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9.2 溶解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溶解度
一.选择题(共31小题)
1.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了结晶方法的是()
A.除去水中的泥沙B.分离豆浆和豆渣
C.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D.用海水晒盐
2.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3.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加快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A.将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
B.将硝酸钾固体研磨成粉末
C.在加入硝酸钾的同时不断搅拌
D.增大压强
4.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
X 双氧水水水水
Y 二氧化锰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某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
6.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⑤
X 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
Y 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
7.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
8.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C.略降低温度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9.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溶质质量相同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
10.一杯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

其中可行的是()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2.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14.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恒温蒸发溶剂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5.如图三条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a溶液B.b,c溶液C.c溶液D.a,b溶液
16.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
1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18.小华在复习阶段整理了以下概念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B.
C .
D .
1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 .20℃时,将36g 氯化钠溶解于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0.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

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 .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21.25℃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0克A ,3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5克B ,则A 、B 溶解度相比较为( ) A .无法比较
B .A 大于B
C .A 小于B
D .A 等于B
22.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名称
氯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 蔗糖 溶解度/克
7.4
31.6 36.0
203.9 A .氯酸钾
B .硝酸钾
C .氯化钠
D .蔗糖
2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24.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下列图示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B.
C.D.
25.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2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
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27.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A.c═a+b B.c═2b﹣a C.c═a+2b D.c═2a﹣b
28.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29.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质碘高锰酸钾
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
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30.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31.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三.填空题(共4小题)
33.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的方法得到晶体,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一般用的方法得到晶体.
3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忽略A、B体积变化):
(1)若B为饱和氯化钠溶液,A与B不反应,向B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弹簧测力计
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将A放入 B中,过一会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35.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

请回答:
(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
(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选填序号)。

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 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36.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3)t2℃时,将40g甲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4)将t3℃时等质量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丙(填“>”、“<”或“=”).
(5)当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
四.解答题(共3小题)
37.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
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KNO3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你的预测;
因素②,
你的预测.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38.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2回答问题: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
部分固体析出。

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39.我市东临渤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请思考下列问题
(1)已知东营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 约为8%.晒盐最好用(填序号)作原料。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
B、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60℃时,将50g;硫酸镁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若使其形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②对卤水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B、20℃时,向40gK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
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C、60℃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1小题)
1.
D。

2.
A。

3.
D。

4.
B。

5.
D。

6.
C。

7.
D。

8.
A。

9.
A。

10.
B。

11.
C。

12.
A。

13.
C。

14.
15.
D。

16.
C。

17.
D。

18.
C。

19.
B。

20.
D。

21.
A。

22.
A。

23.
D。

24.
B。

25.
A。

26.
C。

27.
B。

28.
D。

29.
30.
D。

31.
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2.
AD。

三.填空题(共4小题)
33.
: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34.
(1)变小;
(2)变大.
35.
(1)变浑浊;(2)B。

36.
(1)减小;(2)乙>甲=丙;(3)80;(4)<;(5)降温结晶.
四.解答题(共3小题)
37.(1)根据生活经验,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食盐颗粒大小和搅拌等,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
(2)解答本题的难点是第(2)问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设计时要注意:①控制变量.该实验设计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如搅拌)处,其余变量(如水的体积、食盐的质量、颗粒的大小、放入的时间、温度等)都应始终保持相同.②测量变量.实验设计要说清楚变量如何测量(通过观察食盐全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溶解快慢).这里食盐用量在保证能最终完全溶解的速率.在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故答案为:(1)①温度;温度升高(或温度降低)食盐溶解速率加快(或减慢);②搅拌;
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2)搅拌影响因素: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温度相同的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38.(1)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2)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
(4)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t2℃时相等;由于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观察图示可知:降温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65g,所以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32.5g,因此B为不饱和溶液,C中加入了溶质共50g,溶解32.5g,为饱和溶液;升温至t2℃,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90g,50g水最多溶解45g溶质,故依然是饱和溶液;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
部分固体析出,可能是由于甲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溶解的甲质量就多,温度降下来后溶解度又减小,又会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1)t1;
(2)乙;
(3)降温结晶(合理均可);
(4)大于;
(5)①B;②甲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39.(1)因为②的氯化钠含量高,且它是经过土层过滤的,污染更小;故填:②;
(2)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所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故填:A;
(3)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6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大于50g,所以在该温度下将50g硫酸镁加入到100g水中,
充分搅拌,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最大,若升温或降温,溶解度都会变小,所以可以采取升温或降温的方法使之转化为饱和溶液,也可以通过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之饱和;故填:33.3%;ABCD;
②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三者的溶解度均大于10g,所以均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故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小于40g,而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20℃时,向40gK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硫酸镁能形成饱和溶液,而氯化钾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C.60℃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故正确。

故选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