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
A. B.
C. D.
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
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
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
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
...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
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
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
D
.CaCl
2
溶液(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随
压强变化的关系
B.将等质量的镁片
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
硫酸中
C.MnO2对过氧化氢
溶液分解的影响
D.向氢氧化钠溶液
中加水稀释
A.A B.B C.C D.D
5.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8% B.60% C.76% D.84%
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
D.浓盐酸敞口放置
8.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
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
9.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
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
Fe(NO3)2和AgNO3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
10.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是
A.
B.
C.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
B.用Ba(NO3)2除去ZnCl2溶液中的ZnSO4杂质
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NH4NO3、(NH4)2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
D.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2CO3、K2SO4、BaCl2、HCl四种无色溶液
12.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鉴别NaCl、CaC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
B除去CaO中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
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A.A B.B C.C D.D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
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CO2气体(CO气体)——在氧气中点燃
D.KCl溶液(CaCl2溶液)——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14.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①实验②
A 探究碘在汽油和植物油中的溶解性
B 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D探究CO2的化学性质
A.A B.B C.C D.D
15.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
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
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
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
16.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浓盐酸 B.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
C.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D.电解水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 H2O油污活性炭振荡、搅拌
B空气甲醛过量焦炭通过焦炭净化器
C CO水蒸气足量生石灰通过生石灰的干燥管
D NaNO3溶液Na2CO3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8.三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共2.3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1克。
则这三种金属可能是:
A.Mg、Na、Al B.Zn、Na、Fe
C.Zn、Na、Al D.Cu、Na、Al
19.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A B.B C.C D.D
20.除去下列各物质(其中A、B、C为溶液)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编号物质(或溶液)杂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
A NaCl CaCl2过量Na2CO3溶
液
过滤
B KNO3NaCl 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再过滤
C FeSO4CuSO4过量铝粉过滤
D CO2CO点燃
A.A B.B C.C D.D
21.图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B.乙图:可能是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过程
C.丙图:可能是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丁图:可能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22.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加物质或方法
A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溶解、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B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
C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D 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
A.A B.B C.C D.D
23.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氮气和水蒸汽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氮气和氢气
2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设计方案其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 探究铁钉生锈时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B 探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有关
C 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里的溶解性
D 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
A.A B.B C.C D.D
25.下列从左到右依次代表ABCD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
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
二、流程题
26.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 CuSO4、 MgSO4、FeSO4的废液中回收重要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
(3)固体D中加入稀硫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若固体B比加入的镁粉质量增加184g,固体D比固体B质量减少112g,则加入的镁粉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_g。
27.实验室中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X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43年,我国实业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其中“碱”是指碳酸钠,俗称“纯碱”,以下是联合制碱法的简单流程。
根据以上流程,问答下列问题:
(1)纯碱属于酸碱盐中的的哪一类______________。
(2)反应(1)的生成物是NaHCO3和NH4Cl两种物质,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操作X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2)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9.下图为某科研小组设计的利用化学链燃烧产生的高浓度CO2制备甲醇的流程图,
据图回答:
(1)图1是利用镍(Ni)进行化学链燃烧的流程图。
与传统的燃料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排放的CO2浓度高,易于收集。
①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
Ⅰ.H2+NiO 高温
Ni+H2O;Ⅱ.CO+NiO
高温
Ni+CO2,反应Ⅱ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②与CO、H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排放出的CO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
(2)图2是利用高浓度CO2制取甲醇的流程图:吸收池内,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高浓度CO2生成碳酸氢钠;分解池内,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CO2;合成塔内,利用新型催化剂,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4O)与水。
①吸收池内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合成塔内生成甲醇的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H2与CO2的质量比是____。
如果将来H2的制取技术取得突破,“CO2与H2反应高效变甲醇”这一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的意义是__(答出一条即可)。
30.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少量MgCl2、Na2SO4和CaCl2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2)该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共发生了几个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
(3)滤液Ⅱ除氯化钠之外,还含有其他溶质成分,如何检验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意,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变化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
解:A.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可以一步转化,故A 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与磷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可以一步转化,故B 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以一步转化,故C 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一步转化为碳,故选D 。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银,将a g 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 3和Cu(NO 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反应顺序是,锌先与盐溶液反应,锌完全反应后,如果硝酸银或硝酸铜有剩余,铁在与两溶液反应;①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②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反应中金属的质量关系如下:
3322AgNO +Zn =Zn NO +2A 6()g
5216
3232Cu NO +Zn =()()Zn NO +Cu
6564
3232Cu NO +Fe =()()Fe NO +Cu
5664
【详解】
A 、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加,锌和硝酸银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加,锌和硝酸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固体质量减小,当锌和硝酸铜的质量远远大于铁和硝酸银的质量时,滤渣的质量会小于ag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 ,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 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 、Cu 、Fe ,由于锌先反应,锌可能剩余,也可能反应完;
D. 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硝酸银有剩余,硝酸铜没反应,锌和铁都反应完,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银离子,四种金属阳离子。
选A
【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C
解析:C
【解析】A. 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铜和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符合除杂要求;B. 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铜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符合除杂要求;C. 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氢氧化钙过量,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D. 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过滤后溶液中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要求;选C
点睛: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A
解析:A
【解析】A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B.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镁先反应完,而且等质量的镁比铁生成氢气多;C.MnO2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但始终呈碱性,pH不会等于或小于7.选A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5.C
解析:C
【解析】表面被氧化的镁条其成分有氧化镁和镁,其中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镁元素都以氯化镁的形式存在;由氯化镁的化学式MgCl2-可得镁元素与氯元素的关系式如下:Mg---2Cl- MgCl2-2HCl,Mg--- -2HCl,设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x,Mg---2HCl
24 73
x 73g×19%
x=4.56g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6g÷6g×100%=76%
点睛: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计算使计算题变得简单。
6.B
解析:B
【解析】A.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酸性变弱,pH变大,但溶液始终呈酸性,pH始终小于7;B.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成为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C. 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M比金属N反应速率更快,即金属M比金属N反应更剧烈,所以金属M比金属N的活动性强;D.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式:a=b>c,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b>c,升温至t2℃时,ab的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选B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7.C
解析:C
【解析】
A、胃液的pH<7,图像应该从小于7开始逐渐增大,但最后也应该是酸性,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无沉淀生成,当稀盐酸反应完以后,氢氧化钠溶液才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错误;
C、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足量同种稀硫酸中,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在开始的相等时间内,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错误。
故选C。
8.C
解析:C
【解析】A、如果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有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一般可循环利用;
B、把反应物研成粉末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铵态氮肥与碱供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D、结合实验目的判断。
解:A、观察上述流程,发现碳酸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因此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故正确;
B、将CaCO3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故正确;
C、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M溶液是(NH4)2SO4溶液,因此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故错误;
D、为了得到较纯的K2SO4晶体,常洗涤反应所得晶体。
故D正确。
9.B
解析:B
【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银,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剩余的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说明硝酸亚铁没反应或者部分反应而有剩余;硝酸银反应的程度无法确定。
所以滤渣中一定有生成的银,可能有铁。
当有铁生成时,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才有气体生成;有硝酸银剩余时,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沉淀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和Fe(NO3)2;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D
解析:D
【解析】理论上正确,要求物质的转化需符合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操作上可行,要求操作应简便易行;经济上合理,要求不能利用价格昂贵的物质转化为价格低廉的物质;根据以上要求,分析每个方案;分析时可首先判断理论上是否可行,然后再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
解:A、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中需要加热不够简便,且使用氢氧化钠制取碳酸钠,经济上不合理;故A不正确;
B、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理论上正确,操作上也较简便,但利用硝酸银、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铜,经济上不合理;故B不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能生成三氧化二铁,因此该方案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故C不正确;
D、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也只需要加入液体较为简便,利用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经济上也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为解答理论上正确所需要的知识基础,熟悉常见物质的用途则为经济上合理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11.C
解析:C
【解析】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的溶液呈碱性;氯化铵含铵根属于铵态氮肥;
B. Ba(NO3)2与Zn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锌;
C. NaCl遇Ba(OH)2无明显现象;NH4NO3遇Ba(OH)2加热,只有气体;(NH4)2SO4遇Ba (OH)2加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Na2SO4遇Ba(OH)2只有白色沉淀;
D. 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是没有颜色,则让溶液之间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鉴别。
解:A.草木灰的水溶液成碱性,和铵态氮肥氯化铵一起用会产生NH3,降低肥效,所以不能混合施用。
故错误;
B. Ba(NO3)2与Zn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锌,生成的硝酸锌是新的杂质,故错误;
C. NaCl遇Ba(OH)2无明显现象;NH4NO3遇Ba(OH)2加热,只有气体;(NH4)2SO4遇Ba (OH)2加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Na2SO4遇Ba(OH)2只有白色沉淀;故正确;
D. 氯化钡能与硫酸钾、碳酸钠均产生沉淀,故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不与氯
化钡反应的物质为盐酸,向其他两种物质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为碳酸钠,无现象的为硫酸钾,可以鉴别。
故错误。
因此本题选C。
12.A
解析:A
【解析】
A加水时,氯化钠溶解得溶液,碳酸钙不溶得浊液,硫酸铜溶解得蓝色溶液,能成功鉴别;B、加水时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要求;C硫燃烧生成气体,不能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稀硫酸与NaOH溶液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酸过量时,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碱过量时,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硫酸钠和硫酸,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选A
点睛: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
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CaCO3固体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方法不正确的原因为:1、一氧化碳在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下无法被点燃,2、有氧气容易导致气体不纯净,3、无法收集二氧化碳,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Cl2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14.A
解析:A
【解析】
A、食盐和高锰酸钾都能溶于水,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由于温度不一样,因此无法比较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该选项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1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1和实验2探究的化学性质不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A、氧气与硫反应可得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水,水电解可得氧气,故正确;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无法转化为一种物质,且能生成氧气,故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通过光合作用可得氧气,碳与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可得二氧化碳,故正确;
D、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水,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故正确。
16.C
解析:C
【解析】A. 加水稀释浓盐酸,酸性变弱,pH变大,但是稀释过程为物理变化,混合物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个数不变;B.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固体的质量会增大;C. 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D.水的质量增加,酸的浓度减小,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选C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7.A
解析:A
【解析】
A、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异味,但不能除油污;B通过焦炭净化器能将空气中的甲醛吸附;C 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固体氢氧化钙,因而可用于吸水,而且由于不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用于干燥一氧化碳;D,适量的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钠,符合除杂要求。
选A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铜不与盐酸反应。
设2.3g铁、铝、钠,镁、锌与酸反应分别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m、n、a、b
Fe +2HCl== FeCl2+H2↑
5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