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卷常见题型与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语文卷常见题型与策略
(仅供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
(一)非文学作品类(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建筑工程、民俗文化、考古文物等评论,体育赛事、人物专访、时尚现象等杂感;机械电子、航天航海、生物医药、水文环保等科技介绍;文体多为说明文或议论文)
题型1、文字表达题
对重要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例:加点词语或划线句的特定含义?
加引号某个词语含义或某个特殊句子的意义?
方法:从全文着眼,在相关段落中找出对应的文字或关键词语(结合语段或句子,体现词不离句的原则),组织语句回答。
方法:从文本内容出发,从修辞方法(比喻、借代、移用、双关等)入手,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地理解;
方法:结合语段内容,由字面义(实)到字里义、引申义或比喻义 (虚),注意以某个词语或句子为主干,参考上下文内容回答。
题型2、文字表达题
对重要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例:文中使用成语、诗句、数字的目的是什么?
文中使用人物事例及引文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
内容的作用(写了什么,与语段中心句有什么关系?说明或证明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作者哪种情感?)
结构的作用(看与上下文有什么关系?承上文什么内容,启下文什么内容;处于开头段、中间段还是结尾段?)
写法的作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
题型3、文字表达题
对语段及文章整体的理解。
例:导致或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
方法:了解文章的观点由来(历史或现实背景,或说法或现象或事例)。
例:某些语段或文章的内容说明了哪些问题?
方法:从全文入手梳理结构,分析内在层次,概括段意,找出概括性强的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
题型4、文字表达题
语法知识考查
例:关联词的填写及理由说明;复句层次的分析;仿写某类整散句式。
方法:了解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读出复句的层次;根据句子类型(比喻句、排比句、否定句、疑问句等形式)仿写。
题型5、客观选择题
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褒贬失当、盲目拔高等,根据文章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判断。
1、判断相应选项与文意相符与否(涉及语段内容、段落层次)
例:文章从什么角度描写的?文章运用某一材料、数字的意图是什么?文章的主
旨是什么?
例:纵观全文,文章写了几层内容?(段落大意)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几个问题?
方法:初读做好圈划(注意议论或抒情的语句)。
注意段落关系(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从文章开头段、结尾段、过渡段找出概括主旨的中心句。
由明到暗,由显性句找隐性句,找出分论点句或体现段落大意的中心句概括。
带着问题再读时逐一对照。
2、判断相应选项与文意相符与否(涉及语段或全文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
例:文章相关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的评价正确与否?
方法:对应相关语段或全文的实际作判断。
题型6、文字表达题
对文章整体进行评价及课内外内容或写法的延伸拓展
例:(1)从材料到课文,从人物到课文,从主题到课文,从写法到课文。
(2)有关文章内容的现实思考和联想(观点表态、说明理由、语言表达)
方法:看清要求,是比较还是单评,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写法;
梳理文章观点或写法,结合课文内容或现实事例,准确分析,陈述有序。
结合教材,熟悉重点篇目的梗概和写法,进行课内外知识迁移或历史现实的结合,举例要准确,分析要恰当,语言要简洁。
(二)文学作品类文体多为散文、小说。
题型1、填空题
与课文相关的文体或文化常识,或随文考查
例:(1)课内学过某一篇目
(2)可类比的某一作家作品
(3)文中诗句填空
(4)随文常识
方法:
整理课本相关主题及常识,注重日常积累。
题型2、文字表达题
划线词句的含义或作用
方法:
一看内容(写了什么)及表达方式;二看与前后文的结构关系;三看语言特点。
例:(1)写景的句子。
怎样写景的?
观察角度:远近高低;感官:视觉——形色貌;听觉——动静声;想象或联想;实写或虚写;象征或衬托。
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烘托环境气氛、推进故事情节、衬托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例:(2) 写人的句子。
怎样写人的?
描写角度:正面或侧面。
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场面。
作用:刻画人物形象、对比性格变化,烘托人物心理、反映内在感情。
例:(3)写事的句子。
怎样写事的?
线索(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顺序(顺叙、插叙或倒叙),曲折起伏。
作用:刻画人物,欲扬先抑、衬托对比、铺垫升华、伏笔照应。
夹叙夹议,平实自然。
例:(4)抒情的句子?
怎样抒情的?
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景中有情)。
作用:表达什么情感?(爱憎、留恋、惋惜、赞美、哲思);
例:(5)议论的句子?
怎样议论的?
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主旨升华。
例:(6)前后如何呼应?
与上下文的关系?
过渡句承上启下,承什么,启什么?呼应前文什么内容?呼应题目或前文;引起下文什么内容?下一内容或主旨。
例:(7)语言有什么特点?
怎样表达的?
修辞方法;第几人称;什么句式;炼字用词(动词或形容词、整句与散句);感情色彩(褒或贬)等。
题型3、客观选择题
文章内容与写法的判断
方法1:初读时做好圈划
特别要注意议论或抒情的语句,带着问题再读时逐一对照。
方法2:可由明到暗,由显性句找隐性句,找出分论点句或体现段落大意的中心句或过渡句概括。
方法3:注意段落关系
把握文章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从文章开头段或结尾段找出主旨的概括句或中心句,对应语段确定相应的写法判断。
方法4: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褒贬失当、盲目拔高等,根据文章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判断。
题型4、文字表达题
理解抒情或议论语句或情节内容的概括
例:(1)段落大意或段落间的关系
(2)结构或层次划分(整体阅读)
(3)线索与感情脉络(首尾及物事)
(4)主旨的概括或说明写作意图(背景及注释)
(5)联系现实的拓展思考(对比或类比现象,阐述认识)
题型5、文字表达题
文章写作特色的评价鉴赏或拓展
(1)表达方式(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的运用;
(2)文章构思的特点(结构、头尾的特点、详略的选择、对比或衬托、欲扬先抑、明写暗写);
(3)语言特色(表达侧重、语言风格、整散句式、情感色彩);
(4)与课本篇目的异同比较(写法或语言特点)。
题型6、文字表达题
例:给文章命名或说明取名原因或说明取名含义
方法:
(1)命名方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
(2)说明命名原因(对象范围、表里虚实、感情色彩)。
(3)解说文题含义。
二、诗句填空
题型1、名句填空(课内背诵篇目、初高中诗文名句)
方法:按先后顺序完成6——7句或6——7空。
题型2、名句主旨说明(立志、学习、节俭、交友等)或理解性填空。
方法:从背诵中选择相对应的句子填写。
三、诗词鉴赏
题型1、体裁填空、题材解说
方法:了解并区别古体诗(乐府民歌)、近体诗(律诗:首颔颈尾,绝句)、宋词(长调、中调、小令)、元曲(杂剧、散套:小令、双调)的特点;
把握边塞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即景抒怀诗的差别。
题型2、填空
填写作家作品或用典人物的有关常识。
方法: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作家名篇,课内名篇)、文体常识(体裁)、文化常识(节日、物事借代)等知识。
题型3、判断选择正误
涉及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鉴赏: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
例(1)诗句理解
“写了什么”(何景、何人、何事、何情)
方法:通过词语理解,了解诗中所写景(季节时令、景象物象)、人(形象、情绪、气氛)、事(题目、注释)、情(思想主旨、情感态度)。
特别要注意典故及文言类词。
例2 :技巧写法
“怎么写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结构布局、语言特色)
方法:表现手法(描写——角度、方式、动静、虚实;炼字——妙用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叠词);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典、双关、对偶、互文、对比、设问、反问);结构布局(渲染铺垫、首尾照应、前后对比);
语言风格(清新、平淡、绚丽、简洁、含蓄、自然、悲凉、雄壮);
例3 :内容主旨
“为什么写”(写作意图、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倾向)
方法:从题目看意图、从注释看背景、从诗眼看情感。
方法:把握作者的感情态度——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从题眼或诗眼的用词看思想主旨;
方法: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及思想倾向要熟知(知人论世)
题型4、鉴赏划线句
着眼于思想感情的评价或写作特色等。
题型5、全诗内容或形式的鉴赏
方法:注意题目要求、鉴赏角度、表达层次。
方法:内容的鉴赏包括人物形象、主旨思想、感情情绪等,结合写作意图、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倾向。
形式的鉴赏包括表达技巧、结构布局、语言风格。
具体表现为:
描写:远近高低、视听形声色、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对面落笔;
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景结情;
议论:借古讽今、用典暗讽、卒章显志;
手法:铺陈、渲染、比兴、象征、衬托、对比、抑扬、虚实、托物言志、联想、想象。
四、文言文阅读
(一)记事传记类
题型1:实词解释
方法:根据积累选义项(学过的实词),根据字形猜意义(形旁),根据行文猜意义(活用)
题型2:古今异义词辩别
方法:根据积累判断,单音解释双音,是否固定名词,行文意义推断。
题型3:比较虚词意义相同或相异一项
方法:根据积累选义项(学过的虚词),根据位置猜用法(词性),根据选项做排除(搭配)
题型4:翻译句子
方法:重点词义落实、句式特点把握、表达简洁通畅
题型5:人物评价
(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
常见词:
淡泊名利、品德高洁、不畏权势、怜弱惜贫、朴素节俭、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真诚待人、舍生取义、刚直不阿、耿直方正、博学多才、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奖掖后进、与时俱进、任人惟贤、移风易俗、虚心纳谏、贤明通达。
追名逐利、俗不可耐、仗势欺人、鱼肉百姓、奢华轻浮、贪婪无度、贪赃枉法、渎职乱行、华而不实、自私多疑、贪生怕死、阿谀奉承、卑鄙无耻、不学无术、黔驴技穷、巧言令色、抱残守缺、迂腐守旧、任人惟亲、食古不化、刚愎自用、昏庸愚蠢。
方法:找文眼(作者评价)、找首尾句(借用词语)、现实评价(时代背景、传统美德、思想局限)
(二)说理评论类
题型1: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或相关成语概括(解词或填空)
方法:通读查找对应语句、行文相关内容参考
题型2:内容概括(中心内容、几层意思,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
方法:根据篇章主旨句、根据语段议论句、根据行文过渡句、
题型3:说法正误的辩别推断(正确的一项或错误的一项)
方法:对应原句做判断(是否遗漏否定词、是否情感态度不符、是否以偏概全、是否过于绝对等)
题型4:论证方法与效果的解说(填空或说明理由)
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具体事例使论述更有说服力,比喻生动形象使论述更易为人接受,引用名言增强论证的可信度,比较使论述的某一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题型5:鉴赏评价表达(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
方法:
内容方面,找文眼(作者评价)、找首尾句(借用词语)、现实评价(时代背景、传统美德、思想局限、你的看法)注意辩证(一分为二、发展地看问题)
形式方面,写作方法的某一角度(说明方法、描写方法、论证方法及其效果、修辞方法及效果)
五、写作
(审题最关键、结构看条理、辩证求全面、语言显特色、字数按要求)
1、命题作文类
方法:一个概念的文题
例:<<谈诚信>>,开头明确观点形成判断,联系相关现实,采用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结构,结尾呼应观点)
例:《偏见》、《必须跨过这道坎》
两个概念的文题
例:<<人生的忙与闲>>,开头要明确观点,阐明二者关系,联系相关现实,采用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结构,辩证分析,结尾呼应观点。
例:《藏锋与露锋》、《舍与得》、《模仿与创新》
2、半命题作文类
方法:根据个人选择填写空白处。
例:<<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其他按命题作文的方法。
3、材料作文类
方法:立意明确后,按照“引(引材料)议(明观点)析(说理由)联(想现象)结(表态度)”安排层次,注意背景材料的限定。
例:“罗丹为什么砍掉雕像上的手”、“天堂和地狱中的不同景象”、“哲学教授与青蛙”。
4、话题作文类
方法:拟个好题目,确立好观点、找好切入口(大题小作,小题大作),其他按命题作文及材料作文的结构布局方法,注意背景材料的限定。
例:《他们》、《忙》、《面对大海》
提示:
舍得耗时审题,思路务必清晰,学会掌控时间,追求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