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写好论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如何写好论文
报告人:顾玉武
内容提要
一、怎样的文章才是论文? 1.论文核心“三要素” 2.论文结构“六部分” 3.论文的“五大特点”
二、中小学教师如何写论文?
1.题目篇 2.正文篇 3.规范篇
一、怎样的文章才是论文?
1.论文核心“三要素”:论点 (观点) + 论据(材料) + 论证(方法) (1)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研究,也就离不开问题。教师在教 育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把研究的过 程表达出来,就是论文。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过 程 (2)中小学教师论文:以经验性论文、对策性论文为主 学术性论文(如硕士、博士论文等) 经验性论文(经验总结 + 理论升华) 对策性论文(分析 + 对策) 实验报告 调查报告 ……
3.论文的几大特点
论文特点之一:表达议论性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什么是议论?
例:太阳升起来了。
忌玩弄辞藻,忌文学表达,追求准确、明确、概括
论文特点之二:呈现科学性
研究的态度科学,研究的内容科学,研究的观点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 究的结论科学(真实可信)
如:观点一”好好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可以住漂亮房子,娶漂亮老婆
③材料新:材料应该从实践、实验和观察中来 ④方法新:建议中小学教师多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例:《作文构思时学生用多少时间》(观察法)
⑤角度新:《西施眼中的范蠡形象》 《几篇不同课文中的基督教问题》
“面向全体”是老论题,“关注差生”是一般角度,“发展优生”就是 新角度
⑥“热”出新
时下热门的课题,要突出从局部和实践 的角度选题
“ 观点二 “读读读,书中自有红烧肉;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论文特点之三:办法可行性
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操作,具有可行性,有较强的实践基础,对学校、 教师、学生的发展,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或教 育教学中某一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论文特点之四:阐述理论性
3.题目表达
直接:直接揭示论点或论题,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述内容。 具体:使读者能准确地把握论文的基本论点或论题。
如:《重视过程,渗透思想》
精炼:不宜过长,尽量不超过20字,尽可能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必要时候 可以用副标题。 醒目:能一目了然,引起读者注目。“眼缘”
○ 题目表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例: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审视与对策》 一、分析当前农村小学作文现状 1.缺乏”农”味,个性不强; 2.起步较晚,数量不足; 3.训练无序,方法不当; 4.恶性循环,质量不高。 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训练序列化;
3.形式多样化; 5.指导全程化;
2.内容扩大化;
4.习作量次化; 6.管理科学化。
③从 搜集常用教育类网址: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
通过数据库查找: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龙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
2.拟题
(1)“三要”和“三不要” 要“小”,要“新”,要“实”;不要“大”,不要“旧”,不要 “空”
“小”
例1:《如何进行规范办学》 例2: 《提高家长素质的研究》 “小”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2.论文结构“六部分”
题目 + 作者(单位和姓名)+ 摘要 + 关键词
+ 正文(引论、本论和结论) +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姓名写在论文题目下方,最好在单位后面写上邮政编码。 ○一般本论部分的文字占全篇的80%以上。看论文,看本论。 ○一般情况下,论文至少要有题目、引论和本论三部分。 ○可省略不写:摘要、参考文献和正文中的结论。
⑥高初小(幼)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
⑦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中小学教师写论文,建议从以下方面努力:
A.对自己的已有经验追根究底。
( 为什么成功?——有哪些因素在起关键作用?——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寻?—— 还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效果会更好?)
B.为碰到的困惑寻找出路。 (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要解决这个问题,相关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 样的策略可能会有效?——为什么这样的策略会有效?) C. 运用他人的经验予以验证。 ( 对他人某一经验或模式的理解——我应用该经验的具体做法——我通过尝试 该做法取得的初步效果及思考——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哪些有条件限制?—— 为什么?——要取得更理想的效果,该作怎样的调整?)
要有一定比例的理论阐述。即便是经验型论文,也要上升到一 定的理论高度,不能通篇都是细碎的、具体的、感性的例子材料。 常见的“非论文”现象: (1)一般的体会 (2)一般的总结 (3)案例(故事 (4)解题方法 = (5)教育随笔 = (6)文学作品 = = 论文 = 论文 + 点评) =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平民班长制的实施与思考》
《班级学生座位人本编排的实践与思考》
《话题作文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具体说来, 教师 选题
“五个点 ”
“七个方面 ”
“五个点”就是:发展点、突出点、成功点、 困惑点、空白点 ①从学科发展的方向上寻找研究课题; ②从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课题; ③从教师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 (发展点) (突出点) (成功点)
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使用、教法改革等方面的研究,都很值得一 写。如小学手工课中的剪纸教学研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教 学”研究
⑤“教师一绝”方面。
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 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 色,它具有相对性。如:茶馆式语言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④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疑点中发现课题;
⑤从教育教学研究的空白点中寻找课题。
(困惑点)
(空白点)
更具体说来,“七个方面”就是:
①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 总有得意或受挫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6.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一般不加标点;题目尽可
能简短精炼,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 7.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一般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论文题目写成
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正文篇
一、正文结构:绪论 + 本论 + 结论 二、正文写作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1.拟一个准确、亮丽的小标题 2.每个标题之间要形成逻辑关系 3.小标题和题目之间要形成逻辑关系 4.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5.论据的表达要体现论文特点
真实的材料,实在的研究价值,较强的现实意义
○ 有真实的材料
○ 有实在研究价值 1. 是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问题;
2. 是教师、学生、家长兴奋点所在的热点难点问题;
3. 是尚未引起重视,却有一定代表性的教育教学问题。 ○ 有现实意义 有无现实意义是对论文质量高低的一个基本评判标准。 1.“对指导实际工作有一些意义”:优秀 2. “对指导现实工作有一定参考作用”:良好 3.“参考作用不明显,但没有原则性或者常识性错误”:及格
如:《识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记诵: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
⑦ “冷”出新寻找某些ຫໍສະໝຸດ 科的知识空挡,从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入手
○知识空档:处女地,荒芜的,被人遗忘和忽视的地带
例:《作文过程中学生停顿现象的思考》
○学科的交叉点:《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的恰当引入》
《如何运用不等式分析语文问题》
“实”
方法:从讲述实例导入
本论如何展开?
选题必须从中小学教 师 的实际出发,“有价值 ”应该
成为中小学教师选题的主要原则。
(4)论文素材积累的渠道
①从课堂教学中记录
记下备课中发现的问题
记下上课时遇到的问题
记下听课时有启发的问题
②从期刊资料中阅读
如:《近10年提问研究审视》 《春季高考实施六年述评》 《近年政治高考的特点及趋势述评》 《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
一种组织形式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展开论述(问题),期望对各学校在研究型课程的开
展中能引以为鉴,基于自身的条件和环境做出恰当的选择(价值意义)。 ——《上海教育科研》2002.1《论研究型课程的组织形式》(绪论)
方法:从提出问题导入
示例2:
在南方城市的新课程观摩课上,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给近百名教师上课,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 写三年反思,就一定有可能成为名师。” “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 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导叶澜
(2)不提倡中小学教师选择的论文方向:
①学术评论 ②课程研究 ③理论观念
“新 ”
论文如何“新”?
①课题新:别人很少研究的;(可上网键入关键词查阅)
例:《从范增角度看〈鸿门宴〉中的项羽 》;
《一个剧院经理眼中的梅兰芳》
②观点新:即便观点有点荒谬,但是言之有理,也是新的。
例:“听课”是评价教学的一种传统手段,如果改为“观课”:看教师 如何在组织、看学生如何在活动,就是一个新的观点。
如何写绪论?
○ “三大方法“:
从阐明概念导入(要求较高,学术论文中运用较多) 从提出问题导入
从讲述事例导入
○ “四大内容”: •1.要提出问题并交代问题提出的背景,以衬托问题的重要性; •2.要说明研究课题的价值、意义,有助于读者领会其学术观点; •3.要简述论文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写的,以使读者作为选读的依据; •4.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范围、特点,概括论文的精髓(主要观点),以利于 读者在读正文前就对论文的精华有所了解。 关键词:背景、价值、问题、观点
1.研究范围要明确:《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一般性的论文没有必要用副标题
3.最好不用文学性太强的语言:《她在丛中笑》 4.表达要流畅,要适当低调一点,用词通俗一点,不要晦涩。
如:少用“论……,……创新解法”之类词,可以换成“……的一种解
法”。 5.使用的概念要准确。如鼓励冒险,创造情境,如何转化差生。
(3)选题的几个原则:
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时代性) ②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的题目; ③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 ④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题目; ⑤研究的问题是教学现实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兴趣)
(特长)
(资料多) (有价值)
例:论文《儒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示例1: 新世纪以来,随着上海市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型课程在许多学校的开展愈显示 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背景1)。单就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而言,就出现 了个人独立研究一个课题、小组合作探究一个主题、导师制、全班探究一个主题、全校 探究一个主题、跨校或跨地区探究一个主题等多种组织形式(背景2)。本文尝试对每
“三个少写”:即长篇大论的少写(以不超过一个版面为宜)、没 新意的少写、有时间性的少写。
选题误区: 大
旧
生
大:空泛,空洞,笼统。如:《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研究》、 《中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素质教育评价》……
旧:旧话题,旧观点,旧材料,有公认的结论。如:因材施教,分层 教学;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课堂导语的设计;…… 生:生疏,外行,遥远。如:《李白生平研究综述》
执教语文课《安塞腰鼓》,课堂安排在学校科技报告厅。课从安塞腰鼓的 视频欣赏开始:黄土高原,飞扬的尘土,茂腾腾的后生,激奋的腰鼓,变 幻的光与影…… 鼓声消失,在学生简要概括观后感受后,教师要求学生: 找能更体现安塞腰鼓特点的语句或语段,并加以品读……
——《如何构建一个完美的学习过程——一堂语文观摩课引发的思考》(绪论)
②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
如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暗示在处理
学生早恋中的作用;学生常见解题错误心理分析。
③学科思想方面。
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 法的运用等。 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语文教师“扬长避短”的思想
④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
原因:理论性或议论性缺失
教师论文重点要关注三大问题:新颖性、可行性、理论性
“形 ” 像 论 文
“六 大 ” 部 分 “五 大 ” 特 点
“实 ”是 论 文
二、中小学教师如何写论文——写什么 + 怎么写
(一)题目篇
1.选题 (1)从哪里选题? 从教材中来 从教师中来 从教学中来 从学生中来
选题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报告人:顾玉武
内容提要
一、怎样的文章才是论文? 1.论文核心“三要素” 2.论文结构“六部分” 3.论文的“五大特点”
二、中小学教师如何写论文?
1.题目篇 2.正文篇 3.规范篇
一、怎样的文章才是论文?
1.论文核心“三要素”:论点 (观点) + 论据(材料) + 论证(方法) (1)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研究,也就离不开问题。教师在教 育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把研究的过 程表达出来,就是论文。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过 程 (2)中小学教师论文:以经验性论文、对策性论文为主 学术性论文(如硕士、博士论文等) 经验性论文(经验总结 + 理论升华) 对策性论文(分析 + 对策) 实验报告 调查报告 ……
3.论文的几大特点
论文特点之一:表达议论性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什么是议论?
例:太阳升起来了。
忌玩弄辞藻,忌文学表达,追求准确、明确、概括
论文特点之二:呈现科学性
研究的态度科学,研究的内容科学,研究的观点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 究的结论科学(真实可信)
如:观点一”好好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可以住漂亮房子,娶漂亮老婆
③材料新:材料应该从实践、实验和观察中来 ④方法新:建议中小学教师多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例:《作文构思时学生用多少时间》(观察法)
⑤角度新:《西施眼中的范蠡形象》 《几篇不同课文中的基督教问题》
“面向全体”是老论题,“关注差生”是一般角度,“发展优生”就是 新角度
⑥“热”出新
时下热门的课题,要突出从局部和实践 的角度选题
“ 观点二 “读读读,书中自有红烧肉;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论文特点之三:办法可行性
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操作,具有可行性,有较强的实践基础,对学校、 教师、学生的发展,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或教 育教学中某一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论文特点之四:阐述理论性
3.题目表达
直接:直接揭示论点或论题,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述内容。 具体:使读者能准确地把握论文的基本论点或论题。
如:《重视过程,渗透思想》
精炼:不宜过长,尽量不超过20字,尽可能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必要时候 可以用副标题。 醒目:能一目了然,引起读者注目。“眼缘”
○ 题目表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例: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审视与对策》 一、分析当前农村小学作文现状 1.缺乏”农”味,个性不强; 2.起步较晚,数量不足; 3.训练无序,方法不当; 4.恶性循环,质量不高。 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训练序列化;
3.形式多样化; 5.指导全程化;
2.内容扩大化;
4.习作量次化; 6.管理科学化。
③从 搜集常用教育类网址: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
通过数据库查找: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龙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
2.拟题
(1)“三要”和“三不要” 要“小”,要“新”,要“实”;不要“大”,不要“旧”,不要 “空”
“小”
例1:《如何进行规范办学》 例2: 《提高家长素质的研究》 “小”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2.论文结构“六部分”
题目 + 作者(单位和姓名)+ 摘要 + 关键词
+ 正文(引论、本论和结论) +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姓名写在论文题目下方,最好在单位后面写上邮政编码。 ○一般本论部分的文字占全篇的80%以上。看论文,看本论。 ○一般情况下,论文至少要有题目、引论和本论三部分。 ○可省略不写:摘要、参考文献和正文中的结论。
⑥高初小(幼)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
⑦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中小学教师写论文,建议从以下方面努力:
A.对自己的已有经验追根究底。
( 为什么成功?——有哪些因素在起关键作用?——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寻?—— 还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效果会更好?)
B.为碰到的困惑寻找出路。 (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要解决这个问题,相关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 样的策略可能会有效?——为什么这样的策略会有效?) C. 运用他人的经验予以验证。 ( 对他人某一经验或模式的理解——我应用该经验的具体做法——我通过尝试 该做法取得的初步效果及思考——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哪些有条件限制?—— 为什么?——要取得更理想的效果,该作怎样的调整?)
要有一定比例的理论阐述。即便是经验型论文,也要上升到一 定的理论高度,不能通篇都是细碎的、具体的、感性的例子材料。 常见的“非论文”现象: (1)一般的体会 (2)一般的总结 (3)案例(故事 (4)解题方法 = (5)教育随笔 = (6)文学作品 = = 论文 = 论文 + 点评) =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平民班长制的实施与思考》
《班级学生座位人本编排的实践与思考》
《话题作文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具体说来, 教师 选题
“五个点 ”
“七个方面 ”
“五个点”就是:发展点、突出点、成功点、 困惑点、空白点 ①从学科发展的方向上寻找研究课题; ②从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课题; ③从教师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 (发展点) (突出点) (成功点)
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使用、教法改革等方面的研究,都很值得一 写。如小学手工课中的剪纸教学研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教 学”研究
⑤“教师一绝”方面。
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 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 色,它具有相对性。如:茶馆式语言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④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疑点中发现课题;
⑤从教育教学研究的空白点中寻找课题。
(困惑点)
(空白点)
更具体说来,“七个方面”就是:
①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 总有得意或受挫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6.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一般不加标点;题目尽可
能简短精炼,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 7.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一般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论文题目写成
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正文篇
一、正文结构:绪论 + 本论 + 结论 二、正文写作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1.拟一个准确、亮丽的小标题 2.每个标题之间要形成逻辑关系 3.小标题和题目之间要形成逻辑关系 4.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5.论据的表达要体现论文特点
真实的材料,实在的研究价值,较强的现实意义
○ 有真实的材料
○ 有实在研究价值 1. 是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问题;
2. 是教师、学生、家长兴奋点所在的热点难点问题;
3. 是尚未引起重视,却有一定代表性的教育教学问题。 ○ 有现实意义 有无现实意义是对论文质量高低的一个基本评判标准。 1.“对指导实际工作有一些意义”:优秀 2. “对指导现实工作有一定参考作用”:良好 3.“参考作用不明显,但没有原则性或者常识性错误”:及格
如:《识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记诵: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
⑦ “冷”出新寻找某些ຫໍສະໝຸດ 科的知识空挡,从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入手
○知识空档:处女地,荒芜的,被人遗忘和忽视的地带
例:《作文过程中学生停顿现象的思考》
○学科的交叉点:《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的恰当引入》
《如何运用不等式分析语文问题》
“实”
方法:从讲述实例导入
本论如何展开?
选题必须从中小学教 师 的实际出发,“有价值 ”应该
成为中小学教师选题的主要原则。
(4)论文素材积累的渠道
①从课堂教学中记录
记下备课中发现的问题
记下上课时遇到的问题
记下听课时有启发的问题
②从期刊资料中阅读
如:《近10年提问研究审视》 《春季高考实施六年述评》 《近年政治高考的特点及趋势述评》 《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
一种组织形式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展开论述(问题),期望对各学校在研究型课程的开
展中能引以为鉴,基于自身的条件和环境做出恰当的选择(价值意义)。 ——《上海教育科研》2002.1《论研究型课程的组织形式》(绪论)
方法:从提出问题导入
示例2:
在南方城市的新课程观摩课上,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给近百名教师上课,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 写三年反思,就一定有可能成为名师。” “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 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导叶澜
(2)不提倡中小学教师选择的论文方向:
①学术评论 ②课程研究 ③理论观念
“新 ”
论文如何“新”?
①课题新:别人很少研究的;(可上网键入关键词查阅)
例:《从范增角度看〈鸿门宴〉中的项羽 》;
《一个剧院经理眼中的梅兰芳》
②观点新:即便观点有点荒谬,但是言之有理,也是新的。
例:“听课”是评价教学的一种传统手段,如果改为“观课”:看教师 如何在组织、看学生如何在活动,就是一个新的观点。
如何写绪论?
○ “三大方法“:
从阐明概念导入(要求较高,学术论文中运用较多) 从提出问题导入
从讲述事例导入
○ “四大内容”: •1.要提出问题并交代问题提出的背景,以衬托问题的重要性; •2.要说明研究课题的价值、意义,有助于读者领会其学术观点; •3.要简述论文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写的,以使读者作为选读的依据; •4.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范围、特点,概括论文的精髓(主要观点),以利于 读者在读正文前就对论文的精华有所了解。 关键词:背景、价值、问题、观点
1.研究范围要明确:《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一般性的论文没有必要用副标题
3.最好不用文学性太强的语言:《她在丛中笑》 4.表达要流畅,要适当低调一点,用词通俗一点,不要晦涩。
如:少用“论……,……创新解法”之类词,可以换成“……的一种解
法”。 5.使用的概念要准确。如鼓励冒险,创造情境,如何转化差生。
(3)选题的几个原则:
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时代性) ②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的题目; ③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 ④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题目; ⑤研究的问题是教学现实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兴趣)
(特长)
(资料多) (有价值)
例:论文《儒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示例1: 新世纪以来,随着上海市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型课程在许多学校的开展愈显示 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背景1)。单就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而言,就出现 了个人独立研究一个课题、小组合作探究一个主题、导师制、全班探究一个主题、全校 探究一个主题、跨校或跨地区探究一个主题等多种组织形式(背景2)。本文尝试对每
“三个少写”:即长篇大论的少写(以不超过一个版面为宜)、没 新意的少写、有时间性的少写。
选题误区: 大
旧
生
大:空泛,空洞,笼统。如:《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研究》、 《中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素质教育评价》……
旧:旧话题,旧观点,旧材料,有公认的结论。如:因材施教,分层 教学;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课堂导语的设计;…… 生:生疏,外行,遥远。如:《李白生平研究综述》
执教语文课《安塞腰鼓》,课堂安排在学校科技报告厅。课从安塞腰鼓的 视频欣赏开始:黄土高原,飞扬的尘土,茂腾腾的后生,激奋的腰鼓,变 幻的光与影…… 鼓声消失,在学生简要概括观后感受后,教师要求学生: 找能更体现安塞腰鼓特点的语句或语段,并加以品读……
——《如何构建一个完美的学习过程——一堂语文观摩课引发的思考》(绪论)
②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
如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暗示在处理
学生早恋中的作用;学生常见解题错误心理分析。
③学科思想方面。
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 法的运用等。 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语文教师“扬长避短”的思想
④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
原因:理论性或议论性缺失
教师论文重点要关注三大问题:新颖性、可行性、理论性
“形 ” 像 论 文
“六 大 ” 部 分 “五 大 ” 特 点
“实 ”是 论 文
二、中小学教师如何写论文——写什么 + 怎么写
(一)题目篇
1.选题 (1)从哪里选题? 从教材中来 从教师中来 从教学中来 从学生中来
选题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