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基础
污水处理基本知识讲解
污水处理基本知识讲解污水处理基本知识讲解
1:概述
1.1 污水处理的定义
1.2 污水处理的目的与意义
1.3 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2:污水的组成与性质
2.1 污水的来源
2.2 污水的组成成分
2.3 污水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3:污水处理工艺
3.1 初级处理
3.1.1 粗格栅
3.1.2 细格栅
3.1.3 沉砂池
3.1.4 沉淀池
3.2 次级处理
3.2.1 活性污泥法
3.2.2 厌氧污泥法
3.2.3 厌氧-氧化法
3.2.4 碳源法
3.3 三级处理
3.3.1 深度处理
3.3.2 除磷处理
3.3.3 除氮处理
3.4 后期处理
3.4.1 消毒
3.4.2 滤料处理
3.4.3 深度处理
4:污水处理设备
4.1 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设备
4.2 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与设计原则4.3 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5:环境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5.1 水污染防治法
5.2 环境影响评价法
5.3 水环境标准
5.4 环保检测及监测标准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包括:
1:图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污水处理设备示意图等。
2:结果数据:某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评估数据。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
2:环境影响评价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
3:水环境标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的水质类别及相关标准。
4:环保检测及监测标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环境监测方法及技术标准。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污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一、污水处理概述污水处理即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方式,使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没有害处的废物或回收利用。
污水处理一般分为工业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两种。
二、污水的特性污水的特性决定了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污水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的来源: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来源和成分不同。
2. 污水的性质:包括污水的pH值、浊度、COD和BOD等指标。
3. 污水中有害物质: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化学物质等。
三、污水处理工艺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目的,可以采用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多种污水处理工艺。
1. 物理处理:主要采用筛网、沉淀、过滤等方法。
对于大颗粒污染物,如油脂、悬浮物等,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方法。
2. 化学处理:主要采用加药、混凝、沉淀、吸附等方法。
对于一些小颗粒、有机物、重金属等难以去除的污染物,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方法,使其与药剂发生反应,使其分离出来。
3. 生物处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等方法。
生物处理主要是生物降解,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和氨氮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和氮气。
四、设备和管道污水处理的设备和管道包括:1. 集水井:用于收集污水和废水。
2. 沉淀池和反应池:用于进行筛选和分离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和有害物质。
3. 活性污泥处理池:用于生物处理,使有机物得到自然分解,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4. 过滤设备:用于过滤有害物质,包括纯水过滤器、压力过滤器等。
5. 管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等。
五、安全和环保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
污水处理设备应有防护设施和消防设施,对爆炸、火灾等情况进行预防。
同时,污水处理的工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应当及时排放;对于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应进行二次处理或埋地处理。
六、污水处理监测对污水处理设施及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监测,确保处理水质达标,监测项目包括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污水流量、处理出水的pH值等。
废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
废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废水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水排放。
这些废水中包含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和各种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废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保措施。
废水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主要的技术。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方式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化学处理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沉淀、中和或氧化处理;而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物理处理的过程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池沉淀、压滤、膜分离等工艺。
筛网过滤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和悬浮物,通常作为废水处理系统的初级处理工艺。
沉淀池沉淀则是通过将废水中的颗粒物沉降到废水底部,从而去除悬浮物。
而压滤和膜分离则是用于去除微观颗粒和胶体物质。
化学处理的过程包括中和、氧化、沉淀等一系列化学反应。
中和是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氧化则是利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沉淀则是通过添加沉淀剂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胶体物质转化成沉淀物。
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氧化。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利用生物膜或生物颗粒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
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pH值、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重金属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废水处理效果,指导废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调整。
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有效地解决了水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通过废水处理,可以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降低对地下水和表面水资源的开采压力。
同时,废水处理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之,废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污水处理基本知识讲解
污水处理基本知识讲解污水处理基本知识讲解1.污水处理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城市、工业等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2.污水处理工艺2.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质。
常用的初级处理方法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2.2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和营养物质等。
常用的中级处理方法包括絮凝、絮凝沉淀、生化除磷和生化除氮等。
2.3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指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高级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3.污水处理设施3.1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指设立专门的场所,利用各种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设施。
污水处理厂通常包括进水口、初级处理、中级处理、高级处理和出水口等。
3.2 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包括格栅设备、倾斜板沉砂池、沉淀池、絮凝反应池、活性污泥池和曝气设备等。
4.污水处理效果评估污水处理效果评估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COD、BOD、SS、氨氮和总磷等。
5.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于保护环境、维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有效地处理污水,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附件:________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污水处理厂:________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设施。
2.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________化学需氧量,是指在酸碱中和条件下,有机物能被氧化消耗的耗氧量。
3.BOD(Biological Oxygen Demand):________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所需的氧量。
水污染精品教学课件: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 引言 • 污水的来源与危害 • 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 • 污水处理的物理化学方法 • 污水处理的实际应用案例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污水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介绍污水的来源、成分和危害,以及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了解实际工 程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氧化还原法是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或还原反 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容易处理的形式。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难以 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污水。
沉淀法
总结词
通过向污水中添加沉淀剂,使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形成沉淀物并沉降下来,以去除或降低其浓度。
详细描述
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不断发展,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出 现,为污水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 好的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将越来越受 到重视,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
输标02入题
未来,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将不断涌现,如高级氧化 技术、光催化技术、电化学技术等,这些技术将为污 水处理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酸碱中和法是利用酸或碱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 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或溶解度较低的化合物,从而降 低其在水中的浓度。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和酸 碱度较高的污水。
氧化还原法
总结词
通过向污水中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或还原 反应,以去除或降低其浓度。
01
《污水的物理处理》PPT课件
V
Qmax x1 t' 8 k总105
6
4Hale Waihona Puke 002.水流断面面积A
式中:x1-城市污水的沉砂量,
AQmax/v
一般采用3m3/105m3(污水); t’--排砂时间的间隔,d;
式中:
k总 –生活污水流量的总变化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编辑ppt系数,表3-3。
5
平 流 式 沉 砂 池 的 计 算公 式
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m3污水沉砂30m3计算,其含水率约 为60%,容重约1500kg/m3。
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壁的倾角不应小于 55º~60°。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
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编辑ppt
2
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 工作稳定。排砂方法主要有重力排砂与机械排砂 。
5.贮砂斗各部分尺寸计算
设贮砂斗底宽b1=0.5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º;
则贮砂斗的上口宽b2为:
7.池总高度H
Hh1h2h3
b2
2h3 tg60
b1
式中:h1-超高,m; h3-贮砂斗总高度,m。
贮砂斗的容积V1:
V 11 3h '3(S 1S 2S 1S 2)
式中:h’3-贮砂斗高度,m;
曝 气 沉 砂 池 的 计 算公 式
1.总有效容积
3.池总宽度b
V60Qm atx
b A/H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 m3/s; 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
式中: 4.池长
H-设计有效水深,m。
停留时间,min。 2.水流断面面积A
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污水处理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污水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的类型、处理工艺、处理工具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一、污水处理的类型污水处理主要分为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生态处理三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水质。
(一)生化处理生化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生化分解、消除其毒性,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方式之一。
主要特点是处理效果好、投资少、污泥量小、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等优点,但需要选择性能好的菌种和细胞壁强度较大的菌株。
(二)物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是通过凝聚、沉淀、气浮等方式对污水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处理,主要适用于有机物质含量较少污水的处理。
该处理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沉积物、悬浮物和颜色等物,但其劣势点在于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并且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三)生态处理生态处理主要是通过人工纯化湿地、水草等方式对污水进行的处理,其主要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效率较高、处理过程环保,而劣势点在于需要大量的土地并且对污水水质的要求比较高。
二、污水处理的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各种处理工艺可以很好地处理污水,常见的工艺有以下几种:(一)生化处理工艺这种工艺指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生化处理的方式,可以分为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法等多种。
(二)物理化学处理工艺这种工艺主要是适用于污水的沉淀、过滤、氧化、吸附等处理方式,主要有肉眼可见沉淀、化学沉淀、吸附、溶液吸附等多种方式。
(三)生态处理工艺这种工艺主要是污水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循环,包括湿地、人工溪流、植物交错等。
三、污水处理的工具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许多工具可以很好地进行污水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生物膜反应器该工具重点利用了生物化学作用,利用一些特定菌组成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
(二)曝气池这种工具通常用于活性污泥法处理中,曝气池的作用是利用曝气方法将有机物质与氧气进行反应,从而分解有机物质。
污水的物理处理基础知识
②沉砂池 工作原理
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 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 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 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 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 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 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沉砂池一般设于初沉池之前, 沉砂池一般设于初沉池之前,以减 轻沉淀负荷或改善构筑物的处理条件
调节池的作用
调节水量, 调节水量,减少对物化处理系统的流量波 使水量符合化学药品的添加速率; 动,使水量符合化学药品的添加速率; 调节水质,减少由于水质变化带给生物处 调节水质, 理系统的冲击负荷; 理系统的冲击负荷; 调节PH、水温,为后续处理提供安全、 调节 、水温,为后续处理提供安全、有 力的条件。 力的条件。
调节池的概念
无论工业废水还是城市生活污水,水量水质在24 无论工业废水还是城市生活污水,水量水质在24 小时内都会有波动, 小时内都会有波动,一般工业废水的波动较生活 污水的大, 污水的大,中、小型厂较大厂的波动大。 小型厂较大厂的波动大。 废水的这种变化对后续处理的影响较大,设调节 废水的这种变化对后续处理的影响较大, 池的目的就是均化水质水量, 池的目的就是均化水质水量,保证后续处理的效 果。 调节池尤其对于工业废水较为重要, 调节池尤其对于工业废水较为重要,一般是必需 的。
曝气沉砂池的特点
沉砂清洁,沉砂中有机物含量<5%; 沉砂清洁,沉砂中有机物含量<5%; <5% 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 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 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 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 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 用。 缺点:运行费用高. 缺点:运行费用高.
回转式固液分离机
阶梯式细格栅
曝气沉砂池前细格栅
污水的物理处理
污水的物理处理污水是指在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废水。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必须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
污水处理通常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多个步骤。
本文将重点介绍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1. 污水物理处理的基本原理污水的物理处理是通过一系列物理工艺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离和去除。
物理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的不同特性(如密度、粒径、颗粒形状等)进行分离和沉淀。
2. 污水的初级物理处理方法2.1 网格过滤网格过滤是最常见的初级物理处理方法之一。
它利用不同孔径的网格来过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以达到去除大颗粒杂质的目的。
2.2 沉淀沉淀是通过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从而使水与固体分离的过程。
常见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及其改进设备,如除油器、砂沉淀器等。
3. 污水的中级物理处理方法3.1 浮选浮选是一种利用气泡将悬浮物质从污水中分离的物理处理方法。
在浮选过程中,气泡作为载体将悬浮物质吸附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与水分离。
3.2 过滤过滤是通过孔隙或过滤介质来过滤掉溶解在水中的颗粒状或胶体状的物质。
常见的过滤设备有砂滤器、纤维滤料、薄膜过滤器等。
4. 污水的高级物理处理方法4.1 吸附吸附是将溶解在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到固体吸附剂上的物理处理方法。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陶瓷颗粒等。
4.2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特殊的膜作为分离媒介,通过渗透、过滤等机制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的物理处理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有反渗透、超滤、微滤等。
5. 污水物理处理的优势和注意事项污水的物理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周期短、操作简单等优势。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物理处理方法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受污水水质、处理设备选型和运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污水的物理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物料的分离、沉淀、过滤、吸附和膜分离等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其它]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课件
(2)连续流中和池:
水质和水量较稳定及后续处理对pH值要求高时。
➢ 中和池体积: V=(Q1+Q2)×t
其中: t—中和时间 1~2h Q1—酸性废水设计流量 m3/h Q2—碱性废水设计流量 m3/h
(3)间歇式中和池:
水质水量变化较大,连续流很难满足出水pH值时。
污泥
27
三、废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及脱稳机理
1. 胶体的特点: 粒径小,一般直径为10-3-10-8mm; 布朗运动,颗粒在废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
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带电,同类胶体微粒带有同性电荷。 水化膜,许多水分子被吸引在胶体微粒周围,形
成水化膜。
胶团边界
2.胶体的结构
胶粒边界
胶体的双电 层结构模型
胶核 电位离子
束缚反离子, 滑动面
29
例:氢氧化铁胶体由三氯化铁水解形成。 试写出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结构式。
解: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e(OH)3]m nH+ (n-x)Cl-x+ x Cl-
胶核 (nuclear)
吸附层 stationary layer
电位形
成离子 胶粒(colloidal particle)
都有增加.
(二)药剂中和法:
逆流接触反 应器
H2SO4、 HCl、 压缩CO2
价格低 反Leabharlann 物溶解度高、渣少用CO2做中和剂的优点在于:由于pH值不会低于6 左右,因此不需要pH值控制装置。
第二节 化学混凝法
一、混凝原理和用途 二、混凝的工艺过程 三、废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及脱稳机理 四、混凝机理 五、混凝剂与助凝剂 六、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七、化学混凝的设备 八、混凝方法的特点
江苏师范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讲 污水的物理处理 -袁兴程
化学化工学院
21
四、 筛网(孔径小于10mm)
某些悬浮物用格栅不能截留,也难通过 重力沉降去除,常给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 备带来麻烦,可采用筛网过滤来分离和回 收。
去除对象:
纺织、造纸、制革、洗毛等一些工业废水中含有细 小纤维状的悬浮物质,如棉布毛、化学纤维、纸浆纤 维、禽羽兽毛、藻类等稍细小的杂物和残渣。
把去除百分数p相同的各点连成光滑曲线,称为 等去除率曲线,如下图示。
化学化工学院
44
45
等去除率曲线含义:
当沉淀时间为t0时,对应沉速u0=H/t0,凡是u≥u0的颗粒 能全部被去除, u<u0的颗粒只有部分被去除。
沉淀时间为t0时,相邻两根曲线表示的数值之间的差别, 反应出同一时间、不同沉淀深度的去除百分数的差别。表示 有一部分颗粒对于上一条曲线来说,已沉降下去了;而对下 一条曲线来说,认为尚未沉淀下去。可以理解为这部分颗粒 正介于两曲线之间,其平均沉速等于其平均高度除以沉淀时 间t0,其数量为两曲线的数值差,若差值无限小,则可认为 是某一特定粒径颗粒,其去除效率为其平均高度除以水深H。
27
五、破碎机
破碎机是将污水中的较大的悬浮固体破碎成较小的、 均匀的碎块,留在污水中随水流进入后续构筑物处理。
化学化工学院
28
第二节 沉淀的基础理论
一、概述
悬浮颗粒在重力作用 下,从水中分离的过程称为沉淀。实现
悬浮颗粒与水分离的构筑物或设备称为沉淀池。 (1) 当悬浮物密度大于水时,悬浮物下沉与水分离。 ——沉 淀 (2) 当悬浮物密度小于水时,悬浮物上浮与水分离。 ——上 浮
4
一、格栅
1. 定义 格栅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栅条
间形成细缝。
污水处理中的物理化学过程
污水处理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污水处理是指将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将污染物去除或转化成无害物质,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中,物理化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去除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
一、污水处理中的物理过程在污水处理中,物理过程主要是利用物质在污水中的不同性质和状态来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和去除。
常见的物理过程有:1. 滤网过滤:污水经过滤网,用于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可见物质,如纸屑、沙粒等。
2. 沉淀:通过调节污水流速和澄清时间,利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的重力沉降作用,使之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常见的沉淀池种类有沉淀池、气浮池等。
3. 溶解空气浮选:通过将空气溶解在污水中,使溶解气体微小气泡与悬浮颗粒发生接触,从而使其脱附并浮到液面,进而去除污染物。
4. 重力过滤:利用重力对污水进行滤过,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去除,常见的设备有压滤机、带式脱水机等。
二、污水处理中的化学过程化学过程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或改变环境条件来促进化学反应,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过程如下:1. 氧化:通过添加氧化剂,如高锰酸盐、氯等,来氧化和分解有机物质。
氧化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转化为较易于沉淀或生物降解的物质。
2. 中和: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药剂,来中和污水中的酸碱度,以调节水质的酸碱平衡,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3. 絮凝:通过添加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沉淀和去除。
4. 除磷除氮:针对含磷和含氮污染物较多的污水,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除磷和除氮处理,常见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三、物理化学过程的结合应用在实际的污水处理中,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常常结合应用,相互协同作用,使得污水能够更有效、彻底地被处理。
比如,在初级处理中,常常采用物理过程如滤网过滤、沉淀等,去除大颗粒和悬浮物;在高级处理中,引入化学过程如氧化、絮凝等,进一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细小的悬浮颗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册环保考试科目、分值、时间分配及题型特点
一、考试科目
1.环境法规与标准
2.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
3.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实践
4.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
5.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践
6.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
7.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践
8.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
9.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实践
二、考试时间分配及试题分值
1.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的专业考试分为2天,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考试时间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
2.第一天专业知识性考题,上、下午各70题,前40题为单选题,每题分值1分,后30题为多选题,每题分值2分,上、下午合计计分,试卷满分200分。
专业知识考试不分专业方向,均为必答题。
3.第二天专业案例分析考题,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物理污染防治四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上、下午各25题,内容包括各专业方向的工程技术与实践、环境法规与标准。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上、下午只能选择同一专业方向的25题作答,多选或跨专业方向选答无效。
每题分值为2分,上、下午合计计分,试卷满分100分。
三、题型特点
考题由知识题、综合能力题、简单计算题、连锁计算题及案例分析题组成,连锁题中各小题的计算结果一般不株连。
第2篇水污染防治工程基础与实践
第1章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基础
水中污染物分类:
按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
按化学特性分为:无机物、有机物
按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1.1混凝
大纲要求:掌握混凝的技术和方法
概念:通过投加混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物质以及细小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使之能与水分离的过程。
1.1.1胶体的基本性质
胶体的表面电荷与胶体的稳定性
1.1.2混凝动力学
I⑴异向絮凝:细小颗粒在水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撞击下做布朗运动所造成的颗粒间碰撞聚集
⑵同向絮凝:指由外力所造成的流体运动而产生的颗粒撞碰聚集,
外力有两种方式:机械搅拌和水力搅拌。
⑶混凝过程的控制指标参数:
在水处理中,使胶体脱稳的过程称为“凝聚”,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的过程称为“絮凝”,混凝是两者的统称。
凝聚的设备为混合设备,絮凝的设备为絮凝池,要掌握其控制参数
混合池:速度梯度G=500~1000S-1,水力停留时间T=10~60S,GT=(1~3)×104
絮凝池: G=20~70S-1,水力停留时间T=15~20S,GT=104~105
1.1.3混凝工艺
⑴混凝机理:
①电性中和:
由于异号离子、异号电荷或高分子带异号电荷部位与胶核表面的静电吸附,中和了胶体原来所带电荷,从而使胶体脱稳。
②吸附架桥:
利用高分子的长链结构来连接胶粒形成“胶粒-高分子-胶粒”的絮状体。
③沉淀物的卷扫(网捕):
以铝盐和铁盐为滋凝剂时,所产生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在沉淀过程中,能够以卷扫(网捕)形成,使水中的胶体微粒随其一起下沉。
关于混凝工艺今年考了一道题:题目是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去除水中胶体粒子的主要作用机理:选项为a 压缩双电层;b 电性中和;c 吸附架桥;d 沉淀网捕,根据教材中29至31页的内容可知应该选择c 吸附架桥,即投加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某一基团与胶粒表面某一部位互相吸附后,该高分子的其余部位则伸展在溶液中,可以与表面有空位的胶粒吸附,这样形成了一个“胶粒-高分子-胶粒”的絮状体,高分子起到了对胶粒进行架桥连接的作用。
⑵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①水温:水温低影响混凝效果
②PH 值:对于不同混凝剂的影响程度不同
③碱度:应保证一定的碱度
④水中杂质的性质、组成和浓度:大小不一的颗粒有利于凝聚
⑶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①混凝剂与助凝剂:
助凝剂是为了改善或强化混凝过程而投加的一些辅助药剂。
②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溶解池(储液池)容积:W 1=(0.2~0.3)W 2
溶液池容积:W 2=bn
Q a 417 计量设备:定量投药泵、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孔口计量设备等 药剂投加:重力投加、压力投加
1.1.4混合和絮凝的基本要求和方式
影响混合的因素:药剂的品种、浓度、原水的温度、水中颗粒的性质和大小等,混合方式基本上可分为水力混合和机械搅拌混合两类。
完成絮凝的两个主要条件:具有充分絮凝能力的颗粒和保证颗粒获得适当的碰撞接触而不致破碎的水力条件。
1.2沉淀、澄清及浓缩
大纲要求:掌握沉淀、澄清及污泥浓缩的技术和方法
1.2.1沉淀原理和分类
⑴沉淀原理:
利用某些悬浮颗粒的密度大于水的特性,将其从水中去除。
⑵沉淀分类
①自由沉淀②絮凝沉淀③拥挤沉淀④压缩沉淀
在城市污水处理流程中,在沉砂池中砂粒的沉淀一般为自由沉淀,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为絮凝沉淀,二沉池下部污泥的沉淀为拥挤沉淀,活性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的浓缩过程为压缩沉淀,这部分内容今年也出了一道题目,题目的内容大致是关于沉淀分类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4个选项内容为:a沉砂池是自由沉淀;b混凝沉淀为絮凝沉淀;c二沉池底部应该是压缩沉淀,与污泥浓缩池一样;d浓缩池是压缩沉淀,从选项内容来看,abd都是正确的,c选项中二沉淀下部污泥的沉淀为拥挤沉淀,不是压缩沉淀,所以c错误。
⑶沉淀颗粒的沉速
低流速的离散性颗粒,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和水的阻力三个力的作用,其合力决定颗粒在水中的加速度和沉速。
⑷沉淀试验
①自由沉淀试验
②絮凝沉淀(干扰沉淀)试验
③拥挤沉淀试验
1.2.2沉淀池
⑴沉淀池的分类
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
按在工艺流程中位置不同,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
按截除颗粒沉降距离不同,可分为一般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
⑵平流式沉淀池:
①构造: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
②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掌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根据静置沉淀试验所求得的沉速和表面负荷等数据来计算。
(P41~P42的公式)
掌握污泥区的计算公式
缓冲水层(位于污泥区和澄清区之间)的深度可取0.3~0.5m
沉淀池的个数宜在2个以上。
③掌握平流式沉淀池的进出水装置和排泥斗形式以及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技术参数的选择(见第三章内容)
④平流沉淀池的优缺点
⑶辐流式沉淀池
可作为初沉池或二沉池
①构造
②优缺点
③设计要求和参数选择(掌握设计参数)
⑷竖流式沉淀池
掌握设计要求和参数选择:例如设计中心管流速不大于30mm/s等
⑸斜板(管)沉淀池
①分类:侧向流、同向流、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②掌握设计要求和参数的选择
③掌握其应用条件:例如其不宜作为二沉池使用,主要原因是活性污泥的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响沉淀效果。
1.2.3澄清池
⑴原理
是利用高浓度的活性泥渣层的接触絮凝作用,将水中杂质阻留,使水得到澄清。
⑵类型与特点
①循环(回流)泥渣型澄清池
是利用机械或水力的作用,使部分沉淀泥渣循环回流以增加和水中杂质的接触碰撞和吸附机会,提高混凝的效果。
包括机械搅拌澄清池和水力循环澄清池等
a机械搅拌澄清池
特点:单位面积处理量较大,但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量较大,适用于较大的处理规模。
适用条件:无机械刮泥时,进水浊度一般不超过500度,有机械刮泥时,一般为500~3000度
b水力循环澄清池
由于絮凝不够充分,对水质和水温适应能力较差,目前应用不太多,适用于中、小型处理规模。
②悬浮泥渣型澄清池
工作原理:是使上升水流的流速等于絮粒在静水中靠重力沉降的速度,絮粒处于既不沉淀又不随水流上升的悬浮状态,当絮粒集结到一定厚度时,就构成泥渣悬浮层,原水通过时,水中杂质与絮粒碰撞接触,并被悬浮泥渣层的絮粒吸附、过滤而截留下来。
包括悬浮澄清池和脉冲澄清池等。
a悬浮澄清池
适用于中、小处理规模,对进水水量、水温及加药量较敏感,可建成单层式或双层式,单层式适用于原水浊度长期低于3000度以下,双层式可适用原水浊度超过3000度左右。
单池面积不宜超过150m2
b脉冲澄清池
澄清效率高,具有脉冲的快速混合、缓慢充分的絮凝、大阻力配水系统而使布水较均匀、水流垂直上升和池体利用较充分等优点,多用于处理原水浊度小于3000度的水。
一般脉冲澄清池的脉冲周期可采用30~40s,充放时间比为3:1~4:1
1.2.4污泥浓缩
其工艺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方式,国内一般采用重力浓缩。
⑴浓缩的目的
污泥的含水率非常高,达95%以上,因而其体积非常大,浓缩的目的在于减容,例如含水率由99%降到96%时,体积可减小3/4,可为后续的污泥处理创造条件。
⑵重力浓缩池
①间歇式
②连续式
⑶重力浓缩池的设计其工艺设计见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