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消毒制度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消毒制度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有效防止医疗器械交叉感染,保
障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三、术语定义
1.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的产品。

2.消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器械、设备和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

3.消毒剂:具有杀菌、灭菌或抑菌作用的物质。

四、消毒流程
1.收集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应立即进行分类、清洗,保持清洁。

清洁后的器械应
立即送达消毒室。

2.消毒前准备:消毒人员应在进行消毒操作前进行手消毒。

在消毒室工作人员应穿戴专业
防护服,并佩戴手套和口罩,预防交叉感染。

3.消毒操作:根据医疗器械类型,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操作。

消毒完成后,应进
行包装和标识,保证器械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4.消毒后处理:消毒后的器械应及时送回到相应科室,存储在干净、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防止再次被污染。

五、消毒方法
1.热力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器进行高温蒸汽灭菌,温度为121℃,压力为0.11MPa,
持续15分钟。

2.化学消毒:采用过氧乙酸、乙烯氧化剂等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3.紫外线消毒:采用紫外线灭菌柜进行紫外线消毒,辐射剂量为3000uw/cm²。

4.气体消毒:采用环氧乙烷气体进行气体消毒,浓度为600mg/L,湿度为50%-60%,处
理时间为6小时。

六、消毒设备管理
1.消毒设备的选购:医院应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消毒设备,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购。

2.消毒设备的维护:医院应建立消毒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对消毒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
检测,保证其正常运行。

3.消毒设备的更新:对于老化损坏的消毒设备,医院应及时进行更新,确保消毒设备的运
行安全。

七、人员管理
1.消毒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对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操作规程、消毒
方法、防护措施等。

2.消毒人员的考核:医院应定期对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了消毒操作
的技术和知识。

3.消毒人员的健康管理:医院应对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防止患病对患者和医疗器械造成影响。

八、资料管理
1.消毒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对消毒操作进行记录和保存,包括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消毒
人员等信息。

2.消毒操作的回顾:医院应对消毒操作进行定期回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消毒操作
的规范和有效。

3.消毒资料的查询: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资料查询系统,方便随时查询消毒相关资料。

九、质量监控
1.医院应对消毒过程进行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消毒操作的规范和有效。

2.对于消毒后的器械,医院应进行定期抽检,检测其消毒效果,保证患者的安全。

3.医院应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器械留样制度,保存留样标本,在必要时进行复核检验。

十、制度执行
1.医院应建立消毒制度的宣传教育制度,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
高医务人员对消毒工作的重视和认识。

2.对于违反消毒规定的行为,医院应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保证消毒制度的执行。

3.医院应建立消毒工作检查评估制度,对消毒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消毒工作的有效执行。

十一、附则
1.本制度由医院医务部门制定,并报请医院领导班子审批。

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3.本制度解释权属于医院医务部门。

本制度尚未制定,但根据相关医疗机构管理规定和标准,应建立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器械
消毒制度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