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 三 课(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我国大学生的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B我国法律严厉制裁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犯罪行为
C公民对国家公务员招录工作不能提出异议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办事
6、200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费俊龙,聂海胜,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英雄航天员”这属于公民的()
学习小结
C、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D、不参加献血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4、原柳州市公安局长于丁,因犯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案体现了()
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我国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③我国公民权利义务的真实性④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5、农民李某为防止他人倫自己的鱼,在池塘周围架起电网,村民王某不幸触电身亡,李某因此受到法律制裁,这一案例说明,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姓名权B名誉权C政治权D荣誉权
基础知识自主评价
选择:
1、2003年12月《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当今世界,所有国家的法律无一例外地都要维护统治阶级思想在全社会的统治地位,这表明()
A、法律体现的是全体公民的意志B、法律代表全社会的意志
C、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D、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唯一工具
2、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党政高层领导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陈希同,胡长清等一大批高官纷纷落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有的甚至被处以极刑,这体现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所提倡的行为,我们要积极去做
B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提出具体要求的,必须去做
C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
D放弃某些权利,以履行某些义务
材料分析:
1、近年来,部分青少年学生道德失范,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校园内随意踩踏草坪,阅览室内大声喧哗,大街上学生乱闯红灯,有同学说:“学校允许我们在阅览室看书,这是我们的自由,上学时间紧,为了不迟到才闯红灯的,这些都是小事情而已。
7、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A环保部门倡导市民不要随意丢弃废弃旧电池
B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C杀人恶魔黃勇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 2005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为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许多精彩的电视节目
8、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否则就要强制执行,情节严重的还要受法律制裁,这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义务时应做到()
(1)丁某的作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不正确。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2)请你给楼下方某出个主意,帮他解决困难。
方某应先与丁某协商,若协商不成,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到法院去起诉邻居丁某。
初三政治学案导学
初三年级第一二三课(复习)学案导学
编者日期编号
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要求:通过本节课复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公民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么做。一般掌握法律的特征,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法律的作用。
学习方式
本节课采用的学习方式:学生依据学案分步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老师检查过程中构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后进行练习。
A要严格遵守法定诉讼程序B只能运用法律武器
C不能用违法的方法D可以采取各种方式
6、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叶笃正,吴孟超两位院士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科学家获奖()
①说明公民的人身自由有保障②是有宪法依据
③充分体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④我国人人都有受教育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我们应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同时还要珍惜享有的各项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知识结构梳理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些地方?
3、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4、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填空:
1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指,,,。
13、法律是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
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14、诉讼分为:,,。
15、我国的法律制裁分为:,,,
。其中具有最高政治权威的法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是,适用范围最广的法律制裁是:。
1、目前,一些学校纷纷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悄悄话信箱”,这种做法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较好的维护了学生的()
(1)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请运用权利义务的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不同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青少年在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应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
(2)你现在都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权利: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得到父母抚养权,智利成果权,隐私权,
义务:受教育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保护环境的义务
A、是合法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
B、是非法的,因为它会侵犯被搜公民的人格尊严
C、是合法的,这是超市严格管理的表现
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超市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4、我国公民就享有的最起码,最根本的权利是()
A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政治权利和自由
C生命健康权D宗教信仰自由
5、因怀疑招录公务员公正性而刺杀致一死一伤的大学生周一超,2003年9月被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判处说明()
A、法律是靠国家的强制力实施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3、国家颁布的《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制度,对无偿献血者优先用血,免费用血,对本人不参加献血,单位也不完成献血任务者,在用血时要给予制约,这说明()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5、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6、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7、公民应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8、青少年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9、法律在公民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10、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做?(或问: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11、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A、姓名权B、肖像权C、名誉权D、隐私权
2、韦某怀疑同桌刘某倫了自己的手表,于是在校内逢人便说刘某是小偷,以后对他要防着点,后经查实,韦某的手表是被校外的人员倫走,韦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姓名权D、肖像权
3、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被怀疑有偷窃行为的顾客进行搜身检查,这则告示()
时间安排
2课时
情景拓展导入素材
丁某和方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丁某的卫生间从去年起就漏水,楼下方某上去找丁某,:“请你们家找人把卫生间修一修!”可丁某却说:“这不关我的事,请你不要来打扰!”僵持了很久,楼下方某自己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丁某换上,可丁某就是不同意,丁某认为自己家的卫生间修不修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B我国法律严厉制裁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犯罪行为
C公民对国家公务员招录工作不能提出异议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办事
6、200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费俊龙,聂海胜,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英雄航天员”这属于公民的()
学习小结
C、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D、不参加献血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4、原柳州市公安局长于丁,因犯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案体现了()
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我国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③我国公民权利义务的真实性④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5、农民李某为防止他人倫自己的鱼,在池塘周围架起电网,村民王某不幸触电身亡,李某因此受到法律制裁,这一案例说明,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姓名权B名誉权C政治权D荣誉权
基础知识自主评价
选择:
1、2003年12月《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当今世界,所有国家的法律无一例外地都要维护统治阶级思想在全社会的统治地位,这表明()
A、法律体现的是全体公民的意志B、法律代表全社会的意志
C、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D、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唯一工具
2、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党政高层领导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陈希同,胡长清等一大批高官纷纷落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有的甚至被处以极刑,这体现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所提倡的行为,我们要积极去做
B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提出具体要求的,必须去做
C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
D放弃某些权利,以履行某些义务
材料分析:
1、近年来,部分青少年学生道德失范,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校园内随意踩踏草坪,阅览室内大声喧哗,大街上学生乱闯红灯,有同学说:“学校允许我们在阅览室看书,这是我们的自由,上学时间紧,为了不迟到才闯红灯的,这些都是小事情而已。
7、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A环保部门倡导市民不要随意丢弃废弃旧电池
B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C杀人恶魔黃勇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 2005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为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许多精彩的电视节目
8、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否则就要强制执行,情节严重的还要受法律制裁,这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义务时应做到()
(1)丁某的作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不正确。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2)请你给楼下方某出个主意,帮他解决困难。
方某应先与丁某协商,若协商不成,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到法院去起诉邻居丁某。
初三政治学案导学
初三年级第一二三课(复习)学案导学
编者日期编号
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要求:通过本节课复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公民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么做。一般掌握法律的特征,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法律的作用。
学习方式
本节课采用的学习方式:学生依据学案分步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老师检查过程中构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后进行练习。
A要严格遵守法定诉讼程序B只能运用法律武器
C不能用违法的方法D可以采取各种方式
6、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叶笃正,吴孟超两位院士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科学家获奖()
①说明公民的人身自由有保障②是有宪法依据
③充分体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④我国人人都有受教育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我们应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同时还要珍惜享有的各项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知识结构梳理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些地方?
3、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4、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填空:
1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指,,,。
13、法律是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
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14、诉讼分为:,,。
15、我国的法律制裁分为:,,,
。其中具有最高政治权威的法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是,适用范围最广的法律制裁是:。
1、目前,一些学校纷纷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悄悄话信箱”,这种做法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较好的维护了学生的()
(1)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请运用权利义务的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不同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青少年在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应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
(2)你现在都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权利: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得到父母抚养权,智利成果权,隐私权,
义务:受教育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保护环境的义务
A、是合法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
B、是非法的,因为它会侵犯被搜公民的人格尊严
C、是合法的,这是超市严格管理的表现
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超市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4、我国公民就享有的最起码,最根本的权利是()
A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政治权利和自由
C生命健康权D宗教信仰自由
5、因怀疑招录公务员公正性而刺杀致一死一伤的大学生周一超,2003年9月被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判处说明()
A、法律是靠国家的强制力实施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3、国家颁布的《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制度,对无偿献血者优先用血,免费用血,对本人不参加献血,单位也不完成献血任务者,在用血时要给予制约,这说明()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5、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6、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7、公民应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8、青少年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9、法律在公民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10、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做?(或问: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11、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A、姓名权B、肖像权C、名誉权D、隐私权
2、韦某怀疑同桌刘某倫了自己的手表,于是在校内逢人便说刘某是小偷,以后对他要防着点,后经查实,韦某的手表是被校外的人员倫走,韦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姓名权D、肖像权
3、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被怀疑有偷窃行为的顾客进行搜身检查,这则告示()
时间安排
2课时
情景拓展导入素材
丁某和方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丁某的卫生间从去年起就漏水,楼下方某上去找丁某,:“请你们家找人把卫生间修一修!”可丁某却说:“这不关我的事,请你不要来打扰!”僵持了很久,楼下方某自己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丁某换上,可丁某就是不同意,丁某认为自己家的卫生间修不修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