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产钳助产的临床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例产钳助产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了解产钳助产术的应用指征及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探讨产钳助产术
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8例施产钳助产患
者进行分析。
结果:26例上钳一次成功。
2例上钳2次成功。
结论:产钳助产是
第二产程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由于其使用有一定难度对母婴有一定的“风险”应
引起同行的重视。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25-02
1.临床资料
初产妇22例,经产妇6例。
施钳指征:胎儿宫内窘迫4例,宫缩乏力、相
对骨盆狭小及巨大儿等致第二产程延长者22例,胎吸失败改产钳者2例。
产钳
类别:低位产钳及出口产钳25例,中位产钳3例。
产钳类型:(1)出口产钳:无需分开阴唇即可见到胎头,头颅已达盆底,
矢状缝为前后径或枕前(后)径,旋转<45度。
(2)低位产钳:头颅已达>+2,胎头旋转>45度。
(3)中位产钳:胎头已衔接,颅顶在+2以上。
2.结果
2.1 上钳次数28次,25例上钳一次成功(出口产钳及低位钳均一次上钳成功),3例中位产钳2例成功,1例失败后改行剖宫产。
2.2 新生儿体重范围2800~4200g。
2.3 新生儿并发症左耳前面部压痕12例,轻度皮肤损伤6例,2例胎吸改产
钳者胎儿头部有大产瘤。
新生儿窒息2例。
2.4 母亲并发症右侧阴道壁裂伤1例,侧切口延伸2例,无宫颈撕裂及子宫
破裂。
3.讨论
3.1 产钳助产的病例选择
为了减少母婴并发症,对双顶径尚未进入骨盆入口平面的高位产钳已被淘汰。
中位产钳,对母儿损伤的机会大,技术要求高,对此种病例本人认为以剖宫为好。
本文3例中位产钳术,仅1例1次成功,2例2次成功。
而出口及低位产钳术较
为安全,本文25例均一次成功。
3.2 产钳助产的施钳时间
除外在宫口开全后出现的胎儿宫内窘迫或产妇衰竭及妊娠合并症者需缩短第
二产程而随时施产钳术者外一般均需在宫口开全1小时30分后施行产钳。
若相
对骨盆狭小或宫缩欠佳,胎头位于“+1”或“+2”时,产妇情况好,胎心正常无胎
儿宫内窘迫存在,虽第二产程接近2h,仍可慎重静点催产素使宫缩加强,稍等
2~3次良好阵缩,迫使胎头下降到达“+3”,则实行产钳不会遇到困难。
若本身
宫力良好,胎头在短期内不能继续进展者,即使是胎头已达“+1”或“+2”,最好
以剖宫产为好。
尤其对产钳术经验少者更应当机立断。
3.3 产钳助产的方法
在上产钳前应常规导尿,再次检查宫口及胎方位,决定是否上钳。
行会阴阻
滞麻醉后侧切口应足够大,避免会阴裂伤及切口延伸。
上钳前胎方位应是枕前位,矢状缝在出口前后径上。
若为左(右)枕前(后)位或枕横位,上钳前应徒手将
胎头转成枕前位,若转前位实在困难,也可转成枕后位;若徒手旋转失败也可用
胎头吸引器旋转。
初学者为避免将钳上错,术前可将产钳扣合,手持钳柄,按照
放置完成后应用的位置放在产妇会阴前。
先上左叶钳(产妇左侧),后上右叶钳,扣合后应常规检查产钳旋转是否正确,在枕前位时,后囱应在钳胫平面上方距离
约1指,并与左右两钳叶持相等距离。
如超过1指,表示产钳旋转过份倾向胎儿
面部,牵引时胎儿将后仰而增加困难。
产钳术是一种常用的阴道助产方法,在分娩过程中,如出现持续性枕横位、
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宫缩乏力时,产钳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
手段。
在母婴情况危急,须立即结束分娩而不能再等时,如胎儿宫内窘迫,特别
是因脐带脱垂受压者,产钳助产远比剖宫产迅速,可为窒息儿争取更多抢救的时
间和机会。
高位产钳术已经很少应用于临床,目前在产科开展的基本都是中低位
产钳术,其中低位产钳术占大多数。
由于低位产钳术风险概率低,易变因素少,
对母婴损伤相对较轻,所以容易被产妇及其家属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剖
宫产率。
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低位产钳术在引起产后出血、会阴感染、新生儿
窒息等方面与阴道顺产无明显区别,但其所致的软产道损伤却明显的高于阴道顺
产分娩,因此其安全性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产钳助产不当或保护会
阴不力,都有可能导致会阴裂伤,甚至会阴Ⅲ度裂伤,产道血肿等情况,另外在
婴儿头面部损伤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尽可能减少因实
施产钳手术而导致的软产道损伤,或将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已成为产科工作中一
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对此,本人通过本研究得到以下体会:首先,
必须确定胎头双顶径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下。
会阴切口一般采用左侧切口,采用双
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可使会阴部肌肉彻底松弛,减轻产道扩张和手术助产带来的
疼痛。
其次,阴道粘膜切口要与皮肤切口等长,切口长度一般在6~7cm;置产
钳手法要轻柔,位置要正确,使两叶产钳刚好置于胎头两侧,确定未钳夹宫颈及
阴道壁后开始牵拉,术者要运用手腕的力量向外向下牵拉产钳,用力要均匀,按
照分娩机转协助胎头下降。
最后,保护会阴时,助手要用向上向内的力托住整个
会阴,尤其在胎头仰伸出来时不能放松手臂,并固定用力方向,保护会阴期间要
集中注意力,配合好手术医生,直至胎儿娩出。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