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临沂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
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参考答案:
A

2. 某种利胆解痉药的有效成分是“亮菌甲素”,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关于“亮菌甲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C12H12O5
B.“亮菌甲素”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1 mol“亮菌甲素”最多能和2 mol NaOH反应
D.1 mol“亮菌甲素”最多能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B

3. 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要用到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置于反应物液面以下的是
A.用蒸馏方法提纯水 B.乙醛的银镜反应
C.实验室制乙烯 D.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参考答案:
C

4. 下列物质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A. CH4、C2H6
B. HCHO、C6H12O6
C. CH3CH2OH、CH3COOH
D.

参考答案:
B
5.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A.NH3 B.Cl2 C.H2SO4 D.NaOH
参考答案:
B
6. 战国时成书的《尚书·洪范篇》有“稼稿作甘”之句,“甘”即饴糖,饴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双糖,
1mol该双糖完全水解可生成2mol葡萄糖。

饴糖的主要成分是()
A.果糖B.麦芽糖C.淀粉D.蔗糖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果糖是单糖,故错误;B、麦芽糖是二糖,1mol麦芽糖水解成2mol葡萄糖,故正确;C、淀粉是多糖,故错误;D、蔗糖是二糖,1mol蔗糖水解成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故错误。

7. 下列实验中,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混在乙烷中的乙烯
B.苯、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
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
D.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
参考答案:
D

8. 下列化学用语或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球棍模型: B.
C.甲基苯酚 D. 2—甲基丁烷
参考答案:
D

9. R n+离子有m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m+n
B.A-m+n
C.A-m-n
D.A+m-n
参考答案:
C
10. 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A. 310
B. 3d10
C. 3s23p63d2
D. 3s23p64s2
参考答案:
C

11.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不如甲烷稳定
参考答案:
D

12. 下列是对一些分子中共价键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HCl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H原子的1s轨道和Cl原子未成对电子的3p轨道形成的s-pσ键
B.石墨晶体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碳原子间只存在sp2—sp2σ键
C.H2O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O原子的sp3杂化轨道和H原子的s轨道形成的s-
sp3σ键
D.N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2个N原子各自用3个p轨道形成的3个p-pπ键
参考答案:
BD

13. 10 mL某气态烃在80 mL O2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65 mL的混合气体(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气态烃不可能是()
A.丙烷
B.乙烷
C.丙烯
D.丁炔
参考答案:
A
14. 有人认为CH2 = 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 = 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

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 = 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的
是 A.BrCH2CH2Br B.ClCH2CH2Cl C.BrCH 2CH2I D.BrCH2CH2Cl
参考答案:
B

15.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最多为b,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c,则a、b、c依次为()
A.3、12、8 B.4、13、4 C.3、12、4 D.4、13、8
参考答案:
B
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共线、共面分析判断.注意单键可以旋转.
解答:解:甲基碳、亚甲基碳、次甲基碳是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1个次甲基,所以饱和碳原子数a为4;
有机物中,甲基碳取代了苯环上氢原子的位置,乙烯基上碳原子取代了苯环上氢原子的位置,乙烯基上碳原子取代了乙炔上氢原子的位置,甲基可以旋转,线可以在面上,所以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最多b为13,
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即为符合乙炔的结构的碳原子,最多为4个碳原子,所以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最多c为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共线和共面知识,可以根据基本物质的结构来分析,难度中等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现有A、B、C、D、E五种可溶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2)若25℃时C、E溶液pH=4,则E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C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倍。

(3)将0.1 mol·L-1 的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0.2 mol·L-1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参考答案:
(1)CO+H2O HCO+OH-
(2)106(3)c(Na+)>c(HCO3-)> c(Cl-)>c(CO32-)>c(OH-)>c(H+)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参考答案:
18. 现有两瓶液体,已知一种是苯,一瓶是四氯化碳,试设计试验区别之。

参考答案:
分别加入水,浮在水面上的是苯,沉到水底下的是四氯化碳。

解析:区别两种物质,首要看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别,观察颜色、闻味道、看状态等。

而后再看其化学性质。

本题中,我们首先根据二者和水的相对密度不同而加以区别。

19.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a=5,则A为酸,B为酸(填“强”、或“弱”),若再稀释100倍,则A的pH 7(填“<”、“>”或“=”)。

(2)若A、B都是弱酸,则a的范围是
参考答案:
(1)强;弱;<(2)2<a<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