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德育实践活动总结1通过本年度的德育教育工作,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习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的德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做好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现对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总结如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
建立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突出抓。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我们利用例会、集会等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提高了全体教师德育教育业务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结合心理教育理论的学习,把德育教育与心理指导相结合,提高了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加大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力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采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的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由于以上措施的落实,由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德育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促进了我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二、以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为目标,加大教育力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德育教育工作要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为目标。
鉴于此,我们加强了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及自觉性的培养,从个人卫生的管理到安全知识的掌握,从遵规守纪自觉性的培养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我们还注意了学生自我防范知识的学习。
对应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初步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不但使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上了新台阶,而且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1、新学期进行常规系列教育,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不同学年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阶段性和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胡锦涛同志 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 总是把关注的 目光投 向青年 : 一个有远见 的政党 , 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 史发展和社会前 进的重要力量 。青年一代 , ” 寄托着国家的希望和 民族 的未来 。 他们 的 发展如何 , 直接关系到党和 国家的前途命运 , 关系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目 标的实现 。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是培养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基础工程 , 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的希望工程 。 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 临的挑战
20. 0 9 6(下)
高校 昆 想政 洽教育要 以科掌发 展现 指导
邓晓 辉
摘 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 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 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 理念的升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指南。加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实效性、 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提 解决好 ‘ 养什 么人、 培 如何培养人” 这个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事关中华民族前 途命运的根本问题, 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科学发展观的提 出为改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关键词 科 学发展 观 思想政 治 教 育发 展 以人 为 本
一
自治” 等一系列的 自我适应 的事件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 中, 很多学生 必然会在生活、 学习、 成长各方面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 更可能导致其 引发心理上的矛盾状态 。 思想政治教育 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为灵魂 ,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过程 中要尊重学生 的个性、 情感和尊严 , 理解学 生、 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 的真挚与坦诚 , 产生积极 的情感反应, 乐于接受教师 的引导和帮助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 全面 、 协调、 可持续 ” 的发展思路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存在 的诸多不足其根本原因都在 ( ) 值 选 择 多元 化 的 影 响 一 价 于没有真正把握好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 , 随着利益 关系的复杂化 、 分配方式 的多样化, 民众 所谓“ 全面” 发展: 首先要正确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思想政治 的思想领域也出现了多元化的选择。社会上 出现 的各种现象也在不 教育工作既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的工作, 同时也是提高 断的影响和冲击着校园 内的当代大学生。 官场上 的权钱交易 、 市场 中 学生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的工作 。各类课程都蕴涵着丰 富的思想政 的失信行为、 学校里的文凭买等消极现象 的频繁出现对部分大学生 的 治教育资源 , 全体教师在教学 中都应当注重深入发掘反映人类文 明成 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 巨大影响和冲击 。而政 治理论课 的教学 果 、 弘扬 民族精神、 体现科学精神 、 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 , 在传授 又难以对所有 问题做出明确解释, 使得学生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上存在 知识 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其次教育方式要全面, 新形 着模糊认识, 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 或悖离 。受此影 响, 一些大 势下社会实践、 园文化、 校 网络信息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 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 治思想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 、 价值取向扭 曲、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 第二课堂” 的重 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 。 要作用 。着力打造充满活力 、 积极 向上的优秀校园文化, 广泛开展丰 ( ) 二 高等教 育 市 场化 的影 响 富多彩的学术、 体育、 艺术等活动 , 把德育与智育、 体育 、 美育有机结合 当前形势下高校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愈来愈紧密 。社会主义 起来 。 努力建设一批融 思想性 、 知识性 、 趣味性、 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 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受到 了前所未有 的 网站 , 牢牢把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的主动权 。 挑战。 一是部分学生功利思想严 重, 向于实用主义 的选择 。 倾 热衷于 所谓 “ 协调 发展, 首先要重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 目标上做到协 考研、 考证 , 用收入 的多少作为衡量 自 身价值的唯一标准, 忽视人文素 调, 并通过 目标的协调, 达到教育方法的协调和教育管理体系的协调。 质 的培养, 排斥思想政治的教育。 二是缺乏 团队意识 。 在校大学生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社会开放程度 日益提 高, 教育环境也 部 分 出 生于 上 世 纪 八十 年 代 后 , 宽松 的社 会 环 境 , 越 的 物 质 条件 , 已由过去的封闭式走 向开放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社会 优 使 得一些学生身上 带有鲜 明的“ 独生一代” 的特征 。一些学生往往 以自 的大环境, 与社会发展 的需要相适应、 相协调。从青年学生在校现实 我为中心, 片面追求个 人利益的实现 。不热 爱集体 , 不关心他人 。只 活 动 与 未 来 生存 方 式 的 有 机 联 系 中开 展 教 育 工 作 。从 大 学 生 的 德育 讲权利不尽义务, 只求索取不谈奉献 , 表现 出自私 、 冷漠和独往独来等 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 、 职业社会化 的塑造和建构来进行 高校 的思想政 问题 和 思想政 治教育希望成功 塑造 当代大 学生具有集体主义价值 治教育, 这就 需要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支主干队伍 ( 学校 观 和 社会 主 义道 德观 这 一任 务 相 差 不 小 的距 离 。 党政干部和 共青 团干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和德育辅导员) 通 二、 以人为本” 当成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 “ 应 力配合、 密切协作, 充分重视 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 社会的现实需要和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核心 ,在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的过程 学 生 自身 的 兴趣 爱好 , 学 生 的理 想 信 念 教 育 、 业指 导教 育 与 思 想 将 就 中, 同样要以教育对象 即学 生的发展为我们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治教育联系起来 , 达到 良性互动的效果。 坚 持 这 一 精 神 就 必 须做 到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所谓“ 可持续” 发展, 关键在于要尽量消除一个时期 以来高校思想 ( ) 一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政治教育 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 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长远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 高校 思想政 治教育过程 中, 我们 的教育 规划, 过于关注短期行为的效果, 热衷于营造“ 轰动效应” 而忽视教育 , 内容和教育 形式 过于陈旧,没 能正确分析学生 的思想现状和发展需 过程的连 续性和一贯性 , 弱化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 学性 , 恶化 了思想 求, 忽视甚至在一定程度 上抹 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使学生 的自我意 政治教育 的发展环境 , 导致在一些同学中产生 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 识处于一种盲 目的状态 , 没有 得到应有 的有效引导 。 同时也导致思想 解 。 政治教育在学生心 目中的地位 不断下降。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局 参考文献 面首先要认识到思想政 治教育 的独特性在于它是 以唤起教育对象的 人民日 20- - 报.04 01 1 5 主体 自觉为 目标的, 从某种 意义上 说, 思想政 治教育应更重视受教育 【】 2钟维荣. 试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 0 4 1 ) 20(0. 者 的主体性, 要注重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发挥 学生 的主观能动作用 , 尊 f】 3段兴利, 张军成 , 孙伟国 , 高校学生社团于新生的入学适应 . 甘肃社会科学. 0 4 5 . 20() 重 学 生 , 定 学 生 的价 值 和 意 义 。 肯 [】 4薛西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 7 6 . 20 ( ) ( ) 二 注重发挥 情感 因素在 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积极作用 【】 5王兴杰. 论思想教育中积极情感的调适. 现代教育科学. 0 7 3 . 20 ( ) 【】 6李兴有.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9 9 3 . 19() 中共 中央 国务院在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7张强. 树立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的意 见》 出 :坚 持解 决 思 想 问题 与解 决 实 际 问题 相 结合 。 讲 道 理 提 “ 既 .0 () 又办实事, 既以理服 人又以情 感人 , ��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1.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学校和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倾向,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做到抓实抓细、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德育工作,从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出发,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坚持德育内容和方法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群体,形成学生为本、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2.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学校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日常德育工作由政教处、各年级组具体组织实施。
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班委会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建立分管德育校长、政教(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等层次分明、责任清晰的德育教育网络。
分管德育校长负责德育目标的制订和督导;政教(教导)处负责日常德育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协调;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负责每天班级管理检查、评比;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家访和后进生的跟踪转化及档案的整理,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3.加强学校德育骨干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德育管理干部的培养,从业务进修、职称评聘、先进评癣外出学习等方面,为德育骨干力量的快速成长创造条件。
要选拔和培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并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努力提高班主任待遇,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改进育人方法,做到教书育人、科学育人、艺术育人。
4.完善对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留守学生的帮扶制度。
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重视学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采取多种救助措施,开展帮扶活动,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和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培养自立自强和奋发向上精神,减轻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自觉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5.重视德育和综合素质评价。
坚持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评价制度,改进评价方式,充分体现评价多元化。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校德育工作新探
( ) 以人为 本 ” 的理 念 指 明 高校 德 育工作 的 一 “ 核 心是 “ 以学生为 本 ”
合, 既要坚持用先进的理论 塑造人 , 又要 引导学生 躬行 实践 , 做到 “ 知行合一 ” 第 五 , ; 坚持继承与创 新 的统一 , 既要继 承德育 的优 良传统 , 又要不断创 新工作思路 , 索新平 台、 方 法 ; 六 , 探 新 第 内容 应 全
随着 我 国社 会 的急 剧 转 型与社 会 生 活 、 值 观 价 念 的 多样 化 , 以及 互 联 网 的 兴起 与普 及 , 会 竞 争 社
的 日益激烈 ,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对象的大学生也呈 现 出新 的 时代 特 征 : 多 数 学生 思 维 活 跃 、 于接 大 乐 受新 事物 , 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强 , 注重 自我创造 和 自我价值的实现 ;部分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淡薄、 行 为 失 范 , 的大 学 生 沉 溺 于 网络 难 以 自拔 , 响 有 影 了学习与生活 , 甚至导致人格的扭 曲 ; 心理健康问 题越 来越 突 出 。
实 际上大打 折扣 了。
( ) 导 员 队 伍 建 设 滞 后 三 辅
1忽视德育工作对象的主体性 , 、 仅仅视其为被 动的教育管理对象。现有德育工作基本上是采取 自
・
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 ,既要关 注受教育者 , 也 要关注教育者本身。学生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
的 中坚 力 量 , 学 生 思 想行 为 的引 导 者 , 大学 生 是 在
一
处于 没有外 部 道德 规范 明显 制 约 的环 境 时 , 不少 人
就会做 出不符合 道德规 范 的行 为 。大学生 网络道 德 失范现 象就是一 个 突出反 映 。
坚持德育工作为主线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学生德育工作精神,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围绕创建“和谐文明,平安校园"这一主线,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学生言行,重视习惯养成,强化环境育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为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组长:曾庆挺副组长:刘秀峰赵温明李小英成员:李洪伟罗昭通李云芹李俊李明喜杨仕龙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工处,由李洪伟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一)坚持德育工作为主线的原则1、继续坚持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主线.突出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尊师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感恩教育、节约习惯教育、法制教育等,增强学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
2、高度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规范学生的衣着、仪表和内务,注重学生文明习惯的正确引导,对不良行为,特别是对影响环境卫生、学习习惯等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纪律教育和特殊家庭的教育问题。
3、坚持国旗下讲话的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根据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艰苦朴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等。
4、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信念教育和礼仪教育,认真扎实地搞好六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六种行为习惯指的是:礼仪习惯、诚信习惯、勤俭习惯、学习习惯、健康习惯和卫生习惯。
5、深入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倡导道德自律。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范,“管好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自觉养成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维护社会的良好习惯.6、开展“怎样做一个文明中学生”的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学生就礼仪、诚信、勤俭、卫生等四个方进行演讲、讨论,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7、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的卫生制度,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
坚持科学发展观 改进高校德育管理工作
一
、
科 学发 展观 是 指导 高 校德 育 管理 工 作 的理 论基 础
的 重要 性 ,增 强使 命 感 和责 任 感 .在 教育 教 学过 程 中使 自
己的 道德 素养 不 断 提 升 ;教 师要 全 方 位 关 心 、爱 护学 生 .
科 学发 展观 是 马克 思 主义 世界 观 和 方法 论 在解 决 当代 中国社会 发 展 问题 上 的集 中体 现 .是 中 国社会 改革 发展 的 必然 产 物 ,是 当今乃 至 以后 指导 我 国社 会 发展 的世 界观 和
育者 与 受教 育 者 、德 育 工作 与其 他 教 育 工作 、德 育课 程 与其 他 课 程 的 关 系 。改 善 激励 机 制 ,提 高德 育 工 作 的激 励 水 平 . 推 进 高校 的德 育 工作 水 平 ,最终 达到 发 展 素质 教育 的 目标 。 关 键词 :科 学发 展 观 :高校 :德 育 工作
充 分尊 重 学生 ,促 进 学 生人 格 的完 善 。
加 强德 育 工作 ,应树 立 德育 目标 管理 意 识 .运 用 目标 管 理理 论 ,对 高 校德 育 目标 进行 科 学 化 管理 .使 目标标 准
方法 论 ,是 指导 我们 高 校管 理工 作 的方 法 论 .也 是我 们 管
维普资讯
高 教 探 索
20年第 5 06 期
Hi h r Ed c to p o a i n g e u a i n Ex l r to
坚持科学发展观
改进 高校德 育管理 工作 袁馨 泉 摘要 :本 文 坚持 以科 学发展 观 为 指 导 ,加 强德 育 目标 管理 和过 程 管理 ,更 新德 育 管理 思 想 、 管理 内容 。处 理好 教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摘要】针对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系统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更新教育内容;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严格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营造生动活泼的先进校园文化,切实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德育工作;改进措施大学生作为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则和指导理论,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促进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是“以人为本”是推进发展的根本目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全心全意地实现和确保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推进发展的主体仍然是广大人民,只有广大人民才是推进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动力。
其具体内涵是:1、统筹发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全局,通盘筹划,全面安排,正确实施,才能使当代的大学生们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增加发展的新成果,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2、抓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展正确的调查研究,弄清楚和抓住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推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才能把大学生全面的、科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3、兼顾和协调邓小平同志提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名言,精辟地揭示了兼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们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兼顾和协调的观点。
4、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是要求我们要充分依靠大学生这个先进的群体,用他们的热情和先进性真正融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来,依靠他们,同时也让他们分享发展的成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一
逞上升 趋势 的青少 年犯 罪,以及 高分 低能 、 心理 缺失等现 象, 应该令 人反 思 。
首先 , 要彻底 地解放 思想 , 更新 教育观念 , 明确学生 主
体理念 的重 要意义 。 一名 教育工 作者 ,尤其是 德育工 作
者, 一定要 有长远 发展 的战略 眼光 , 一定要 着眼 于学生综
的误 区 。
展 的规律 , 把满 足人 的发展 需要 、 促进 人的全 面发展 作为 教 育发展的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 点 , 教育过程 中要关 心人 、 在 尊 重人 , 理解人 , 务于人 , 终把他们 培养成 为 国家 民族 服 最 的有用之 才 。 然而 , 长期 以来 学校 尤其是 高中 学校 , 育工 作就 是 德 “ 管压 卡” 实 行封 闭式管理 , , 还振 振有词 日“ 园安 全学 生 校
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 .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已'
徐燕萍
长 沙 市职 业技 术 学校 ,湖 南 长 沙 摘 要 4 00 10 6
学校德 育工作要尊 重学生的意愿 , 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 的规律 , 满足人的发展 需要 、 进 把 促
人 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 出发 点和 落脚 点。 学校德育工作要切 实树 立 以学生 为本 的思想, 以科学发 展观为
发展 。第一要 义是 发展 , 核心是 以人 为本 , 基本要 求是 全
面 协调可持 续 , 根本方 法是统 筹兼顾 。这一 观念不 仅对 于
纯粹 的功利 教育 , 是单 一 的刻 板 的教 育 , 不利于 学生个 性
的张扬 , 不利 于 因材施教 , 以贻误 了绝大 多数 学生成长 是 和 发展 为代 价的教 育 。纵观 改革 开放三 十年 来的教育 , 虽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德育
造力 。其次 ,全面发展” “ 理论要求德育 的内容规划应体现 系 统综合 的整 体性 。德 育 的整 体性 观 念 体现在 将 道德 的知 、
学技术 问题 , 而且是 一个伦理 问题 。人 类的生存和发 展是人
[ 关键词] 科 学发展 观 ; 视 野 ; 大学德 育 [ 中图分类号] G 4 6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 r52o) — 1 — 3 63 05(060 01 0 7 3 5
情、 、 信 意等心理 与行为方式作 为一个 整体 , 道德 的形式 结 将 构与 内容结构作 为一个整 体 , 德育 的 目标 、 将 任务 、 内容 、 途 径、 方法 、 管理 、 评价等 因素作 为一 个相 互联 系 的整 体 , 德 将 育 的学 校 、 家庭 、 会环境作 为一个 相互 联系 的整体 , 社 关注 人 的整 体发 展和综合 素质 的提 高 , 关注各 种要 素 的优 化组合 。 再次 ,协 调发 展” “ 原则要求德育 内容应 体现 多样 性与 主导性 相结合 的时代要 求。道德教 育 内容 要体 现当代 社会 主义 道 德体 系主导性 , 又要继承 优秀 的中华 民族传 统文 化 、 借鉴 西 方有益文 化 , 从而体现多样 性 , 这是 协调发 展原 则在 德育 领 域 中的必然要 求。最后 ,可持续发 展” “ 战略要求 德育 的途 径 应体 现贴 近生活的实践 性。可持续 发展 观认 为社会 的发 展 是一种 人与 自然、 个体和整体 、 天与未来 的协调持 续发展 。 今
赋予 大学德育新的历史 重任。科学 发展 观 的基本 内容包 括 可持续经济 、 可持续 社会 和可 持续 生态三方 面 的协 调统 一。 以往我们对大学生谈社会发展 , 大多是 从经济 、 政治 、 文化和 社会 四位一体 的角度 , 而在可 持续发 展战 略 中 , 们必 须加 我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思考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推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拓展德育工作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切实做好德育工作,是关系到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教育理念,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科学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农业院校;德育工作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252-0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推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转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网络社会的到来,高等农业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在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拓展德育工作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切实做好德育工作,是关系到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
1 从高等农业院校特点出发以实现人的科学全面发展为目标传统的学生工作方式管而不导,堵而不疏,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因此,教育观念要打破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的模式,应当把广大青年学生当成能动地参加教育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看做教育的对象和受教育者,用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方式来替代以往的家长式、灌输式的教育[1]。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
互联网时代条件下,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工作的全面创新问题,其中至少应把握找准学生工作进网络的立足点,用正确、积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提高学生“接受正确、有益的信息,抛弃错误、有害的信息”的能力;探究学生工作进网络的切入点,采取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征及成长规律相适应的形式和内容;把握学生工作进网络的融合点,从本质上实现学生工作与网络的融合,达到内容和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发挥网络在学生工作运用中的服务功能、教化功能、引导功能和管理功能,趋利避害,规范网络道德,培养积极、健康、科学的网络文化。
科学发展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 生建 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以及价 值观 ,促进人学 生的
健康成长 。
一
底 ,以此 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 展。思想政治教 育J - 作 是商校 教 育工 作的关键,地位应 当进 …步加强,高校应 当将 素质 教育 作为思想政治: [ 作 的核心 ,以此促进学生 的全断发展 。 ( 三 )长期坚持科 学发展观 人 们 想 要 形 成 良好 的 妯 德 , 需 要 长 期 发 腱 , 此 , 思 想 政 治工 作应 当坚持不懈 。在 开展 思想道德教育 的过程 中,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形 式 与 内存 都 应 当 与 时 俱 进 ,保 持 心想 政 治 工 作 的 长 效 性 。 如 今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应 当 采 用 形 式 多样 且 丰 富 多彩 的教 育 方 式 , 以理 想 信 念 教 育 为 核 心 , 长期 持 久 地 对 学 生进行价 值观 、世界观 以及人 生观 教育 。在 歼展思想 工作过 程 中,还应 开展公 民道德 、爱国主义 以及全面发展等 方面的 教育 ,围绕科学发展观 的可 持续 发展 为重要 标来 歼展 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 ,以此增加学生对 国家 的关怀与责任意识 。 ( 四 )引导学生进 行自我管理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过程中 ,学校可通过 团学组 织 以及骨 十凋动火学生 自我 管理以及 自我服务的意识 ,充分 的体现! 学牛在 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主体地位 。另外 ,思想政 治 教育 工作 者也是非常关键 的,学校 叮通过依靠教师 ,进 一步 确立学 生的主体地位 。0 如此便可 明确教 师教书育人 ,做 好 心想政 治教育工作 ,还 能够 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 ,扩展 思想 政 治 教 育 = 『 = = 作 的资 源 ,更 好 地 为 学 生 服 务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元 素 的培养 。
高校 德育 工 作 还 必 须 坚 持 科 学 发 展 观 “ 调 协 发展 ” 的原 则 , 以培养 大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为 核心 , 与 专 门化教 育相结 合 , 思想 道德 教 育 与学 科 建设 、 使
需要 的人 才 。 二、 高校 德育 工作 存在 的 问题 第一 , 高校德 育 工作缺 乏 “ 以人 为 本 ” 的理念 。
展” 的原则 。高校德 育不 是孤 立 的 , 而是 全 面 渗 透
[ 收稿 日期 ]0 9— 2—1 20 0 2
[ 作者简 介] 魏向阳 (9 O ) 男 , 1 8一 , 河南漯河人 , 河南 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
会 实践 环 节结合起 来 , 进 大 学生的 可持 续发展 。 促
[ 中图分类号 ] 6 1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8 59 (0 9 0 06 0 10 — 73 20 )3— 06— 3
并具 体体 现 在 智 育 、 育 、 育 的 过 程 中的 , 体 美 只有
才。
思想
科 学 发展 观 的核 心 价 值 理 念 是 “ 人 为本 ” 以 ,
高校 德育 工作 必 须 坚 持 “ 以人 为 本 ” 的价 值 理 念 。
高校 德育 坚持 “ 以人 为本 ” 就 是 要 坚 持 以 学 生 为 , 中心 , 出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重 学 生 的 价 值 选 突 尊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人 为本 、全 面协 调可 持续 发展 的科学 发展 观, 我们党 从新 世纪 新阶 是 段 党和 国家 事业 发展全局 出发提 出的重大 战略 思想 。科 学发展观 揭示 了发 展 的本 质和 内涵, 是指 导我们 认识发展 的根 本观点, 也是 指导我 们推进 各项 工作 的根 本方法 。以科学 发展观 为指 导, 入 开展大 学生思想 政 治教 育工作, 深 并进 行 思想政治 教育 工作 的创新, 是高等 学校 德育 工作新 时期 面临 的重要 任务 。 科 学发展观 , 本质上 说, 是坚持 以人 为本, 立全 面 、协调 、可持 续 从 就 树 的发展观, 是促进 经济 社会和 人 的全 面发 展的发 展观 。 从新 时期 高校 思想 教育 工作 的现状 不难看 出, 高校学 生思想 政治 教育要 取得新 的突破 和进展 , 必须紧 密结合 时代 社会 的新发展, 深刻 认识和准 确把握 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面临的新 情 况 、 问题, 时俱进, 拓创新 : 新 与 开 一是把 思想政 治教 育与学 生的 个人前途 、 命 运结合 起来 : 是把学 生的个 人前途 、命 运与 国家前途 、国家 命运结 合起 来。 二 不让大 学生切 实感受 到思想 政治教 育与个 人前 途、 命运密 切相 关, 思想政 治教 育工 作 就难 以做 到 实 处 。 1思想观 念创 新 思想观念 的创新是高校 大学生 思想 政治教 育创新 的基 础, 是德育 领域的思 想解 放, 具有 重要 的牵引力 量 。 学发展 观的 实质和核 心就 是 “ 科 以人 为本 ” 全 。 面 贯彻 “ 以人为 本”是现 时 期加强和 改进 思想政 治教育 的根本 要求 。只有 树 立 “ 以人 为本 ”的观念, 能增强 思想政 治教育 的主 体性 、主 动性 , 才 同时有利 子教 育双方 的融合 、 协作 。 以学生 的根本 利益 为出发 点和落 脚点, 注学生 要 关 全面 发展的 实现, 为学 生综合 素质 和能力 的全面 提高提 供强大 的思想 保证 、 精 神动 力和舆论 支持 , 不是单 纯地 从防止 “ 而 学潮 ” 、维护 “ 定 ” 稳 、不添 “ 子 ” 乱 出发 , 思想 教育 的注 意 力要从 消极 防范和控 制转 向积极 引 导和 真诚服 务 。 一 要 切 以学 生为本 , 一切为 了学生, 了一切学 生, 为 为了学 生的一 切, 弘扬学 生的主 体性和 价值性 : 学生 的健康 人格 、自由、 等 、 把 平 幸福 和全面 发展 作为 思想教 育的终 极关怀, 养学 生公平 、宽 容、诚 信 、自主 、自强、 自律的 自我意识 和 培 观念。 因此, 以人为 本 ” 念的树 立, “ 观 是思想 政 治教育 工作创 新能否 进行 的前 提, 是能 否解 决当前 思想 政 治教 育工 作 中的 -些 积弊 的开 端 。 - 一 2 内容方 法创 新 首先应 该 从增 强 “ 两课 ” 内容 的时代 性 入手 。要将 建 设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的新 理论, 新成 果及 时充实 到 “ 课 ”教材 中来 。以马克思 主义 、毛泽 东 两 思想 、邓 小平理论 和 “ 个代表 ”重要 思想 为指导 , 三 以爱国主 义 为基础, 以为 人 民服务 为核心, 以集体 主义 为原 则, 以诚 实守 信为重 点, 理论联 系实 际, 组织 资深教 师编写 具有 时代感和 针对 性的新 教材, 激发 学生政 治学 习热情 , 入开 深 展学 生的 思想政 治教育 。 其 次, 教学形式 要更加 多样化, 特别 是要加 强 多媒 体等现 代化 教学手 段在 政治理 论课教 学中 的应用 。 同时 要重视 实践 性教学环 节, 鼓励 和引 导学生 深入 社会, 了解 社会 , 务社会 , 服 积极 参加 大学 生‘ 三下 乡 ’志愿 者服 务西部 等社会 实践和社会 公益 活动, 并及 时用科 学的理论有 针对性 地帮助他 们正确认 识在社 会 实践 中所遇 到 的问题 。 再次, 认真研究 大学生 思想 政治 教育工 作中 的新情况 、新 问题, 要 紧紧 抓 住影 响大学生思想 政治观念 形成和 发展 的关键环节, 确定思想 政治教育 的重点 内容 , 因势利 导 、因材施教 , 做到入 耳 、入脑 、入心 。 最后, 全面加 强校 园 网络 建设, 牢牢把握 网络 思想政 治教育的主动 权, 使网 络成 为弘扬 主旋律 、开展 思想政 治教 育的 重要阵地 。建 设好融 思想性 、知识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规 范 网络 道德 ,培养 积 极 、健 康 、科 学 的 网络 文 化 。
总 之 , 当今 世 界 和 当代 中 正 在 发 生 广 泛 而 深 刻 的 变 革 。社 会 主 义 基 本 制 度 和 宏 伟 事 业 能 否 在 中国 经 久 不 衰 ,兴 旺 发 达 ,直 接 取 决 于 能 不 能 培 养 造 就 合 格 的 建 设 者 和 可 靠 的 接 班 人 。 大 学 生思 想政 治 教 育 面 临 着 严 峻挑 战 ,新 形 势新 任 务迫 切需 要 坚 持 用 社 会 主 义
为实 践 社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体 系 的坚 强 阵地 。
参 考 文献 :
f 1中 国共 产 党 第十 六 届 六 中全 会报 告 《 1 中共 中央 关 于
构 建 社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若干 问题 的 决定》
晶 质 和 文 叫 为 。 以礼 会 丰 义荣 辱 观 为价 值 坐 标 ,要
科 学 发 展 观体 现 了跨 越 式 发 展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辩
证 统 一 。互 联 时 代 条 件 下 高 校 学 生 的 全 面 创 新 J作 问 题 , 』 准 学 生 _ 进 叫 络 的 立 足 点 ,用 正 确 、积 五找 厂作
撇 、健 康 、科 学 的思 想 文 化 信息 占领 网络 阵 地 ,提 高
一
、
从 高 校 特 点 出 发 以 实 现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为 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和谐校园
改革 与探讨 JI I』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 大学 生思想 道德建设 创建和部 团委 , 林 延 吉 130 ) 延 吉 30 0
摘 要: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 而且是非常重要 的一部分。 把和谐校 园构建好 了, 就能在无形当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 而 进 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同时, 构建和谐校 园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 的基本条件。 和谐能够凝 聚人心 , 和谐 可以团结力量 , 和谐促进事业发展。 园 校 奏响和谐的旋律 , 为学校 的发展 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 学校的组织效能得 到充分发挥 , 高教师工作 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而 将会 使 提 从 提 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 师生的 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 促进 关键词: 学发展观; 科 大学生思想; 和谐校 园
l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生组织的作用 , 采取校 内外和课内外相结合的 项重要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 当前大学 生 的恩想 道德状 况总体上 是好 方式 , 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系列专题 活动 , 益; 进一步疏通利益表达渠道 , 对涉及师生员工 的, 他们在改革开放 中看到了国家的前途 、 民族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切身 利 益 的事 项 .要 通 过 各种 形 式 广 泛 征求 群 的希望,也看到了 自 身成长发展和施展才能的 2 . 4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 系, 随时纠正学 众意见 , 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 , 进 机遇和挑战。 因此 , 他们在思想上拥护党的改革 生的不良倾向 , 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民主权利 的落实 ,努力 共 开放政策 , 人生态度是积极 的, 成才意识和竞争 25建立长效机制 , . 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 长 形成建设 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 。 意识 日 趋强烈,有较强的独立意识 和要求全面 提供保障。 45加 强 思想 道 德 建设 , 良好 的道 德 氛 围 . 以 发展 的意愿 , 较社会其他青年群体更注重文明 3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 促进校园和谐。 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 进一步加 健康 的道德意识和善恶分 明的道德评价 。但是 构建和谐校园 ,是实现学校事业全面协调 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使学 , 我们也必须看到大学生思想道德 素质及行为表 可持续发展 的需要 , 是实现高校深化改革 、 增强 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社会 现 中还存 在着缺陷和不足 , 其表现为 : 活力 的需要 , 是保证高校稳定有序的需要 , 稳定 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 , 教育广大师生 11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政治觉悟有 有 序 , 指 校 园 内安 定 团结 , 井 有 条 , 校 的 员工认真践行 “ 是 井 学 爱国守法 、 明礼诚信 、 团结友 善、 待提高。当前 , 有的大学生对政治不关心, 对理 管理秩序 、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 良好 勤俭 自强 、 敬业奉献” 的基本道德规范。 想道德教育存有疑拒情绪 ; 的甚至思想 颓废 , 的运行态势 。只有师生人心稳定 , 有 气氛宽松 , 关 46营 造 政 通 人 和 氛 围 ,构 建 校 园 和谐 环 . 不思进取 , 社会责任感淡漠 ; 的大学生政治取 系融洽 , 有 才能聚精会神地干事业求发展。 假若校 境。 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 加强学校与社 向上呈 明显功利性 色彩 ,对政治热情在很大程 内存在着各种尖锐复杂 的矛盾 ,潜伏着激烈冲 会 的交 流 沟通 , 现学 校 与 社 会 的和 谐 ; 校 出 实 学 度上还只处于浅层次 , 稳定性 和持久性较差 , 政 突的隐患 , 校园稳 定就得不到保证 , 和谐校园也 台各种政策和措施 , 以促进校园和谐为 目标 , 要 治觉悟有待提高。 就成 了一句空话 。 兼 顾 不 同层 面 师 生 员工 的 利益 ,从 根本 上 协 调 1 价值选择 自我化 , . 2 趋利化 , 短期化 , 专业 4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好各方 面的利益关 系。 47加 强 校 园文 化 活 动 , 人 开展 校 风 学 风 . 深 思想不牢。 大学生注重 自我价值 的实现 , 但一些 按照“ 民主法制 、 公平正义 、 诚信友爱 、 充满 学 生忧虑前途 , 常常表现出对个人前途 、 运、 活力 、 命 安定有序 、 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 建设。 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 结合我校实 际, 主要任务 和措施 以此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彰显学校 生活 以至人生价值的迷惘和焦忧。部分学生更 社会 的总要求 , 偏重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 ,经济因素已成为 如下 : 的人 文风 采 。 48整体布局 , . 科学规划 , 继续 推进 校园环 很多 学生选专业 、 选课 、 择业 的主要参考 因素 。 4 开展广泛深入 的宣传教育活动 , . 1 努力营 在学习上重视应用性强 的课程 ,轻视基础理论 造建设和谐校园 的舆论氛围。运用校报 、 电视、 境建设 。 要按照科学 、 人文、 绿色的总体 目标 , 进 课的学习。 网络 、 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形式 , 在全校师生中广 步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总体规划。 49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 . 全面落实好学校 1 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性。 - 3 他们知行 泛深入开展关于构建 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 脱节 、 言行相悖 、 表里不一 , 讲起大道理来头 头 的宣传教育活动 ; 通过报告会 、 研讨会 、 座谈 会 “ 十一五” 发展规划 , 保持学校健康 快速持 续发 是道 , 落实到行动上全都忘掉。 对集体主义价值 等 , 对构建 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 展 。 观的认 同偏低 ,主要反映在道德责任意识 和义 进行专题研讨 , 营造建设和谐校园的舆论氛围 , 总之 , 一定要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 同心 务观念薄弱 , 而个性化、 民主化的要求却增强 。 培育师生 自觉参 与和谐校 园建设 的观念和 意 同德 , 扎实工作 , 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 道德教育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培养和造就 在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 ,时常 出现大学生不如 识 。 4 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抓好建章立制 。 . 2 批 政 治 素质 过 硬 、 想 远 大 、 爱 祖 国 、 于 理 热 勇 小学生 的“ 倒错 ” 现象。 德才兼备 、 全面发展 、 知行统一 、 脚踏实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措施 依法治校是建设 和谐校园的重要 内容。不断健 创新 、 群众公认 的人才 , 使他们成为中国 进生产 先 21 . 抓辅导员 、 班主任队伍建设 。 制定 《 辅导 全和完善关于决 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的规章 地 、 关于依法行政方面的规章制度 、 于党风 力 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 大人 民 关 员、 班主任工作条例》经常组织辅导员 、 , 班主任 制度、 学习 、交流工作经验 , 打造高素质 的班主任队 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 关于规范各单位 、 各部门 利益的维护者。 参考 文 献 伍。 职责 的规章制度 。 1《 22 .抓新生人学教育 。在新 生入学初期 , 就 43深化校 内体制改革 ,建 立健全更加公 【1关于进 一步加 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 科学的激励机制。 根据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 育 的 意 见》 即 中央 1 文件 )和 省 委 2 号 文 ( 6号 1 坚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 际、贴近大学生生活现 平、 实、 贴近大学生群体的原则 , 狠抓 9 个方面的入 要求 ,认真总结近年来 校内机构改革 和津贴分 件 【】 z. 1 汪广荣. 代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 况分 当 学教育 : 即校训教育、 校规校纪 、 纪守法 、 遵 行为 配制度的经验 , 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f 祁新 荣, 2 分配制度改革 、 勤社会化改革 析与对策 『1连 云港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0 1 后 J. 2 0 规范教育 、 诚实守信教育 、 色转换教育 、 角 专业 人事制度 改革 、 课教育 、 安全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 、 明修身教 的机制和措施 。 文 () 1. 3赵 庞 营造 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生活指导教育。 4 . 4加快 民主办学管理体制建设 , 理顺民主 f1 恒 平 , 艳 桃 . 和 谐 的校 园 环 境 形 成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程序。学校各部门要 良好的德育氛围【 . 高教理论与 实践 ,9 5 J 建材 J 19 . 23 .抓活动载体建设 。 营造思想道德教育浓 决策、 责任 编 辑 : 依 凡 袁 厚氛围。积极发挥团支部 、 班委会 、 学生会等学 善于集民智 、 重民意、 民利 , 保 使学校 、 学院�
惟德动天 无远弗届——浅析“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道 ( 之 以德 , 导) 齐之 以礼 , 有耻且 格 ” 《 ( 论语?为政 》 。盂 ) 轲 明确提 : 设为庠 、序 、学 、校 以教之 。夏 日校 、殷 日序 “
、
周 日庠 , 则三 代共 之 , 学 皆所 以明人 伦也 ” 《 子?滕文 (孟
2 纪 初 , 国实 用 主 义 教 育 家 杜 威 , 了适 应 当 时 美 0世 美 为
国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 , 为德育应 以… 民主社 会” 认 的理 想 为出发点 。他说: 离开了参与社 会生活 , “ 学校就 没有道 德的 目的 , 也没有什么 目的” 。他主张通过学校的“ 典型的社 会生 活” 培养“ 有利与社会秩序” 的道德 习惯 。
: ‘ : ・ - ‘ ・ : 一 : ‘ ‘ 、 ‘t
惟 德 动 天 无 远 弗 届
浅析 “ 学发 展 观 ” 导 下 的 高校 德 育 工作 科 指
赵 宏 宇
( 阳职 业技 术 学 院 辽 宁 辽 阳 1 10 ) 辽 10 0
[ 摘
要]
由德育思想的演变, 凸显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党的十六届 三中全会提 出的科学发展观和“ 十七大“ 出的“ 提 育 德 育; 教育 ; 学发展观 科
烈 的 反 宗 教 倾 向 。 他 尊 重 儿 童 的 天 性 , 调 自然 发 展 的 法 强 则 。他 主 张德 育 要 注 意 儿 童 成 熟 过 程 的 阶 段 和 年 龄 特 点 。 1 纪 德 国教 育 家 赫 尔 巴 特 十 分 重 视 德 育 。 他认 为 观 念 是 9世
行动之父 , 知识 意 味 着 真 正 的 力 量 。 知 识 和 行 为 之 间 , 德 道 和理 智 之 间 不 应 分 裂 开来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探析
发 展 作 为 新 时期 高 校 德 育 的 基 本 目标 正是 契 合 了 全 会 上 第 一 次 明确 而 又 系 统 地 提 出 :坚 持 以人 等 的 “ 学 相 长 ” 关 系 , 生 是 教 育 关 系 和 学 校 关 系 的主 体 , 该成 “ 教 的 学 应 为 本 , 立 全 面 、 调 、 持 续 的发 展 观 , 进 经 济 社 会 和人 的 全 面 发 为 学 校 的 “ 树 协 可 促 主人 ” 。在 德 育 实施 过程 中 , 从 学 生 的特 点 和 实 际 需 要 出 要
istt n fhge erig T eleti ojci st poedf m tdnsc ag es in vt a poc e, osu t amoiu a p s ntu oso i r ann . orai hs bet ei o rce r s et, hn ei a,n oae p rahs cnt c h r no scm u ii h l z v o u d r
e vr nme ta d f Uy moi a e a d e p ott e i t t e a d c e tvt t d n sS st r mo e a l r u d d v l p n n c le e su e t . n io n n u t t n x l i h ni a i n r a iiy o su e t O a o p o t — o n e eo me ti ol g t d n s v i v f l
[ ywod ]u epefs; r d ct ni stt n ihr erig Sinicot o Udvlp e tA lru dd vl met Ke rs P t ol rtMoa e uai i tui so hg e ann ;c t ul kO ee m n; l o n eeo n p i l o nni o f l e f i o o -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学 发展观 是 马克 思主 义世 界观 和方 法论 在解 决当代 中国社会 发 展 问题 上 的集 中体现 ,是 中国社
会 改革 发展 的必 然产 物 ,是 当今 乃 至 以后指 导 我 国 社 会 发 展 的 世 界 观 和 方 法 论 ,是 指 导 我 们 高 校 管 理 工 作 的方 法 论 , 也 是 我 们 管 理 高 校 德 育 工 作 的 理 论基 础 和 出发 点 。 “ 持 以人为 本 ,全面 、协调 、可 持续 的发 展 坚 观 ,促进 经 济社会 和 人 的全 面发 展 ”就是 要求 高 校
在德 育工 作上 贯 彻 “以人 为本 ”的精神 ,意味 着 要 把促进 大 学生 思想 品德 发 展作 为评 价和 衡量 学 校培 养 人 的全 面发 展 的德育 工 作制 度 、规 范 以及 政 策措 施 的核 心 目标 。 因此 ,教 育要 以培 育健 全 品格 的人 为本 ,要 以德 育人 ,德 育 为先 , 以学 生为 主 体 ,注 重 学 生 身 心 全 方位 发 展 ,真 正做 到 学 生 与 社 会 、 与 自然 的全 面和 谐 发展 。 科 学 发 展 观 强 调 一 切 从 实 际 出发 , 尊 重 客 观 规 律 ,充 分 发挥 人 的主 观 能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坚 持 以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我 们 的 德 育 管 理 工 作 ,就 是 要 遵 循 德 育 发 展 规 律 和 大 学 生 思 想 品德 形 成 规 律 , 从 实 际 出发 ,充 分 发 挥 高 校 德 育 工 作 者 及 大 学 生 的积 极 性 主 动 性 ,为 大 学 生 思 想 品 德 形 成 和 发 展 创造 良好 的条件 。 二 、科 学 发 展 观 贯 穿 于 高校 德 育 改 革 的各 个 环 节 ( )更 新 德育 目标 ,加 强 德育 目标 管理 一
教 育研 究
% 出Sd业o 目 髓ba &与 A d t u r y用源自 学发展观指导 高校德 育管理工作
◎黄种昊 徐一 沣 杨 丽梅 徐州空军学 院
【 摘要 】本 文 坚持 以科 学发 展 观 为指 导 ,必 须着 眼 加 强德 育 目标 管理和 过 程管 理 ,更 新德 育 管理 思 想 、管 理 内容 ,提 高德 育 工作 的激 励 水平,推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 关键 词 】科学 发展 观 ; 高校 ;德 育 工作
容 与 当 地人 文 环 境 结合 起 来 、 与社 会 发 展 实 际水 平 结 合起 来 、 与专 业 学 习 结合 起 来 、 与个 人 发 展 结合 起 来 ,突 出地方 化 和个 性 化 。 ( )加 强德 育 实践 基 地 建 设 ,让 学 生走 向 三 社会 的大课 堂
采取 “ 堂——基地——社会 ”等小 、中、 课 大三个课 堂有机 结合 的教学模式 ,实现学校德育 与家庭、社会 教育 的协调发 展,德育与其他学科 教育 的协 调 发 展 。学 生 外 部 教 育 与 自身 教 育 的协 调 发 展 , 从而 形成 高校 德 育 的 良性 循 环 ,最 终 实 现 高校德 育 的可 持续 发展 。 通 过 丰 富 多样 的社 会 实 践活 动 加 强 对 大 学 生 的思想品德教育 ,是大学生 思想 品德教育 的有效 途 径 。在 新 形 势 下 ,我 们 要 建 立 实 践 育 人 的长 效 机 制 ,完 善 激 励 、组 织 、培 训 和 保 障体 系 ,积 极 探 索和 建立 社 会 实 践与 专 业 学 习 、服 务 社 会 、勤 工助 学 、就 业 创 业 等 相 结 合 的机 制 。要 充 分 发 掘 社会 实 践 、第 二课 堂 等 传 统 实 践项 目的 内涵 ,不 断丰 富社 会 实 践 的形 式 ,组 织 大 学 生 积 极 参 加 社 会 调 查 、 生产 劳动 、志 愿 服 务 、公 益 活 动 、科 技 发明和勤工助 学等方面 的社会 实践,引导大学生 利 用 双 休 日和 节 假 日深 入 开 展 “ 下 乡 ” 、 “四 三 进 社 区 ” 、街 道 挂 职 等 实 践 活 动 ,切 实 增 强 实 践 活动 的 吸引 力和 感染 力 。
学校领导、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正 确的德育观,要做到 “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 以
理,就是要对德育过程 的各 个环节 、各个要素进 行 资源 整 合 、协 调 、优 化 ,使 效 率达 到最 大化 。 道 德认 知 ,是对道 德观 念 、道德 规范 、道德 知 识 等 的理解 和把 握 ,是道 德 能力发 展和 道德 素质提 高的基 础和 前提 。我 们首 先要 教育 学 生掌握 一定 的 道德知识。明确相应的道德规范。加强德育 内容的 科 学 化 管 理 ,要 根 据 社 会 发 展 的要 求 和 大 学生 思 想发展 的实际来选择 、更新德育 内容 ,把德育 内
科 学 发 展 观 是 指 导 高 校 德 育 管 理 工 作 的 理论 基础
一
、
人为本 ”的德育 观 则是 强调 学生 发挥 主体 意识及 能 力 ,根 据社 会发 展 的趋势 和 要求 , 自觉主动 地通 过 多方面 的 学 习和 接 受 影 响 , 形 成 符 合 社 会 发展 要 求 并 能推 动 社 会 进 步 的 思想 观 念 和 道 德 品质 。作 为 高校 的管 理 人 员要 充 分 认 识 到 自身 工作 的重 要 性 ,增 强 使 命 感 和 责 任 感 ,在 教 育 教 学过 程 中使 自己 的道 德 素 养 不 断 提 升 ; 教师 要全 方位 关 心 、 爱 护 学 生 , 充 分 尊 重 学 生 , 促 进 学 生 人 格 的 完 善。 加 强 德 育 工 作 ,应 树 立 德 育 目标 管 理 意 识 , 运用 目标 管理 理论 ,对 高校 德育 目标 进行 科学化 管 理 ,使 目标 标准 与 学生 的发 展相 符合 、具有 可操 作 性 、可 控 性 ,有 利 于 高 校 德 育 目标 的 实 现 , 有 利 于 学 生积 极 参 与 到德 育 过 程 中 ,真 正 成 为 德育 活 动 的主 体 。在 制 定 目标 时 , 既 要 考 虑 当 前 学 生 的 实 际 、社 会 发展 的 实 际 ,又 要考 虑今 后 的 发展 水 平 、社 会 发 展 的进 程 及 趋 势 , 设 定 一个 最 近 发 展 区 ,在 这 个 区域 内来 制 定发 展 目标 。 ( )加 强 德 育 过 程 管 理 ,优 化 德 育 过 程 的 二 各个 环 节 德育 过程 ,是 实现德 育 既定 目标 的过程 ,是大 学生根 据 社会 发展 对大 学 生政 治思 想道德 品质 的要 求 ,根 据 自身 思想 品德 形成 发展 的规 律 ,在教育 者 的指 导下 ,道德 认 知 、道 德 情感 、道 德 能力 、道 德 素质等 方 面获得 全 面发展 的过程 。加 强德育 过程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