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新蛔虫病的诊疗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与饲料2022年第01期犊牛新蛔虫病主要感染6月龄以下的犊牛,感染该病的犊牛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肠炎、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其生长缓慢。

犊牛新蛔虫病具有低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但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病学
牛新蛔虫是导致犊牛新蛔虫病的寄生虫体,该虫体为半透明的黄白色、体表光滑、体长为150~
300mm 、直径约为5mm 。

新蛔虫的虫卵对光照和高温敏感,阳光直射和高温可快速将其杀死。

另外,该虫卵对药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在福尔马林和
来苏尔溶液中长时间生存。

随着虫体的不断发育和移动,幼虫会进入犊牛的肝脏、肺脏和肠道,导致其出现病变,引起肝细胞变性、肺水肿以及肠道炎症。

另外,虫体可产生大量的毒素,导致犊牛出现慢性中毒现象[1]。

蛔虫雌虫在犊牛的肠道内产下大量虫卵,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经过1周左右的时间便可生长发育为幼虫。

经2周左右卵壳进行蜕化,此时幼虫具有感染性。

健康母牛吞食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后,幼虫在母
牛肠道内运动,通过肠壁移动到母牛的肺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内进行第2次蜕化,并长时间停留在母牛器官内。

待母牛处于妊娠后期,幼虫便可通过子宫进入胎盘中。

在胎盘中的幼虫会经过再一次的退化成为第4期幼虫。

随着胎盘的蠕动,幼虫会进入胎儿的肠道内发育。

待胎儿出生后,幼虫在犊牛肠道内进一步退化,经1个月左右即可生长为成虫。

2临床症状
犊牛新蛔虫病更易出现于3月龄以下的犊牛中,出现该病的犊牛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下痢、机体消瘦、不愿行走、站立不稳、贫血等症状。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还可出现死亡现象。

患病牛多排灰白色糊状粪便,严重的还会排出带有血丝的粪便,且粪便异味严重,粪便表面有油状物,粪便中携带大量的虫卵。

另外,患病牛还伴随严重的腹痛、
腹胀、水肿、被毛粗硬、排酸味气体。

对于病情严重的犊牛还可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的问题。

3诊疗
3.1临床诊断
临床上可通过观察病牛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主要症状为食欲不佳、腹泻等。

另外,对肠道炎
症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

对病死牛进行解剖可发现
收稿日期:2021-06-09
高文光,男,1972年生,兽医师。

犊牛新蛔虫病的诊疗与防治
高文光
山东省博兴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东博兴256500
摘要犊牛新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发生于1~6月龄的犊牛。

患病牛主要表现为食欲下
降、精神不振、腹泻、贫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犊牛死亡,严重影响我国养牛业经济效益。

为降低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病率,饲养人员需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及时清除舍内污染物,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

另外,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降低母牛、犊牛以及胚胎的感染几率。

关键词
犊牛;新蛔虫病;诊疗;防治措施
疾病防控
101··
. All Rights Reserved.
养殖与饲料2022年第01期
肠内容物为黄色黏稠质地,黏膜大面积溃疡,肠管、胆管堵塞,且存在大量虫体。

幼虫通过肠壁进入肝脏、肺脏,造成肝脏、肺脏组织严重破坏。

肺部有明显的出血点和炎症[2]。

另外,犊牛新蛔虫病还可造成胃穿孔。

3.2实验室诊断
取患病牛粪便进行实验室检查,取适量粪便加入水后进行过滤,将滤液放入离心管中,随后进行离心处理。

取下层沉淀物加入蔗糖液,充分震荡均匀,再次进行离心处理。

取离心后液体于载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淡黄色、圆形虫卵存在。

另外,也可通过漂浮集卵法进行实验室诊断。

取粪便样品加入饱和食盐水中进行混匀,过筛后静置30~60min ,虫卵则会上浮。

3.3治疗措施
1)犊牛新蛔虫病的治疗原则以驱除体内虫体
为主[3]。

驱虫药的选择应遵循低毒、
高效、广谱、使用方便等原则。

临床上多联合使用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药物,驱虫效果较好。

根据犊牛体重使用
适宜的药物剂量,每千克体重使用0.2
mg/kg 伊维
菌素,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2d ,可有效驱除体内虫体。

驱虫后可服用人工盐进行润肠,从而促进虫体排出。

另外,也可使用盐酸左旋咪唑对病牛进行治疗。

研究发现,对病牛使用不同形态的盐酸左旋咪唑治疗效果不同。

口服盐酸左旋咪唑片的病牛,在服药5h 后粪便中出现大量成年蛔虫和未成熟的虫体;注射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的病牛在使用药物9~24h 后,排便内才可发现蛔虫虫体。

其次,对伊维菌素和左旋咪唑2种药物驱虫效果的研究发现:使用伊维菌素的病牛在24h 内排出的蛔虫虫体数量明显多于使用左旋咪唑的病牛。

这主要是由于左旋咪唑采用口服给药,因此需经过消化吸收后才可发挥药效,所以药效发挥作用的速度较伊维菌素慢。

伊维菌素通过皮下注射,起效快,可快速排出肠道内的蛔虫虫体,对于病情较严重的病牛更适用。

但是通过对用药后不同时期粪便中虫卵的检测发现,使用左旋咪唑的病牛虫卵检出率低,驱虫效果更快[4]。

2)对于体内有炎症的病牛,可通过注射黄藤素
注射液或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抗菌消炎治疗。

对于下痢严重的病牛可以补充葡萄糖注射液、安钠咖注射液和维生素C 注射液组成的混合药液。

病情严重
的犊牛还可通过静脉注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中毒治疗,中和体内酸中毒。

因此,治疗患新蛔虫病的犊牛时,治疗人员应注意控制脱水,防止酸中毒,否则将会造成犊牛代谢障碍。

药物治疗犊牛新蛔虫病时,不建议将药物混入饲料,避免因采食量不均而造成的药物摄入剂量不足[5]。

3)在对病牛进行治疗时,应将毒牛隔离饲养。

对于病牛日常产生的粪便和使用过的垫料等都需
要进行堆积发酵,经过无公害化处理,杀灭虫体和
虫卵才可有效避免健康牛群的感染[6]。

4)对于新蛔虫病造成的犊牛胃穿孔现象,需对
犊牛进行手术治疗。

通过选用0.5%的二甲苯胺噻唑进行肌肉注射麻醉,麻醉前1d 病牛不可进食。

另外,麻醉前还应对病牛注射阿托品药物,从而减少消化道和支气管内分泌液的产生。

手术时需将病牛进行左侧横卧保定以及静脉输送维生素和抗生素。

手术时先切开腹膜和肌肉层,露出腹腔。

通过使用腹腔镜检查具体胃穿孔的部位及是否具有坏死现象。

若穿孔部位出现坏死现象,首先应切除坏死部位,随后进行全程的连续缝合。

缝合结束后冲洗胃壁并涂抹青霉素,避免感染。

随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清洗,最后缝合腹膜和肌肉[7]。

患病犊牛在进行手术治疗后24h 内不可进食,手术后需进行定期检查,手术后3d 内需连续注射抗生素、维生素、葡萄糖等,避免出现感染和营养不良。

手术1周后观察恢复情况,若恢复良好则可拆线。

4防控措施
4.1加强环境管理
保持养殖场内环境干净卫生,可有效降低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生。

妊娠母牛的牛舍内需保持干净卫生,每天定时进行打扫清洁,及时更换垫料,清除室内粪便、尿液等排泄物,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确保虫卵完全杀灭[8]。

另外,牛舍内需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牛舍内空气质量良好,注意饮水卫生,保证水源清洁、充足,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对于进出牛舍和养殖场的人员、车辆和设备应严格进行杀菌消毒,避免携带寄生虫造成感染。

另外,牛舍内的净道和脏道需分开使用。

对于病死牛尸体、流产胎儿、胎衣及其他污染物可采取深埋等无公害化处理,防止感染其他健康犊牛。

采取圈养模式,从而降低犊牛采食感染蛔虫卵的饲草和饮水的概率,切断传播途
疾病防控
102··
. All Rights Reserved.
养殖与饲料2022年第01期
径[9]。

对于新出生的犊牛应进行隔离饲养,隔离期间产生的粪便和垫草应进行无公害化堆肥发酵处理,从而有效地杀灭虫卵,降低健康牛群的感染率。

其次,放牧时应注意不要在低洼、潮湿的地方进行放牧,低洼潮湿地区寄生虫较多。

对多个放牧地点可进行轮换放牧。

最后,由于犊牛新蛔虫病早期症状极易被误诊为肠炎或流行性腹泻。

因此,饲养人员应加强对犊牛新蛔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饲养知识的了解。

通过定期培训从而提高饲养人员的饲养水平,增强防疫意识。

日常加强对犊牛的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异常现象,一旦确诊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对患病犊牛立即采取隔离和治疗,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避免大规模感染的发生[10]。

4.2定期驱虫
犊牛新蛔虫病可通过母体胎盘进行垂直感染,减少母牛感染概率是预防犊牛新蛔虫病的重要环节。

犊牛出生1个月后即可发病、死亡,因此预防性的早期驱虫可降低感染概率,通常在犊牛20日龄和60日龄分别进行1次驱虫,可有效控制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生,减少养殖业经济损失。

对于预防性驱虫,可选择敌百虫片或盐酸左旋咪唑片等药物[11];成年母牛可在每年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驱虫药物可以选择硫化二苯胺、敌百虫等。

对于新蛔虫病高发地区的妊娠期母牛,可在妊娠期8个月时通过皮下注射多拉菌素注射液进行驱虫。

首次驱虫1个月后需再次注射1次,从而将体内幼虫杀灭,降低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预防胚胎感染。

参考文献
[1]杨保平.犊牛新蛔虫病及其防治[J].中国牛业科学,2016,42(5):
93.
[2]程岩,裴晓丹.犊牛蛔虫病的检疫检验及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
科技信息,2017(12):48.
[3]孙秀影.犊牛新蛔虫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J].
现代畜牧科技,2018(10):73.
[4]徐荣平,李朝龙,解安林.犊牛新蛔虫病的诊疗体会[J].湖北畜牧
兽医,1996(3):44.
[5]张凤勇,李丽华,周洁.犊牛新蛔虫病的病例报告[J].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2012(12):152.
[6]徐荣平,李朝龙.犊牛新蛔虫病的诊疗与体会[J].江西畜牧兽医
杂志,1997(3):41.
[7]赖智波,黄连基,何家松,等.犊牛新蛔虫病的临床诊疗体会[J].
广西畜牧兽医,2008,24(4):236-237.
[8]王维柱,陈有祥,刀建明,等.浅谈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
治[J].畜禽业,2017(12):55.
[9]孙秀影.犊牛新蛔虫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J].
养殖技术顾问,2018(10):73.
[10]康健,李四桂.皖北地区犊牛新蛔虫病流行情况调查[J].中国兽
医寄生虫病,1996(2):40.
[11]石磊.犊牛新蛔虫病的流行与综合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10):63.
【责任编辑:胡敏】
疾病防控103
··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