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符号、模型的建立与作用
第1节 模型 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材分析〗:在第一册第4章学习的基础上,本章引言直接用“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和原子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这一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教科书以学生已接触过的一些常见符号为例,通过图示的对比,让学生体验科学符号的意义和作用,这里体现了综合学科的特点。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对客观对象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对所获得的科学事实进行初步的概括后,常常要利用想象、抽象、类比等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的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教学目的〗1、知道符号和模型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简化事物、直观形象2、知道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符号的表示方法和模型的表示方法3、能用水的分子符号表示水的三态的变化过程〖教学难点〗符号与模型的建立〖知识重点〗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模型的表示〖教学准备〗地球仪、眼球模型、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展示一些符号:Ω≤℃㎏想一想这些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引出课题:第1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新课教学:一、符号其实我们不仅在科学研究中用到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用到很多符号,1、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思。
2、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符号的例子,看谁能举出的多。
思考:为什么要引用那么多的符号呢?学生讨论教师做引导:分析课件中的交通标志,可知:符号(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分析电流表、电压表、电灯符号,可知: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分析图1-1右符号,可知:用符号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总结: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文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活动:自己设计符号表示一些事物,如你心目中的太阳和月亮。
学生设计(指导尽可能简单,让人一目了然)如何设计地球的符号,并让学生回忆除了用符号表示外,还可以如何表示,引出模型二、模型思考: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学生一般能讲出狭义的模型概念: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或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202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同步测试题(1~2节)答案
202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2节)测试题(答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基础巩固提优1.下列不属于水分子模型的是 ( C )。
2.小明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
他把一只装满氧气的矿泉水瓶盖紧盖子放入冰箱里一段时间后,瓶子 变瘪,如图所示。
下列对这个现象解释的模型正确的是 ( D )。
3.请你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A.有毒;B.节约用水;C.禁止鸣笛;D. 禁止吸烟;4.下列图示中,不属于模型的是(D)。
5.有一密封容器内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慢慢下压活塞,如图所示的密封容器内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B)。
A B C D6.“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发回的照片上显示,火星上确有液态水存在。
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图可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B)。
A B C D7.下列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D )。
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B.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是计算机图像C.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符号8.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A)。
A.广州亚运会会徽B.眼球结构C.直方图D.动物细胞结构9.标志牌起着提示和说明的作用,下列对标志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C)。
A.甲图为距离标志牌,其含义是此地距离杭州还有30kmB.乙图为限重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总重不得超过1.96x105 NC.丙图为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50m/sD.丁图为限高标志牌,其含义是禁止超过4.5m高度的车辆通行10.科学研究方法很多,请将下列研究方法和所研究的问题连线。
控制变量法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转换法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效果等效(量)替代法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模型法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转换法-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等效(量)替代法-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效果模型法-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11.下列两幅图表示的是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请同学用一个次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
【新授】
一、请同学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
二、请同学门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
讲解: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再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可见
课题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日期
教学
目标
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重点难点分析
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地球仪、PPT图片、细胞模型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运动学:v t s电学:R I U
2、关于“课后练习2”,学生画出来的模型有很多问题,如分子间的空隙都一样大,分子的密集程度没有变化。所以这道题对学生是一种挑战。
五,综述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符号和模型就是中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建立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很有利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后经常去使用一些符号和模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符号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当然你设计的符号如果没有经过有关机构的认同,千万不要公开发表!包括你的作业和试卷。
轶事记录
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出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对于身边出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却又是不理解它的真正涵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
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整理§1.1节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符号:在⽣活中,我们经常会⽤到⼀些如录⾳机、随⾝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事物,我们曾经⽤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归纳总结。
我们⽣活中,⽤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和意义:⽤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符号可避免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个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模型可以表⽰很⼤或很⼩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种微粒。
分⼦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原⼦是不可分的。
在⽔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分⼦变成了氢分⼦和氧分⼦,它们不再保持⽔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分⼦是由两种不同的、更⼩的粒⼦构成的――氢原⼦和氧原⼦;这种⽐分⼦更⼩的微观粒⼦就是原⼦。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直接构成的物质:⾦属、稀有⽓体、少数⾮⾦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的种类⽐较多,现在已知的有⼏百种原⼦。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从⽽使⾃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是26个英⽂字母可组合成⽆数个英⽂单词⼀样。
②构成分⼦的原⼦可以是同种原⼦,也可以是不同种原⼦。
③同种原⼦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样的,如⾦刚⽯和⽯墨。
④原⼦是⼀种微粒,具有⼀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半径⼀般在10-10⽶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金华中考真题)为了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人们会通过制作模型或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下列属于模型的是()A.用力拉板使纸断裂B.向内推书使书隆起C.地球仪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答案】C【解析】A.用力拉板使纸断裂,这是模拟向两侧拉的力的作用下地壳的变化的模拟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B.向内推书使书隆起,这是模拟挤压力下地壳的变形的模拟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C.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故C符合题意;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这是模拟地球上远去的帆船实验,是模拟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2.(湖州一模)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A.欧姆定律:UIR=B.α粒子轰击原子C.DNA双螺旋结构D.磷元素:P 【答案】D【解析】A.欧姆定律UIR=,是一个公式,抽象表示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模型,不符合题意;B.α粒子轰击原子,根据实验现象建立的模型,不符合题意;C.DNA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一种结构模型,不符合题意;D.磷元素P,是一符号不是模型,符合题意。
故选D。
3.(台州一模)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用一些圆圈再加上各种点、线和字母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是道尔顿当时采用的原子符号,根据这些符号,水分子的模型是()A.B.C.D.【答案】B【解析】水分子的化学式是H2O,即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4.(温州一模)以下属于符号的是()A.B.C.D.【答案】C【解析】A.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溶解度曲线,故A不符合题意;B.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物质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量之间关系,属于物理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 图示表示的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D.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物质之间反应的体积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不是符号,故D 不符合题意。
科学八下第二章知识点 (1)
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还有甲烷、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气、氢气、氮气、过氧化氢等原子构成的物质: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还有:金属单质(如:铁、钠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氩气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磷、硫、硅等)。
离子构成的物质:食盐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还有硫酸、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等2、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如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4、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水的电解:水分子分解成了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和氢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所以是化学变化5、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1 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千克。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汤姆森、卢瑟福、玻尔等2、原子结构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注: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为核电荷数。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中子数可以为零,如氢原子(5)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6)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三、原子结构的模型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9、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1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11、钠在氯气中燃烧(1)现象:剧烈燃烧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并产生白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
(2)微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构成了氯化钠。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合作程度以及讨论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题目应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多种题型,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后作业:通过评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准确性和完成时间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品齐全,如防护眼镜、手套等,以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7.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8. 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家长评价,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组讨论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建立模型,从中领悟模型的建立方法。
3.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模型和符号进行分析和解决,加深对模型作用的理解。
4.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模型建立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属于模型的是()A.H2O(表示水的符号)B.表示方向的指向标C.电流ⅠD.沙盘中的校园2.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奥斯特实验B.注意行人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3.下列属于符号而不属于模型的是( )A.原子结构B.浙江省疾控中心标识C.甲烷分子结构D.欧姆定律4.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 )A.宇宙体系(哥白尼)B.表示磷元素(道尔顿)C.叶结构D.二氧化碳分子5.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
其中属于科学模型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⑤6.下列所示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①②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7.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水分子B.开关C.眼球模型D.植物细胞8.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A.肯德基店B.眼球结构C.中国政区图D.动物细胞9.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A.B.C.D.10.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磁感线B.眼球结构C.电流表D.CO2分子结构二、填空题11.模型类型: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或的示意。
模型可以是的,也可以是的。
12.符号的含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
如:、等。
13.符号的意义和作用:(1)用符号能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引起的混乱。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张表格
密度/Kg.m-3 11.3×103 8.9×103 7.9×103
一幅图
G=mg
一个公式
一条曲线
都是一个模型 都可以将一些难 以认识、观察、描述的事物 变得直观易明白。
一幅图
可以表示很大 的事物
大小上 模 型 家 族
一张表 计算机图像 复杂对象 的示意 复杂过程 的示意
氧原子
1、液态的水温度降低时会变 固 成___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 气 会变成___态的水蒸气。 2、水在状态变化中,构成水这种物质的 没有 没有 水分子______变成其他分子。水 ______ 物理 变成其他物质。这种变化过程是____变化 过程. 试一试 能否用模型表示水的汽化过程?
液态水
气态水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源自气态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该怎么表示呢?
将一杯盛有少量水的烧杯放在空气中,过 几天干了,这是因为液态的水分子逐渐扩 散到空气中去了,若用小圆圈代表水分子, 用箭头表示运动方向,画出这杯水在空气 中扩散的模型
这 些 是 符 号 还 是 模 型 ?
E
A
B
C
D
F
G
它们是模型吗?
也可以表示很 小的事物
形象具体而逼真
形状上 高度概括成抽象
请你为学校设计一 个安全警示符号,来提 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为 创造和谐校园贡献一份 自己的力量。
物质 铅 铜 纯铁
密度/Kg.m-3 11.3×103 8.9×103 7.9×103
你能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吗?
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C
)
A
B
C
D
二、模
型
考考你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或听到过哪些模型呢?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识点分析】一.模型1.模型法: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2.模型的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3.模型的分类:(1)对不易观测的物体进行放大或缩小:地球仪、行星模型、分子结构、细胞结构。
(2)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计算机图像。
(3)可以是对复杂的对象和过程的示意:比如化学反应过程模型描述。
(4)模型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模型。
二.符号1.符号的定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符号的分类:数学运算符号、交通符号、汽车标志、元件符号、商标、单位符号等。
三.模型与符号的应用1.表示物质变化的过程:2.简化事物的描述【例题分析】【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此图为交通信号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B.此图是坐标图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是细胞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此图是分子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A.足球烯B.电路图C.m-V图D.危险品标识【答案】D【解析】A.图中为足球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电路图是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属于物理模型,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为m-V的关系图象,属于物理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安全警示标志,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
3.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svtB.C.D.【答案】C【解析】A.这是一个速度的计算公式,属于物理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 .这是一个水分子模型,故B 不符合题意;C .这是一个人行横道的警示标志,故C 符合题意;D .这是一个C 60分子结构模型,故D 不符合题意。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八年级科学下(浙教版)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下列是公交车上常见的警示图,属于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后果的是( ) A.B.C.D.2.下列模型将微观的事物变为宏观的是( )A.“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模型B.人体结构模型C.牛顿第二定律:F=ma D.水分子模型3.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 )A.杭州地铁标志 B.眼球结构C.直方图 D.“玉兔号”月球车模型4.下列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B.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计算机图像C.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符号5.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C.I=UD.R6.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奔驰标志B.新冠病毒C.地球仪D.电路图7.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 B. C. D.8.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放大的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模型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
下列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A.B.C.D.11.以下属于符号的是( )A.甲烷分子B.地磁场C.电压表D.欧姆定律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B.水分子A.欧姆定律I=URC.金属元素钠Na D.漏斗13.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和,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符号2
想一想:
公共场所的上述符号表示什么呢?
第一节
符号、模型的建立与作用
二、符号
1、举例:速度v、时间t
►运动学:s
v
t
►单位:
m
m/s
s
符号有什么作用?
►电学:
►单位:
U
V
I
A
R
Ω
第一节
符号、模型的建立与作用
一、符号
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
用符号能简单明 了地表示事物
禁止机动车通行 公共厕所
1.不同的事物可用不同的符号 来表示,下列关于符号特点的 说法不确切是 (B)
A.简明性
C.统一性
B.完整性
D.方便性
2.掌握消防知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 要,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A、 C、 B、s=vt D、
C )。
4、下列符号与所表示事物 不一致的是( D )。
A、A 电流表 B、 电阻 C、 禁止驶入 D、℃ 度
秀一秀:
• 请同学们设计一下家庭低碳生活的标志
第1章 粒子的模型和符号
除了以上我们看到的 符号,你们还知道哪 些符号呢?
禁止向左转弯
循环使用
禁止机动车通行
公共厕所
二、符号: 1、例子:
速度_____;暖锋_____;冷锋_____;……
科学符号
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标线等……
生活符号
紧急出口
公园
残疾人 设施
停车场 自然保护区 中雨
禁止向左转弯
循环使用
第一节
符号、模型的建立与作用
八年级科学下第1章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件
下一步学习计划
学习更多类型的模型符号
除了关系符号、图形符号和状态符号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模型符号,如数学符号、化 学符号等,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掌握更多模型符号的应用
通过学习更多领域的知识,掌握更多模型符号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探索模型符号的创新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模型符号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可以探索更多新的 应用场景和方法。
05 模型符号在科学中的作用
促进科学知识的理解与传播
1 2
简化复杂现象
模型符号能够将复杂的现象或系统简化为易于理 解的形式,帮助科学家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其本质 和运行规律。
统一知识体系
通过建立统一的模型符号,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 可以相互关联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促进交流与合作
模型符号的通用性和规范性有助于科学家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合作与成果共享。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理解模型符号的基本概念和作 用。
掌握建立模型符号的方法和技 巧。
了解模型符号在各领域的应用 案例。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建立有效的 模型符号,并解决实际问题。
02 模型符号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模型符号是用来表示模型中各个元素 之间关系的符号,通常用于简化复杂 的系统或过程。
电路模型
用于模拟电路系统的电流 和电压,帮助理解电路的 工作原理和性能。
热力学模型
用于研究热能传递、热力 学过程和热力学性质,例 如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件1
州的精神内涵。
Logo整体既有作揖行礼的空间意象,端庄大方, 谦恭内敛;又有朝阳初升、活力四射的蓬勃生 机。结合黄绿蓝的渐变色系,以表现纯净阳光、
绿水青山、多彩田野的“活力新衢州纵横,既有“四省通 衢”之寓意,又与“衢”字笔画字型有内在 呼应,与“衢州有礼”标准字体协调融合,
“念宝”有礼 礼在开化
————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用
景区 沙盘
景区导 览图
【篇章一】初识——认识模型
例举你认识的模型,说一说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篇章二】深知——建立模型
实验:将两个气球口已扎紧的气球(红色的气球装有2ml乙醚, 蓝色的气球未装有乙醚)放入同一烧杯中,打开保温杯 向烧杯中的气球浇热水,观察现象并记录 。
凸显衢州千年古城的历史人文意蕴。
【篇章三】升华——设计符号
请设计“念宝有礼”的LOGO标识,并说说你的设 计 意图。
衢州有礼 根缘开化
“无念熊”有礼
建模:请利用磁铁在小黑板上模拟气球中乙醚的变化过程, 并用箭头表示乙醚分子的运动方向
哪一个是腾讯视频呢?
Zeit (德文) Temps (法文) время(俄文) Time (英文)
时间(中文)
t 都用 来表示
符号
速度v 时间t
路程s
V=S/t 模型
以最直观的手礼形象,代言“礼”文化的博大 内涵;以最直观的地图载体,将衢州一市两区
第一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A V
第一节 模型、符号 的建立与作用
A V
模
型
A V
模
型
实物太大: 把大的缩小
模
型
实物太小: 把小的放大
模
型
实物太复杂: 化繁为简
模型方法
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想象、 抽象、类比等),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 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模 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或具体、逼真,或概括、抽象)
模
型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一幅图
模
型
一张表
模
型
/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0.20
解 度00..1155
m
g 0.10
0.05
v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一条曲线
模
型
一幅动图
模
型 IU
R
一个公式
一幅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图
模
号
Ω≤℃ ㎏IUR
A
符
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符
A
号
用符号可避免 由于外形不同 引起的混乱
符
Zeit (德文)
Temps (法文) Time (英文)
时间(中文)文字语言不同而 引起的混乱
Ω≤℃ ㎏IUR
符 号(标志)
军严 印东
型
一幅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图
模型的应用
细胞的分裂
模型的应用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模型的应用
模型的应用
水的状态变化,不是水分子变成了其它分子, 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间距)发生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
电池 电池组 开关
电铃 交叉不相连 接的导线 交叉相连 接的导线
电灯
紧急出口
公园
残疾人 设施
停车场
中雨
公共场所的上述符号表示什么呢?
除了以上符号,你们还知道哪些符号呢? 人们为什么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
禁止吸烟标志
禁止向左转弯
限制轴重标志
禁止机动车通行
3、在电影院、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最常 见的标志是( A )
4、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禁止燃放鞭炮的 是 B ,禁止吸烟的是 D 。
5、请判断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天气特征:
晴天
多云
阴天
小雨
中雨
眼~模型
耳~模型
认识眼和耳结构时,为什么用模型?
太复杂 内部结构太__ ___程太复杂难以用语言描述。
模型的作用:
用模型表示,简单、直观、形象。有的过程 用语言描述太复杂、太抽象、太难懂,而模 型可以很好地克服用语言描述的弊端。
前边展示的基本是实物模型,模型有没有其 它形式?
东北风
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A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Zeit (德文)
Temps (法文) Time (英文)
时间(中文) 時間(日文)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 的混乱。
都用
t 来表示
地球仪~模型
细胞结构~模型
认识地球和细胞时,为什么要用模型呢?
地球太 太巨大 了,难以认识; 细胞太 太微小 了,难以观察。
“ 中 国 印 舞 动 的 北 京 ”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分子的结构模 型示意图
C60结构示意图
金刚石结构示意图
石墨结构示意图
1、为了安全贮存、使用易燃物和易爆物,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这些物质的场所, 都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下图不属于消防安 全标志的是( ) C
2、下图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浓 硫酸的箱子应贴的图标( D )
物质
铅 铜 纯铁
密度/Kg.m-3
11.3×103 8.9×103 7.9×103
一幅图
一张表格
U I R
一条曲线 一段动画 一个公式 都可以将一些难以认识、观察、描述的事物变得 直观易明白。
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
液态水
气态水
固 1、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____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 气 会变成____态的水蒸气。 2、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没有 ; 没有 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____。 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 构成水的分子 间的距离 发生了变化。
模 一张表 型 计算机图像 的 类 复杂对象的示意 型
复杂过程的示意
一幅图
可以表示很大的事物
大小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事物 形象具体而逼真
形状
高度概括成抽象
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 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 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 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 “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