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赤壁赋》2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
苏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工具书、课后注释、学习课文,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品读赤壁夜景,感知作者情感变化,领会作者人生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苏轼从层层纠结的内心悲苦走出的心路历程,感受自然给人的生命启迪,体味苏轼旷达、超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把握苏轼的心路历程,体会主客问答的哲理内涵。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理三者的联系。
课型课时
新授课(3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读法、评价讨论法
教学手段
教材、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生字词及相关文言知识。
2、理解掌握1、2段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词,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苏轼。
师接话题说: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一篇赋《赤壁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任团练副使。
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也叫赤鼻矶),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赤壁,山名,一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一般认为孙、刘在此破曹操。
一在今湖北黄冈,即苏轼游览处。
有人认为苏轼把黄冈赤壁误作孙、刘破曹操处,其实他并没有弄错。
苏轼在《书〈赤壁赋〉后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分别以“传云”“人道是”指黄州赤壁是孙、刘败曹之地,并非肯定。
由于两山名同称“赤壁”,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
二、文体简介
赋:一种富有文采韵节,散文与诗歌结合,可以咏物写志抒情的文体。
有古赋、律赋、文赋。
三、整体感知
(一)疏通字词
1、壬戌(
rénxū
)
10、酾酒(shī
)
2、桂棹(zhào
)
11、横槊(shuò
)
3、余音袅袅(niǎo )
12、渔樵(qiáo
)
4、幽壑(hè
)
13、扁舟(piān
)
5、嫠妇(lí
)
14、匏樽(
páo
)
6、愀然(qiǎo
)
15、蜉蝣(fúyóu
)
7、山川相缪(liáo )
16、无尽藏(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lú
)
17、狼籍(jí
)
9、旌旗(Jīng
)
18、枕藉(jiè
)
(二)
通假字
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饮酒) 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同“缭”,盘绕)
四、解读第一段
1、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诗经·陈风·月出》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2、段意
开头点名了时间、地点、人物接下来寥寥几句勾勒出作者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此景象的感受。
板书:乐(月白风清、水天相连)
五、解读第二段
1、译文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2、段意
写泛舟中的饮酒放歌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是过渡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乐->悲(“饮酒乐甚”“扣弦而歌”“客有吹洞箫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六、小结
这节课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和第1、2段的学习,体会到了苏轼的感情,认识到了苏轼的感情变化,为我们继续探究课文打下了基础。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1、2段
2、掌握本课内容
八、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一)乐:月白风清、水天相连
(二)乐->悲:“饮酒乐甚”“扣弦而歌”“客有吹洞箫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