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玛乡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玛乡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分)下列各组数中①;②;③;④是方程的解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把①代入得左边=10=右边;
把②代入得左边=9≠10;
把③代入得左边=6≠10;
把④代入得左边=10=右边;
所以方程的解有①④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根据定义将每一对x,y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算出答案再与右边的10比较,若果相等,x,y的值就是该方程的解,反之就不是该方程的解。

2.(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2)3×(-3)2=72
【答案】B
【考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A、,A不符合题意;
B、,B符合题意;
C、,C不符合题意;
D、(-2)3×(-3)2=-8×9=-7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得=3;
(2)由立方根的意义可得=-2;
(3)由立方根的意义可得原式=;
(4)由平方和立方的意义可得原式=-89=-72.
3.(2分)若,,则b-a的值是()
A. 31
B. -31
C. 29
D. -30
【答案】A
【考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a=-27,b=4,则b-a=4+27=31,故答案为:A.
【分析】由平方根的意义可得b=4,由立方根的意义可得a=-27,再将求得的a、b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即可求解。

4.(2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当x+y=3时,求a的值()
A. -4
B. 4
C. 2
D.
【答案】B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解方程组得:又∵x+y=3,∴a-3+2=3,∴a=4;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解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得出x,y的值,再将x,y,的值代入x+y=3,得出一个关于a 的方程,求解即可得出a的值。

5.(2分)已知a2=25, =7,且|a+b|=a+b,则a﹣b的值为()
A. 2或12
B. 2或﹣12
C. ﹣2或12
D. ﹣2或﹣12
【答案】D
【考点】平方根
【解析】【解答】∵a2=25, =7,
∴a=±5,b=±7.
又∵|a+b|=a+b,
∴a=±5,b=7.
∴当a=5,b=7时,a﹣b=﹣2;当a=﹣5,b=7时,a﹣b=﹣5﹣7=﹣12.
故答案为:D.
【分析】平方根是指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作a的平方根。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得a=5,b= 7,再根据已知条件|a+b|=a+b,可得a=±5,b=7,再求出a-b的值即可。

6.(2分)在数轴上标注了四段范围,如图,则表示的点落在()
A. 段①
B. 段②
C. 段③
D. 段④
【答案】C
【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2.62=6.76,2.72=7.29,2.82=7.84,2.92=8.41,32=9,
∴7.84<8<8.41,
∴2.8<<2.9,
∴表示的点落在段③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别求出2.62,2.72,2.82,2.92,32值,就可得出答案。

7.(2分)用加减法解方程组中,消x用法,消y用法()
A. 加,加
B. 加,减
C. 减,加
D. 减,减
【答案】C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用加减法解方程组中,消x用减法,消y用加法,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特点:x的系数相等,因此可将两方程相减消去x;而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因此将两方程相加,可以消去y。

8.(2分)若a>-b>0,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x<
B. 无解
C. x>
D. x>
【答案】B
【考点】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原不等式组可化为
因为a>-b>0,所以<0, <0.
而= <1, = >1,
所以< ,所以> ,
所以原不等式组无解,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a>-b>0,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9.(2分)某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检测,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800名学生,达标情况如表所示.则下列三位学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七年级的达标率最低”;
乙:“八年级的达标人数最少”;
丙:“九年级的达标率最高”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甲乙丙
【答案】C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由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八年级共有学生800×33%=264人;
七年级的达标率为×100%=87.8%;
九年级的达标率为×100%=97.9%;
八年级的达标率为.
则九年级的达标率最高.则甲、丙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扇形统计图计算八年级的学生人数,然后计算三个年级的达标率即可确定结论.
10.(2分)如果方程组的解中与的值相等,那么的值是()
A.1
B.2
C.3
D.4
【答案】C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方程组的解中与的值相等,
∴x=y
∴3x+7x=10
解之:x=1
∴y=1
∴a+a-1=5
解之:a=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出x=y,将x=y代入第1个方程可求出x、y的值,再将x、y的值代入第2个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

11.(2分)若∠A的两边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且∠A的度数比∠B的度数的3倍少40°,则∠B的度数为()
A. 20°
B. 55°
C. 20°或55°
D. 75°
【答案】C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的两边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
∴∠A=∠B,∠A+∠B=180°
∵∠A的度数比∠B的度数的3倍少40°
∴∠A=3∠B-40°
∴或
解之: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A的两边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得出∠A=∠B,∠A+∠B=180°,再根据∠A的度数比∠B 的度数的3倍少40°,建立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结果。

12.(2分)估计的值应在()
A. 1和2之间
B. 2和3之间
C. 3和4之间
D. 4和5之间
【答案】B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

∴在2和3之间。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二、填空题
13.(1分)如果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那么=________
【答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

解之:a=±2且a≠2
∴a=-2
∴原式=-(-2)2-=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x的系数≠0,且x的次数为1,建立关于a的方程和不等式求解即可。

14.(1分)对于有理数,定义新运算:* ;其中是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
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 .
【答案】-6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1∗2=1,(−3)∗3=6得:,
解得:,
则2∗(−4)=2×(−1)−4×1=−2−4=−6.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 ,由已知:,,建立关于a、b的
方程组,再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a、b的值,然后就可求出的结果。

15.(1分)若= =1,将原方程组化为的形式为________.
【答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解:原式可化为:=1和=1,
整理得,.
【分析】由恒等式的特点可得方程组:=1,=1,去分母即可求解。

16.(1分)二元一次方程的非负整数解为________
【答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将方程变形为:y=8-2x
∴二元一次方程的非负整数解为:
当x=0时,y=8;
当x=1时,y=8-2=6;
当x=2时,y=8-4=4;
当x=3时,y=8-6=2;
当x=4时,y=8-8=0;
一共有5组
故答案为:,,,,
【分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y,由题意可知x的取值范围为0≤x≤4的整数,即可求出对应的y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17.(1分)若则x+y+z=________.
【答案】3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中,由①+②+③得:,
∴.
【分析】方程组中的三个方的x、y、z的系数都是1,因此由(①+②+③)÷2,就可求出结果。

18.(2分)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O是原点,以AO为边作正方形AOBC,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P1、P2两点,则点P1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P2表示的数是________.
【答案】﹣1﹣;﹣1+
【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解析】【解答】解:∵点A表示的数是﹣1,O是原点,
∴AO=1,BO=1,
∴AB= = ,
∵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
∴AP1=AB=AP2= ,
∴点P1表示的数是﹣1﹣,
点P2表示的数是﹣1+,
故答案为:﹣1﹣;﹣1+
【分析】根据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方法,我们可知与AB大小相等,都是,因在-1左侧,所以表示-1-,而在-1右侧,所以表示-1+
三、解答题
19.(10分)
(1)如图AB∥CD,∠ABE=120°,∠EC D=2 5°,求∠E的度数。

(2)小亮的一张地图上有A、B、C三个城市,但地图上的C城市被墨迹污染了(如图),但知道∠BAC=∠1,∠ABC=∠2,请你用尺规作图法帮他在如图中确定C城市的具体位置.(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答案】(1)解:过点E作EF∥AB,∵AB∥CD,∠ABE=120°
∴∠FEB=60°,EF∥CD
∴∠FEC=25°
∴∠BEC=25°+60°=85°
(2)解:连接AB,以AB为边,作∠BAC=∠1,作∠ABC=∠2,则两个弧相交的点即为点C的位置。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作图—复杂作图
【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E的值。

(2)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可,可得最后两个直线的交点即为C点所在的位置。

20.(5分)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实数:
【答案】解:整数:
分数:
无理数:
实数:
【考点】实数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

21.(10分)为了解用电量的多少,李明在六月初连续八天同一时刻观察电表显示的度数,记录如下:
(1)估计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是多少度;
(2)若每度电的费用是0.5元,估计李明家六月份共付电费多少元?
【答案】(1)解:平均每天的用电量= =4度∴估计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为4×30=120度
(2)解:总电费=总度数×每度电的费用=60答: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为120度;李明家六月份共付电费60元
【考点】统计表
【解析】【分析】(1)根据8号的电表显示和1号的电表显示,两数相减除以7可得平均每天的用电量,然后乘以6月份的天数即可确定总电量;
(2)根据总电费=总度数×每度电的费用代入对应的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22.(5分)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28°,求∠BOD 的度数.
【答案】解:由角的和差,得∠EOF=∠COE-COF=90°-28°=6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OF=∠EOF=62°.由角的和差,得∠AOC=∠AOF-∠COF=62°-28°=34°.
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34°
【考点】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求出∠EOF=∠COE-COF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OF=∠EOF的度数,由角的和差和由对顶角相等,求出∠BOD=∠AOC的度数.
23.(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对顶角的“小仪器”示意图:
(1 )将直角三角板ABC的AC边延长且使AC固定;
(2 )另一个三角板CDE的直角顶点与前一个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
(3 )延长DC,∠PCD与∠ACF就是一组对顶角,已知∠1=30°,∠ACF为多少?
【答案】解:∵∠PCD=90°-∠1,又∵∠1=30°,∴∠PCD=90°-30°=60°,而∠PCD=∠ACF,∴∠ACF=60°.
【考点】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和∠1的度数以及对顶角相等,求出∠ACF的度数.
24.(5分)如图,某村庄计划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M中,怎样开的渠最短,为什么?(保留作图痕迹,
不写作法和证明)
理由是:▲ .
【答案】解:垂线段最短。

【考点】垂线段最短
【解析】【分析】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所以要求水池M和河流之间的渠道最短,过点M作河流所在直线的垂线即可。

25.(5分)阅读下面情境: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试求出a、b的正确值,并计算a2 017+(-b)2 018的值.
【答案】解:根据题意把代入4x﹣by=﹣2得:﹣12+b=﹣2,解得:b=10,把代入ax+5y=15
得:5a+20=15,解得:a=﹣1,所以a2017+(﹣b)2018=(﹣1)2017+(﹣×10)2018=0.
【考点】代数式求值,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析】【分析】根据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因此将甲得到的方程组的记为代入方程②求出b的值,而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因此将乙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①求出a的值,然后将a、b的值代入代数式计算求值。

26.(5分)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解:∵∠1=40°,∴∠3=∠1=40°,∴∠2=∠4=180°-∠1=180°-40°=140°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得到对顶角∠3=∠1、∠2=∠4,∠1+∠2=180°,由∠1的度数求出∠2、∠3、∠4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