学应由重形式指导该为重内容指导,由重课堂指导改为重课前指导,由重套路指导改为重思路开拓。

”在习作教学的重课前指导方面,在以往自己的习作教学中,本人也注重课前指导。

经常让学生把学校的活动作为习作的生活素材之一,如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校运会、电影观后感以及“三礼”教育的感受等。

有了课前的生活积累和真实体验,学生都乐于习作,乐于表达。

就是张云鹰老师所说的:“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真实体验,谁说学生表达无物,
抒发无情?”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习作教学的范式:适合低年级的“剪贴画式”、“情景式”、“活动式”;适合中年级的“日记式”、“话题式”、“读写结合式”;适合高年级的“网络式”、“推理式”、“下水文式”等多种范式,都给了我很好的借鉴,赞叹张老师的教育智慧。

《开放式习作教学》一书中的内容给了人豁然开朗的感觉,解开了心中很多的困惑,看到了习作教学中更宽的路子。

、这样,习作的春天还会远吗?是的,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交织、提升中,定会走向习作教学的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