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评选
1.新一代战斗机歼-20试飞成功
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引起国内外媒体热议。
歼-20由中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是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歼击机的未来重型歼击机型号。
据分析,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
歼-20的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具隐形战斗机特征,机身深墨绿色涂装。
有评论认为,中国四代机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战斗机工业的仿制时代,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自主研发能力的巨大进步。
2.我国首次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
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今年2月上旬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
2008年年初,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杨绍侃等对能动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等2007年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进行实名举报。
2010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决定,鉴于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3.“蓝田生物群”将多细胞生物起源大大前移
所有肉眼可见的生命,几乎都是多细胞宏体生物,也就是常说的“高等生命”。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训来研究员等科学家,对产自安徽休宁县蓝田镇附近的“蓝田生物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生物群是迄今最古老的宏体生物群,时代属于埃迪卡拉纪早期,年龄限定在距今6.35亿—5.8亿年之间。
而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宏体生物组合距今为5.79亿—5.4亿年。
今年2月1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了这一成果。
4.第八颗“北斗”卫星发射标志“北斗”基本系统建成
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
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5.在高科技领域发达国家企业首次向发展中国家企业给予知识产权赔付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4月13日宣布,双方已就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
摩托罗拉与华为在发布的联合声明中称:“同意摩托罗拉向华为支付转让费……从而解决对摩托罗拉和诺西的指控。
”
“华为在与摩托罗拉的知识产权诉讼中取得胜利,并且获得赔付,这是中国企业界在知识产权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陈金桥认为,这开创了高科技领域发达国家企业向发展中国家企业给予赔付的先例。
6.我科学家提出元素碳的一种新结构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苏刚及其博士生胜献雷等人设计提出了元素碳的一种新结构,该结构被命名为T型碳(T-carbon)。
相关研究结果4月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在自然界,碳一般具有三种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和无定形碳。
苏刚等人提出,如果将立方金刚石结构中每个原子用一个碳的正四面体来替代,将会形成碳的一种新型三维立方晶体结构。
他们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发现这种结构在几何、能量以及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的,并命名该同素异形体为T-carbon。
7.首次在光波波段发现逆多普勒效应
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团队首次在负折射光子晶体中观察到了光波波段逆多普勒频移的物理现象,并在4月出版的《自然·光子学》上刊出该研究成果。
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光学领域证实多普勒效应的逆转。
多普勒效应逆转指的是当光源和观察者距离不断靠近时,光频率不增高反而降低,光频率从蓝色波长减小至红色波长。
这一效应最早由前苏联物理学家在1968年作出理论预言,但一直未得到实验证实。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在庄松林院士领导参与下,由陈家璧教授率领的科研组成功逆转了这种在自然条件下无法发生的效应。
8.体细胞直接转化成能工作的肝脏细胞
5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证明肝脏以外的体细胞可以被诱导直接转化为肝脏细胞,为将来从病人自身体细胞诱导获得肝脏细胞进行移植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将小鼠尾巴上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直接诱导为肝脏细胞,这种细胞具有和体内肝脏细胞类似的上皮细胞形态、基因表达谱、且获得了肝脏细胞的功能。
实验发现,将转化型肝脏细胞移植于肝衰竭的小鼠,有近一半仍然存活,证明了转化型肝脏细胞具有体内功能。
9.近10年中国科技论文发表量跃居全球第二
今年3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公布报告显示,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已跃升为第二,仅次于美国。
2004年到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全球排名从1999年到2003年的第六位(占
总量的4.4%)跃升至第二位(占总量的10.2%),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
今年12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也显示,2001年至2011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83.63万篇,排世界第2位,比2010年统计时上升两位;论文共被引用519.14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
10.我国首座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7月21日10时,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快中子反应堆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主力堆型。
中国实验快堆是我国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快堆)发展的第一步。
该堆采用先进的池式结构,核热功率65兆瓦,实验发电功率20兆瓦,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功率、具备发电功能的实验快堆,其主要系统设置和参数选择与大型快堆电站相同。
实验快堆充分利用固有安全性并采用多种非能动安全技术,安全性已达到第四代核能系统要求。
1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破5000米深度纪录
7月26日6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5000米级水深大关,6时17分下潜至5057米水深。
历时6小时12分的深海之旅中,各项仪器指标及通讯正常。
潜航员在5000米水深时对潜水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验证,多次进行坐底试验,同时拍摄到海底生物照片。
“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的成功,将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精细的调查平台,为科学探索深海奥秘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12.嫦娥二号到达拉格朗日L2点
中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后,经过77天飞行,成功进入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
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将卫星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的国家,也使中国成为继欧洲和美国之后第三个造访L2点的国家和组织。
该拓展试验的成功实施,也创造了我国航天乃至国际航天的多个第一。
对于研究空间天气应用和空间环境预警均具有开创性意义。
13.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由于普遍认为拉斯克奖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屠呦呦获奖得到了舆论的普遍关注。
由于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头衔,人称“三无”教授,此事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人才评价机制的反思。
14.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
北京时间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至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
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圆满完成任务。
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
15.八光子纠缠态刷新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成功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刷新了多光子纠缠制备与操作数目的世界纪录。
11月22日,《自然·通信》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产生多光子纠缠态的难度会随着光子数目的增加而成倍增大。
此前,国际学术界已报道的纪录是最多能制备出六光子纠缠态。
中国科大研究人员对已有的各技术环节进行改进,最终验证了八光子的纠缠特性,并进一步利用产生出的纠缠态完成了八端口量子通信复杂性实验。
(中国科技网记者高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