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养为话题的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教养为话题的议论文
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辞典上说: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礼貌和教养不全是一回事,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懂礼貌和礼节的人不一定具备教养,而有教养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环境中的礼节和礼貌。
比如一个有教养的农民会很好地遵守乡村礼节和礼貌。
就礼貌和教养的关系问题:
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
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
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一开始说起教养,现在知道,若非出于真心而表现得面面俱到,那只是礼貌,但礼貌的行为坚持一段后可能会改变态度,成为发自内心的,礼貌也就随之转化为教养了。
由此看来,礼貌似乎是教养的基础,是获得教养的量变的修炼过程。
好的教养是天生发自内心的行为,它是善良地对待他人,是一种天性,而不是后天的强制学习。
我曾在意大利、牙买加以及美国西部和那里的农民们相处过,他们虽然从事体力劳动,但却天生有一种谦
逊的礼貌。
教养与礼貌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区别在于,教养反映的是人本质上的品质与道德水平,反映一种积极的对己对人的态度和行为,而礼貌只是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对人谦让恭敬的外在举止。
它们的联系在于,有教养的人与人相处时总是会借助礼貌这种形式。
因此,我们既不能说一个社交场合彬彬有礼而私下总说人坏话的人有教养,也无法说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十分热心助人的人有教养。
换言之,我们既需要内在道德品质的美好与完善,也需要外在行为举止的礼貌与得体。
两者统一,才有助于我们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否则,别人对我们要么“避之惟恐不及”(如果我们是伪君子),要么“敬而远之”(如果我们是满口粗话的热心人)。
教养的核心
“教养”在良好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爱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注重细节,关心他人,心胸宽阔并发自内心,正派真诚、光明磊落等等。
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
因为关怀,我们才能注意并准确地把握交往尺度,给别人留下了必要的私人空间;我们才会克服种种不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注意处处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
人际交往有一条基本规则:你怎样待人,别人也怎样待你。
你关怀别人,对别人体贴、周到、真诚、正派、尊重、得体,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
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人际吸引力,你的社会交
往、社会赞许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满足,于是,你便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有助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的人际环境。
如此,你便具备了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之一:健康的人际关系。
因此,教养中的关怀是一种有助于人际交往进入良性循环的对人、对己的大关怀
如果说教养是一件华丽的衣裳,那么人若拥有了它,就将变得美丽无比;如果说教养是一朵绚丽的花儿,那么世界若拥有了它,就将变得五彩缤纷……
但是,真正与教养打过交道的又有多少人呢?随着时代的推进,教养也随着被冷落,变得“孤苦伶仃”。
可想而知,现代社会有教养的人寥寥无几。
做学生的我们一昧追求成绩,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倘若一个人,成绩骄人,但,他却毫无文明礼貌可言,出口就是污言秽语,全然把“教养”两字抛到九霄云外。
那么,这个人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成功者,不含一丁点儿瑕疵吗?
然而,我们要怎么做个有教养的人呢?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
你若整天跟他人拳脚相对,那你离成功之路依旧遥遥无期。
对于同学,我们要“团结友爱无打骂”。
而,如果你不动手,却使出你的“嘴上功夫”,那又有何差别?所以,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我们还必须做到“谈吐文明无脏话”。
这才显出你的“君子”性格。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墙壁上留下“纪念”;有教养的人,不会随地吐痰、扔垃圾;有教养的人,不会使出自己的拳脚功夫破坏公共财物;有教养的人,用水用电都节约;有教养的人,他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心中有他人”也是有教养的人说必备的修为。
多为他人着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如果每个人都具有教养,那么,那些整天争权夺利,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就会逐渐减少,世界也将更和平。
同学们,让我们为“教养”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它永远陪伴在每个人的身边,让它在大千世界发挥它的本能吧!
炎炎夏日,露天广场、公交车、餐厅等公共场所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穿上衣的“赤膊先生”。
昨天下午,一名赤膊男子上了971路公交车,当这位“赤膊先生”向售票员买票时,售票员向他提出了抗议:“你穿上衣服!这是公共场所。
”“赤膊先生”愣了一下:“谁规定了?我穿不穿衣服是我的事情。
而且天气这么热,男人赤膊很正常。
”售票员反驳道:“你不穿好衣服,就请你下车。
我们车队有规定,赤膊者不准上公交车。
”两人争论起来。
车厢内的乘客也议论起来。
有的乘客劝说该男子穿上衣服,在公共场所不穿衣服总归不雅。
但也有乘客认为售票员多管闲事。
(2006年7月25日新闻晚报) 勿庸讳言,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虽然在硬件方面与国际上的大城市没有多大差别,但在软件方面的确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像“赤膊先生”这样的事例恐怕并不鲜见。
现代人物质的富有,并不能填补教养的贫穷。
因为财富与教养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有的人一夜
之间腰缠万贯但依然言行粗鲁;有的人衣着光鲜,但举止形态却处处不得体;有的人有体面的社会地位,却不经意间流露出市井之俗,能说这种人有教养吗?当一个社会对缺乏教养的人和事能够普遍侧目而视甚至费厄泼赖时,这个社会才是一个有教养的社会。
但可悲的是,人们现在还做不到,人们往往习惯于熟视无睹,甚至给予默认和宽容,对待公车上的“赤膊先生”,那些认为售票员是多管闲事的人恐怕就属于此类。
教养是文明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道德基石。
得体的教养,有助于人们获得社会认可和幸福的生活,有助于人们建立积极和谐的社会关系,也有利于表现良好的公共形象。
教养的基础,是理解和尊重他人,并且不防碍他人。
教养是良好的社会规范的表现,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惟我独尊,比方乘坐公车,大部分城市都制订了赤膊、赤脚、衣着污秽、患传染病者,以及醉酒者和精神病患者无人护送的,不准乘车的规定。
教养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善待了自己。
真正的教养源自一颗热爱自己和热爱他人的心灵,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教养与习惯紧密相连,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内化为教养。
要做到有教养,应该从培养良好的习性开始。
教养并不一定取决于文化高低、出身贵贱,而教养又的确说明人的素质优劣。
所以,当美国总统杰佛逊和孙子面对一个奴隶向他们脱帽鞠躬,总统当即提帽还礼,而不懂事的孙子不愿理睬黑人奴隶时,总统先生就会非常严肃地告诫下一代:“你怎么能够让一个奴隶都比你有教养得多呢?”看来,教养也是不能灌输的,只能潜移默化,一
个人要富有教养只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恐怕还不够。
能约束好自己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教养正是超越人性本能的一种控制力、约束力。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束是一种美德,能锻炼一个人的恒心。
有教养的人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就在于他们不会纵容自己,他们总是不断的反省自己,永远地自律,让约束这把剪刀不断修整着自己不完美的曲线,在世人面前彰显谦谦君子风度和树立窈窕淑女形象。
人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