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测验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测验题(2019-2019
学年)
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小学生们也要迎来期中考试的紧张复习了,那么如何复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呢?查字典数学网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测验题,希望大家多多练习,争取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测验题(2019-2019学年)
一、填空。

(27分)
1、小青家离公园6000米,合( )千米。

2、60毫米=( )厘米8米=( )分米
4000千克=( )吨1米-2分米=( )分米
3千米=( )米6分米= ( )厘米
3吨= ( )千克
1分米-5厘米=( )厘米3米-24分米=( )分米
2时20分=( )分75分=( )时( )分
3分13秒=( )秒100秒=( )分( )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体重是32( )。

一条鲸鱼重32( )。

一只鸡重2( )。

小红的身高是130( )。

4、根据207+124=331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是:
5、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 )。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
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军10秒。

(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7、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 )分米。

8、1袋盐重500克,( )袋盐重1千克。

9、有5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6倍,母鸡有( )只。

10、三一班有男生15人,女生5人,男生是女生的( )倍。

二、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一块菜地长48千米. ( )
2、一袋面粉重4吨. ( )
3、小玲体重是31千克。

( )
4、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圈是60时。

( )
5、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三、在里填上、或=(8分)
10分100秒5吨5000千克
1分米35秒75秒1时30秒9分
400千克+600千克1吨8000米-2千米7千米
23厘米+27厘米50分米20厘米+90厘米1米
四、选择题。

(5分)
1、一场电影大约播放( )。

A、500秒
B、8时
C、100分
2、小丽1分钟写4个大字,写20个大字需多长时间?列式为( )。

A.、14 B、41 C、204
3、从9时到11时30分,经过了( )
A、3时30分
B、2时30分
C、1时30分。

4、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用时30分,( )结束。

A、7:30
B、6:30
C、8:30
5、学校早上8:25上第一节课,这节课上40分,中间休息10分,( )上第二节。

A、9:05
B、8:75
C、9:15
五、计算题。

(共24分)
1、列竖式计算。

(有*号的需要验算)(12分)
582+89= 985+67= 689+507=
*1000-235= *582+139=
2、脱式计算。

(12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300-25+65 89-24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
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387+255 (201-138)9
1000-819 895+(500-3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